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没药的作用 散血祛瘀

没药的作用 散血祛瘀

没药有散血祛瘀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乳香、血竭、红花等同用;用于瘀血或兼气滞之心腹疼痛及妇女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等证,可与红花、元胡、当归、川芎等同用;川于癥瘕积聚,即肝脾肿大者,可与当归、赤芍等行气化瘀药同用。

盆腔积液如何进行用药治疗

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

常用中药: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泽泻、薏苡仁、桃仁、益母草、黄芪、党参、元胡、制香附、没药、五灵脂、生蒲黄、川断、枸杞、炒杜仲等。

方中桂枝温阳祛寒散结,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丹皮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活血散结,泽泻、薏苡仁利水渗湿,泄热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散结,益母草为妇科经产要药,《本草纲目》谓“活血破血,调经解毒”,具有活血祛瘀,利尿解毒,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治疗盆腔积液有良效,重用黄芪,既能益气补中,又能行滞利水。全方益气健脾,化瘀利水,治疗本病收效良好。

盆腔积液的病情,吃药同时,结合每天粗盐热敷疗效显着。粗盐加葱热敷的土办法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液,卵巢囊肿等症自古就有。

网球肘的家庭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配方:当归尾、赤芍、川芎、苏木、陈皮、桃仁、乌药、木通各10g,续断12g,没药,乳香各9g,甘草6g

制法:将上述药材水煎服用

功效:此配方可以活血祛瘀,揉筋止痛,对于治疗血瘀型网球肘有一定的疗效。

外敷治疗

配方:当归、桃仁、红花、血竭、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甘草、徐长卿各50g,生姜10g,攻共同放置白酒500ml中密封浸泡7日,再加樟脑10g,麝香1g,水100ml,用纱布浸透药酒湿敷患处,然后用热水袋防止纱布上热敷,每日1。

功效:此配方可以活血化瘀,祛寒止痛,对于治疗网球肘有一定的疗效。

没药精油有什么作用 舒筋活血

没药精油还具有舒筋活血、祛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在冬季泡脚时,可以在水中滴入2-3滴没药精油和姜精油,不仅可以舒筋活络,还能够去除脚气脚臭。

哪些中药能治疗恶露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胎前、产后,皆可用之,去死胎最效,行瘀生新,亦能下乳。其名益母,有益于妇人。前人言其胎前无滞,产后无虚,谓其行中有补也。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等。哪些中药能治疗恶露?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可抑制多种炎症并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通畅。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桃仁与红花皆为活血祛瘀之药,作用均甚广泛,往往配合应用,唯桃仁善治肺痈肠痈,且有润肠通便之效;红花则善于活血调经。

急性子:用于妇女经、产瘀滞之证。急性子之性急速,善行瘀滞。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等,外治以其入药可速行瘀滞,增强疗效。

子宫移位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时要审因论治,针对瘀血这一实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再根据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补肾,清热消症等法。并在治疗时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及不同体质分别论治,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并可配合针灸,中药外敷及灌肠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病的治疗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的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并根据不同病因疾型兼而治之。如气滞者治以理气疏肝;寒凝者治以温经散寒;气虚者治以益气升阳;热郁者清热和营;肾虚者治以补肾调经。并根据病之新久,体质强弱而决定是以祛邪为主还是扶正祛邪,或是先扶正后祛邪,临床要灵活掌握。同时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的盈亏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治法。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温经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祛瘀为主。即经前经期以祛邪为先,经后则扶正祛邪。本病在临床以口服汤药效果较好,为提高临床疗效可同时配合针灸、灌肠、外敷药膏等,可以缩短疗程,加速疾病痊愈。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 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 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

2.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 20g。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I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4.热郁血瘀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

5.肾虚血瘀

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方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

1、慎言祛瘀汤

原料: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仙茅12克,熟地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益母草15克,枸杞12克,柞木枝10克,石见穿10克,生蒲黄10克,紫石英10克。

用法:加水泡至药面上,大火煎开,再小火煎10分钟就可,每日1剂,2次分服,3个月为1疗程。

治法: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内膜异位囊肿。

2、柴胡当归红花汤加减

原料: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黄糖(自加)适量。

用法:自加鸡蛋1只,与药同煎,清水3碗煎至1碗(鸡蛋去壳)后纳黄糖,空腹服药。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适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病痛。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

3、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料: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蒲黄、僵蚕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血除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4、暖宫孕子丸

原料:熟地黄、香附、当归、川芎、白芍、阿胶、艾叶、杜仲、续断、黄芩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5、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原料:生大黄、牡丹皮、桃仁、红藤、赤芍、夏枯草、牡蛎、枳壳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适用于瘀热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6、失笑散

原料:蒲黄、五灵脂等。

用法:每天2次,每次4.5克,经前3天,开水浸泡,待温滤汁分服。

治法:生蒲黄性滑而行血,五灵脂祛燥而散血,皆能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泡脚对痛经有好处吗 痛经泡脚水的功效

