孩子脾胃不好是什么原因 强迫孩子吃越多越好
孩子脾胃不好是什么原因 强迫孩子吃越多越好
随着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少家庭对孩子的吃饭要求也在提高。“吃饭不光要吃饱,更要吃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种营养品都上了孩子的餐桌。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吃的越多,身体的抵抗力就会越好。于是,他们盲目地鼓励孩子多吃,甚至强迫孩子吃的很多。事实上,小孩的胃能容纳多少是有一定量的。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仅会造成营养过剩,让孩子变得虚胖,还会影响孩子肠胃的消化和吸收。长此以往,导致孩子的抵抗力直线下降。古话说:“要使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最好让孩子吃到七八分饱,不要吃撑。如果孩子不想吃,不要硬塞,以免造成孩子的反感。
孩子吃得不多是否应该强迫进食
孩子吃得不多也不应该强迫进食。如果孩子吃得少,可能是不饿或消化功能不良,不论哪种情况,都不应再强迫孩子进食,否则就会出现过度进食,陷人过度进食—消化不良—进食少—强迫进食—过度进食的恶性循环,影响孩子的发育。
孩子脾胃不好是什么原因 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
定定是个游戏控,经常呆在房间玩游戏。很多时候,到饭点了,妈妈叫他去吃饭,他总是说“我不饿,你们吃吧!”眼看去房间叫了几次也不来,于是妈妈就没管他了。这种场景十分常见。还有一些孩子看见喜欢的就大吃一顿,不喜欢的干脆不吃。然而,再好的肠胃也经不起折腾。家长允许孩子饥一顿饱一顿,容易导致孩子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而甲状腺促进脂肪分解的功能相对下降,从而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同时,长期饮食不规律,容易引发脂肪肝的产生。
生完孩子不能吃什么食物 不吃太多鸡蛋
生完孩子后,大部人的妈妈都会吃大量的鸡蛋来恢复身体,但是鸡蛋并不是吃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分娩后数小时内不要吃鸡蛋,坐月子期间吃鸡蛋的数量也不宜过大,每天3-4颗即可。
孩子脾胃不好是什么原因 睡觉前吃夜宵
现在不少家庭里大人小孩普遍睡的比较晚,在吃晚饭后的这段时间,孩子们通常会看看电视,做做作业,或者玩玩游戏等。到深夜,肚子饿了,家长们就会马上给孩子准备夜宵。事实上,经常让孩子吃夜宵,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因为,人体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夜宵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入睡,尿液便会潴留,使尿中钙增加,久而久之,形成结石。此外,夜宵吃的过于丰盛,比如大量肉、蛋、奶等高能量食品,容易诱发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增加消化难度。摄入蛋白质过多,超出孩子的吸收能力,就会让食物滞留肠道,产生毒素,刺激肠壁,诱发癌症。吃的过饱,还可能引起失眠。想让孩子脾胃正常,家长们最好不要总是给孩子在晚上加餐。睡前喝牛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晚上真的很饿,吃完夜宵后最好至少过1小时再睡。
营养过剩对婴儿健康弊大于利
条件好的家庭在孩子会吃东西的时候给孩子吃很多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品到了胃里不需要经过脾的蠕动就会被吸收。
长此以往,脾就“没事可干”,一旦吃了需要“蠕动”的食物,脾也就习惯于“懒惰”不运动,吃下去的东西就会不消化。孩子不再想吃东西,变得越来越瘦,体质下降。
都说营养好了会变成胖墩,可是昨天,记者在四五四医院理疗科见到了7岁的妞妞(化名),她是来增肥的,因为她1.3米的个子居然只有40斤。经过检查,专家们给妞妞制订了增肥计划。理疗科主任沈素娥说,现在像妞妞这样的瘦孩子还真不少,究其原因,都是营养太好惹的祸。
