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偏头痛女性更要防中风

偏头痛女性更要防中风

对于中风的预防,随便找一个人大概都能报出一堆,什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等等。但是可能没几个人会想到,“头疼”也会和脑卒中扯上什么关系。

记者了解到,在最新的预防指南里,偏头痛被专门列入,而且对于女性来说相当重要。

“偏头痛不是一般头疼,而是一种特殊的头痛类型。之前就有许多研究认为,偏头痛可能与卒中有所关联,而在2014年的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偏头痛就被视为‘尚未充分确定的、潜在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徐格林教授告诉记者,关于偏头痛为何可能增加卒中风险甚至诱发卒中,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双方存在脑血管病变基础有关,甚至还有研究发现许多偏头痛患者存在一种叫做“卵圆孔未闭(PFO)”的先天性心脏结构缺陷。这种缺陷基本没有临床症状,婴儿时期可以不进行治疗,但随着研究深入却发现,这个问题可能增加一些人群发生偏头痛甚至卒中的风险。而这种“偏头痛和卒中”的联系,又以女性更为突出。

“所以在面向一般大众的一级预防指南里,偏头痛又再次被提及,特别是女性偏头痛患者,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徐格林说,偏头痛患者中,有些患者毫无先兆,但另一些患者却是存在先兆的。在头痛出现前,这些人群可能出现眼前有黑点、视野缺损、感觉异常的症状,然后很快出现偏头痛,而这些有先兆的人群,其偏头痛与卒中的关联风险可能更高。

所以,如果您是一位女士,并有偏头痛病史,特别是有先兆的偏头痛病史,那么一定得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徐格林建议,这样的女性首先要避开一些和卒中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一定要戒烟,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和相关代谢指标;此外,她们应该注重治疗偏头痛、降低偏头痛的频率,但在使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中却不建议过度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议她们使用口服避孕药以外的方法来科学避孕。不过,指南并未建议这一人群中使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来预防脑卒中,所以也不用过度紧张甚至过度治疗。

家里有2个以上脑血管病患者?你可能要主动接受一些检查

你可能听说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类疾病,其实多少都有些家族聚集倾向:一来,遗传的力量是强大的;二来,作为一种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一个家族的人往往更容易具有某种同样的不良生活方式。比如父母口味太重,孩子少有爱吃清淡口;父母自己就爱宅在家里看电视,孩子变成运动健将的可能性当然低。

不过在2015版指南中,专家们开始建议医生通过询问家族史来识别卒中风险高的个体,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2例及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动脉瘤的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应用非侵袭性的方法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而颅内动脉瘤通俗来说就是颅内的动脉管壁上有一个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这个疾病如果在家庭中单发,那么还不必过于紧张。但如果在一个家庭特别是一级亲属里,如果出现多个病例,那么就有必要主动预警了。”徐格林说,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子女或者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2个甚至更多人出现这类疾病,建议当事人还是应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

“偏头痛”不只是头痛

1.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有先兆偏头痛合并PFO的比例约在40-60%,无先兆偏头痛合并PFO的比例约在25%。反过来,PFO患者发生偏头痛的机会也升高5倍。且偏头痛合并PFO的患者愈发具有家族遗传倾向。PFO容易诱发偏头痛可能的机制是:右向左分流带来的一些小栓子或气泡容易诱发皮质扩展性抑制(cortica spreading depressing, CSD);一些血管活性胺类物质未经过肺循环直接进入左心,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大部分在肺循环中被清除,血管紧张素I未经过肺循环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

2. 偏头痛增加卒中风险

与缺血性心脏病不同,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仅仅能解释60%的卒中,而缺血性性心脏病90%都能用危险因素解释。而不能解释的卒中危险因素就包括偏头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和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之间确有联系。偏头痛可能是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加倍的独立因素,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更是如此;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女性偏头痛脑卒中风险显著升高,而口服避孕药的偏头痛女性脑卒中风险增加9 倍。

