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普通大米可以做粽子吗

普通大米可以做粽子吗

普通大米一般不会用来做粽子。

因为粽子的口感一般是比较黏糯的,而普通大米中的淀粉是直链淀粉,黏性不够,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不好、不粘糯,而且普通大米做的粽子在剥掉粽叶之后比较容易散掉,冷掉之后就会发硬,不好吃,但是糯米包的粽子冷了也能吃,还是软的。

为什么包的粽子不粘 米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米,做出来的粽子的粘性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做粽子所用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质量不好的糯米,其粘性也就会不怎么好的。所以,在做粽子选择米的时候,尽量选择粘性较好的糯米。

裹粽子的粽热量与健康

裹粽子 -粽子、热量与健康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肉粽”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卡,平均459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烧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素材,调味料少一点,或尽量以后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另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裸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热量在粽子王国中,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大米可以代替糯米包粽子吗

大米不能代替糯米包粽子。

粽子软软地,这是因为糯米具有极佳沾粘性,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会比较的可口,大米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因此,大米不能代替糯米包粽子,不过,可以在制作糯米粽子的时候在里面适当的加入一些大米,因为如果是全糯米的话,粽子会很粘,很容易腻的,加点普通大米会比较好,而且全糯米也很难消化的

建议:糯米与大米的比例为7:3时粽子的口感会比较的好。

粽子的热量

粽子的热量比较高,粽子里结实的糯米热量本身就高,再加上粽子中的豆沙或者是肥猪肉等也都有很高的热量。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

1、粿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大卡;

2、肉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大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大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大卡,平均459大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赤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3、豆沙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 500至600大卡,热量在粽子中,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4、碱粽子热量:因体积较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大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

因此,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材料,调味料少一点,或尽量以猪后腿肉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什么东西不适合与粽子一起吃

吃凉粽子损健康哪些食物与粽子同吃不利消化

端午节到了,市场上各种粽子一拥而上,热闹非凡。然后就有很多时令问题出现,什么人适合吃粽子啊,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啊,早晚什么时候吃好啊,吃粽子要不要配菜啊,等等。

粽子当年的来历,国人都知道,无需赘言。有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粽子并非自古以来就是用精白糯米做的。以前的粽子,往往是用粘大黄米(黍)来做的。老北京说,即便到解放的时候,郊区的农民还是常用粘大黄米来做粽子,城里的富裕人家才吃纯白糯米做的粽子。

这大黄米和糯米有什么共同点呢?首先,它们都很粘。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在冷的时候较硬,加热之后就变得非常柔软,粘性很强。这种粘性来自于其中占绝对优势的支链淀粉。凡是“粘”“糯”品种的粮食,都有这种特点,而非糯性品种里面都有一部分直链淀粉,就不那么粘了。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按传统说法,糯米和粘大黄米都性质温热,有补虚的作用。也就是说,适合身体虚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黄米性质更温暖一些,是冬季传统推荐的暖身补养食品。

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时吃这种温热的糯米或大黄米呢?为什么不是吃小米或玉米呢?古人肯定有道理在其中。夏天天气炎热,皮肤表面出汗多,血液在体表的分布较多,在消化系统的分布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对减少一些。这时候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低下的问题。吃糯米和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对温暖肠胃、促进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天天吃生黄瓜生番茄喝绿豆汤,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哦。古代生活条件差,烹调条件也差,相比而言消化不好的人比例可能更多一些。

有人看到这里就马上会跳起来问:谁说的?不是说糯米食品性粘滞,难以消化吸收吗?怎么会像你说的这样,虚弱的人还更容易消化吸收!

都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信就可以试试啦。

首先,国内外的血糖研究都证明,热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饭与大米饭相比,消化速度明显地快。而且,我们实验室的测定发现,糯性食品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冷了再热透之后吃,消化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饭面食之类,冷后再热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刚煮出来的时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来再卖的,回家还要加热一次,趁热吃照样容易消化。

其次呢,自己也可以试试,刚蒸出来的热粽子(注意,是没有加油加肉那种粽子,加枣或豆沙的那种传统产品)一点都不会给胃肠带来负担。按一碗米饭的量,换成粽子,吃起来很快,胃里也并不觉得堵。有些人因为粽子好吃,一下子吃太多而觉得堵,那不能作为理由。因为科学上比较消化速度时,是用同样量的淀粉来比较的。一个大粽子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碗米饭了,何况连吃三个——换成同样量的米饭更撑。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如果说这就算食疗,那大部分食品都能“疗”了)。

不过,凡是养生建议,都要区分不同体质的人。对于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个养生好食品,对于糖尿病人就未必了。因为食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快,糖尿病人应当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大黄米粽子也要限量。哪怕是不加大枣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样。正如王兴国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食物中有没有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餐后血糖上升有多快。

回到糯米和大黄米的话题上。这两种粽子食材的不同点呢,就是大黄米的营养价值要远高于糯米。它的铁含量是糯米的3倍,镁含量是2.8倍,钾含量是1.6倍,维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纤维含量是5倍!其中还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样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来做粽子,的确很明智。

不过,目前的粽子品种更多,已经不局限于两种食材。市场上有八宝粽子,加了多种粗粮豆类和花生。其实做玉米粽子也很不错,在糯米中掺点甜玉米,让它的口感变得不那么粘腻,还有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没错啊,饮食就是可以无限创新的。或许到明年的端午节,我会把自己的创新粽子配方推荐到养生厨房里。

