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的养殖
鸭子的养殖
鸭子的养殖:
一、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二、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三、场地选择。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棚舍建造。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五、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食物很广,大型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鸭子的养殖技术
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事宜养殖。
放养时间
根据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场地选择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鸭脖子为什么要少吃
鸭脖子好吃过瘾,但不能多吃。记者采访了动物养殖和疾病方面的专家后发现,鸭脖子多吃不健康,问题出在毒素上。
毒素来源一:吞噬了病毒和细菌的淋巴结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杜金平研究员介绍说,鸭和人一样,也有许多淋巴结,它们是动物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免疫防线,杀灭的方式是吞噬入侵者,但吞噬之后,病毒和细菌会残存在淋巴周围。
鸭脖子含有较多淋巴组织,若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将淋巴去除干净,或后期蒸煮时温度不够高、时间不够长,人们就会在吃鸭脖子的同时把病毒细菌等一同吃到肚子里。
“一些小作坊制作的鸭脖子很可能没有全部去掉淋巴结,甚至都没煮熟。遇到鸭脖子有类似黄豆粒大小的结节,就不要购买了。”杜金平说。
毒素来源二:通过鸭脖子注射的疫苗和抗生素
在养殖中,农户为了防止鸭子得病,会打一些抗生素和疫苗,比如农业部规定的禽流感疫苗、鸭病毒性肝炎和鸭浆膜炎高发的地区需要注射的相应疫苗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张大丙教授说,尽管鸭类疾病不多,给药方式主要是口服,但是有些疫苗,还是要通过鸭子颈部皮下注射。
专家介绍说,所有的疫苗和药物并不是只打一次,要根据对鸭子体内抗体的检测注射多次。这些疫苗和抗生素带来的一些免疫活性物质也会长期存在于鸭脖子里。人们如果长期食用,会受到这些活性物质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抗生素的抗药性。
总之,尽管鸭脖子味道很不错,但吃的时候尽量控制,少吃为妙。尽管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证明吃淋巴结会导致某类疾病,但是从疾病预防的角度,长期吃带淋巴结的鸭脖子肯定是不健康的。
大菱鲆的病害防治
1、观察检测
肉眼定时观察养殖鱼的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捞出病鱼、死鱼进行解剖分析、显微镜观察,分析原因,记录在案。对病鱼、死鱼做焚埋处理。
2、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控光、调温、水质处理、使用安全消毒剂、增加流水量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3、药物使用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严禁使用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中所列的药物。
养殖大菱鲆的生长与成活率:
大菱鲆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与苗种质量、饲养水温、饲养密度、换水率、饲养方式、所用饲料和投喂方法等都关系密切,任何一项均不可忽视。在水温低于7℃或高于22℃时,大菱鲆生长会减慢或不生长。在水温10~22℃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饲养密度越大,生长越慢;换水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饲料的营养平衡,转化率高,利于生长;适温周期长,相对生长快。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体重达到100克以前,大菱鲆体长增长较慢,但日增重率较快;体重达到100克以后,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2年内的大菱鲆平均日体重增长速度为4.82克/天,最高可达18克/天,其中第一年的日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23克/天,第二年的日平均增长速度可达6.84克/天。以1997年山东省蓬莱市某鱼类养殖试验场的养殖为例,养殖250天的大菱鲆平均体重达500克左右;养殖390天左右,体重达1000克左右;养殖520天,体重达2000克左右;养殖600天,体重达2500克。大菱鲆同期苗的生长速度差异也很大,养殖613天的成鱼最大个体可达4300克,而最小个体仅550克。1998年引进苗,养殖247天,平均体重达693克,最大个体820克,最小个体才300克。由此可见,大菱鲆养殖第一年的体重增长可达1000克左右,第二年、第三年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体重增长可以超过1000克/年。这同时说明:选好苗种、优化养殖条件,使用优质饲料,预防疾病发生,对养好大菱鲆、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至关重要。
