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枇杷治病偏方

枇杷治病偏方

枇杷止咳汤:枇杷(果实)100g,剥开成两半,果核捣碎,加水煎汤服。

治肺癌热性咳嗽、咳脓痰与咳血者:枇杷叶15克(鲜品6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佐膳服用。

治肺燥咳嗽:每次吃鲜枇杷果肉5枚,每日2次。

治胃癌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20克,陈皮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水煎服用,每日2次。

治咳嗽,黄疸,防治流感:枇杷叶(刷净毛)60克,水煎分两次服。

治胃癌肺转移呕哕、咳嗽、自汗:新鲜枇杷叶若干张,糯米250克。将糯米清水浸泡一宿,新鲜枇把叶去净叶上绒毛,洗净后包粽子,蒸熟后即可食用。每日1-2次,连服3-4天。

红枣的治病偏方

1、失眠:大枣20枚,葱白7根,煎汤,睡前服。

2、高血压:大枣10枚,洋葱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3、神经衰弱:大枣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时,再将鸡蛋两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两次。

4、贫血:大枣50克,绿豆50克,同煮,加红糖适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5、月经不调: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6、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饭前饭后代茶饮。

7、腹泻:大枣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糖15克,共煮粥服食。

枇杷膏感冒后期适用

止咳化痰,吃枇杷膏一定有效吗?口感甘甜、无苦味的枇杷膏,吃来甜甜凉凉,有别传统认知中“良药苦口”的特性,成为许多大小朋友咳嗽、喉咙不适的优先选择。但中医师表示,枇杷膏并非人人都适用,若使用错误,不仅无法有效舒缓咳嗽不适,还可能使症状“雪上加霜”,越演越烈。

怎么咳很重要!枇杷膏吃对才有效

市售的川贝枇杷膏配方主要是依据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古方“蜜炼川贝枇杷膏”加减调整而成;在主成分上,多半离不开性味甘苦、微寒,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功效的川贝母;性味苦平,能清肺化痰、下气止咳的枇杷叶;以及有润肺止咳作用、性味甘平的蜂蜜,再加上少量的沙参、陈皮、桔梗、半夏、杏仁、薄荷、五味子辅佐。

但综合整个“蜜炼川贝枇杷膏”配方所使用的药材来看,此一方剂多使用性质偏寒凉的、甘苦的药材,在药性上偏凉润。较适用于热性咳嗽的咽喉肿痛、痰黄黏稠;抑或是喉咙干痒、声音沙哑、痰少而黏稠难咳等阴虚燥咳的病症。

因此,没有喉咙痛症状,痰是白色、量多而黏,没有发烧或燥热的情形,且合并有畏寒、怕冷问题;属于风寒咳嗽、痰湿咳嗽的患者,例如,由气喘或心脏病引起的咳嗽问题,就不适合食用川贝枇杷膏。否则,在性质微寒的川贝、枇杷叶,与甜腻助湿的蜂蜜影响下,咳嗽症状恐越来越严重,不可不慎!

枇杷膏主收敛!感冒后期食用较合适

枇杷膏虽能养肺润阴,但仍是是保养方剂,而非治疗处方。且中药的使用时机,依据患者体质、症状差异、病程又大不相同。以枇杷膏中的主成分枇杷叶来说,由于收敛、收尾的特性,较适合用在感冒后段咳嗽未愈;多话导致嗓子沙哑或疼痛、喉咙干燥时食用效果最佳。在感冒初期服用,则可能因甜腻助湿、生热,热导致喉咙发炎更严重。

荸荠治病偏方

1、治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2、黄疸小便不利

用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有效。

3、治疗咽喉肿痛

将荸荠洗净去皮,绞汁冷服,每次150克。

4、防治鼻出血

取荸荠250克,生藕150克,白萝卜100克,洗净切片,煎水代茶饮服。

5、治疗痔疮出血

取荸荠500克,洗净打碎,地榆30克,加红糖150克,水煎约1小时,每日分两次服,效果佳

枇杷水的作用

枇杷其实是有很大的药用功效的,它是味甘、性凉,入肺、胃经,枇杷有止咳化痰、和胃、清肺降气等作用。古籍里就有记载了枇杷叶煮水的各种功效。如今更是经常被中医用于肺热咳嗽的治疗,民间也通常把枇杷煮水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偏方。

