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教你自治失眠的小秘方

中医教你自治失眠的小秘方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受到失眠的困扰,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工作,许多人都尝试着治疗失眠,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今天小编带来了中医自治失眠的小秘方,各位失眠的朋友有福了,赶紧来看看吧。

失眠怎么调理

1按时上床: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机体在此时间会反应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休息日也应如此。

2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和适宜温度: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 气温以18-20℃最佳,干燥天气地板应洒水。

3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睡前应进行你习惯的某些活动:喝药茶,喝牛奶,洗澡,写日记或听一会音乐。

4晚上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或有刺激味的食物:睡前2小时不可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5睡前洗个热水脚:会使你感到更舒适并有利于身体 保健。

6上床即睡:如无睡意最好不恋床,起来干点事待有 睡意时再上床即睡。

7晚饭后稍做休息可外出散步作些简单运动,洗个热水澡,睡前饮用热牛奶起安神催眠之作用。

中医教你自测脾虚

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到底什么是中医里面讲的脾虚呢?中医专家指出吃肉是一种招致脾虚的方式。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一、湿气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是万病之源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二、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中医教你巧妙治疗失眠

中医认为,除生理因素外,失眠也与情绪变化有关,换言之,它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减轻或加重。因此失眠者往往有心烦、多梦、畏光、怕声、在白天容易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疗法一: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二: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三:耳针

医师将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

王医师说,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四:食疗

◆ 参味汤材料:太子参20克、五味子30克。

做法:煎后加糖浆,每次服15毫升,一日两次。

功效:治失眠、心慌乏力

◆ 生百合汤材料:生百合100克

做法:生百合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后加适量白糖,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心阴不足的虚烦失眠。

中医教你刮痧治疗失眠的方法

1、肝郁化火

取穴 四神聪、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

刮拭顺序 先点揉头顶四神聪,然后刮后头部风池,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足背部行间至足窍阴。

刮拭方法 泻法

方义 四神聪局部取穴宁心安神 行间平肝降火 足窍阴降胆火以除烦 风池疏调肝胆而止头痛头晕 神门宁心安神。

2、心脾两虚

取穴 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

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心俞至脾俞,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下肢三阴交。

刮拭方法 补法。

方义 脾俞、三阴交健脾益气养血 心俞、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3、肾阴虚

取穴 四神聪、风池、太溪、肾俞

刮拭顺序 先点按四神聪,再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肾俞,最后刮太溪穴。

刮拭方法 补法

方义 四神聪疏通局部气血 风池祛风活络止头痛,头晕 太溪滋阴补肾 肾俞益肾气聪耳。

教你自我按摩治疗失眠

失眠怎么治疗?据统计,我国有10%的人患有失眠症,且大部分是年轻人,主要是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熬夜过多等因素造成的。那么,失眠了怎么治疗呢?今天为你介绍中医按摩疗法。

失眠不是指很难入睡,以下3种情况才是属于失眠:

一、起始失眠:入睡困难,直到半夜才能入睡。

二、间断失眠:睡不安宁,容易惊醒,常有恶梦。

三、终点失眠:入睡不困难,不过,常常半夜醒后无法再度入睡。

失眠怎么治疗?中医按摩来助眠

抹额:以两手指屈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由眉间向前额两侧抹,约4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用力旋转按揉,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酸胀为宜。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擦到下颌,连续10次。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它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

中医秘方教你快速治咳嗽

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中医教你不失眠的小妙招

“子时觉”

所谓子时,即夜晚的23点至凌晨1点,此段时间胆经当令,胆经最旺,人在此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反之,若熬夜,胆便得不到充分休息,就会表现为面色发黄、皮肤粗糙、黑斑,次日精神不振等。《黄帝内经》有云:“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夜半即为子时,此时人体阴气最盛,阳气衰弱;过了夜半,阴气渐衰阳气渐长。所以子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与质量较其它时刻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午时觉”

所谓午时,就是指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这段时间为人体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刻,“午时小憩”,这个时刻人体应进行午休。中医认为子时、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所以睡好午时觉也非常重要。

在午时小憩,对于养心大有好处,还会使人一个下午都精力充沛。此外,长期坚持午时小憩,会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女性若坚持午睡,可使气血运行通畅,面色红润。

中医教你解决失眠烦恼

远志枣仁粥:远志15克、炒酸枣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洗净的远志、酸枣仁,用大火烧开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鹌鹑枸杞粥:鹌鹑蛋10只,枸杞15克,核桃仁15克,将鹌鹑蛋蒸熟去壳,枸杞浸泡数分钟,核桃仁炒熟碾碎,加适量大米慢火煮成粥。有滋阴补血、健脑益智之功效。适用于脑力不足,精力不济,眼干眼涩,因心肾不足导致的失眠症。

双仁粥: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红枣10枚,大米适量,加水煮成粥,空腹饮用。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心情急躁,情绪不宁,焦虑,心悸心慌,大便不畅因心神不宁导致的失眠症。

五味子蜜饮:五味子30克、蜂蜜20克,将五味子洗净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汁转温后加入蜂蜜,搅匀,分次服用。有宁心安神、养阴润肠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失眠症,对伴有心悸者尤为适宜。