Fig.1偏头痛与卒中之间的联系

偏头痛患者增加的卒中风险,Why?一方面与基因有关,偏头痛与卒中,共存于多种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如遗传性血管炎:CADASIL、HRNS、HIHRATL、RCVL;离子通道病:FHM;线粒体疾病:MELAS。虽然尚不确定基因因素在血管结构中的作用,但偏头痛患者Willis环变异发生率高,尤其有先兆偏头痛后循环血管变异发生率更高。另一方面,偏头痛与获得性因素有关,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包括麦角碱类提取物、曲普坦类药物,由于其对脑血管的影响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一度受到质疑,但目前的循证医学结果尚无定论。另外,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也是二者的共同病因基础,如MTHFR基因突变所致HCY水平升高。

而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联系,偏头痛患者白质异常或梗死样病灶的发生率较高。有趣的是,有研究结果发现,白质信号异常的程度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正相关,提示着两者之间的剂量- 反应关系。

分清偏头痛和头痛性癫痫

头痛性癫痫是以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癫痫发作。与偏头痛的症状十分相似,也因此被误诊,然而在癫痫诊断中,如何鉴别偏头痛与头痛性癫痫呢?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和癫痫一样也是一种逐步恶化的疾病,约50%病人有家族史。是指一种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发作前一般有先兆,比如:常有闪光、视觉模糊、肢体麻木,还常伴有恶、呕吐、羞明能症状,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偏头痛的发作性头痛与头痛性癫痫相似,各项检查又无明显异常,二者鉴别十分重要,但却非常困难。学者们在详细分析头痛性癫痫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头痛性癫痫和偏头痛的鉴别要点:

1.头痛性癫痫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偏头痛则青壮年多见。

2.头痛性癫痫男女发病率相似;偏头痛女性高于男性。

3.头痛性癫痫多为突然发作;偏头痛发作开始较缓慢,一般有先兆症状。

4.头痛性癫痫头痛程度很快达高峰,持续时间断;偏头痛症状则逐渐加重,持续时间长。

5.头痛性癫痫的头痛多为两侧疼痛;偏头痛以偏侧为多。

6.头痛性癫痫发作时可伴意识障碍,发作时有的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发作后可伴有昏睡;而偏头痛意识清楚,无发作后状态,只是病人感到疲劳、无力、食欲差,但1~2天后就好转。

7.头痛性癫痫可有癫痫家族史;偏头痛有头痛家族史

女人偏头痛的原因

专家发现,女性偏头痛往往在两次月经之间的排卵期或月经来潮之前出现,而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远较平常要高得多。据此,专家们推测,女性偏头痛与雌激素神经化学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证实,原来体内雌激素含量猛增,会大量产生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化学物质。血清基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神经,导致心情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从而引起偏头痛。

引起女性偏头痛的原因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患偏头痛的妇女月经期前后血液中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它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使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另一个叫安多啡,它是由“血清基”诱发影响,导致安多啡在人体内的分泌减少,而安多啡的作用恰恰是镇痛和具有麻醉剂样效果。

美国专家认为:“女性偏头痛与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关联。”科研人员在对偏头痛女性与无偏头痛女性的对比中,发现偏头痛女性中月经周期紊乱者占63%,无偏头痛女性中仅占47%;存在卵巢囊肿的女性中发生偏头痛者占40%,无偏头痛者当中仅占18%。偏头痛女性中约有41%的人有过子宫切除手术史,无偏头痛者中仅占27%;由于“痛经”或“经前紧张症”易诱发的偏头痛者占42%;不存在偏头痛者仅占20%。

除了上述生理因素外,许多生活不良习惯也可成为女性偏头痛的原因,如女性不爱运动导致慢性疲劳症,睡眠极不规律及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性格忧郁内向以及酗酒、嗜烟等。

科研分析提示人们,对经久不愈又找不到原因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应深入到“妇科圈”中去“拉网”搜寻病根,以求尽早排除病痛或防范“脑中风”等并发症。另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美满的婚姻会大大降低偏头痛的发病率。已婚女性明显少于未婚女性;有美满婚姻的女性明显少于一般婚姻的女性。专家们的解释是:和谐适度的夫妻生活,让人充分体验到性高潮快感和人生的幸福,在飘飘欲仙的同时,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大量释放,从而产生神奇的止痛效果。