润肺、止咳:中医认为,枇杷性凉,味甘酸,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冰糖枇杷的功效对慢性肺病及肺燥咳嗽患者特别有效。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每天吃三四个冰糖枇杷,能够收到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养肺办法。

防癌、消脂:现代医学证明,枇杷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元素,其中的多酚氧化酶可防止细胞老化,预防癌症与疾病的发生。枇杷中由于富含膳食纤维及矿物元素,可祛除人体内多余的脂肪。

预防感冒:常吃冰糖枇杷不仅能润肺止咳,而且能预防四时感冒,这是因为枇杷中富含苦杏仁苷,其含量在水果中仅次于杏仁。冰糖枇杷适用于咽干热渴、咳嗽呃逆等病症。

帮助消化:枇杷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它们可以刺激消化器官中消化腺的分泌,具有提高食欲、帮助消化等功效,如果小儿食欲不佳,可以让其每天食用3-5颗冰糖枇杷。

枇杷怎么吃治咳嗽化痰 枇杷能治什么咳嗽

1、枇杷果可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

2、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降气、清肺止咳的功效,对于治肺热咳嗽有效果;

3、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苷,能够镇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4、枇杷叶的止咳功效比枇杷果实好,枇杷叶偏于止咳,枇杷果偏于润肺止烦渴。

菟丝子治病偏方

1.菟丝子900克,茵香子、青盐各90克。共为细末,浸药酒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每日3次。或用茧丝子、巴朝天各25克,浸酒,每日饮2~3次,每次l~2小杯。

2.菟丝子15克,拘妃子、杜仲各12克,莲须、韭子、五味子各6克,补骨脂9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菟丝子300克,五味子210克,茯苓、莲肉各90克。制成丸剂,每次9克,每日3次。

3.菟丝子10克,研碎,红糖适量放人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或用菟丝子30克,肉苁蓉15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20克,熟地20克,五味子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5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隔日1剂,可治疗精子畸形症。

4.菟丝子15克,艾叶30克,川芎10克,鹌鹑2只,炖服。

5.习惯性流产菟丝子12克,桑寄生15克,阿胶15克(烊化),川续断9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常服有效。

6.单用菟丝子60克,浸酒后研为细末,制九服用;或用酒制菟丝子10克,研末,与鸡蛋共煎,服用。亦可用菟丝子12克,熟地12克,车前子、枸杞子、甘菊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7.菟丝子、五味子各30克,生地90克。研为细末,饭前用米饮调下6克,每日3次。

8.冤丝子、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女贞子、何首乌各12克,旱莲草、白芍、当归各10克,阿胶、枸杞子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枇杷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煮水喝能清肺热咳嗽,治气逆喘急,民间常用作偏方治久咳不愈。但此药单一味偏方,疗效有限。中成药制剂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经过临床验证过的经典良方配伍制剂,治疗咳嗽比单一味中药疗效会更为显著,更为对症,更能适应身体需要。咳嗽患者,饮食应该注意忌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2步胃热呕吐

取枇杷叶15g,竹茹20g,麦冬10g,制半夏6g,水煎服,每日1剂。

第3步声音嘶哑

取鲜枇杷叶30g(去毛),淡竹叶15g,水煎服,每日l剂,一般2-3剂即见效。

第4步流鼻血

取枇杷叶适量,去毛,焙干,研末过筛备用。使用时每次取6g,用茶水送服,每日2-3次,一般服数次后可逐渐显效。

第5步回乳

老枇杷叶鲜品11-17张或干品60g,去毛洗净切碎,加水700ml,用文火煎熬到350-400ml,1天内分3次服完,每天1剂,一般服用2~6剂,即可完全停乳。

第6步梅核气

所谓梅核气是指自觉咽喉部有梅核状物梗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但无吞咽困难的症状,是中医学的病症病名,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和慢性咽炎。此病可用枇杷叶30g,刷去绒毛,用水洗净,切丝晒干;第一次加水200ml,煎至100ml,滤汁;再加水160ml,煎至100ml,滤汁;将二次药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

