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的病因
颅底骨折的病因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30%):
按骨折形状分类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儿童生长性骨折。凹陷或粉碎骨折的骨折片,既可损伤脑膜及脑又可损伤脑血管和颅神经。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20%,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额骨次之,颞骨和枕骨又次之。一般骨折线不跨过颅缝,如暴力过大,亦可波及邻骨。头颅正侧位可确诊。由于骨折形态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亦各不相同。
头部挤压伤(20%):
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轻者一般有明显压迫感,眼睛有点往外突出的感觉,无呕吐等反应。但严重可引起颅底骨折。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10%):
一般不多见。
个别情况(3%):
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按其解剖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颅底骨折一般为闭合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颅内、颅底严重的并发伤及预防感染。一般预后较佳。
骨折患者日常护理重点
颅底骨折多由钝性暴力引起颅盖骨骨折,如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处理,严重者可致休克或因窒息突然死亡。颅底骨折患者除需要接受有效治疗外,在日常的护理中,家属也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
颅底骨折致耳、鼻出血患者,很容易出现窒息,置患者于头低位,轻叩背部,使血液从气管内流出,可通过刺激气管促使咳出血块的方法,但应注意剧烈的咳嗽可使患者出血加重,造成大脑缺氧。若不能改善,家属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处理,可行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
2.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意识清楚患者,家属可通过向医务人员了解颅底骨折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予以抚慰、鼓励,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告诉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大多会很快缓解,以诚恳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避免患者出现意外
颅底骨折患者常合并有脑损伤,患者会出现昏迷、烦躁等症状,对于烦躁的患者可适当用约束带约束四肢,保持患者安静、安全,同时应保持环境清静,尽量少搬动患者,防止不适当的搬动和检查而引起再度出血。
轻微脑震荡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轻微脑震荡会流鼻血吗
单纯性轻微脑震荡是不会引起流鼻血的,一般表现为轻微的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休息几天后,几乎就可以恢复正常。如鼻腔持续出血,则需要考虑鼻腔本身疾病或颅内出血,或颅骨骨折的改变,需去医院进一步行CT检查,查看是否大脑存在病变或有颅底骨折等等,以便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避免因症状轻微,导致病情延误,诱发重大疾病。
头部外伤为什么会导致耳鼻流鼻血
回答是肯定的。头部外伤后耳鼻流血水确实是由于颅底骨折引起的。那么原因何在呢?这还得从颅底与耳鼻的解剖关系谈起。
鼻腔的顶部与颅前窝仅有一象筛子样骨片相隔,这薄薄一层骨板是筛骨的筛板,其中许多小孔是鼻腔嗅神经纤维通过的地方;鼻窦中的额窦后壁骨板也很薄,它与颅前窝也仅一板之隔。所以当颅底发生骨折时,这两部分骨板最容易受累发生骨折,又因硬脑膜与骨板紧密相连,极易随骨折而发生破裂,从而导致硬脑膜下的脑脊液沿破裂处不断流出鼻腔,形成血性或清水样滴漏不止,在医学上称为脑脊液鼻漏。当然,中颅底部骨折也可损伤蝶窦上壁,引起脑脊液鼻漏。
颅骨的颞骨岩部受损,硬脑膜和骨膜均发生破裂时,脑脊液可经中耳腔沿鼓膜(俗称耳膜)裂孔处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这就是颅底骨折时耳朵为什么会流血水的缘故。当然,如果鼓膜未破裂,脊脑液也可沿咽鼓管(鼻腔与中耳相通的管道)流向鼻腔,形成脑脊液鼻漏。
总之,当病人头部有明显的受伤史,除有一般头颅外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外,倘若发现耳,鼻血水样液体不断流出时,应想到可能是颅底骨折。这时不可随意用不洁之物堵塞鼻腔或耳道,也不允许向鼻腔和耳道内滴药或喷药粉,应劝阻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擤鼻,让病人尽量保持安静。与此同时,应尽快将病人抬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导致面瘫的5大常见原因
1、受风寒:睡觉时如果不注意保暖、酒后吹风、在空调下或者是窗前吹风,容易引起面瘫。调查显示,有53%的面瘫患者发病前患侧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这说明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面瘫发病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
2、病毒感染:即由病毒直接侵袭面神经所致。这种病因引起的一般初起时耳上、耳后及面部疼痛,有的起带状疱疹。
3、外伤因素:有一部分患者因车祸等意外事故造成颅底骨折,颅底骨折或颞骨的骨折影响到了面神经,从而引发面瘫,需要注意的是,外伤后往往注重抢救生命而忽视面瘫症状。
4、神经受损:由于面神经茎乳孔以上部分病变,面神经某部位受压或发育不良也可能导致面瘫。
5、先天性因素:在先天性面瘫的原因中,其诊断包括Mobis,Golbenhar,心面,Poland等四种综合症及各种畸形,最长伴有的畸形是不同程度的小耳和外耳道闭锁。这是新生儿面瘫的发病原因之一。
脑外伤后,为什么闭不上眼睛
外伤机制复杂,可因直接损伤眼睛周围的面神经,也可能颅底骨折伤及面神经,致使眼肌瘫痪,出现眼睑闭合不全。
颅底骨折的治疗
颅底骨折本身需不要特殊处理,治疗重点应针对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漏、大量鼻出血、颅内高压和颈椎骨折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1.一般治疗
合并脑脊液漏者患者应取半坐卧位,头偏向患侧,保持口鼻咽部和外耳道清洁,切忌盲目堵塞漏出的脑脊液,并积极预防感染。
2.手术闭瘘
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4周以上不愈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闭合瘘口,手术的关键在于明确瘘口所在。内镜直视下检查和核素追踪扫描均有帮助,CT脑池造影(CTC)对发现漏口有重要价值。
3.止血
颅中窝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或伴假性动脉瘤时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应立即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血液,保证通气正常;压迫患侧颈总动脉,填塞鼻腔或鼻后孔止血,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出血控制后立即采取血管内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治疗来封闭瘘处口,对瘘口较小或动脉途径效果不佳者还可考虑静脉途径栓塞。
4.降颅压
颅内高压应积极降低颅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术,尤其是后颅窝骨折合并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者。
5.颈椎修复
颈椎损伤应注意颈椎的稳定性,必要时行颅骨牵引、颈椎固定或手术。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颅脑损伤按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的损伤,还有大脑的损伤,头皮损伤常见的就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挫裂伤;颅骨骨折的话常见的有颅底骨折、颅盖骨的性状骨折、凹陷性骨折;大脑损伤包括有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还有弥散性轴索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