最后,专家提醒,由于女性偏头痛的原因也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因此很多女性在情绪烦躁、焦虑不安的时候,偏头痛的症状就会加重。因此,女性偏头痛的治疗也要做好心理调理,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或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止痛效果。

职场女性为何易患头痛

职业女性的偏头痛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临床调查也发现,许多患有偏头痛的职业女性通常有这样的感觉,当加班、烦燥、忙碌、长时间用脑过后,偏头痛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偏头痛“偏爱”女性,以职业女性更为突出。

因此,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十分重要,可以试试行为疗法。

如果因为工作紧张、烦躁、想发脾气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总体来讲,要学会随时随地放松。另外,如果偏头痛真的来了也不用怕,深呼吸后,用手指分别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几分钟后,就会发觉症状已经有所缓解。

有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偏头痛的产生。因此,偏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

如果头痛得非常厉害,也可选用一些活血、疏风、安神类的中药进行调整,如防风、白芷、菊花、川芎等。另外,也可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针灸穴位治疗。

女人比男人更易得中风

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增加远超男性

“美国之前有调查显示,女性每年的卒中事件比男性多出约55000例,而且女性终身卒中风险都要高于男性,尤其在55-75岁这个年龄段更是如此。”徐运告诉记者,“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中风。但现在有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高血压,绝经期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高血压患者首次卒中风险更高;同时,女性的高血压治疗率虽然高于男性,但血压控制率反而低于男性。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女性就特别要当心卒中的问题。”

她告诉记者,比如国内曾有一项对天津地区人群的研究,结果发现在20年间,女性每年卒中发病率增幅达到8.0%,而男性却只有5.8%。而北京一项调查也显示,经过20年来的追踪,女性卒中的发病年龄更大。

原因复杂:“怀孕生子”也增加风险

“除了发病率增加更快,风险更高外,女性更具备一些男性中不常见的卒中风险因素。”徐运告诉记者。

就拿怀孕生子和口服避孕药来说吧。前者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生理过程,而后者也是一个科学、行之有效的安全避孕措施。但现在研究却发现,女性在31-50岁这段年龄内特别容易形成脑静脉血栓,而妊娠与口服避孕药都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虽然广大女性不必因此就拒绝怀孕和口服避孕药,但确实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再比如说,女性中更常见偏头痛,也可能和女性未来的中风扯上关系。徐运说,现在神经内科已经发现,先兆性偏头痛是女性发生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发作频率越高关联越密切,如果这个偏头痛女患者还有吸烟习惯,那么风险就更会大幅度增加。

此外,一旦发生卒中,女性患者的恢复情况要远比男性差。女性卒中的瘫痪程度往往比男性更重,恢复速度更慢,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

经期头痛有什么原因

过敏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食物可引起抵抗力较弱者偏头痛,甚至有些食物会让偏头痛者体内的血管或神经起变化,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讯,主要如下:乳制品:包括脱脂或全脂牛奶、羊奶、乳酪、优酪乳等;巧克力:巧克力不仅容易发胖,它含有干酪氨,这是引起偏头痛的主要可疑物;肉类:包括牛肉、猪肉、鱼肉及火鸡肉等;水果:包括柑橘类、苹果、香蕉;小麦:包括精制面包、面食;饮料:某些饮料和添加物也可能引起经期偏头痛,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各种高浓度白酒及红葡萄酒;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和茶。如果每天饮用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人的血管将扩张,容易引起经期偏头痛。此外还有核果类及玉米、洋葱、蕃茄、花生等。

精神压力

职业女性易头痛女性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一些棘手的问题,加上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大脑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有时情绪低落、极度疲乏又缺少运动,睡眠时间过长,生活没有规律,有时长时间不吃东西,有时狼吞虎咽等等导致经期偏头痛。