一到夜里就流汗 妞妞很骨感,锁骨全部露在外面,细胳膊细腿让人看了很心疼,门诊里的病友打趣地称她为“骨感美女”。但妞妞的妈妈却非常担心,因为孩子隔三岔五就感冒发烧。 妞妞的妈妈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并不瘦,断奶后,家人就开始给她补充各种营养,等再大一些,给她吃牛奶、猪肉等高营养的食品。她说,他们全家都非常爱这个孩子,只要孩子喜欢吃的就给她吃。可是这几年,妞妞却越来越瘦,胃口也极差,3年来,妞妞从来没有说过“我饿了”。妞妞是个听话的孩子,家人有时候要求她定量吃东西,她是吃下去了,可是接下来就是胃很不舒服,很难消化。 不仅胃口不好,孩子还喜欢流汗,特别是夜里,妞妞几乎一年四季都流汗,大冬天里冷得要命也会将被子弄湿。 孩子不吃饭也是病 沈素娥说,这个夏天来增肥的儿童还真不少,这些孩子多数不喜欢吃饭,其实孩子不吃饭有时候也是病。前几天,她碰到一对母子,妈妈一来就哭了,她说她非常后悔,因为为了孩子吃饭的问题,她没少责骂孩子,原来孩子不吃饭是因为脾脏有问题。 这位妈妈说,儿子从小就很调皮,不爱听大人话,每次吃饭就像求他一样,一直以为孩子不愿意吃饭是故意跟大人捣蛋。跟妞妞一样,儿子已经8岁了,从来没有说过自己饿了,长得很瘦。小男孩正式吃饭每顿只吃一两口,其他时间喜欢吃酸酸甜甜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在她的强迫和责骂下,儿子将一碗饭全部吃下去了。妈妈可高兴了,可没过几分钟,儿子就将吃下去的饭全部喷了出来。
这个时候,这位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将他带到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测,发现孩子的消化功能非常差,脾几乎失去功能。 孩子太瘦因营养太好 沈素娥告诉记者,到他们科室看“瘦病”的孩子家庭条件都很好,孩子得“瘦病”就是因为营养太好。 沈素娥说,条件好的家庭在孩子会吃东西的时候给孩子吃很多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品到了胃里不需要经过脾的蠕动就会被吸收。长此以往,脾就“没事可干”,一旦吃了需要“蠕动”的食物,脾也就习惯于“懒惰”不运动,吃下去的东西就会不消化。如此一来就会恶性循环,营养不均衡,这样就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继续想吃高蛋白高营养的东西,这样就会越来越胖。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不再想吃东西,变得越来越瘦,体质下降。通过他们的治疗可以唤醒脾的功能,这样孩子的胃口好了,营养均衡后自然就会变得结实和健康。
孩子脾胃不好七大表现有哪些
1、食欲不振
人吃下去的饮食,通过脾胃运化,生成各内脏器官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但如果脾胃功能弱,就会使得大肠的动力不足,这样食物都不能够被顺利消化吃饭,吃饭就像吃药一样的痛苦,还会出现挑食甚至是厌食的可能。
另外宝宝吃了很多东西,但是宝宝还是相对于同龄人来说偏瘦,这就说明宝宝没有办法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这也就说明宝宝的脾胃出现一些问题了。
2、舌苔厚腻
健康的舌苔呈淡红色,润泽、均匀,表面有一层白白的薄苔。而如果孩子的舌苔厚腻,就是典型的积食、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的症状了。
3、脸色焦黄
孩子的脸色焦黄、暗淡、无光泽,是典型脾胃虚弱的体现。若是孩子的皮肤黑黄,但紧致、明亮、润泽才是脾胃健康的表现。
4、嘴唇无光泽
如果孩子的嘴唇无光泽且淡白,脾虚会导致五脏六腑血液不流畅,嘴唇无血色淡白,发干、起皮儿。如果孩子的脾气健运,那么口唇就会红润有光泽。
5、精神比较差
当孩子脾胃不好的时候,就会精神比较差,不爱吃饭,对食物提不起兴趣。这样由于身体里面的营养得不到补充,就会营养不良,精神比较差,而且做事情比较迷糊,容易忘事。
6、排便情况不好
如果孩子吃完饭就去拉便便,而且排便还比较多;又或者是便秘的情况,排便的时候太干燥,比较困难。这两种情况都是孩子脾胃不好的表现,一定要多留意,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7、睡眠不好
如果脾胃不好,人的睡眠质量会下降,入睡困难,睡梦中容易被惊醒,睡觉的时候容易做梦。若是孩子表现睡觉不踏实、睡着时眼睛会露条小缝儿、夜里爱哭闹,还会有咬牙、磨牙的情况,多半是脾胃不好的症状。
