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肋骨炎中医如何治疗

肋骨炎中医如何治疗

患了肋软骨炎,要尽量减少上肢的负重动作,口服氯唑沙宗0.4克和强的松10 毫克,每日3次。疼痛严重时可用2%普鲁 卡因2毫升加 强的松龙25毫 克局部痛点封闭,每周1次,一般封闭3次,症状多能缓解。另外,也可自我按摩,方法是:仰卧位,先用拇指局部轻揉3~ 5分钟,然后再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分开,从胸骨处沿肋软骨向远端推摩数次,最后用手掌揉按,早晚各1 次,有一定效果。

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上臂乃气滞;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淤,不通则痛。应用活血化瘀、理气散结的“桃红四物汤”加减治之,一般用药5~7 日即愈。

处方:炒桃仁、红花、川芎、柴胡、川楝子、甘草各10 克。赤芍、玄胡,郁金各15克、当归、丹参、全瓜蒌各20克。水煎 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软骨组织炎怎么护理

软骨炎一般都发生于肋软骨,称为肋软骨炎,发病有急有缓,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弓状,肿胀、钝痛,有时放射至肩背部、腋部、颈胸部,有时胸闷憋气,休息或侧卧时疼痛缓解,深呼吸、咳嗽、平卧、挺胸与疲劳后则疼痛加重。

肋软骨炎的日常护理要点

1、劳动时,注意提高防护意识,最好不要搬抬重物,做其他事时不要用力过猛,提防胸肋软骨、韧带的损伤。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疲惫。

2、要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平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3、经常感冒者,必要时可以注射流感疫苗。衣着要松软、干燥、避免潮湿。

治疗:

对于治疗肋软骨炎最好采用中医黑膏药进行治疗,中医黑膏药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出现了肋软骨炎后,要注意适当的休息,这样才可以让疾病好的快一些。当然平时的注意和护理只是对于疾病的好转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想要疾病快速的好转,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采用中医治疗,也可以采用西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来进行治疗。

牙龈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齿为肾所主,肾虚精亏血少,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痿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动摇、根露;或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正气,气血不足,牙龈失于滋养而病邪乘虚而入,以致龈肉萎缩,血不循经,齿龈出血,故成此病。

1、胃火炽盛

牙龈作痛、出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于结。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舌红,苔黄,脉数。

【制法】: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方药】:清胃散加味:黄连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当归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12克。

2、肾阴亏虚

牙龈萎缩、牙根松动,牙龈粘膜微红肿。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制法】:滋补肾阴

【发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首乌、枸杞、肉桂4克。

3、气血亏虚

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时有渗血。面白或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制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陈皮、木香。

针刺穴位疗法

体穴:常取合谷、颊车、下关、地仓、曲池、内庭、太冲耳穴:常取肺、脾、胃、肝、口腔、肾上腺。

肠炎中医治疗

①寒邪犯胃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香附。

②宿食停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

【治法】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③肝胃气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治法】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

【方药】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芍药、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甘草。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泽泻、贝母。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甘草。

⑤瘀血阻络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法】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⑥脾胃虚寒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

【治法】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

【方药】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枣。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治则为养阴益胃。

【方药】方选养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桑叶、甘草。

肋软骨炎治疗

1、对症治疗,症状较重时可适当休息,减少上肢及胸部活动。局部理疗,热敷,应用消炎解热镇痛药。

2、如疼痛明显、对症治疗不佳,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加利多卡因局部阻滞,对减轻肿胀及疼痛疗效确实。

3、亦可应用活血祛瘀中药内服,狗皮膏、止痛膏外贴。

4、对于极少数病人,局部疼痛剧烈,上述各种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并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或怀疑有恶性肿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的肋软骨切除后,局部疼痛可减轻以至消失。

5、中医治疗:认为此病属胸痹、胁痛范畴,病机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风邪侵袭、痹阻经络、气虚血瘀。治以疏肝解郁、补气活血、消肿散瘀止痛之法,如柴胡疏肝散、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中医药及针灸疗法可缓解疼痛,但治愈率低。

结肠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结肠炎不仅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还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多人在治疗此病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种类也非常多,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

(1)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2)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3)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肋软骨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服用强的松等甾体类抗炎药来消炎止痛。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是指皮质激素类药物,因其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它们都为甾体。甾体类药物虽然有极好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可引起水盐代谢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严重紊乱。依靠各种激素类药物实现镇痛效果,只能暂时性缓解疼痛,不能根治肋软骨炎。且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副作用,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甚至增加机体对药物的抵抗力,使疾病更加迁延难愈。