偏头痛为何偏爱办公室白领

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可伴视觉、体觉先兆,发作时常伴呕吐。女性多发,约为男性的3~4倍,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因此,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十分重要,可以试试行为疗法。如果因为工作紧张、烦躁、想发脾气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总体来讲,要学会随时随地放松。另外,如果偏头痛真的来了也不用怕,深呼吸后,用手指分别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几分钟后,就会发觉症状已经有所缓解。

有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偏头痛的产生。因此,偏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

如果头痛得非常厉害,也可选用一些活血、疏风、安神类的中药进行调整,如防风、白芷、菊花、川芎等。另外,也可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针灸穴位治疗。

缓解偏头痛要从工作习惯入手

另外,要想摆脱偏头痛的困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避免长期伏案或操作电脑。这是因为很多办公室白领们在长时伏案或操作电脑后都会自觉偏头痛,且常伴有头晕眼花等现象,这主要与长期坐姿引发颈椎肌肉过分紧张有关。

其次,改善个人封闭的办公环境。因为办公室开放空调已成为舒适工作环境的一种必要条件,为了保持办公室内温度的恒定,门窗总是紧闭,形成一个密闭环境,空气很难流通,加之办公室内复印机、电脑、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和有机废气,会大大降低室内的空气质量,长期身处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偏头痛。所以适当的开放室内门窗,保持通风良好,是预防偏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适当调整个人压力。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需求,使办公室白领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引发的偏头痛越来越多。所以适当的疏导、释放不良情绪,降低精神压力,可有效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什么样的头痛就是偏头痛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样子的头痛是偏头痛呢。偏头痛,就是由于我们颅内外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女性患者多见,占2/3以上。患有偏头痛如何确诊,可以参考实验室指标及特殊影像检查,同时,以下几个方面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主要表现

1、头痛以搏动性疼痛为主,也可呈胀痛样;

2、头痛以一侧为主,也可为两侧或全头痛;

3、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头痛,间歇期如常人,亦可为慢性每日头痛;

4、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5、可有遗传及家族史。

●伴随症状

1、可伴有一侧眼睛胀痛、畏光、视物模糊、结膜充血;

2、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还可出现头晕、失眠、烦燥、焦虑等症状。

​威胁女性健康的7个炸弹

10~20岁:要防痛经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痛经在青少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67.2%。专家表示,青春期女孩面临升学等多方面精神压力,容易诱发原发性痛经,需要在母亲帮助下关注生理期的护理。经期避免用冷水洗头,少吃西瓜、雪糕等生冷食物,以免因受寒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还要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

20~30岁:防偏头痛 据统计,我国有1000~2599万人患偏头痛,发病率是9.3%,多发年龄为25~35岁。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的数据也显示,约75%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 年龄大多在20~45岁,半数左右发生在月经前后,可能与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的激素水平波动有关。专家建议,女性应尽量避免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防止过分劳累;饮食要清淡,按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0~40岁:要护子宫 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为10%~15%,25~45岁为高发年龄段。专家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安错了家”,常伴随各种月经失调症状,如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等。建议女性每周进行3次瑜伽训练或1次中等强度的全身活动;经期不过性生活,减少经血逆流的概率;避免重体力劳动。另外,需要提醒职场女性,21~29岁是生育黄金期,错过这个时期可能会增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40~50岁:要防更年期 专家介绍,中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面临停经、更年期等转折点。加上婚姻情感、家庭关系等问题困扰,精神压力大,易出现情绪激动、烦躁、失眠等反应。妇科专家建议,中年女性要“先睡心,后睡目”,晚9点后就应保持心情平静,不看情节紧张、悲情的电视剧。11点准时睡觉,保证“黄金7小时”的睡眠。遇事保持豁达、积极的精神状态。

50~60岁:留神心脏病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女性50岁后心脏病患病风险大大提高,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有关。我国80%的女性绝经年龄在44~54岁之间,专家建议,中老年女性要保护心脏健康,定期查心电图,少熬夜,通过做运动、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减压,饮食上减少油、盐的摄入。