第7步蛲虫

取鲜枇杷叶适量,去毛洗净,加水煎沸1小时,把煎液浓缩过滤,每200ml药液含生药lOOg。患儿睡前及次晨空腹各服lOOml。

第8步小儿吐乳不止

取枇杷叶(去毛,微炒黄)1g,母丁香1g,共研为末,过筛,用少许涂在乳头上,让小儿吸吮,便能制止吐乳。

第9步肩周炎

肩周炎引起的肩痛症,可将适量的枇杷叶切碎,焙热,用纱布包裹后热敷患处,10多分钟后疼痛便可减轻。1天2次,热敷1个月后,病情即能缓解。用枇杷叶热敷的方法,也可以消除乳房硬块,以防癌变。

第10步前列腺肥大症

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可用10片左右的枇杷叶,切细,加入焙过的粗盐,用纱布包好,固定在肛门和阴囊之间的部位后,用热气熏30分钟,效果很好,且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枇杷膏感冒后期适用

止咳化痰,吃枇杷膏一定有效吗?口感甘甜、无苦味的枇杷膏,吃来甜甜凉凉,有别传统认知中“良药苦口”的特性,成为许多大小朋友咳嗽、喉咙不适的优先选择。但中医师表示,枇杷膏并非人人都适用,若使用错误,不仅无法有效舒缓咳嗽不适,还可能使症状“雪上加霜”,越演越烈。

怎么咳很重要!枇杷膏吃对才有效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周宗翰表示,市售的川贝枇杷膏配方主要是依据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古方“蜜炼川贝枇杷膏”加减调整而成;在主成分上,多半离不开性味甘苦、微寒,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功效的川贝母;性味苦平,能清肺化痰、下气止咳的枇杷叶;以及有润肺止咳作用、性味甘平的蜂蜜,再加上少量的沙参、陈皮、桔梗、半夏、杏仁、薄荷、五味子辅佐。

但综合整个“蜜炼川贝枇杷膏”配方所使用的药材来看,此一方剂多使用性质偏寒凉的、甘苦的药材,在药性上偏凉润。较适用于热性咳嗽的咽喉肿痛、痰黄黏稠;抑或是喉咙干痒、声音沙哑、痰少而黏稠难咳等阴虚燥咳的病症。

因此,没有喉咙痛症状,痰是白色、量多而黏,没有发烧或燥热的情形,且合并有畏寒、怕冷问题;属于风寒咳嗽、痰湿咳嗽的患者,例如,由气喘或心脏病引起的咳嗽问题,就不适合食用川贝枇杷膏。否则,在性质微寒的川贝、枇杷叶,与甜腻助湿的蜂蜜影响下,咳嗽症状恐越来越严重,不可不慎!

枇杷膏主收敛!感冒后期食用较合适

枇杷膏虽能养肺润阴,但仍是是保养方剂,而非治疗处方。且中药的使用时机,依据患者体质、症状差异、病程又大不相同。以枇杷膏中的主成分枇杷叶来说,由于收敛、收尾的特性,较适合用在感冒后段咳嗽未愈;多话导致嗓子沙哑或疼痛、喉咙干燥时食用效果最佳。在感冒初期服用,则可能因甜腻助湿、生热,热导致喉咙发炎更严重。

相关推荐

枇杷有止咳功效吗

枇杷没有止咳功效。 很多人都认为枇杷膏就是用枇杷做的,实际上枇杷膏的主要原料不是枇杷的果实而是枇杷的树叶。就功效而言,枇杷叶偏于止咳,枇杷果偏于润肺止烦渴,而且枇杷叶还有化痰的功效,所以大家常听“止咳化痰”都是连在一起说的,很多患者朋友咳嗽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感觉呼吸道有痰液不容易排出。所以,生吃枇杷是不能止咳的。

