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分类有哪些
皮肤病的分类有哪些
1.真菌病 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皮肤病的种类有哪些
1、第一种类:色素障碍皮肤病,例如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黄褐斑、雀斑斑痣、先天性色素痣等。
2、第二类:自觉症状皮肤病,瘙痒,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例如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外阴肛门部瘙痒等,都是常见的自觉症状皮肤病。
3、第三类:原发性皮肤病,这类皮肤病多为: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节、囊肿等一系列症状,这些都属于原发性皮肤病。
4、第四类:继发性皮肤病,这也是一种比较难缠的皮肤病,通常都不会太好的治疗,例如:鳞屑,主要为角化脱落的上皮细胞;痂皮,是水疱、脓疱以及糜烂面;溃疡,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等这一系列的皮肤病。所以发生这类皮肤病的时候,还需要尽早治疗。
5、第五类:最后呢,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皮肤病。如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氏病(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胼胝(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这些皮肤病,没有什么具体的归类,但发生以上症状时,也要注意,这也是皮肤病的一种。
皮肤病的种类有哪些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皮肤病的分类
1.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水痘、风疹、手足口病。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脓疱病、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丹毒及麻风。
3.真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
4.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螨皮炎、隐翅虫皮炎、虱病、虫螯伤或咬伤。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日光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鸡眼、手足皲裂、压疮。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单纯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红皮病。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皮肌炎。
11.大疱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瑞尔(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皮肤附属器疾病
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秃发、多汗症及臭汗症。
14.遗传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鱼鳞病、毛周角化病、毛发苔藓、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15.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维生素缺乏症(蟾皮病、核黄素缺乏病、烟酸缺乏症)、肠病性肢端皮炎、黄瘤病。
16.皮肤肿瘤
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恶性皮肤肿瘤,如鲍恩病(皮肤原位癌)、湿疹样癌(Paget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蕈样肉芽肿、恶性黑素瘤。
1.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水痘、风疹、手足口病。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脓疱病、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丹毒及麻风。
3.真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
4.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螨皮炎、隐翅虫皮炎、虱病、虫螯伤或咬伤。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日光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鸡眼、手足皲裂、压疮。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单纯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红皮病。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皮肌炎。
11.大疱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瑞尔(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皮肤附属器疾病
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秃发、多汗症及臭汗症。
14.遗传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鱼鳞病、毛周角化病、毛发苔藓、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15.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维生素缺乏症(蟾皮病、核黄素缺乏病、烟酸缺乏症)、肠病性肢端皮炎、黄瘤病。
16.皮肤肿瘤
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恶性皮肤肿瘤,如鲍恩病(皮肤原位癌)、湿疹样癌(Paget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蕈样肉芽肿、恶性黑素瘤。
鼻病分类
黄脓鼻涕
常见于较重的副鼻窦炎,脓液臭味明显。
血性鼻涕
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块,呈粉红色。鼻外伤、炎症、异物堵塞以及维生素C和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都可有血性鼻涕。
常流清涕并伴有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尤其清晨起床后明显,可能患有过敏性鼻炎。
一侧鼻腔有臭味,流脓涕,或涕中带血丝
提示鼻腔内存在异物,多发生于3岁左右的儿童,因好奇而把纸张、豆类、花生米等塞入鼻腔,待水分被吸收后发生腐败而产生臭味。
单侧流鼻涕
难以擤出,鼻孔不通气,睡觉打呼噜,乃是鼻息肉的信号。
总是拖着长长的鼻涕
说话时鼻音重,睡眠时鼻子不通气,呼噜响亮,且总长不胖,要当心腺样体肥大。
心脏病分类有哪些
专家谈到,心脏病主要有以下7个种类,且不同心脏病之间症状与起因也各不相同。
心脏病的种类一 风湿性心瓣膜病:也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心脏病的种类二 先天性心脏: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
心脏病的种类三 冠心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体力活动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胸痛、心悸;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性生活或排便困难时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
心脏病的种类四 高血压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会导致右心室肥大。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的左心室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两者联合作用,会导致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脏病的种类五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也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心悸气短,活动后喘促、疲劳,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重者出现头昏,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晕厥,猝死。晚期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为主动瓣区听到响亮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并伴有收缩期震颤等。