配方一:在热水中配以艾叶,小茴香温经散寒,配香附,玄胡理气止痛,配当归,赤芍养血活血,配红花,益母草活血调经,用此配方泡脚,寒去经通,血活气顺则痛止。

配方二:在泡脚水中加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益母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以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疏通结气,乳香,没药皆为活血止痛的佳品,同时应用可活血散血,理气散结,调经止痛。

配方三:在泡脚水中加大黄泻火,破积,行瘀,配生地,玄参加强凉血清热,泻火滋阴的效果;当归,赤芍活血和血,养血散瘀,调经止痛,白芷,肉桂在阴寒药中起到调和,改善血运,助阳行血的作用。以上药物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热瘀滞型痛经。

油松节的营养价值 通络止痛

油松节有通络止痛的作用,本品芳香辛散,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故可用于跌打损伤,关节扭伤之证,临床既可与童子小便配用,如《圣惠方》松节散;亦可与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药同用。《得配本草》:“得乳香、木瓜治转筋挛急。” 《滇南本草》:"行经络,治痰火,筋骨疼痛,湿痹痿软,强筋骨。"

相关推荐

斑地锦的功效与作用

斑地锦具有作用,对于便、尿崩、痔疮出、子宫出、创伤出等出症状来说都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斑地锦,可以起到一定的止作用,也可将其与生地黄、牡丹皮等一起使用,以增加凉作用

消刺止痛膏的中成份

消刺止痛膏以细辛、杜仲等解表寒、扶 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 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 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 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 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 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 正固本,通过补肝益肾以从根源上坚强筋骨,同时扶益机体正气,促进病体恢复,又以川乌、草乌、一枝蒿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乳香、配合大黄、竭调气活、伸筋逐瘀,冰片、樟脑具开窍醒神、止痛之

治疗跌打损伤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华佗蝎毒贴具有活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有的专供外用,有的专供内服,多数人采用外用骨痛老偏方。 外用中成 治伤酊 本品由徐长卿、雪上一支蒿、芙蓉叶、两面针、大罗伞、樟脑、肉桂油、薄荷脑制成。具有活祛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扭伤、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每日数次。本品专供外用,切忌内服。吊筋 本品由生山栀、桃仁、白芥子、杏仁、红花制成。具有活化瘀、舒筋活络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后伤处疼痛、屈伸不利等症。本品专供外用,不可内服。使用时,用粉15g,以烧酒、面粉、鸡蛋清等调敷患处,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

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方剂: 1、慎言祛瘀汤 原料:丹参15克,鸡藤15克,仙茅12克,熟地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益母草15克,枸杞12克,柞木枝10克,石见穿10克,生蒲黄10克,紫石英10克。 用法:加水泡至面上,大火煎开,再小火煎10分钟就可,每日1剂,2次分服,3个月为1疗程。 治法: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内膜异位囊肿。 2、柴胡当归红花汤加减 原料: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

山莴苣的功效与作用祛瘀

山莴苣能通利脉、促进行、消,对产后瘀作痛、经闭、痛经、痈疖肿痛等有效。

是什么 与乳香的区别

的效主治与乳香相似。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心腹诸痛,常与乳香相须为用。二者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偏于化瘀。近代用治疗高脂症有一定疗效。

泽兰叶的功效与作用祛瘀

在《雷公炮炙论》曰:泽兰“能破”。味苦、辛、微温。入肝、脾二经。有辛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故凡脉瘀滞,经行不利,乃是常用之品。

脑震荡的后遗症有哪些

脑震荡后遗症的出现可能是脑损伤的病理因素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症状表现: 1、 头部受撞击、暴力或跌倒触地后突然昏仆少时。少则数秒,多则数个小时,方能清醒。 2、清醒后多忘记发生过程。轻者头晕乏力,重者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小便失禁。若其症经常发作,则为后遗之症。 3、常表现为头痛、疲乏、失眠,多梦、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头痛多不固定。其性质为重压感,搏动感,紧皱感等,表现不一。 中医诊断 本病为脑络损伤,临床辨证者先应抓住一个“瘀”字。 其中瘀阻脑络者头痛有定处,痛如锥刺,痛

冠心病吃什么中 瘀型冠心病

症见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随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情志不畅而致心胸剧痛,舌质黯红,紫黯或有瘀斑,或设下脉青紫,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瘀症可是独立病机,也可由于寒凝,热结,痰阻,气滞,气虚发展而来,由于瘀停滞不脉不通,故疼痛剧烈,且痛处不移,治疗应以活化瘀,通脉止痛为法则。 主方选用府逐瘀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祛瘀通脉,柴胡,桔梗,枳翘,牛膝调畅气机,开胸通阳,行气而助活,生地凉消瘀,又能养阴润燥,诸共成祛瘀通脉,行气止痛之剂,活的选择应避免多用,久用,以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瘀) 膈下逐瘀汤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香附、甘草等物组成,具有理气活、化瘀止痛的功效,因此有气滞瘀症状的患者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选用此。 二、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瘀) 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中医治疗么?加味少腹逐瘀汤由小茴香、干姜、肉桂、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三棱、莪术等物组成,具有温经寒、活祛瘀的功效,因此有寒凝瘀症状的患者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选用此。 三、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