香菜的治病偏方

1.治乳痈初起 香菜根250克,捣汁,分三次冲酒温服。 2.透发麻疹 香菜根10克,水煎服,可透发麻疹;或用芫荽500克,水煮沸片刻,加酒少许,熏洗躯干手足(勿熏疹面),亦可透发麻疹。 3.治蕈类中毒 香菜根,水煎服,治蕈类中毒,毒重多服,毒轻少服。 4.治小儿麻疹初起,疹出未畅,症见发热、恶风、喷嚏、口渴等 鲜香菜根60克,荸荠40克,白萝卜9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次温饮。 5.治感冒 香菜根30克,麦芽糖15克,加米汤半碗,糖蒸溶化后服用。 6.治胃寒痛症 香菜根1000克,浸入葡

喝了枇杷叶煮水的禁忌

枇杷叶性微寒,像这类寒性食物是不能多喝的,否则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受寒,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一方面枇杷叶在生长期间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容易粘附灰尘及脏物,加上其表面还布满了细小的绒毛,如不清洗干净,食用后细毛就有可能黏附在咽喉壁上,从而导致咳嗽症状加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咽喉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枇杷叶味苦,药性微寒,具有清热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但肺寒咳嗽的治疗当以温肺止咳为主,若服用枇杷叶,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会导致原本的咳嗽、咳白稀痰等症状更重。 枇杷叶的药性偏寒

怀孕初期能吃枇杷

1、孕妇可以吃枇杷吗?枇杷含有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苦杏仁苷、以及钙、磷、钠、铁等矿物质。枇杷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很好的作用,这对于食欲不好,消化功能下降的孕妇来说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夏季,孕妇还可以用来止渴解暑,所以孕妇是可以吃枇杷的。 2、另外孕妇吃枇杷还有其他一些好处,枇杷除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为鲜果中最高,其中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是维生素A安全

马蹄治病偏方大全

荸荠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我国温暖地区有栽培。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出产为主。冬季挖取,洗净,风干或鲜用。 性味:味甘,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化痰明目、消积。用于温病消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黄疸、热淋,高血压、肺热咳嗽等。 荸荠食疗方精选 1、治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2、黄疸小便不利 用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有效。 3、治疗咽喉肿痛 将荸荠洗净去皮,绞汁冷服,每次150克。 4、防治鼻出血 取荸荠250克,生藕150克,白萝卜100克,洗

中医针灸治病偏方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土茯苓的治病偏方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

高粱米的治病偏方

高粱味甘、涩,性温,能益脾温中,涩肠止泻。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烟酸等成分。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1、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 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2、高粱苡仁车前汤:高粱30g,薏苡仁、车前各15g。加水煎汤服。 本方用高粱益脾涩肠,以薏苡仁、车前草利尿除湿。用于脾虚湿盛,泻下稀水

7个泡脚治病偏方

1、吴茱萸40克,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失眠。 2、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治疗高血压。 3、无花果(鲜或干)叶数片,加水煎沸15分钟,浸洗患脚,每日2~3次。治疗脚癣。 4、生姜200克。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感冒或感冒头痛。 5、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

枇杷叶煮水一天喝几次 喝枇杷叶煮水的禁忌

枇杷叶性质微寒,具有一定的滑利性,不能多喝,否则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受寒,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枇杷叶生长在室外,容易粘附灰尘及脏物,加上其表面还布满了细小的绒毛,如不清洗干净,食用后细毛就有可能黏附在咽喉壁上,从而导致症状加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咽喉水肿,不利于身体健康。 枇杷叶味苦,性质微寒,枇杷叶煮水具有清热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但肺寒咳嗽的治疗当以温肺止咳为主,若服用枇杷叶,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会导致原本的咳嗽、咳白稀痰等症状更重。 枇杷叶的药性偏寒,可降胃气而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