心脏病的种类六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心脏病的种类七 心肌、心脏肿瘤及血管病变: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心脏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血管病变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疫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多见于老年性心脏病。
心脏疾病有很多,由于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分为各式各样的类型。以上为心脏病的种类。我们了解到不同心脏病之间症状与起因也各不相同。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类型进行治疗。
心脏病分类有很多,无论哪种都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重要的影响,但是有些时候有些疾病我们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一旦发生,我们要及时咨询医生,积极应对疾病,自我调节也比较重要,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另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
缺血性心脏病分类有哪些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高,患者死亡率也较高,需要积极治疗以延缓病情的发展。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包括哪些疾病?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冠心病只占有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之一。冠心病的发生原因中95%~99%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致血管腔阻塞从而发生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多见于40岁以后人群。此外,还有约1%的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畸形导致的。
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还包括了非冠状动脉性缺血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造成的缺血性胸痛,也属于广义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范畴。
需要明确的是,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和严重贫血引发血液携氧量不足等属非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所致的缺血,并不属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范畴,是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内容就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包括哪些疾病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包括哪些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皮肤的分类
干性皮肤
表现特征:皮肤水份、油份均不正常,干燥、
皮肤 粗糙,缺乏弹性,皮肤的PH值不正常,毛孔细小,脸部皮肤较薄,易敏感。面部肌肤暗沉、没有光泽,易破裂、起皮屑、长斑,不易上妆。但外观比较干净,皮丘平坦,皮沟呈直线走向,浅、乱而广。皮肤松弛、容易产生皱纹和老化现象;干性皮肤又可分为缺油性和缺水性两种。
保养重点:多做按摩护理,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使用滋润、美白、活性的修护霜和营养霜。注意补充肌肤的水份与营养成份、调节水油平衡的护理。
护肤品选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过于频繁的沐浴及过度使用洁面乳,注意周护理及使用保持营养型的产品,选择非泡沫型、碱性度较低的清洁产品、带保湿的化妆水。
中性皮肤
表现特征:水份、油份适中,皮肤酸碱度适中,皮肤光滑细嫩柔软,富于弹性,红润而有光泽,毛孔细小,纹路排列整齐,皮沟纵横走向,是最理想漂亮的皮肤。中性皮肤多数出现在小孩当中,通常以10岁以下发育前的少女为多。年纪轻的人尤其青春期过后仍保持中性皮肤的很少。这种皮肤一般炎夏易偏油,冬季易偏干。
保养重点:注意清洁、爽肤、润肤以及按摩的周护理。注意日补水、调节水油平衡的护理。
护肤品选择:依皮肤年龄、季节选择,夏天亲水性,冬天选滋润性,选择范围较广。
油性皮肤
表现特征:油脂分泌旺盛、T部位油光明显、毛孔粗大、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皮纹较深;外观暗黄,肤色较深、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容易起皱纹、衰老,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皮肤易吸收紫外线容易变黑、易脱妆、易产生粉刺、暗疮。
保养重点:随时保持皮肤洁净清爽, 少吃糖、咖啡、刺激性食物, 多吃维生素B2/B6以增加肌肤抵抗力,注意补水及皮肤的深层清洁,控制油份的过度分泌。
护肤品选择:使用油份较少、清爽性、抑制皮脂分泌、收敛作用较强的护肤品。白天用温水洗面,选用适合油性皮肤的洗面奶,保持毛孔的畅通和皮肤清洁。暗疮处不可以化妆,不可使用油性护肤品,化妆用具应该经常清洗或更换。更要注意适度的保湿。
混合性皮肤
表现特征:一种皮肤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观(同时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多见为面孔T区部位易出油,其余部分则干燥,并时有粉刺发生,80%的女性都是混合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多发生于20岁~39岁之间。
保养重点:按偏油性、偏干性、偏中性皮肤分别侧重处理,在使用护肤品时,先滋润较干的部位,再在其它部位用剩余量擦拭。注意适时补水、补营养成份、调节皮肤的平衡。
护肤品选择:夏天参考第三项油性皮肤的选择,冬天参考第一项干性皮肤的选择。
敏感性皮肤
表现特征:皮肤较敏感,皮脂膜薄,皮肤自身保护能力较弱,皮肤易出现红、肿、刺、痒、痛和脱皮、脱水现象。
保养重点:经常对皮肤进行保养;洗脸时水不可以过热过冷,要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洗脸。早晨,可选用防晒霜,以避免日光伤害皮肤;晚上,可用营养型化妆水增加皮肤的水份。在饮食方面要少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皮肤出现过敏后,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
护肤品选择:应先进行适应性试验,在无反应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切忌使用劣质化妆品或同时使用多重化妆品,并注意不要频繁更换化妆品。不能用含香料过多及过酸过碱的护肤品,而应选择适用于敏感性皮肤的化妆品。
皮肤病银屑病的分类
寻常型银屑病。
为临床最多见的一型。皮损初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红色斑片,境界清楚,基底浸润明显,皮损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易刮除。去除表面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薄膜,再刮除薄膜,出现筛状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红皮病型银屑病。
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约占银屑病患者的1%。临床病情较重,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在进行期外用药刺激或治疗不当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多见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大量麸糠样脱屑,掌趾角化,甲增厚甚至脱落。此时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往往消失,但愈后可见有小片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不适等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脓包型银屑病。