大竹蛏怎么吃 大竹蛏怎么清理内脏
1、用海盐水将蛏子养殖2个小时左右,换水2到3次,使其吐出体内的沙子。
2、将养殖大竹蛏水上滴几滴食用油,使其吐出沙囊和肠腺中的沙子。
3、从蛏子未闭合完全的那一面下刀,将蛏子完全切开。
4、用清水冲洗内部黑色的部分,确保黑线完全清洗掉,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蛏子可以生吃吗 怎么处理蛏子可以全吃
将鲜活的蛏子洗干净,装在有洞的篮子中,在大盆中放上蒸东西的小垫子,将篮子放在垫子上,注入调配好的淡盐水,没过蛏子表面一厘米即可,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液封。养殖2个小时左右,换水2次,待养殖的水澄清之后即可全吃了。
蛏子怎么处理内脏
可以不需要处理内脏。
蛏子为海产贝类中的一种软体动物,主要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以海水中食物颗粒为食,一般来说蛏子是不需要处理内脏的,但如果想去内脏的话,也可以将蛏子肉对半剖开,再将里面的内脏挤出来。
因为蛏子的体内含有较多的泥沙,吃起来会有“沙沙”的感觉,所以在烹饪之前需要先将蛏子养殖一段时间,使其吐尽体内的泥沙之后再吃,这样吃起来不仅口感更好,而且也更会有利于人体健康。
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材。
秋分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是属于秋季,天气比较干燥,所以建议可以适量地多吃一些水分含量充足、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材,比如萝卜、鸭肉、秋菜、银耳等。
1、萝卜:萝卜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其性质偏凉性,入肺、胃经,食用后能够对人体起到消积滞、化痰热、宽中下气的作用。
2、鸭肉:鸭子养到秋天的时候是比较壮硕的,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而且鸭肉的性质偏凉性,也能够对人体起到下火的作用。
养殖鸭嘴鱼的技术要点
养殖点选择-养殖点选择在城前洼陡水库。养殖区水域面积大,水深6m以上,溶解氧6~9mg/L,pH值7~8.4,总硬度为20~40mg/L,氨氮为0.02~0.06mg/L,亚硝酸盐为0.0015~0.01mg/L,水质良好,符合GB1160《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全部要求。
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设置参考鲢鱼网箱,选择浮游生物量丰富的水域,要求水流平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网箱框架采用简易毛竹框架。箱体材料选用聚乙烯无结网片。网箱规格为5m×5m×2.5m,网目大小2.5cm。匙吻鲟怕光,网箱表面用黑色薄膜遮盖。
主要技术措施
苗种选择和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优质苗种。放养密度为每平米20~40尾。规格为10~15cm,根据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进箱前用1.5%~2.0%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
科学投饵-放养初期以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为主,然后逐步驯化转食改投浮性颗粒饵料,并辅以夜间灯光诱饵。饵料要求新鲜不变质,营养丰富,粒径适口。投饵遵循“四定”原则。在水温在20~30℃时,日投饵率为1.5%~3%;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饵率为0.5%~1.0%。具体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水质等及时高速。投饵次数为每天3次,分别为07∶00~08∶00时、11∶00~12∶00时、18∶00~19∶00时。
及时分箱-匙吻鲟生长速度很快,应及时分规格培育,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勤巡箱
1.严格执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细心观察鲟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定期冲洗网箱,防止网眼堵塞,影响箱内外水体交换。
2.保证网箱安全 下雨天和暴风雨季节,随时注意加固网箱。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修补。网箱上口还要安装黑色的遮光尼龙布和防盗网。
3.做好日常记录 每天记录好气温、水温、投饵量和发病死亡数量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原则。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1%~2%的食盐或0.4mg/L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网箱内用15mg/L的生石灰和0.3mg/L二溴海因泼洒消毒。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烤鸭为什么那么便宜 鸭子打激素很可能致死
事实上如果养殖户真的给鸭子打激素,并不能促进鸡鸭快快长大,反而可能造成鸡鸭死亡率增加。而且,世界各国都不允许用激素来养鸡鸭,因此关于鸡鸭打激素生长的传言,基本都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