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化脓性关节炎患者
如何护理化脓性关节炎患者
1、一般护理
按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般每4h一次,特别要注意体温的变化情况,持续高热时要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关节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征求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解除其紧张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炎症消退后,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
3、灌注管和引流管的护理
关节腔持续性灌洗及关节切开的患者均需留置两根管子,即灌注管和引流管,做后续治疗用。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引流物的质、量及颜色,并及时记录;避免管道扭曲、受压和堵塞,适时更换引流袋,避免发生逆行感染;每日冲洗治疗时要保证无菌操作。
4、全身护理
帮助和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固定位置,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另一方面也能预防关节畸形。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接触较大量的抗生素,因此要密切注意有无继发感染的倾向,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应注意预防褥疮。
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1.症状
不同类型的关节炎症状有所区别,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痛和僵直。外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发肿、发痛和活动障碍。骨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化脓性关节炎主要是局部红、肿、痛、热与全身中毒现象。其共同的现象有:
关节疼痛: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
肿胀:是关节炎症的常见表现,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及炎症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2.体征
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体征也不同,可出现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液、骨性肿胀、骨擦音、压痛、肌萎缩或肌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体征。
关节炎的症状
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症状
关节炎的症状不同类型的关节炎症状有所区别,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痛和僵直。外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发肿、发痛和活动障碍。骨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化脓性关节炎主要是局部红、肿、痛、热与全身中毒现象。其共同的现象有:
1.关节疼痛: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
2.肿胀:是关节炎症的常见表现,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3.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及炎症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4.体征: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体征也不同,可出现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液、骨性肿胀、骨擦音、压痛、肌萎缩或肌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体征。
痛风性关节炎易于其他关节炎混淆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其他关节炎的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需要与痛风性关节炎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占误诊病例的40.4%。随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尿酸盐在关节腔内沉积越来越多,炎症引起关节滑膜增厚、软骨退行性变、骨质钙化,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及活动受限。依据这些关节及其周围的变化,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占误诊病例的27.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疼痛剧烈,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有明显的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患者服用消炎痛等抗风湿药能使疼痛症状减轻,所以容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约占误诊病例的17%。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单个大关节受累时,除关节周围有红、肿、热、痛外,关节腔滑膜还可出现渗液,这种情况容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
痛风的疾病诊断知识有什么
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 :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急性期痛风应与4种疾病鉴别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青少年,起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侵犯膝肩肘踝等关节,具有游走性和对称性,血尿酸含量正常。急性期痛风显微镜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血尿酸含量高。以上症状和检查可以鉴别疾病。
化脓性关节炎
该病可发现原发感染或化脓病灶,关节腔穿刺液为脓性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伴有高热,检查发现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以上化脓性关节炎的表现可与急性期痛风鉴别。
