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唾液腺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 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
3.舌下腺 为混合腺,以粘液和混合性腺泡为主,半月较多,无闰管,纹状管也较短。分泌物以粘液为主。
唾液的性味
唾液无色无味,PH为6.6到7.1。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0到1.5升(牛、羊等食草动物,每天唾液分泌量多达体重的1/3)。人的唾液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有黏蛋白、黏多糖、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lgA、lgG、lgM)、血型物质(a、B、H)、尿素、尿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无机物有Na+、K+、Ca2+、Cl-、HCO3-以及一些气体分子[1] 。
组成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 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2] 分泌的唾液量,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
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新生儿时期新生宝宝一般不会流口水
由于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宝宝嘴里没有多余唾液流出。另外,新生宝宝只吃母乳、奶粉或者流质食物,这些食物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所以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
唾液腺囊肿怎么治疗好
①向导管内灌注抗菌药物,但疗效不能持久;
②灌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后采用主导管结扎术,使腮腺逐渐萎缩,停止分泌;
③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
囊肿由唾液腺管阻塞引起。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为小唾液腺被阻引起,可手术摘除。舌下腺囊肿为某个导管阻塞(舌下腺有多个导管)或导管损伤破裂,分泌液外渗而形成,其外形与青蛙鸣叫时鼓起的咽囊相似,故俗称“蛤蟆肿”。
病理研究证明,舌下腺囊肿的囊壁为纤维组织或肉芽组织,偶有上皮,单纯切除囊肿,不能准确切除舌下腺阻塞及外渗部分,难免复发,故手术时应切除囊肿及相连的舌下腺。
舌头上有裂纹的鉴别诊断
1、沟纹舌极少数人可能因舌背沟裂较深,容易藏有食物残屑和细菌滞留,引起炎症,常有轻度刺激痛,此时舌体增大,两侧舌边缘可出现齿印。
2、唾液腺黏液囊肿,广义的川流黏液囊肿包括小川流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腮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前者很少见。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
口水是怎么分泌的呢
根据专业的说法,唾液,是指口涎、口水,是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且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唾液主要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这三条唾液腺共同分泌出来;唾液的分泌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
唾液是由口腔中名叫唾液腺的器官分泌的。唾液腺又称涎腺,是口腔中分泌唾液的器官,口腔内有大、小两种唾液腺,小唾液腺主要散在于口腔粘膜内,把唾液分泌在口腔中,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等。 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均开口于口腔中。 唾液腺分泌出的当然就是唾液了。
唾液腺囊肿的食疗方法
1、鲤鱼赤豆汤
1)组成鲤鱼1尾,赤小豆60g。
2)用法鲤鱼去头、尾及骨头,取肉与赤小豆共煮至豆烂。分2次服用。
3)适应证用于白带多,湿热有毒者。
2、茯苓粳米粥
1)组成茯苓30g(研末),粳米30~60g。
2)用法先将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至米熟,空腹服用。
3)适应证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重者。
1、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2、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应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补充蛋白质。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肿瘤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复杂,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相同。
唾液腺肿瘤中,腮腺最常见,其次为下颌下腺及小唾液腺,舌下腺少见。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下颌下腺肿瘤良恶性的比例较接近,小唾液腺肿瘤恶性多于良性,舌下腺肿瘤恶性者占绝大多数。成人唾液腺肿瘤良性多于恶性,儿童唾液腺肿瘤恶性多于良性。
唾液腺良恶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良恶性肿瘤一样,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但低度恶性肿瘤在早期易与良性肿瘤相混淆。