临床上较少见,约占银屑病患者的0.77%。一般可分为泛发性脓疱型和掌跖脓疱型2种:
1、泛发性脓疱型 2、掌跖脓疱型
关节病型银屑病 。
患者除银屑病损害外,还可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发生率约6.8%。其关节症状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多数病例常继发于银屑病之后,或与脓疱型银屑病或红皮病型银屑病并见。病变可侵犯大小关节,但以手、腕及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跖末端关节多见。这些关节红肿疼痛,僵直甚至肌肉萎缩。部分病例X线检查可有类风湿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
掌跎脓疱型银屑病。
少见,可与其他部位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见于掌跖。皮损为境界明显的角化性斑片,中央较厚,边缘较薄,斑上可有点状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
连续性肢端皮炎型银屑病
乳腺增生的病分类有哪些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1.乳痛症
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 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 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
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病
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疾病分类
副乳有三种情况:
副乳(1)有乳腺组织无乳头。
(2)有乳头无乳腺组织。
(3)有乳头又有乳腺组织。凡是有腺体组织的副乳,同正常乳房一样受性激素的影响,
呈周期性变化,经前期胀痛,还可发生与正常乳腺相同的常见疾病,如增生、囊肿、副乳腺癌等。先天性副乳摸起来里头硬硬的,有些会有一个小小的白点,称之为退化性的乳头。
后天性的副乳
假性副乳,多半是后天肥胖,或者穿衣不当所造成,例如:穿衣方式不对、内衣尺寸不合,或者是为了追求时髦经常使用无肩带、半罩式内衣,这些原因都可能使胸部无法集中,内衣太小或内衣的肩带过于紧绷,长期下来会在外胸部或腋下造成局部脂肪。
心电图的机器有哪些
心电图机的种类有很多:
按原器件分类有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按电流分类有交流、直流、交直流两用等。
按记录方法分类有热笔式、热振式、计算机针式打印、喷墨、激光打印等。
按机型分型有手提式、台式、移动式等。
按功能分类有单一功能和多功能。
通常分类有单导、3导、4导、6导及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机。
皮肤分类及护肤对策 皮肤的分类
皮肤的类型:根据皮肤皮脂分泌的多少,皮肤可分为干性、油性、中性、混合型及过敏性肌肤几种类型。
皮肤病的各种分类
一、病因
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
很多皮肤病是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很多皮肤病变,其根本原因在内脏。例如:银屑病、白癜风、过敏性痒疹、红斑狼疮、内脏癌肿的皮肤表现等等,既是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
皮肤具备着近乎完美的生理保护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维护机体的健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皮肤病是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占大部分,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之老人性皮肤病,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
二、分类
1.真菌病
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化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
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15.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
16.毛发、甲皮肤病
多毛症、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癣、皮脂溢出症、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病、少白头、漏斗部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症、甲板纵裂、甲层裂症、脆甲症、横沟甲、厚甲症、钩甲、甲剥离症、杵状甲、点状甲、甲外伤、甲周肿痛。
17.其他
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氏病(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胼胝(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18.遗传性皮肤病。
19.各种疣
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幼儿急疹等。
3临床表现
1.皮疹
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
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水痘
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我们60~80年代曾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重症脑炎,现几乎未见)。
6.麻疹
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黏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黏膜发生koplik斑。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风疹
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8.幼儿急疹
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9.手-足-口症
由小rna病毒中柯萨奇a16病毒为主,有时为柯萨奇a2,a4,a5,a10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婴幼儿最多,夏秋季流行,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发疹前可有微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疹特点是指(趾)背面及侧缘有水疱,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水疱,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清,呈珠白色。水疱数目不多,但亦可见50个以上,整个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
10.传染性软疣
由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发生腊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小体。数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续几年者。
12.银屑病(牛皮癣)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头延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上出现auspitz氏征。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13.妊娠皮肤病
传统的疾病分类包括:妊娠疱疹、妊娠多形红斑、妊娠期天疱疹、妊娠期结节性红斑、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妊娠期多形疹、妊娠痒疹、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瘙痒症、环形痒疹等等,但由于对其病因和病理缺乏深入了解,分类存在生叠现象,因此,roger等(1994年)建议将妊娠其特有皮肤病分为三类:①妊娠疱疹②肝内胆汁淤积症又称妊娠瘙痒症③妊娠期多形疹、包括妊娠多形红斑、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环形痒疹、妊娠早期瘙痒及迟发瘙痒,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痒疹、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团块和妊娠中毒性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