外伤性关节炎
此病患者有关节外伤史,受累关节疼痛,无游走性。检查发现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血清尿酸不高。这些症状和检查可鉴别外伤性关节炎和急性期痛风。
淋病性关节炎
此病患者有冶游史或淋病表现,关节腔穿刺滑液检查可见淋病双球菌或细菌培养阳性,无尿酸结晶,青霉素G和环丙氟哌酸治疗有效,用于鉴别急性期痛风。
痛风的疾病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 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 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 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关节炎患者切不可拒绝使用拐杖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老年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次还有结核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松毛虫性骨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等。对于关节炎患者而言,除了积极地接受正规医院的对症治疗外,还应该从生活细节中注意保护已经“受伤”的关节,避免关节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研究发现,使用拐杖时人体的支撑由两点变为三点,拐杖可以帮助双腿膝盖分担25%的身体重量,从而延缓关节退化的速度,因此,关节炎患者切不可拒绝使用拐杖,还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站起时一只手抓住拐杖把手,另一只手按住沙发扶手或床面,双手用力将身体撑起;行走时将拐杖放在身体前方,手握紧拐杖把手,身体重心前移,移动拐杖同时迈出拄拐杖的相反一边;坐下时拐杖立在腿旁,一只手抓住拐杖把手,另一只手按住沙发扶手或床沿,重心下移。注意拄拐杖行走时,步幅要较正常人小一些,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度。
痛风的疾病鉴别知识
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病因
全身抵抗力降低(20%):
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和年老者,因为他们抵抗细菌的能力差,还可见于遗传缺陷或者用了妨碍机体防御机制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的病人,慢性疾病者也易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特别是恶性肿瘤,慢性肝病,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镰状细胞疾病的患者倾向于沙门菌的关节炎和骨髓炎,也可有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易继发肺炎球菌感染,白血病患者易并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慢性肾病也是易感因素,但在肾移植患者中,化脓性关节炎却极少见。
类风湿关节炎(18%):
是化脓性关节炎重要的易感因素,在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有长期血清反应阳性的病史,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中,约有50%曾口服或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而且约7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治疗效果差。
静脉内用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8%):
有些感染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如绿脓杆菌,但有些部位,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好发于骶髂关节,胸锁关节以及椎间关节,此外静脉内放置导管或血液透析也是同样的危险因素。
医源性化脓性关节炎(5%):
关节腔穿刺,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性药物的关节内注射均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一)发病原因
关节滑膜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入侵细菌的功能,因此败血症患者并非均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只是在下列情况下才发生:
1.易感因素
(1)结晶性关节炎:痛风患者以及二水焦磷酸钙化合物(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CPPD)结晶沉着的关节炎易伴有化脓性关节炎,常为广谱菌感染,仅50%为革兰阳性菌,滑膜液中有结晶,化脓性关节炎可降低滑膜液的pH值,减少了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度,并且蛋白溶解酶也可促进软骨上结晶的剥落。
(2)关节退行性变:原发或继发的关节退行性变,都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3)严重创伤的关节以及血友病患者也是倾向因素:伴有慢性滑膜炎的关节内积血,以及骨和软骨的组织结构破坏都可成为感染灶,穿刺抽出的血性滑膜液应常规培养。
2.常见致病菌
几乎所有的致病菌均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引起化脓性关节炎的非特异性细菌是指,除结核杆菌,致病性病菌,真菌等所谓特异性细菌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50%以上,其次为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占15%~20%,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猪霍乱菌属,变形杆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克雷白菌属,厌气杆菌,耶尔森肠炎杆菌,嗜盐杆菌,产气单胞菌属和胎弧菌等,约占12%,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医源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例数目前有所增加,伤寒杆菌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较少见。
链球菌性化脓性关节炎通常来源于呼吸道和皮肤的血源性播散,革兰阴性菌性化脓性关节炎常常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此外,约有1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感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但临床检查难以获得病原学证据,这种病原不明的感染性关节炎中有19%左右可通过特殊毒素检测而发现艰难梭状菌属的病原体,淋球菌性化脓性关节炎是国外感染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国内少见,但目前有增多的趋势。