2、目前较多情况下肋软骨炎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谓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不包括皮质激素在内的一大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如老药中的阿司匹林、保泰松、朴热息痛、消炎痛,其次有双氯灭痛、氯灭酸、安乃近、氨基比弗等,新近相继推出有萘普生、布洛芬、吡罗昔康、塞莱昔布等等数十个药物应用于临床。这类药物虽有抗炎、解热、镇痛方面有明显不同,如阿司匹林解热作用较强,而镇痛作用弱,保泰松有抗炎解热作用,仅有微弱镇痛作用,扑热息痛只有解热作用,而无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品种很多,包括:①水杨酸类的阿斯匹林;②吲哚衍生物类的吲哚美辛(消炎痛);③吡唑酮类的安乃近,保泰松;④2- 芳基羧酸类的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⑤邻氨苯甲酸衍生物的双氯芬酸(奥湿克、扶他林);⑥昔康类的吡罗昔康(炎痛喜康);⑦其他类的萘丁美酮。到目前为止,非甾体抗炎药仍然在类肋骨炎及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3、如为病毒感染早期引起的肋软骨炎可以服用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防止肋软骨炎进一步加重,对止痛没有作用。

二、物理治疗:局部使用奴夫卡因和强的松龙封闭。对疾病无本质作用,极易复发,多次封闭对局部组织伤害较大。

三、手术治疗:若患病严重,疼痛剧烈,可把病变的增生肋软骨切除。手术切除一方面创伤大、风险高,对肋软骨炎患者机体损伤极大;另一方面,手术后极易产生各种感染性并发症,如肺炎、软组织坏死、脓肿等,更有可能再次引发肋软骨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自身的痛苦。

四、刮痧治疗:采用传统中医刮痧疗法,主要刮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等。不适合所有人,如心脏病患者、血友病患者等。刮痧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一次刮完要等一段时间,花费时间长。刮痧要求医生力度必须要大,患者在刮痧过程中可能难以忍受如此剧烈的疼痛。

五、膏药治疗:使用时直接贴敷于患处体表,药效透皮吸收,由表入里渗入病灶,于外,祛除瘀滞于胸之风寒湿邪,舒经通络;于内,疏肝理气,行气活血,以达消肿止痛之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抵抗力,能祛风通络,疏肝理气,行气活血,以祛表邪、扶正气,内外兼治,快速消肿止痛,从而治愈肋软骨炎。

急性胃炎中医治疗

1、暑湿犯胃型急性胃炎

主症: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半夏、大腹皮、紫苏、半夏、白芷、陈皮、茯苓、白术、厚朴、生姜、大枣。

治则: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2、寒邪犯胃型急性胃炎

主症: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凉或饮食生冷病史,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

方药:良附丸合桂枝汤加减:高良姜、香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荜茇、生姜。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二、对症治疗

急性胃炎患者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如肌肉注射氯丙嚓;解痉药,如颠茄;止泻药,如思密达。

三、一般治疗

急性胃炎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急性胃炎患者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急性胃炎患者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肋软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气血。适应肋软骨炎患者食用。

【方名】解毒定痛汤。

【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悦武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热毒内结,瘀阻胸胁。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名】抗毒汤。

【组成】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贯众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文武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肝解郁活血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南扬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滞血瘀,毒热交炽。

【治法】行气活血止痛、清热凉血。

【方名】肋软骨炎散

【组成】马钱子、大黄,生天南星、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冰片

【用法】取本方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压痛点12小时后换下。

相关推荐

肋骨软骨炎

肋软骨炎好发于20~30女性,男:女之比为1:9。病变部位多在胸前第2--5肋软骨处,以第2、3肋软骨最常见,也可侵犯胸骨柄,锁骨内侧和前下诸肋软骨。受累肋软骨处自感胸部钝痛或锐痛,有压痛和肿大隆起,深吸气,咳嗽或活动患侧上肢时疼痛加剧、有时向肩部或背部放散。甚至不能举臂.但局部皮肤无改变;疼痛轻重程度不等,往往迁延不愈,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疼痛消失后,肿大的肋软骨甚至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有时劳累后,疼痛还会发作.发病有急有缓,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1:处方。海风藤、宽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各30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为1疗程。疗效:用药1疗程,有效率达91% 2:药酒疗法。内服药方:白术、杜仲、仙灵脾各12克,全蝎、秦艽、防风、川乌、草乌、木瓜、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各9克,蜈蚣3条,白酒250毫升,红糖250克。制法:将药、酒共致陶罐内,布封口,泥糊紧,文火煎2小时后,埋地下或放进井水中,去火毒, 1昼夜后滤渣取液备用。用法:每饭后服35毫升,日3次,10天为1疗程。 外用处方:大血藤、络石藤、青