60~70岁:要防骨折 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70%。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变得僵硬,灵活性减弱,更易跌倒,甚至骨折。专家提醒,可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并多晒太阳。还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

70~80岁:要防认知障碍症 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75岁以上认知障碍症患者为11.5%。绝经后女性患此病概率高于男性3倍,这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另外,老年人面对退休、丧偶等问题,感到孤独无助,也会影响认知功能。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做到能动就动、能学就学、能看就看。多参加社区活动和家庭事务,常进行学习、体力训练等。

白领偏头痛不妨吃一些香蕉

有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偏头痛的产生。因此,偏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有偏头痛的人士不妨吃些香蕉。

另外,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十分重要,可以试试行为疗法。在热播的幽默武侠剧《武林外传》中,侠女郭芙蓉非常容易发怒,于是吕秀才就教了她一个方法,在将要发怒的时候先说这样几句话“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果然,郭芙蓉在发怒时一说这几句话脾气就小了很多。

如果因为工作紧张、烦躁、想发脾气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总体来讲,要学会随时随地放松。另外,如果偏头痛真的来了也不用怕,深呼吸后,用手指分别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几分钟后,就会发觉症状已经有所缓解。

最后,中医提醒大家如果头痛得非常厉害,也可选用一些活血、疏风、安神类的中药进行调整。

头疼发困什么原因呢

①睡眠因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②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头痛。

③神经精神因素:受到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头痛的发作。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引起头痛、偏头痛。

④偏饮食因素: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⑤女性月经前头痛、偏头痛:女性在月经前容易发生偏头疼,因为月经期前后血液中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它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使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

女性为什么容易惹上偏头痛

专家们发现,偏头痛往往在两次月经之间的排卵期或月经来潮之前出现,而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远较平常要高得多。据此,专家们推测,女性偏头痛与雌激素神经化学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证实,原来体内雌激素含量猛增,会大量产生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化学物质。血清基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神经,导致心情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从而引起偏头痛。常常使人寝食难安、备受折磨的“罪魁祸首”,原来竟是雌激素产生的血清基!

引起偏头痛还有另外两个“帮凶”在一旁“推波助澜”。一个是患偏头痛的妇女月经期前后血液中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它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使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另一个叫安多啡,它是由“血清基”诱发影响,导致安多啡在人体内的分泌减少,而安多啡的作用恰恰是镇痛和具有麻醉剂样效果。这样两个“帮凶”一增一减,使偏头痛明显加重,因此医学专家趣称偏头痛为“月经性偏头痛”。

除了上述生理因素外,许多生活不良习惯也可成为偏头痛潜在的隐患,如女性不爱运动导致慢性疲劳症,睡眠极不规律及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性格忧郁内向以及酗酒、嗜烟等。

美国专家认为:“妇女偏头痛与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关联。”科研人员在对偏头痛妇女与无偏头痛妇女的对比中,发现偏头痛妇女中月经周期紊乱者占63%,无偏头痛妇女中仅占47%;存在卵巢囊肿的妇女中发生偏头痛者占40%,无偏头痛者当中仅占18%。偏头痛妇女中约有41%的人有过子宫切除手术史,无偏头痛者中仅占27%;由于“痛经”或“经前紧张症”易诱发的偏头痛者占42%;不存在偏头痛者仅占20%。

科研分析提示人们,对经久不愈又找不到原因的偏头痛女病人,应深入到“妇科圈”中去“拉网”搜寻病根,以求尽早排除病痛或防范“脑中风”等并发症。另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美满的婚姻会大大降低偏头痛的发病率。已婚女性明显少于未婚女性;有美满婚姻的女性明显少于一般婚姻的女性。专家们的解释是:和谐适度的夫妻生活,让人充分体验到性高潮快感和人生的幸福,在飘飘欲仙的同时,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大量释放,从而产生神奇的止痛效果。