(二)发病机制
滑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内面并未衬有基底膜,细菌很容易随着血流通过滑膜进入关节,所以败血症是关节感染的最常见原因,此外细菌也可直接进入关节,如手术,创伤,关节穿刺及药物注射时带入,或由关节附近组织的感染或骨髓炎蔓延而发生关节感染。
一旦细菌进入关节,滑膜吞噬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即开始吞噬细菌,然而,这种局部防御机制只能消灭关节内的表皮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效的,实验证明,关节内注射103~10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后24~48h内,出现滑膜增生和成团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48h后可见软骨细胞坏死,脓肿及肉芽组织形成,滑膜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引起滑膜,软骨及骨坏死,蛋白酶在滑膜微粒酶的激活下,使软骨糖蛋白退化,软骨破坏,实验表明硫酸软骨素的丧失早于胶原,Smith和Schurman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骨一起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蛋白多糖的释放因子,使软骨在48h内释放的蛋白多糖增加3~4倍,从而证实了化脓性关节炎中,软骨基质丧失早于酶改变的原因,无生命力的细菌虽对蛋白多糖的释放无作用,然而有证据表明,无生命力的细菌存在时,滑膜炎及软骨破坏仍可进展,原因是细菌的脂多糖类可直接促使软骨降解释放IL-1。
原发感染病灶形成后,通常需要几天才发生血行传播,在此期间,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抗体,抗体与细菌或抗原的碎片形成免疫复合物,它们在关节中释放组织胺,产生趋化因子,直接或间接促进酶的活化及吞噬作用,因此,化脓性关节炎的致病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细菌毒性因子产生的炎症过程及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同一种致病因子在不同病人中,可表现出不同的炎症症状;而同一病人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炎症表现,由于致病菌或无活性的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其对关节的持续损害并不因感染受到控制,病原消失而停止,因此,单纯的加强感染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不能降低关节炎的致残率。
细菌进入关节腔后即产生滑膜炎,有生命力的细菌激活软骨细胞释放软骨降解酶,滑膜巨噬细胞释放金属蛋白酶,嗜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破坏软骨和骨,肉芽组织同类风湿关节炎的血管翳一样,影响关节软骨获取营养,侵蚀软骨和骨,使关节进一步破坏。
炎症的病理过程可分为滑膜炎与关节炎,前者仅影响滑膜,后者则累及软骨,实际上是一个病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根据细菌的毒力,组织的反应和感染的时限,不同的炎症阶段有不同的关节渗出液:①浆液性渗出期:滑膜肿胀,充血,白细胞浸润,渗出液为浆液性,此时软骨尚未破坏,若能控制感染,软骨基质糖蛋白尚可恢复,关节功能可完全康复,②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滑膜炎程度加剧,滑膜表面形成纤维蛋白斑,渗液增多,黏稠,细胞成分增多,大量脓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于滑膜和软骨表面,关节内纤维粘连,由于细菌产物的协同作用,糖蛋白成分改变,软骨细胞的机械性压力增加,营养障碍,产生基质的能力丧失,治疗后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③脓性渗出期:为炎症的最严重阶段,滑膜肿胀,增厚,并开始坏死;关节腔内大量黄白色脓液;白细胞自溶产物破坏骨胶质和剩余糖蛋白;软骨细胞坏死;滑膜破坏,并侵犯骨质;关节腔内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感染,有蜂窝组织炎和脓肿形成,治疗后,虽能控制炎症,但关节功能不可能完全复原,常遗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病理性脱位及各种关节畸形。
1.细菌感染关节的途径
细菌感染关节的途径可分成血行性感染,直接污染和周围感染延及关节3种类型。
(1)血行性感染:血行性感染是指细菌随血流通过滑膜组织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细菌主要来源于远离关节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损伤后细菌污染,毛囊炎,疖肿,蜂窝织炎,痈,丹毒,淋巴腺炎,脓毒血症;呼吸道,消化道,牙齿,扁桃腺,泌尿生殖系等部位的感染;肠伤寒,流感,猩红热等急性传染性疾病;血栓性静脉炎,心血管内植入物,静脉内放置导管,血液透析,甚至普通静脉穿刺,药物注射,输液等都可以使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关节滑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内面并未衬覆基底膜,细菌很容易随着血液通过滑膜而进入关节。
血行性感染多发于易感者的关节,易感者主要包括婴幼儿,儿童,年老体弱者;有遗传缺陷或应用妨碍机体防御机制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也易并发化脓性关节炎,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镰状细胞疾病等患者;抵抗细菌能力下降的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患者,虽然慢性肾病是易感因素,而且肾移植术后可能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此类患者却很少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其原因不明。
本身有病变的关节容易合并化脓性感染,如类风湿关节炎易合并感染,7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感染,其中半数曾口服和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这也可能是易感的原因之一,痛风合并化脓性感染时,会降低关节液的pH值,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度,蛋白溶解酶可促进软骨上结晶的脱落,使关节内结晶增加,原发或继发于夏科关节的关节退行性变,也容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关节严重创伤,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内的积血积液,都可成为感染灶,对此类患者的关节穿刺液,应该进行常规检查培养,以免漏诊。