阴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1、内服方:滋阴益肾、清热止带。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12克,萸肉12克,山药15克,泽泻12克,椿根白皮15克,蒲公英20克,旱莲草15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2、外治方: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龙胆草15克。上药打碎纱布包,加水半盆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趁热先熏后洗,约20分钟,每晚临睡前熏洗一次。初起者2~7次,即可获效,病程长者7~15次见效。治疗期间,暂停房事,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肝经郁热;治

胸口肋骨中间为什么会疼

第一:胸口肋骨中间疼考虑几个方面,胸膜炎。不动不疼 打喷嚏或者深呼吸 或者双臂向内交错时会疼,查个胸片,软骨炎。 第二:胸口肋骨中间疼注意血液系统疾病,可以造成胸骨疼痛。先查一个血常规。感觉心脏病的可能性较小。另外,注意有没有发烧、皮疹其他关节痛的表现,有的话尽快去医院。 注意事项 胸口肋骨中间疼必须要加以重视,千万不能大意,尽快去医院查一查。 胸肋骨疼是怎么回事 胸壁有疼痛感,持续时间长,有可能是肋间神经炎,在表年人中较常见.也有可能是心脏的问题或是肺部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建议您先到医院做个心电图及胸片检

中医是如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

紫癜性肾炎能治愈吗? 目前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还是比较盲目,用药局限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其实单纯的西医治疗如:激素治疗,细胞毒类药物治疗都是针对于近期的肾脏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的,起不到修复受损肾脏固有细胞的作用。那么紫癜性肾炎能治愈吗?中药治疗怎么样呢? 而单纯的中药由于提纯等方面的局限,以及肝脏、肠胃的分解吸收,导致药效的降低。如此一来,病根未能快速拔除,潜伏的,抑制的炎症细胞就好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再次发作,进攻其他健康的肾脏功能细胞。肾小球滤过屏障遭到破坏,红细胞和蛋

肋软骨炎磁场治疗

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 上臂乃气滞; 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不通则痛。治疗上采用磁疗机,磁场强度为0.025~0.03 T。 磁铁与皮肤间距离4 mm,1次/天,时间15分钟,12次为一个疗程。大部分患者磁疗前曾服用止痛药或局部敷用止痛膏,磁疗期间全部停用。 采用磁场治疗肋软骨炎是根据磁场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的原理,磁疗法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镇痛效果比较迅速,不仅对神经性疼痛有效,而且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疼痛及某些生物因素引起的疼痛亦

胰腺炎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 (1)肝郁气滞: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里。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合清胰汤1号加减。柴胡疏肝散重在疏肝理气,主治肝郁气滞。方中柴胡疏肝,枳实、香附理气,三药同用共奏疏肝理气之功;白芍养血柔肝,并助柴胡解郁清热,与甘草配合缓急止痛和胃;川芎活血,加郁金行气解郁并祛瘀,二药共起止痛之效。清胰汤1号重在清胰通里,主治郁热内结、腑气不降。方中黄芩、黄连。(或胡黄连)清热和胃,木香、元胡理气活血止痛,生大黄(后下)泻热通腑,甘草调和诸药,白芍功效同上。如恶心呕吐重,加半夏、陈皮,或并用生姜汁滴舌。如大便秘结

骨髓炎中医治疗方法

采用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治疗原则。 一、辨证选方: 1.血虚寒凝: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细辛3g,桂枝10g,桑寄生15g,牛膝g,茯苓12g,防已10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生甘草6g。体虚者加党参12g,杜仲12g;病在上肢加羌洽9g,姜黄10g。 2.气血两虚: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9g,黄芪15g,肉桂1g(冲服),炙甘草6g。 3.肝肾不足:治法:阴虚

中医是如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

其实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其原理也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是有效果的。不吃激素能治肾病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找中医治疗也要到正规的医院去。 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文献中对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等,一般归属于“斑疹”门中,由于过敏性紫癜在病初常有外感,因过敏引起,故其病因多与风、湿、热、毒邪有关。本病中医一般归于“斑疹”、“瘀斑”类进行辨证。 具体的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下面会有详细的解释:紫癜性肾炎其病机可以认为是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

阴毛囊炎中医治疗方法

偏方: 毛囊炎小偏方一: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铜绿、铅粉、轻粉、枯矾、松香各3克。共研细粉,用香油调搽患处。 毛囊炎小偏方二:何首乌10克,茄花7个(无茄花时茄子叶适量也可),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连服7天,不再复发。 毛囊炎小偏方三:五倍子30克,研细末,用鲜猪胆汁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现用现调,切勿入口眼),每日五六次即止疼见效,7天可愈。 红辣椒、冰片、香油、生白矾、黄蜡各适量。剪去辣椒柄蒂,除净籽、瓤,椒尖向下,纳入等量的冰片、白矾、黄蜡粗粉,余1/4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