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的区别
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的区别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其中包含了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包含起源、频率、节律、传导等均属于心律失常。而心律不齐从节律方面定义的,节律不整齐者为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你该怎么办
很多患者遇到过心律不齐的情况,那心律不齐怎么办呢?心律不齐可能很多患者都出现过,但是很多人对于心律不齐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在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律不齐怎么办,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治疗病因:通过纠正患者的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来达到根治的效果。这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比较有效。
2、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用药应以口服为主,在急性发作时可以进行静脉或气雾给药,外用药物的情况很少,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用药有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里的一种,所以了解心律不齐怎么办是非常重要的。
3、祛除诱因:有些患者是因为吸烟、饮酒或饮浓茶、咖啡所致,此时就要避免这些习惯,有些患者是因为使用了某种药物而引起的,此时就应立即停药,从而消除这些因素造成的心律失常。这也属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通过上面这些您知道心律不齐怎么办了吧?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请您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使我们少受痛苦,也能得到跟好的治疗,这对身体是有利的,希望患者朋友们能早日恢复健康。
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
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目前有通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西药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
什么是心率不齐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心率不齐的症状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低5%,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降低12%,频发性的室性期前收缩可降低25%,房性心动过速时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35%,快速型房颤则可降低40%。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频发性房性与室性期前收缩,脑血流量各自下降8%与12%。室上性心动过速下降14%~23%,当心室率极快时甚至达40%。室性心动过速时可达40%~75%。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使肾血流量降低8%,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10%;房性心动过速时肾血流量降低18%。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34%,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心率不齐的预防
1、自我监测:在心律不齐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 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心律失常的预防需要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2、心情愉快: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避免情志所害,减少发病。所以生活中应尽量乐观豁达、怡情悦志、修身养性,让心境保持平和。已经患病的人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3、劳逸适度:这是保证人体血脉调达、气机通畅、五脏安和的重要条件。病情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适当的进行体力活动,避免高强度锻炼和剧烈活动。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或进行简单轻微的保健运动。
4、适宜环境: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良好的植被,充沛的阳光,室内通风良好,采光合理,物品干净整齐。
哪种治疗心律不齐的方式效果最好
1、手术治疗心律不齐效果:
经电气生理学检查后,一些心律不齐症状可以通过心导管行电烧手术将心律不齐的源头或天生的异常神经烧掉,以达到根治的目的。WPW症候群及阵发性及心室上心跳过速,常常可使用这种方法来治疗,成功率可达95%,失败的原因,通常是没完全将异常神经组织烧掉,或者在其他位置还存在异常,不过在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察觉。
2、电击治疗心律不齐效果:
心律不齐发生时,若引起心输血量减少,造成休克或准休克状况,医生就会使用去颤器(一种医学电击仪器),在病人胸部电击,使心脏回复正常心跳。
3、心律调节器治疗心律不齐效果:
心律调节器治疗心律不齐做法是将一根电极线置于在心脏的表面或右心室内,另外一端接上一个电池(含感应器),当心跳减慢到一定程度或者停止的时候,感应器就可以发出电波,刺激心脏产生跳动,这是专门用来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
心律不齐的危害主要有:
1、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2、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
3、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心律不齐大概有哪些感受
1、心律不齐,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种,通常没有症状,可见于正常人。
2、严重的心律不齐,会有心慌及心悸
3、最严重的心律不齐,通常称之为恶心心律失常,可以晕厥,意识丧失及猝死
4、心绞痛和心律不齐是两个概念,某些心律不齐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没有绝对因果关系。
心律危害
心律不齐的危害主要有:
1、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2、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
3、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是否一样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不一样。
心律不齐的理解只能说是节律上面不均匀,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那种心律不齐往往出现在年轻的时候、小孩子、呼吸的时候,胸腔里面的压力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造成的,吸的时候胸腔压力低血压很快被腹压吸进去了,心脏充盈很快,是正常的状态。但是如果有些医院写的心律不齐,不严谨的体检报告就会把心律失常也作为心律不齐写进去的,如果单纯由于呼吸原因造成的,这种症状就不要紧了。
以上内容就是对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是否一样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是否一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心律不齐症状