黑芝麻桑叶膏:黑芝麻、核桃肉、桑叶各50克、金橘15克。将上述药捣烂成泥,蒸成膏状。每天15克分两次服用。用于急躁上火,心情郁闷导致的肝火上炎型失眠。

小麦大枣饮:小麦100克、甘草18克、大枣15枚,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用于情绪悲伤、易激动,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精神恍惚之睡眠不安证。

中医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不寐患者一到夜晚就害怕,担心“漫漫长夜如何打发”。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之外,白天还会昏昏沉沉,神疲乏力。

长期不寐会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的优势

识别虚实,虚者多属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实者多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

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宁心安神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心肾不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自我保健

喜怒有节,心情舒畅

睡前足部保暖

晚上不打扫卫生睡前不饮浓茶、咖啡、酒等兴奋刺激之品

擦掉化妆品

床的舒适度

定期运动,规律生活,积极面对压力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具有辅助改善不寐症状的药物

大枣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心脾两虚不寐之人宜服食

银耳有滋阴生津,益气和血、补脑润肺作用,适宜阴虚火旺失眠者服食。多用银耳与百合、冰糖一同炖食或煎服。

灵芝灵芝有养心气、补肾气、益精气的滋养强壮作用和镇静镇痛效果。无论是心脾两虚失眠,或是阴虚火旺不寐,皆宜服用。

百合清心安神,适宜神经官能症及神经衰弱、睡眠不宁、惊惕易醒者服用。可用生百合60-90克,蜂蜜1-2匙,拌和蒸熟,临睡前服食。

莲子心善清心火,适宜内热偏重、心火独旺、心烦不寐者服用。可用莲子心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相关推荐

5分钟解决失眠问题

[失眠切勿乱吃药] 失眠患者的苦恼不言而喻,休息不好何谈身体的健康,何谈精力充沛的工作。同样,失眠患者也很令医生挠头。睡眠医学专家郭兮恒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门诊中有很多患者是第一次就诊,却已有长达数年的用药史,直至每晚安定吃十几片都睡不好才想起来看医生,患者自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治疗失眠的难度和周期。 [治疗失眠,用药是最后一步] 这样的患者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患者本身对睡眠问题不够重视,对失眠问题存在误区。郭授特别强调,在临床中,对于失眠的治疗,用药是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在最后所有办法都无效的情况下,

中医如何

挤痘痘会有三大害: 1、疤痕:由于炎症型面疱的毛囊壁易破裂,毛囊内细菌感染致真皮引起炎症,炎症消退后,因真皮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就形成了疤痕。 2、凹洞:多出现于慢性炎症型,真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皮肤修护后而形成凹洞。 3、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均有轻重不一的色素沉着,消退的时间有长有短,甚至也有持久不退的。 中医向来都是以调理为重,针对痘痘的根源,进行长期而长效的调理。这些调理包括使用中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按摩身体来改善身体自身条件等。 中医如何“战痘”--1、马齿苋草汁敷脸 作用:马齿苋这种中

中医治肾癌小秘方要知道

1外敷中药方剂: 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10克、赤茯苓50克、甘草50克、桂枝50克等; 上药研末,分次使用,每次剂量因人而异。 本方剂为基础方剂,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并配合口服方剂和茶饮,辨证加减,或添加保密成分,才能立见奇效。 2. 口服中药方剂: 丹参10克、片姜黄10克、虫草100克、黄芪50克、肉桂50克、党参50克、补骨脂50克、熟地5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肉苁蓉50克、茯苓50克、甘草10克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静坐治失眠:睡前静坐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

中医改善睡眠

疗法一:不熬夜食清淡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 枣仁地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现在,很多人都被失眠所困,有的半夜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有点早上醒的很早,总之睡眠时间特别短。对此,中医专家给出几个经过验证、专门治疗失眠的偏方,希望对失眠的您有所帮助。 生地麦冬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生地、麦冬、代号石、珍珠母各15克,沙参、元参、银花各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喝完。 功能:主治补肝肾,平肝安神。主要治疗失眠。 黄芪白术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黄芪30克,白术、陈皮、党参、当归、甘草各9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疏肝

中医治疗失眠小窍门

1、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除去口臭: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醋精50克,白糖

中医"返老还童"的秘方

1、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2、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中医秘方治老人失眠

失眠是很多人的困扰,不仅仅是上班族容易失眠,老年失眠症不同于中青年的失眠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与精神思想因素关系不大,不像中青年那样主要由精神负担沉重、思虑过度、心血耗伤所致,故其治疗如同于中青年之失眠,则效果多不满意。 其实,老年失眠症是由年老带来的全身和大脑皮质生理变化所导致的,治疗应从改善老年人全身和大脑生理衰退状况为主。使用老年失眠症的治疗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方应以补肾为主,活血安神为辅,不要主次倒置。 2.补益药物用量要适中,因为老年人对补益药物之吸收能力偏低,用量过大极易导致气机壅滞,血

中医失眠的偏方

很多人有失眠的困扰,失眠症状严重困扰着年轻人,中年人及老年人,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希望对失眠的朋友有所帮助。 1、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3、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中医失眠偏方是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