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怀孕了应注意事项 高血压怀孕了该怎么办
高血压怀孕了应注意事项 高血压怀孕了该怎么办
建议血压控制平稳再怀孕,对于打算怀孕的女性,如果发现高血压(不同日测量血压3次,结果均高于140 / 90 mmHg),首先应该到心内科接受正规诊断和治疗,多数人可能需要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待血压控制平稳再考虑怀孕。
同时研究发现高血压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食盐的摄入,所以改变日常饮食生活方式也同样重要,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是做到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的量应该低于5 g,同时餐后应适当增加运动。
虾米小营养高
1、预防妊娠高血压。怀孕时期的准妈妈是最容易缺钙的,妊娠后期是胎儿骨骼、牙齿及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一旦缺钙很容易发生骨质软化症、低血钙性抽搐、妊娠疲劳和高血压综合症,以及胎儿早产或体重过轻等症。虾皮含钙量高,这时候多吃虾皮能帮助准妈妈补充营养,预防妊娠高血压!
2、预防骨质疏松。常食虾皮,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
3、保护心血管。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可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
4、通乳汁。虾皮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第一次产检攻略大全分享
身高、体重:通过体重的变化,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异常的体重增加提示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
血压:血压异常升高,应注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它将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标准值:不应超过130/190mmHg,或与基础血压(怀孕前的血压)相比增加不超过30/15mmHg。
听胎心音:怀孕第13周时,已经能停到听胎心音。听到胎心音即可表明腹中的胎儿为活胎,医生听到胎心的跳动后才会开出一系列化验单。正常范围:每分钟120-160次。
宫高、腹围:可了解胎儿的成长情况,异常增大提示有羊水过多或有双胞胎可能。
骨盆外测量:了解产道情况,判断能否自然分娩。
妇科内诊:帮助查清子宫大小、位置、胎位等。
乳房检查:了解乳腺发育情况,利于在产前纠正乳头凹陷等问题。
高龄产妇备孕有哪些风险
高龄生育风险一:流产
根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发生早发性流产的几率是适龄生育者的2~3倍,这是由于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下降,若再加上慢性疾病的积累,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比常人高,而这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
高龄生育风险二:容易合并其他疾病
数据显示,高龄怀孕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确实比一般孕妇高,如果孕妈妈本身又有内科方面的疾病(如高血压),怀孕可能会使得病情加重,从而发生如先兆子痫(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等严重危及母儿生命的情况;此外,高血压也可能增加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性。
高龄生育风险三:怀孕时并发症的几率
并发症35岁以下35岁以上妊娠高血压8%~10%1.5倍低体重儿8%~10%1.5倍早产5%~10%1.25倍妊娠糖尿病1%~3% 4倍胎盘剥离1/2002倍前置胎盘1/2002倍。
高龄生育风险四:胎儿先天异常
最为人所熟知的胎儿先天性异常为唐氏征,陈震宇医师解释,唐氏征是指第21对染色体上多出1条染色体,又称21三体综合征。
由于卵子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女性年龄越大,排出的卵子就越容易在细胞分裂中出现问题。
高龄生育风险五:生产的危险性增加
有些孕妇不注意合理均衡饮食,导致体重增加过多,形成妊娠糖尿病,使得胎儿的体重也过重,增加了生产的困难,使剖宫产的发生率增加。
妊娠期合并症有哪些
1、妊娠高血压、怀孕前或怀孕的头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比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2、先兆子痫。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则称先兆子痫。而先兆子痫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3、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诊断及处理比较复杂。随着内科学及围产医学的发展,治疗慢性肾炎和监护高危妊娠的手段的增多,慢性肾炎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也明显增加,改变了过去慢性肾炎患者应终身避孕,一旦妊娠即行人工流产的观点。
4、妊娠合并肺结核。目前有增多趋势。非活动型肺结核或结核病变范围不大者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活动型肺结核已引起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时病情会恶化,甚至会死亡;缺氧、营养不良可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或死亡。严重者可通过血行播散将结核菌传染给胎儿,但甚为罕见。
5、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及分娩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功能再减退甚至孕产妇死亡。妊娠合并心脏病仍占孕产妇非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
孕期女性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
1.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渐壮大,女性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患高血压的人更多。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对处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担心得了高血压以后不能怀孕,如果怀孕了,对孩子的健康是否有影响呢?
2.临床调查发现,怀孕前患有高血压的女性,大多数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比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性要低一些,只要注意日常生活细节就可维持血压的稳定。而对于较为严重的高血压,怀孕期间一定要加以治疗,降低中风的风险。但是多半需要把未怀孕女性通常使用的药物换成对胎儿更加安全的种类。
3.如果高血压女性有怀孕的计划,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药物,能否在怀孕前把血压控制住。如果你有轻度高血压,医生认为你怀孕期间应该加以治疗,那你就需要服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对于治疗轻度的慢性高血压是否能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定论。先兆子痫是一种孕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也叫血毒症,以前又叫妊高症。
4.如果医生担心的是药物对胎儿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先兆子痫的可能性增高的风险,就会认为女性高血压患者在怀孕期间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果是这种情况,患者在准备怀孕阶段,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服用药物。
20周产检项目
常规项目
复查血、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血压、体重)。
血常规: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可以了解身体内造血情况,使孕妇能有意识地补充相应营养物质。一般孕中期血色素在110克/升,孕晚期在100克/升以上时为正常。
尿检:通过尿蛋白的检查,了解孕妇肾功能情况,用来早期发现占孕产妇死亡率前几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检查尿糖,发现隐性糖尿病孕妇,以便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使孕妇和胎儿顺利度过整个孕期。
宫高、腹围:可了解胎儿的成长情况,异常增大提示有羊水过多或有双胞胎可能。
身高、体重:通过体重的变化,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异常的体重增加提示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
血压:血压异常升高,应注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它将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标准值:不应超过130/190mmHg,或与基础血压(怀孕前的血压)相比增加不超过30/15mmHg。
听胎心音:怀孕第13周时,已经能停到听胎心音。听到胎心音即可表明腹中的胎儿为活胎,医生听到胎心的跳动后才会开出一系列化验单。正常范围:每分钟120-160次。
重点项目
唐氏筛查:孕十五周到二十周及不超过二十一周之间的抽母体血做唐氏筛查的检查。这个唐筛是通过查母体血来查胎儿染色体疾病风险度的检查。并不能确定有还是没有,只是告知孕妇所怀的胎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度。
什么是妊娠并发症
1、贫血症(血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范围)易产生疲劳感或虚弱感,脸色苍白常感到头晕目眩呼吸急促。
2、抑郁症(在怀孕期间或产后情绪异常低落)情绪异常低落、沮丧感到无助、情绪易怒,食欲变化,产生伤害自己或孩子的行为倾向。
3、怀孕高血压
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怀孕高血压若控制得不好,可能会发生子痫前症。胎盘早期剥离,而必须提前娩出胎儿,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的营养不足,体重也相对较轻。
4、妊娠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羊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孕妇的心肺功能异常,容易出现胎膜早破、早产的情况。
为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困扰,孕妇应做好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孕期保健的重要项目,可以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有无并发症等;合理膳食,怀补充应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适当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这样能降低高糖、高压的危险。饮食的口味也不能过咸过重,各项元素不能过量,以平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