一、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率快、慢显著不等,有的心率快慢随呼吸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是吸气时逐渐增块,呼气时减慢;有的心律失常与呼吸无关;有的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高度的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二、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指心律越过了同年龄组的正常心率的范围。这是心律不齐的症状。心跳过快,超过正常范围,这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见于人们的心情过于激动、运动、饮酒、饮浓茶之后。
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快、慢显著不等,有的心率快慢随呼吸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是吸气时逐渐增块,呼气时减慢。心律失常的症状有的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有的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高度的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窦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指的是在同年龄段中,心律超过了正常心率的范围,判断标准为成年人每分钟一百次,超过此标准就为过速。在心率失常的症状中,这种比较常见的。
3、窦性心动过缓。 过缓可以理解为与上述相反,通俗的来说就是心率过慢,低于每分钟六十次,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心、脑等主要脏器的供血,这种前提下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等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心律不齐,后者窦性心律不齐常见,多是年轻人,问题不大,再比较多见的是心房颤动,是病理性的,应找出原因并治疗。心律失常 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 (<0.10秒)。
常常心律不齐主要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1、药物作用导致心律不齐:某些药物的服用,可影响心脏收缩而导致心律失常。另外,安眠药中毒等也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这就是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之一。
2、个人生活导致心律不齐:其实正常人也可出现心律失常的状况,若过度疲劳,或饮浓茶,或手烟酒刺激,或情绪波动较大等身体或精神上的刺激都可造成心律失常。一般情况下,这种心律失常无危险,但仍应引起注意,避免过分伤害心脏。这也属于诱发心律不齐的原因。
3、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心律不齐:若体内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也可造成心律失常的状况。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这种心律不齐的原因比较常见。
4、家族遗传导致心律不齐:是指有明显家族史,但没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病,并与遗传相关和以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主要包括家族性窦房结病、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家族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家族性左房心律、家族性阵发性心室颤动、家族性心房颤动或扑动等。
窦性心律不齐的危害
首先是心律不齐就会导致人的精神上受到一些伤害。长期的心率不齐给人心理上的压力极大。精神上的伤害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生活上的问题。
其次就是心律不齐的一系列的并发症也是很危害人们的。心脏病本来就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心律失常又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脏疾病,所以,心律不齐的危害是很大的。
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严重者会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是病
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心律不齐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因素与病理性因素两大类,其中生理性因素主要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进食、体位变化、睡眠及吸烟、饮酒或喝咖啡、冷热刺激等。病理性因素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即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等。
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代谢异常也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此外,药物影响也是出现心律不齐的重要原因,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毒物或药物中毒,如重金属(铅、汞)中毒、食物中毒,乌头碱中毒等,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以及某些物理因素,如电击、淹溺、冷冻、中暑等,亦可造成心律失常的发生。
症状因种类及患者敏感度而不同
关于引起心律不齐症状的原因,刘惠亮解释,这与心律不齐的种类相关,病理性的或者说病态的心律不齐是由于本身疾病引起;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如抗生素和抗真菌药、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等;另外,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过度紧张、饮浓茶咖啡等也可导致心律不齐。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与类型、心功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及个人的敏感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绝大多数人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有些敏感的患者会有心慌、心悸等不舒服的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根据心律失常的种类,临床症状也有所区别,有些表现为心慌、心悸,有些则感觉心脏“停跳”,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会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发生头晕,甚至晕厥。
间断发作者需记录较长时间心电图变化
既然有些心律不齐并非疾病,无需治疗,而且心律不齐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区别,人们应如何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律不齐?刘惠亮解释,要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律不齐,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状况进行判定,同时要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鉴别是否为病态性心律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