相关推荐

女性为何容易中风

1.妊娠。与非妊娠女性相比,妊娠及产后女性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几率大大提高,脑梗死发病危险增加13倍。一方面,妊娠期高血压是重诱因;另一方面,孕妇血纤维蛋白原比非孕妇高50%,血液凝固因子增加,血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显著增加,这都会令血栓更容易形成,从而增加中风危险。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年轻女性罹患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与未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前者中风风险增加1.4~2.0倍。中风风险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群体中,随年龄呈指数增加。但服避孕药的女性也不过分担忧,只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还是很安全

中风生活注意

1)、预中风,就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控制糖尿病

为什么胖人更易偏头痛

我们先来看看引起偏头痛的原因,偏头痛是这样定义的,偏于一侧的头部疼痛,往往比较顽固,可能定期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睛牵扯痛等症。偏头痛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一半以上的人是因为遗传而患偏头痛,而且,偏头痛女性发病的比率高于男性,在青春期开始,月经期很容易发作,但是妊娠期喝绝经期又很少发作,可能与内分泌与肾上腺素的水平有关。 当然很多的饮食和精神因素也是导致偏头痛的原因,一些奶酪,还有一些腌制的食物都容易诱发偏头痛,还有当人的情绪过于紧张和激动时,也可以发生偏头痛。过度劳累,压力过大,注意力过度集中都可以引起

女性来例假时应该如何保健呢

第一天:小心偏头痛女性第一天来例假的时候月经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一定小心偏头痛,千万不受寒了。 第二天: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在来例假的第二天可能会因为经期卫生不到位而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生,所以一定注意经期的卫生。 第三天:补充维生素。由于女性来月经的时候会大量的失血,所以会丢失我们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 第四天:体重略微下降。女性大量的失血痛经,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这个时候的女性体重略有下降,所以多吃一些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比较好。 第五天:美发和护肤。女性月经的第五天是身体新陈

偏头痛注意事项 女性偏头痛患者注意事项

1、小心使用避孕药,有些女性首次服用避孕药后,便开始偏头痛发作。患偏头痛女性服用避孕药,甚至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因此女性患者尽量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2、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有些香水、清洁剂、化学洗涤剂等会带有刺激性的气味,这种嗅觉上的刺激也会诱发偏头痛发作,因此平时尽量远离加油站、油墨印刷室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地方,自身也尽量减香水、化学洗涤剂的使用,室内环境注意经常通风。 3、女性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也容易引起偏头痛发作,因此在经期一定注意避免做重体力活,多喝水、多休息。

用了降压药仍中风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因人种不同而有差异.在白种人中,高血压的并发症以冠心病为主:而黄种人则以脑中风最多.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近150万,其中76%由高血压引起.如此之高的发病相关性,主是因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较低.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1.6亿之多,但约有90%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因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以缺血性居多(如脑梗塞),出血性相对较少.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硬化,,血管的弹性差,在长期高压灌注下,血液供应相对充分,如果血压突然降低,血流下降,就容易导致脑缺血.而

老年朋友应该如何预中风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不断加大,自身的免疫力逐年下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中分现象的发生。作为老人和子女本身我们该如何有效地避免中风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几招。 1第一,控制高血压是预中风的重点。有高血压的人群应当按时完成医生的嘱咐,合理有效地进行血压测量,达到心理上一定程度的放心。 2第二,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第三,注意气候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在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

中风

1、预中风,就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盐(特别是腌制品)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

头痛的几种有效方法

警惕代糖食品 研究发现,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疼。而低糖可乐、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淇淋、综合维他命和许多成药中都含有阿斯巴甜。所以对代糖过敏的人,只啜饮一小口低糖汽水,就会引发头痛,这是预头痛的注意点之一。 戴上你的太阳眼镜 神经内科的大夫提醒大家:强烈的阳光和反射闪光能使偏头痛的发病率上升25%-30%。所以有偏头痛的人外出时最好戴上太阳眼镜,避免强光照射。 小心使用避孕药 有些女性首次服用避孕药后,便开始偏头痛发作。一些专家研究

中风前兆吃什么药预

1、预中风,就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