(2)直接污染:这种感染途径是指细菌自体外直接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这种途径多见于关节开放性创伤,细菌直接污染关节,清创不及时或不彻底时,近年来,交通事故,机械损伤等意外事故的增加,这一类型的化脓性关节炎有增加趋势,另外,由于医疗行为引起化脓性关节炎也有所增加,如关节穿刺,关节封闭治疗,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尤其是关节内注射强的松龙或得保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关节镜行介入性检查或关节内手术;经皮关节内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使经外来性途径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例增加。
(3)周围感染延及关节:这种感染途径是指关节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例如骨髓炎,肌腱,腱鞘,滑液囊化脓性感染,以及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直接侵蚀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骨髓炎延及关节,引起关节感染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关节内骨骼发生骨髓炎,如婴幼儿股骨头颈骨髓炎,在炎症不能有效控制时,将会发展为化脓性关节炎;另一种情况是干骺端的骨髓炎,当炎症突破骺板和关节囊对关节的防护,进入关节,会合并化脓性关节炎,但第二种情况并非必然发生,干骺端骨髓炎可引起关节内无菌性炎性渗出,关节积液,此时容易把骨髓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在关节穿刺或手术治疗骨髓炎时,应注意避免把炎症引入关节,积极治疗骨髓炎,能防止骨髓炎自行延及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脓液可以穿破关节囊,引起关节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脓肿破溃形成窦道,应注意的是:别把关节周围单纯的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误诊为已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在治疗中误把感染带入关节,释放白细胞介素-1,使滑膜炎症和软骨破坏继续进展。
手指关节疼痛的原因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障碍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外伤所致的外伤性关节炎等。
类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感染
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关节组织,此时如机体的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即可在关节内繁殖起来,破坏关节组织,
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结核杆菌侵入关节,可以使人体患结核性关节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菌侵入关节,可以使人体患化脓性关节炎。还有一些关节炎,其发病虽然不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直接侵入关节造成的。
因为关节炎并不是因为致病菌的存在而导致的,但是许多的研究迹象表明仍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的很大关系。
例如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内找不到任何病菌,但其发病与复发明显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有一些患肺结核的患者经常出现多发性关节肿痛,有时还会出现与风湿性关节炎相类似的红斑,但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抗结核治疗后关节症状雪苏好转或消失,有人称之为结核性风湿症。
关节炎的2大分型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化脓性关节炎和非化脓性关节炎,后者又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松毛虫性骨关节炎等等。
1、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等感染引起,根据细菌进入关节的途径可分为血源性传播、邻近关节蔓延传播、开放性创伤发生感染及医源性传播。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一般预后良好。
2、非化脓性关节炎
非化脓性关节炎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松毛虫性骨关节炎等等。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以关节痛和反复发作为特点,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明显。松毛虫性骨关节炎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松毛虫活体、尸体或虫毛引起的骨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X线检查有特征性表现。非化脓性关节炎治疗多需要应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
膝关节炎影响怀孕吗
炎症
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及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即使炎症消退,关节软骨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关节仍保持相当的活动度,多继发骨性关节炎。
创伤
膝关节内骨折、脱位、半月板或韧带损伤皆可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是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原因。
关节异常
膝关节内翻与外翻畸形、大骨节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等皆能继发本病。
He-Ne激光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炎,该技术可导入深层病灶,消除组织粘连,预防瘢痕形成,达到治疗膝关节炎的功效,是一种可从根本上解决病痛的方法。此种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运用多年,成功为无数的膝关节炎患者消除了病痛,让他们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