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疗感冒的诀窍

中医治疗感冒的诀窍

1.风寒感冒

当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痰稀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时,为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丸和参苏理肺丸.可用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

2.风热感冒

当出现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涨痛、面赤、咳嗽、痰黄或黏、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时,为风热感冒,是感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往往属于风热感冒这一类.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应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VC银翘片、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感冒灵片等.忌用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等。

3. 暑湿感冒

当出现身热、微恶风、汗少、四肢倦怠或疼痛、头重头痛、鼻流浊涕,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濡数时,为暑湿伤表.治疗以清暑祛湿解表,应选用藿香正气水、香薷散等.不能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

中医治便秘的小诀窍

魔芋+蜂蜜

把魔芋用轧汁机轧出来汁,放到锅里用小火烹制湖状,装到容器里,用凉性的蜂蜜(蜂蜜分凉性和热性)调制,每天早晨空腹两勺。一定要坚持,可治疗久治不好的便秘。

早起一杯冷开水

早上起床后就喝冷开水。早上起床后喝2-3杯冷开水,即能消除便秘。这是因为冷水进入胃部之后引起胃—大肠反射,开始了大肠的蠕动。便秘时水分会被体内吸收,致使大便变得又干又硬,喝冷开水就具有补充大便所不足的水分。

西梅汁

研究表明,由于西梅中含有的丰富纤维素、果胶以及自身独有一些微量元素,使得饮用天然的西梅汁,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缓解或预防便秘。很多科学家对西梅的缓解便秘的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虽然对原因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结果都证明了西梅汁对缓解便秘有着独特的功效,是任何其他食物所无法比拟的。长久以来,西梅汁在欧美国家享有“人体清道夫”的美誉。同时,由于西梅汁能够促进排便排毒,港台地区的很多女性称它为“苗条汁”。

多食含有大量纤维的食物

成年人每日要摄入20至35g的膳食纤维,便秘病人则至少30g。那么,哪些饮食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呢?果蔬与粗杂粮中包含较多的膳食纤维,例如白菜、芹菜、韭菜、苹果等。

中医治疗腰痛有诀窍

闪腰其实并不需要剧烈的运动,往往是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出现的闪腰,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力量不够时做动作就会出现闪腰。

这种闪腰实际上与平时漫长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比如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不动或有一些需要有很大力量维持的姿势,会造成软骨出现损伤,软骨是需要营养的,而这种营养是需要通过活动来增加的而不是通过血液本身直接供应,平时注意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可以避免闪腰。

中医认为“腰者,一身之要,仰俯转侧无不由之。”急性腰扭伤使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扭转、牵拉损伤,导致局部气血淤阻、经脉不通。其治疗采用推拿、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

闪腰的常见四种解决办法

一、按摩

1、“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2、让患者蹲下、两手手臂向上伸直,手掌相对。另一人蹲下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按捏患者腰部最痛处左右两点,使患者感到疼痛而又舒适。然后两人同时慢慢站起来,稍站定后,再慢慢蹲下。若在这一过程中能出一身汗,效果更佳。

3、腰部前屈,用两手手掌摩擦腰部,以产生热感为宜,约2分钟。

4、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分钟—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再做。一般背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以后每天背几次,直至痊愈。

二、针灸

针灸1、

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厘米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配穴:委中、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针灸2、

主穴:委中、阿是穴。

配穴:华佗夹脊、肾俞、志室、腰眼。

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压痛点在腹部之对应处即是。如压痛点在督脉,即在任脉与痛点对应处取穴。

感冒了能喝茶吗 感冒能喝姜茶吗

很多人都说,感冒的时候喝碗姜茶,发发汗对治疗感冒很有效,但实际上,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并非所有的感冒都适宜喝姜茶来医治,姜茶只适宜于治疗风寒感冒,主要是因为生姜性辛温,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中医对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式来治疗,所以适合喝姜茶,而对于风热感冒则采用辛凉解表的方式,因此姜茶是不适合的。

治疗感冒的中医食疗方

银花饮

配方: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制法: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法:随量饮用。

