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的饮食宜忌
儿童尿床的饮食宜忌
遗尿症的小儿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
以下这些建议供您参考:
1、肾气不足宜食温补固涩食物,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肝胆火旺者宜食清补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水分摄入。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儿童尿床饮食宜忌
饮食宜进: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5、食疗法。(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季食用。(2)鸡肠1副,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1/5-1/7副,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饮食忌讳: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10个防止儿童尿床的建议
1.带孩子看医生。如果从来不尿床的孩子突然开始尿床,家长应该带孩子看医生,做必要的检查。突然尿床应当警惕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险。睡眠呼吸暂停也可能是孩子尿床的罪魁祸首。
2.与孩子好好谈谈。多项研究发现,很多尿床的孩子觉得自己应该能够控制的事情却发生了“失控”,因而自尊受挫,自责难过。这时候,家长应该好好和孩子谈谈,帮助和鼓励他提高自信。
3.切勿惩罚。孩子尿床并非故意,惩罚孩子无济于事。
4.关注孩子便秘。便秘会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难以正常储尿,小便感增强。如果孩子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最好带孩子看看儿科医生。
5.给孩子警告。这是解决儿童尿床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效率可达75%。儿童泌尿专家建议,一旦发现孩子尿床,立即叫醒他,然后教孩子自己换床单、冲澡,再回床睡觉。当孩子意识到每次尿床都要这么做的时候,就会自然醒来尿尿。
6.药物治疗。醋酸去氨加压素是控制尿床(遗尿)的最常见药物,治疗儿童尿床的有效率为50%~75%。可以征求医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7.做尿床日记。在日历上记录下孩子尿床和不尿床的夜晚,有助于给孩子以鼓励和动力,帮助他尽快解决尿床。
8.喝水排尿训练。鼓励孩子白天多喝水,一旦有便意立即去小便,可以很好地训练膀胱。专家表示,如果白天对膀胱不够注意,那么夜晚就更难注意膀胱,也就更容易发生尿床。
9.少喝咖啡因饮料。晚饭后孩子可以喝水,但不要喝苏打水和运动能量饮料,因为咖啡因是利尿剂,会诱发尿床。
10.叫醒孩子起床尿尿。上床前应让孩子小便一次。父母睡觉前,也最好叫醒孩子小便一次。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孩子睡觉时对膀胱胀满的感觉。
儿童尿床的注意事项
儿童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绝大多数儿童尿床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少吃流质,也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睡前不要逗孩子,不要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每天睡前养成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把握孩子夜间排尿的规律,在孩子尿床前把孩子叫醒让他排尿。
尿床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父母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孩子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治疗儿童尿床偏方
1、治疗儿童尿床偏方1
白果羊肉粥治小儿遗尿:
【原料】 白果10克一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用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 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2、治疗儿童尿床偏方2
白果炖猪膀胱治小儿遗尿:
【原料】新鲜猪膀胱1只,白果15克,或加薏米、莲子适量,白胡椒15粒。
【制用法】 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白果,或加薏米、莲子,撒入白胡椒。炖烂后分次食用。
【功效】 固肾缩尿。适用于小儿体虚遗尿,小便无力,周身疲累,纳差者。
3、治疗儿童尿床偏方3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
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4、治疗儿童尿床偏方4
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有些家长对于小孩尿床尿裤子非常反感,不知道这是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必经的生理阶段,只要孩子尿裤子尿床就对孩子打骂不休,结果让孩子的心里造成了很浓重的心理阴影,让遗尿的情况更加严重。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医生:5岁前尿床属于正常现象 5岁后尿床需治疗
医生告诉记者,有些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觉得小孩尿床是尿不湿用多了,没有训练好定时定点尿尿的节律。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小孩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即使有意识地控制,效果也不大。
5岁以前孩子出现尿床其实都算正常,5岁之后如果一周还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尿床,就属于病理性的,需要治疗。
一般因为尿床来治疗的孩子,医院还会建议先拍个片子,看有没有隐形脊柱裂等神经系统的病变。有隐形脊柱裂的患者属于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治疗效果其实不佳,但随着年龄增长,有自愈的可能。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因为寒冷等刺激,儿童尿床在冬天情况会加重。儿童尿床在中医上属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肺气虚,针灸治疗可以选择百会、印堂、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遗尿点(手小指末端横纹中点)等穴位,再配以艾灸。一般一个疗程7-10天后就能有明显好转。
