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要滥治类风湿

不要滥治类风湿

许多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病早期常被误诊误治,以致延误治疗,加重病情。为此提醒广大患者和医生切忌误诊误治。

顾名思义,类风湿和风湿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有风、寒、湿、热外因及关节疼痛,用常规中西药治疗部分患者能改善症状。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一、病因不同:风湿病多数应称风寒湿性关节痛,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风湿病,中医所说的“风寒湿三气杂王合而为痹”。不破坏骨质、绝大多数可治愈(断根),属中医的寒痹症。而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热痹症,即使病人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假寒或里热外寒。有少数风湿热病人系链球菌感染所致,而类风湿属自身免疫病。

二、病理和症状不同:风湿病是脉道内血液循环不畅阻塞而痛,类风湿是脉道外有异物压迫脉道不通而痛。从外观看风湿病初期不肿,后期关节也不变形。类风湿初期手指、足趾小关节呈对称性肿胀,后期关节变形。风湿病脉象常见沉迟,类风湿脉象常见细数。

三、治疗法则不同:风湿病用一般抗风湿西药或中医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药常能速愈,而类风湿用一般抗风湿西药或按西医传统的“金字塔型”方法,中医祛风散寒的热药不但不能治愈反而越治越重。清代名医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风门》说:“凡治痹症,不明其理,以风门诸套漫施为首,医之罪也”。还指出某些痹症“非必为风寒湿所致,多因先天禀赋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明确指出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这类痹症,风寒湿是外因,而肾虚是内因,这和近代医学认为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与人体素质低下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不谋而合。为此对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要“审因论治”,切不可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框子而束缚。

我们治疗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采用良种野生蚂蚁作为首选药物。蚂蚁是天然药物化工厂和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含有人体必需的70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锌最高,药理分析有抗炎、镇痛、免疫双向调节、抗衰老、寓补于治的特异功能,早期佐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中晚期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调理脾胃的中药,对绝大多数的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蚂蚁生擒类风湿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吴志成教授的拿手劲。他思路敏捷,辩证施治,理、法、方、药十分严谨,并有独到见解。吴老多年来经治的类风湿患者大多是“漫游全国”久治未愈的病人,经吴老“棋高一着”的治疗后确实疗效不凡,蚂蚁研究中心成立20年来,吴老先后到全国各地70余家军内外医院出专家门诊,从不保守。在各地出诊地随时指导配合他的医生开方用药,吴老说,“医乃仁术”,能为广大患者服务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根据吴老的验方以野生蚂蚁为君药的专治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蚂蚁类风湿灵商品名为“玄七通痹胶囊”,1998年8月13日获得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给南京中山制药厂同年生产并投放全国市场,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医药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蚂蚁药品,填补了国内外无蚂蚁药品的空白。9年来“玄七通痹胶囊”成了中山制药厂的主打产品,总经销的宏康公司销售给20多万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他们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累计销售额过亿元。吴老说,一个新药虽然周期长、投资大,“玄七通痹胶囊”历时10年,一旦成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吴老深有感触地说,目前中国境内地制药企业有6000家之多,但是这些企业的产品中,97%以上是仿制药,自主研制实属不易,但要有长远眼光,一个药厂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

怎么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的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的重要,如果我们的关节受到了病变的困扰,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就是对关节伤害特别大的一种疾病,下面我们了解下如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

2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

3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

4血痹大易方

药物组成:萆薢、山药、牛膝、泽泻各60g,地肤子、白术各15g,干漆、蛴螬、狗脊、车前子各5g,茵陈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5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邪偏重。症见疼痛,游走无定处。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用量亦可适当增加。

上面文章中小编介绍给大家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都是中成药的治疗方法,希望会帮助到更多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过程比较的长,患者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大全

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67例,结果:治愈24例,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

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治疗1~3个月后,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则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9例,经过3~6个月的治疗,基本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

中药治愈类风湿

(1)、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

(2)、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

(3)、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

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

这些方法在生活上也很常见,药材也不是什么珍贵药材,全都是为患者治病的好偏方,希望网友们一定要牢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就能够远离类风湿性关节炎。

(4)、血痹大易方

药物组成:萆、山药、牛膝、泽泻各60g,地肤子、白术各15g,干漆、蛴螬、狗脊、车前子各5g,茵陈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5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邪偏重。症见疼痛,游走无定处。

治类风湿关节炎偏方

1、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2、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3、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4、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5、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6、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则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7、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一、蚂蚁丸

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功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二、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三、乌头通痹汤

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具有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功效。

治类风湿那些办法

治类风湿那些办法?相信大家对类风湿疾病很熟悉,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类风湿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时常会听到哪哪有人患了病或受到疾病危害到底。当类风湿疾病症状出现后,应及时治疗。下面咱们来一起了解下:治类风湿那些办法。

1、封闭疗法: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治疗办法,很多人将这一办法叫做打封闭针。在类风湿患者出现症状时,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神经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在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重新浮现出来,对类风湿的治疗帮助不大。

2、推拿、针灸治疗:这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其作用和目的与物理治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主要是用来缓解类风湿病人的临床症状,并不能彻底治疗疾病。