盘点不宜带娃的老人
警惕四类不宜带娃的老人
现在年轻人生存压力比较大,整天忙于工作,所以老人帮忙带孩子可以减轻年轻人的压力。由于年轻父母无法专注孩子的教育,只能将此重任交给自己的父母。但是年轻父母需要知道的是,尽管老人有带孩子的经验,但是有几类老人不适宜带孩子,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1.有迷信思想的老人
有些老人会按照一些传统的习俗来给照顾孩子,比如将硬币放在孩子的澡盆里,结果造成孩子皮肤过敏。所以家长最好不要让有迷信思想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以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总是强迫孩子吃饭
老人总是以为孩子东西吃的越多,身体越强壮,所以总是喜欢要求孩子多吃一些东西,但是这样会让孩子讨厌吃饭。如果老人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吃饭,那么不仅会让孩子厌烦吃饭,还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
3.追着孩子喂东西
有些老人喜欢在孩子玩的时候喂他吃饭,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但是如果孩子嘴里吃着东西乱跑,那么就容易呛到自己或者有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最好不要这样做。
4.鼓励孩子说谎
妈妈不愿意让孩子吃太多糖果之类的零食,但是老人会给孩子吃,甚至会教会孩子对父母说谎。长此以往,孩子就知道如何撒谎,但是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帮助的。
儿童为何不适合经常喝凉茶
很多家长会在宝宝吃完燥热的食物后马上给小宝宝们喝些凉茶降火。可是专家提醒儿童并不适宜喝凉茶!
喂养孩子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部分本地家长爱给孩子喝凉茶,吃过寒食物,这都不符合孩子体质特性。
“纯阳之体”不代表容易上火
一般来说,孩子身体的脏器功能要发育到接近大人的程度,差不多要到7岁。若7岁前家长的一些做法违背了孩子的生理特点,饮食、疾病治疗没有和大人区分开来,就会使小孩子在7周岁后仍然多病痛。平时很多家长都认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要多喝凉茶多吃清热食物,其实这是严重的认识偏差。人们通常认为的“纯阳之体”其实指的是小孩子充满生机和活力,而非易上火。一般而言,小孩子是虚寒之体,越小的孩子虚寒就越明显,所以,小孩子要尽量吃一些偏温补的食物。
吃多吃太凉可致孩子偏食
许多儿童偏食,皆因生活饮食习惯违背儿童生理特点,导致脾胃吸收功能变差。专家提醒家长们需谨记儿童饮食慎寒凉,忌过饥、忌过饱。很多家长在平时饮食中都选择凉性的食物,如白菜、生菜、油麦菜、菠菜等,上火就给小孩子喝凉茶、吃火龙果和奇异果,这些都是对小孩子脾胃不好的寒性食物。小孩子太饥伤脾、太饱伤胃。小孩子不吃家长就千方百计、威胁利诱哄他们吃,这是不正确的。超过胃的收纳或者是脾的蕴化,不但是白吃,而且还损害了小孩子的脾胃,只会令小孩子的身体更差。因此,对小孩子的饮食保健要讲究方法,吃东西不是说越多越好、营养越多越好,最关键是孩子的脾胃能够很好地吸收吃进去的食物。
所以说,小孩子保健最重要的就是消化好,小孩子的五脏六腑尚未成熟,家长要学会合理的进行调节。肠胃要保护好,要消化好,不是说补充营养多,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消食导滞。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少食
受损的脾胃需要保养,吃饭应避免过饱,吃八分饱即可。
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把一碗饭吃光,在孩子发出吃饱了、不想吃的信号时,比如婴儿用嘴巴推出奶头,把脸转开,幼儿吃饭时嘴巴张开不大或者不张开时,就要及时停止喂食。
让孩子能感受到自身的饥饿感和饱腹感,能听从身体的自然信号从而做出决定,吃还是不吃,要吃多少。
这是生命的本能,能顺应这个本能,孩子绝不会饿到,自然也不会撑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