家长需注意行为疗法
在针灸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行为疗法,比如,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和衣物等等。家长要注意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儿童尿床与肾病有关吗
引起儿童尿床的因素很多,如果排除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患遗尿症,儿童中就有1/2的可能性尿床),继发性遗尿多涉及肾内科、内分泌、泌尿科、神经、心理等多方面的器质性疾病,许多疾病会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夜间遗尿,比如肾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等肾病。
幼儿时期,由于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小儿在1——3岁阶段会发生夜间尿床现象。但是,有部分儿童在年龄稍大(约5岁以后)依然可能发生尿床情况。这些儿童尿床可以表现为间段或持续性的尿床现象,遇到此种情况,部分有遗传因素的遗尿症儿童通常在父母终止尿床的年龄可以自发痊愈。继发性遗尿症常因存在潜在疾病未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尿床情况明显改善。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尿床是一种常见现象就掉以轻心,首先要检查儿童的肾脏器官有没有什么病变,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尿床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呢
儿童尿床的四大危害是:尿床孩子长不高、尿床孩子智商低、尿床孩子心理疾病多、尿床孩子成人后问题多。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床协会认为:尿床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许多患者甚至出现偏执、胆怯等精神心理障碍;尿床对孩子最大的危害在性格方面,尿床造成孩子不健康的性格会影响一生;尿床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身高矮2-5公分。专家提醒患儿家长,儿童尿床必须及时治疗。
儿童天天尿床是什么病 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床并久治不愈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1.儿童慢性尿道炎、慢性膀胱炎引起尿床、尿失禁发病率,以学龄前女童发病率最高。这一年龄段的女童,生活上必须由他人帮助料理,容易在清洗外阴、擦手纸、与他人共用洗浴物品时发生间接性病传染;家长和经治医生缺乏有关性病间接传染防治知识,长期漏诊错治。
2.女童尿道很短,缺乏生理性弯曲防护屏障,尿道口又与肛门紧相邻,免疫力也低,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感染,并发尿道炎和膀胱炎。
3.女童尿道外括约肌很薄弱,控制膀胱尿溢出功能差。入睡后尿道外括约肌张力几乎完全消失,膀胱尿随之溢出尿床。
4.有些患儿虽已确诊为性病感染阴道炎,因担心损伤处女膜而不进行阴道治疗,大量脓性分泌物外流污染尿道口,长期并发尿路感染。实际上,处女膜损伤是可以设法避免的。
小儿遗尿的危害及处理方式
长期遗尿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长期遗尿的儿童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长期遗尿的儿童身高比正常儿童矮2-5cm;
长期遗尿会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成人后可能出现不孕不育;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孩子会因为长期遗尿出现自卑、胆怯、羞耻心理。
1.膀胱扩容训练。白天让孩子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多喝水来扩大膀胱容量,在膀胱满容后排尿,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力。
2.条件反射训练。摸清患儿尿床的时间,晚上及时叫醒遗尿患儿起床排尿。
3.设置尿床日程表。设置记录尿床的日程表,在表中记录尿床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训练,注意不能中断排尿训练。
4.睡前不要让儿童过于兴奋或(做)剧烈活动,不看恐怖紧张的电视节目。
5.睡前让儿童养成排净尿液的习惯。
6.一旦发现儿童尿床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7.不能使用打骂、威胁等强硬手段治疗遗尿,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儿童害羞、自卑、恐惧心理。
儿童尿床的危害
儿童3岁以后仍持续尿床,是神经系统指挥发育缓慢的表现,医学上认定为遗尿症,尿床难虑,尿味难闻,易使孩子形成羞愧,胆怯,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遗尿症严重影响大脑发育,常会出现身体矮小,反应迟钝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尿床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大病,往往不被孩子家长所重视,甚至有的家长还打骂孩子,怒斥孩子,使其在得不到治疗的同时,免疫力持续下降,智商降低或提高速度减慢,心理障碍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跟踪调查的资料显示,尿床的孩子智商比正常的孩子低20%-26%,且尿 床史越长,情况就越严重,应及时加快治疗。
宝宝多大不会尿床 宝宝经常尿床有什么危害
5岁以上的儿童如果还经常尿床,对健康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孩子长不高、智商发育受影响、孩子心理疾病多等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床协会认为:尿床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最大的危害在性格方面,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许多患者甚至出现偏执、胆怯等精神心理障碍。尿床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身高矮2-5公分。
而且孩子尿床通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小儿糖尿病、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或一些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有关,专家提醒患儿家长,儿童尿床必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