黄芪姜枣汤

配方:黄芪15克,大枣15克,生姜3片。

制法:以上三物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解表散寒。

用法:吃枣饮汤。

苦瓜莲肉汤

配方:苦瓜30克,莲叶1张,猪瘦肉50克。

制法:将苦瓜、鲜莲叶、猪瘦肉均切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约1小时,至肉熟,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解毒,利湿和中。

用法:饮汤食肉。

中医如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1.风寒感冒:

此型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法。

2.风热感冒:

此型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或虽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滑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

根据不同的类型,中医在治疗感冒上总结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下面介绍三种治疗感冒的方法,以飨读者:

中医治疗感冒方法之一:

用料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方法之二:

用料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功效: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方法之三:

用料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每日两次。

功效: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中医治疗感冒小偏方

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轻微的感冒可以不治自愈,严重感冒时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感冒俗称“伤风”,主要表现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发烧等症状。下面介绍几种预防感冒的小偏方。

黄豆萝卜防治感冒法

取l把黄豆、3根葱白、3片白萝卜,加水煎汤,趁热服下,可防治感冒。

生姜红糖防感冒法

取5片生姜煎汤,加少许红糖,趁热饮服,可防治感冒。

生姜治感冒法

1.取1片生姜,加1小撮茶叶,放在口中咀嚼后用温水吞服,能治感冒。

2.取5片生姜、适量白萝卜片、少许红糖一同煎汤饮服,服后即睡,可治感冒引起的头痛。

葱白大蒜防流感法

将50克葱白、25克大蒜头切碎,加水500克煎煮,每日3次,每次饮150克汤,可预防流感。

葱白大蒜防流感法

将50克葱白、25克大蒜头切碎,加水500克煎煮,每日3次,每次饮150克汤,可预防流感。

季节交替,温度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感冒,以上介绍的小偏方可以有效的降低感冒的发生,希望大家有所了解,也希望对感冒的预防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感冒的种类和各自的症状该怎么用药

感冒的治疗西医一般就是抗感冒病毒治疗,用重感灵,速效,泰诺等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的症状, 就还需要用止咳的药物, 比如咳速停, 咳必清治疗,出现高烧要用柴胡针和清开灵或者尼美舒利退烧治疗,感冒的中医治疗则要分清楚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见鼻塞流清鼻涕怕冷比较厉害,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可见鼻塞黄鼻涕,发热比怕冷厉害,用银翘散治疗就可以了,感冒了注意多喝水,减少外出和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风热感冒中医治疗

风热袭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风热上扰,故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清道,故咽喉肿痛干燥、口渴喜冷饮,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和降,故咳嗽、痰粘或黄。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

花9克、连翘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芦根30克。

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竹叶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协助银、翘清热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

上述这些就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中医方法,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所了解了,风热感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家有必要对治疗这个病症的中医方法多了解一下,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人,以后还是要多多关注的,相信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中医辨证治疗感冒食疗方

一、风寒型:[临床表现]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稀薄,甚则头痛、恶寒发热、全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食疗药膳: 1、葱白糯米粥:葱白头3个,生姜10克,糯米100克,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同煮热服,出汗即愈。 2、白胡椒热面汤:白胡椒末2克,葱白头6个。煮热面条汤1碗,加入上料拌匀,趁热吃下后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3、葱姜红糖汤:葱白头(连须)5—7个,生姜3—5片。浓煎后加红糖适量,热服取汗。 4、黄豆芫荽葱卜汤:黄豆1把,鲜芫荽30克,葱白3根,白萝卜3片,水煎温服。 5、

治疗感冒的小窍门

大家都知道感冒了很不舒服,就像及早的治好,但是治疗需要过程,因此不要急于求成。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当今社会人们很会保健,因此,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感冒的偏方: 1、喝鸡汤 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