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恶性肿瘤侵犯神经时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舌根部恶性肿瘤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CT、99mTc核素显像及磁共振显像,各种检查手段有其各自的适应证。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唾液腺恶性肿瘤分为三类:①高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率较高,术后易于复发,患者预后较差。②低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较低,虽可出现术后复发,但患者的预后相对较佳。③中度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唾液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应从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根据肿瘤性质,对于面神经和颈部淋巴结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对某些唾液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唾液腺癌患者的近期生存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进行性下降,预后观察应在10年以上。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因其包膜常不完整,不能采用单纯摘除术,应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腮腺肿瘤切除时保留面神经。
沃辛瘤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特点,99m锝核素显像呈“热”结节,具有特征,腮腺后下部的肿瘤可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可以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其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患者预后均不一样。
腺样囊性癌是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肿瘤常沿神经扩散,浸润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适当扩大手术范围,辅以术后放疗,有可能减低术后复发率。
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
1.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唾液腺还不发达,加之宝宝的营养摄入为液状的乳类,因此,每天唾液分泌量仅50~80毫升,口腔粘膜处于比较干燥状态。
2.到4个月左右时,唾液腺的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开始增加。这个时候,宝宝便可逐渐从只吃乳类渐渐接受半固体、固体的辅食了。吃进的食物又会刺激口腔内的神经、唾液腺进一步增加口水的分泌。
3.至6~7个月时,大部分婴儿乳牙已开始萌出,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生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旺盛时每天可达到200ml。
4.其实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分泌的口水比小婴儿多得多,一昼夜可达1000-1500毫升,即使在没有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每分钟也能分泌0.5毫升唾液(人睡眠时仍有少量口水分泌出来滑润口腔黏膜以保护牙齿)。这些口水会被自主或不自主地吞咽下去,维持分泌与吞咽平衡则而不会流出口水。那么,由于小儿口腔发育特点是:容量小、深度浅、舌短而宽,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唾液,于是积储后就会自然流出了。
5.另外,宝宝在此阶段精细动作发育的特点是喜欢将手指、玩具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分泌唾液的腺体是什么呢
小唾液腺
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
大唾液腺
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图:唾液腺(右)),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
腮腺
parotid gland: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别肥厚,深入到下颌后窝内。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缘处发出腮腺管,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经咬肌表面前行,绕过咬肌前缘转向深部,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部粘膜,开口处形成一个粘膜乳头,恰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
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略呈卵圆形,位于下颌下三角内,下颌骨体和舌骨舌肌之间。由腺的内面发出下颌下腺管,沿口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最小,细长而略扁。位于口底粘膜深面。其排泄管有大小两种小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口底粘膜;大管另一条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口水和水有什么区别
口水在医学上叫做唾液,它是一种泡沫状,稍混浊,呈乳白色的粘稠液体。其中水分约占99.4%,固体成分占0.6%。在固体成分中,有机物占0.4%,无机物占0.2%。有机物大部分是粘蛋白,另外有少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还有尿素、尿酸和微量的氨。无机成分中有钠、磷、钾、镁、氧化物和硫酸盐、碳酸盐等。除此外还有各种酶,如唾液淀粉酶,还有少量的麦芽糖酶和磷酸脂酶,唾液中也含粘液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正常人每日唾液分泌量,大约有1000一1500毫升。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每分钟,可分泌0.5毫升。唾液起源于唾液腺,唾液腺在口腔中分布很广,象很多大小的河渠,都开口在口腔粘膜上。唾液主要来源于三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此外还有很多小的唾液腺,如唇、颊、腭、舌等,都起着一定的分泌作用。三大唾液腺,好象三个大工厂,分别制造出性质不同的唾液,这是由于三个唾液腺的结构不同所致。腮腺是纯奖液腺,由浆液腺泡组成,分泌出清亮的液体。颌下腺是一个混合的腺体,以浆液腺泡为主,有少数混合腺泡及粘液腺泡,含有粘液素,故分泌的唾液较腮腺粘稠。舌下腺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个腺体,以粘液腺泡为主,杂有少数混合腺泡,分泌粘稠液体。三大唾液腺制造出的唾液性质不同,故口腔内是混合的唾液。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溶解某些细菌;又含变酶,能使某些病原菌成为非病原菌;唾液小体也具有吞噬的作用;所含的氨盐能抑制乳酸杆菌的活动,防止葡萄糖成酸;硫氰酸盐也有抑菌的作用,总之唾液有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