3、物理治疗:这一治疗办法包含有很多种,只是其起到的功效不是最好的。这种治疗是指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做过理疗的类风湿患者都知道,这种方法不能根治类风湿,只能起到麻痹神经,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

4、细胞免疫疗法:采用多潜能细胞以其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无疑成为获得建立免疫系统的最佳种子细胞,免疫系统重建达到新的免疫平衡通过细胞免疫疗法的治疗后,免疫功能的重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性b淋巴细胞的恢复;胸腺及胸腺外t淋巴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免疫效应细胞,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恢复;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功能的恢复。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后免疫重建中淋巴细胞各亚群的重建不同步,b淋巴细胞于治疗后6-12个月完全恢复,而t淋巴细胞需1-2年才能恢复。

治类风湿那些办法?以上内容就是有关治类风湿那些办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类风湿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直接咨询在线的疾病专家。希望患者们早日治疗,早日摆脱疾病的干扰。

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爱美之心越发的膨胀,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甚至一度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只为贪图一时的漂亮和痛快,不管什么时节穿衣都太过单薄或是在夏天里离不开空调房,这样都是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那么,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呢?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可不是一种,这对患者们来说可是极有好处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可分为有手术治疗,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容易导致关节变形,其致残率惊人,手术一般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除此之外,保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也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的保守治疗则是通过各方面的调理和中医、针灸等各种方法的运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方法。

要想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理想疗效,患者们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注重情志调畅、心理疏导,积极挖掘患者自身的免疫潜力;防范风寒湿等外邪再次入侵;预防感染、外伤、劳逸、天气、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

关于怎么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关内容今天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通过阅读上文大家是不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患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只有对症施治才能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取得理想疗效。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一、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二、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白塞病、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三伏贴能治类风湿吗

三伏贴能缓解类风湿,但难以治愈类风湿

类风湿病多发于冬季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一个季节性,阴雨下雨之时反复发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中医学认为,借助三伏时节的阳气,通过把阳性、热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腧穴,透达肌肤,渗入经络,以鼓舞激发人体的阳气,提升正气,协调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类风湿病的目的,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相关推荐

手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偏方

偏方一、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二、蚂蚁丸 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

关节炎患者吃什么中药好

一、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仙茅 ,菟丝子 ,仙灵脾 ,白芍 ,鸡血藤 ,威灵仙 ,防己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各适量。可随证加减,对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的,可 蜈蚣 、全蝎 (为末冲服);偏风盛的,可加防风、乌蛇、羌活、独活 ;偏寒盛的 ,加熟附片 、细辛 ,偏湿盛加苍术 ,苡仁 ,海桐皮、木瓜 ;偏热盛加石膏 、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 ;肾虚症明显的,可加加破故纸 、鹿角霜各适量,水煎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二、乌蛇祛风通络汤: 乌梢蛇 ,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 ,当归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膏药治疗:中医膏药敷贴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使用方法简单,治疗过程安全、无痛无需任何医疗设备,患者直接将药物贴在患处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所谓“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用此法炼成的膏药,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传统中医膏药关节炎祛风康贴,加入多种名贵中草药,使用安全简便、起效迅速、药力持久等独特,直接外敷可实现调气通血、散瘀止痛、驱邪扶正等功效,全方位治疗能够彻底将骨质增生病根拔除。 2、类风湿性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遗传吗

类风湿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缠绵难愈,但是该疾病在发病早期是能够成功治愈的,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早期“这个治疗类风湿的极佳时间,以便及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具有遗传性,专家意见不一,目前尚无定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引发疾病的唯一因素。该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家系调查和孪生子患病的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决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 有人从家谱调查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曾报

类风湿关节炎这些食物最该常吃

山药: 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黑豆: 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橄榄: 取鲜橄榄根或皮40克~50克,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用橄榄果。治疗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松子仁: 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 辣椒: 具有温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类风湿有一定疗效。 莲子: 味甘涩,性平,具有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

类风湿的治疗

一般治疗:强调患者教育及整体和规范治疗的理念。适当的休息、理疗、体疗、外用药、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一般用于类风湿治疗的药物有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因每个人的体质与病情不同,该吃什么药,要谨遵医嘱。 外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内科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

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T细胞会将病原体视为外敌并引发免疫反应,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T细胞会将人体的正常物质错误地视为病原体并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关节和周边骨骼功能受到破坏,出现畸形。长久以来,医学界一直未能确定作为T细胞攻击目标的蛋白质。 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鼠进行研究后发现,实验鼠血液中被T细胞召集而来攻击异物的抗体只与一种名为“RPL23A”(核糖体蛋白L23A)的蛋白质结合。此后,研究人员对374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64人(约占17%)体内存在针对“RPL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

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黑豆: 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橄榄: 取鲜橄榄根或皮40克~50克,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用橄榄果。治疗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松子仁: 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 辣椒: 具有温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类风湿有一定疗效。 莲子: 味甘涩,性平,具有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据《本草

风湿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1、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川乌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

风湿病吃什么东西好呢

山药 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黑豆 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橄榄 取鲜橄榄根或皮40克~50克,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用橄榄果。治疗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松子仁 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辣椒 具有温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