贴心叮咛:

1、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2、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又方便,又让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觉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粮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

5、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则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腻的菜。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不宜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腻的鱼类最宜。

为什么包的粽子不粘

不同种类的米,做出来的粽子的粘性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做粽子所用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质量不好的糯米,其粘性也就会不怎么好的。所以,在做粽子选择米的时候,尽量选择粘性较好的糯米。

我们做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糯米在浸泡的时间里,可以吸收过量的水分,从而可以使糯米细胞破裂,使糯米的粘性成分被释放出来,当粘性释放的比较彻底的话,做出来的粽子米才会体现其粘性。但是,如果糯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太短的话,就不容易使糯米细胞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其粘性就会比较差。

我们所做的粽子,里面是糯米,而糯米是用叶子包裹起来的。当粽子包裹的不紧的话,在煮的过程中,就容易将其煮散,从而就容易使其失去一定的粘性,使其粘性不好了。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尽可能的将其捆绳扎紧扎牢,使糯米可以紧紧的黏在一起。

煮糯米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在煮粽子的时候,如果火候不够,或者是煮的时间太短的话,就不容易完全的将糯米煮熟、煮透,因此也难以将其粘性完全的展现出来。所以,在煮粽子的时候,要将火候掌握好,并且煮的时间要久点,一般不得少于3小时。

普通大米能包粽子吗

不建议用普通大米包粽子。

1.首先普通大米中的淀粉是直链淀粉,黏性不够,包出来的粽子在剥掉粽叶之后比较容易散掉。

2.普通大米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不好,不粘糯。

3.糯米包的粽子冷了也能吃,还是软的。但是大米包的粽子冷了之后就会发硬,不好吃。

相关推荐

胭脂米的食用方法

我们怎样到既保全营养又好吃,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每次食用之前把胭脂稻糙米淘洗干净,然后浸泡8个小时,最好用高压锅煮,掌握火候烂熟就行了, 胭脂稻糙米淘洗后浸泡8小时,用普通大米三分之二,再放入浸泡后的三分之一胭脂稻糙米用普通电饭锅煮,电饭锅跳闸后多焖一会再食。 有家用小型碾米机的家庭; 把买来的胭脂稻糙米重新再加工-次,记着加工时放粗-些,只轻微的去掉一部分红皮[但碾下来的红皮不能扔掉,再普通白米饭时放入煮食]。碾出来的米既保持了一部分红的,又有一部分白色的米,煮食之前浸泡2小时就行了,这样的胭

粽子的注意事项 忌过量食用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每次可以少吃一点,或者选择小一点的粽子。尤其是正在减肥的MM更不能多吃,在食用中务必要控制数量。对于成年人来说,一餐食用50g,1~2个粽子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粽子全是用糯米吗 粽子糯米需要泡多久

3-12个小时。 糯米直接淘洗粽子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将糯米放在清水里面浸泡会让糯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煮熟,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而且,经过浸泡后烹饪的粽子口感更软糯,吃起来会更好吃。

竹筒粽子煮多长时间

看情况,高压锅需要蒸30分钟,普通锅需要蒸1小时左右。 竹筒粽子就是指将糯米装进竹筒里制作而成的一种粽子,这样的粽子不仅有糯米的软滑,还有竹子的清香,吃起来会更加舒服。 一般将竹筒粽子好之后,放入高压锅中,加入漠过竹筒的水,开火煮,开锅后煮35-40分钟即可,但要是使用普通锅煮,那么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需要1小时左右,有时候更长。

粽子可以空腹吃吗 粽子一次吃几个合适

小的两个,大的一个。 粽子用糯米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肉粽和含猪油的豆沙粽中所含脂肪多。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也别同时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粽子全是用糯米吗

也可以用其他具有糯性、粘黏性的食材粽子。 传统的粽子都是用糯米制成的,而现在比较有创意的粽子会使用到的食材五花八门,像西米、黄米等都可以粽子,喜欢尝鲜人士可以试试这些口味,糯米粽子不易消化,在煮制的时候最好煮久一些,这样会更利于消化。

粳米与普通大米有区别嘛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见的主食。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东北。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 79%,是热量的主要

烧麦可以用普通大米

可以。 烧麦要求内馅鲜香,口感软糯,一般正宗的烧麦用到的米是糯米,但如果家里没有糯米的话,用普通的大米也是可以的,不影响身体健康,只是口感不同,因为大米黏性不如糯米好,出来的口感会偏硬一些,对于喜欢糯米口感的人来说,可能没那么好吃,而喜欢吃米饭稍硬点的人来说,可能更适口一些。

黑米的营养价值

1、黑米中的微量元素比白米还要丰富,其中丰富的钾元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4.4倍之多。 2、黑米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除了B12)含量极其丰富,它的B族维生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4倍之多。 3、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 4、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 5、黑米属于糯米类,主要营养成分(糙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5~12

粽子高压锅煮多长时间 生的肉粽高压锅煮多久

15-20分钟。 相比其他粽子来说,肉粽更不好熟,高压锅通过对水增加压力,使水达到较高温度,从而加快食物煮熟的速度,如果用普通大锅煮粽子,煮制的时间需要延长一个小时,这样粽子才会彻底的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