中医治疗宝宝感冒的偏方

1、饮食调理法 一般来说,感冒的恢复期至少需要7天左右。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要选鸡蛋或豆制品。 多吃青菜和水果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最好温食或煮水饮,多喝水,暂不食肉类、鱼、虾;忌食生冷食品,同时,让孩子多休息。 2、握掌疗法 一是除寒握掌法 适宜幼儿受风寒之感冒。 药取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先将薄荷、防风捣烂,再将生姜捣泥调匀,加少量白开水调稠,装在两个7~10厘米左右长条小纱布包内,放于患儿两掌心,外用长纱布缠好固定,约15~20分钟放开。 二是

孕妇感冒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角度看,孕妇感冒根据发病的季节、病情的不同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一般寒冬季节以风寒感冒为主,夏季主要以风热感冒为主,但并不完全是按照季节来判定。 风寒感冒:发热、怕冷、甚至打寒战,无汗、周身酸痛、鼻塞。 推荐生姜苏叶粥: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具体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风热感冒:发热、咽部肿胀、鼻塞、口渴、大便干燥。 推荐桑叶枇杷粥:桑叶18克,枇杷叶1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食疗偏方

第一:生姜红糖茶 材料:生姜、红糖 做法:将两种材料准备好之后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进行饮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非常适合风寒感冒的患者服用。 第二:葱白粥 材料:葱白、生姜、糯米、食醋 做法:将生姜捣烂,糯米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熬粥;等到粥熬好之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白还有米醋,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能够很好的驱散风寒,还能够促进风寒感冒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远离疾病。身体健康的人群服用之后还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

感冒中医防治

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大体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类型。 风寒型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型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风热感冒,一是病毒性感冒中医称之为“时疫”。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发热恶寒,口干,汗少,苔薄黄,脉浮数。病毒性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一般称为流感,中医称之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时三五天内整个家庭、社区甚或地域都被覆盖。 防治感冒重在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是各种疾病的天然防线。在流感暴发期间

治疗感冒中医偏方

1、马鞭草羌活 处方组成:马鞭草30克,青篙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用于流行性感冒。 2、羌活蒲蓝汤 处方组成:羌活、 蒲公英、板蓝根各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服用。 功能主治:外散表邪,内清热毒。主要治疗流行性感冒。 加减:属于风热型口渴甚者,加石膏30克;咳嗽明显者加桔梗15克。 3、板蓝根金银花 处方组成:板蓝根、金银花各20克,牛蒡子、贯众、连翘各15克,淡豆鼓、杏仁、荆芥、桔梗、前胡各10克,薄荷、苏叶各8克,甘草6

中医治疗老人感冒的偏方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抵抗力不足,因此老人感冒在春季是非常常见,那么用什么方法治感冒最好呢?下面给给大家推荐中医治疗法。 有些人体质较差,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冒,这是中医称作“肺卫虚弱”的表现,叫做“正不胜邪”、“虚人感冒”。在病因病机上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对于这些感冒病人,则应在驱除外邪的基础上,再分别补益气、血、阴、阳以扶助正气,达邪外出。 感冒兼气虚用黄芪。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无力、气短懒言等气虚感冒的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益气的药物如黄芪等,扶正以祛邪,使疾病尽

感冒中医防治

风寒型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型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风热感冒,一是病毒性感冒中医称之为“时疫”。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发热恶寒,口干,汗少,苔薄黄,脉浮数。病毒性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一般称为流感,中医称之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时三五天内整个家庭、社区甚或地域都被覆盖。 防治感冒重在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是各种疾病的天然防线。在流感暴发期间应尽可能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外出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

中医食疗调治体虚感冒

气虚型,肌肉松软,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爱户外活动,脉软弱无力。治疗宜益气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风散(黄芪15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可酌加山药12克、牡蛎10克、太子参10克等同煎饮服。 脾虚型,食欲低下,大便浠溏,食后胃脘不舒,舌苔腻滞,脉缓。治疗宜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陈皮10克、葛根10克、鸡内金8克、焦麦芽10克等同煎饮服)。胃畏寒者可加干姜3片、桂枝15克。 阳虚型,肢冷,且得热则舒,尿清且长,脉缓无力。治疗宜温阳解表。方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