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麻黄根止汗作用很强,可用于一切虚汗,但须根据情况之不同随证配用。如表虚自汗则配补气药,阳虚白汗则配补阳药,阴虚盗汗则配滋阴收敛药,产后虚汗则配养血围表药,标本兼顾,可获良好效果,亦可与煅龙骨煅牡蛎共研细末作粉外扑用于止汗。

手出汗容易吃什么食物好呢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党参和黄芪的区别 药用功效区别

党参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肺虚咳喘、气血亏虚、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及内热消渴等症状,内服可煎汤,用量在6~15g,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和留药守中的作用。

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痈疽难溃等症。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红芪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红芪有固表止汗的功效,主治气虚流汗、表虚自汗,配伍固表止汗药如浮小麦,效果更佳。《日华子》:“作汤下水气,止汗,凝气,固表者云。”

党参和黄芪的区别 功效不同

党参主要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肺虚咳喘、气血亏虚、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及内热消渴等症状,内服可煎汤,用量在6-15g,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和留药守中的作用。

而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痈疽难溃等症。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手心出汗的治疗方法

1、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浮小麦和小麦的区别

在临床上,浮小麦和小麦都可以作为药用,但是它们的药性和功能却不相同。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安神除烦”是小麦的重要效能,如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是以小麦配伍甘草和大枣,专门治疗妇女“脏躁症”的。脏躁症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呵欠、悲伤欲哭等一系列症状。该病类似于“癔病”。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甘咸,可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治疗,用浮小麦治疗该症的代表方剂如“独圣散”。

以气虚为主者,可将浮小麦与黄芪、牡蛎、麻黄根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阴虚为主者,则可将浮小麦与知母、黄柏、龟板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清热、滋阴、敛汗的功效。

此外,浮小麦还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配伍使用,以起到养阴清热、敛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病症。浮小麦的常用剂量为15~3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或炒焦后研末服用。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一)浮小麦应用

第1步自汗,盗汗。

本品甘凉入心, 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 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第2步骨蒸劳热。

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

第1步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能益气养心除热,然前者走表,除浮热止汗力强,故对骨蒸及其盗汗用之较多,后者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

第2步浮小麦与麻黄根,两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盗汗、自汗证,浮小麦益气除热而止汗,具有扶正驱邪之功,并行收敛,麻黄根只具有收敛之性,无扶正之力。

黄芪感冒的时候能吃吗 黄芪配伍什么治感冒

黄芪和大枣:黄芪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可以起到益气固表止汗,适宜于体虚反复感冒,体虚出汗肺结核盗汗等。

复芪止汗冲剂:此方以黄芪益气固表,党参,白术补脾益肺,麻黄根,牡蛎,五味子收敛止汗。全方有益气固表敛汗的作用,用于肺气虚多汗易感冒者为佳。

手脚出汗吃什么好

1、百合粥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功效:百合,味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2、黄蓍粥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功效:黄蓍,味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3、浮小麦饮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做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功效:浮小麦,味甘,凉,入心经,止汗。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着出汗等症。

相关推荐

产后恢复吃什么比较好 黄芪茶

原料:生黄芪1两,大枣10个。 制作:两味药加开水煎煮30分钟后温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具有止汗、提神、消除疲劳、防止外感等作用。黄芪本身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适用于面色不华、疲乏无力、气短、出汗等症状。

黄芪和白术可以一起泡水吗

可以。 白术可以和黄芪一起泡水喝,白术味苦性温,具有健脾补气、止汗利水等功效,和黄芪的功效有一点相似,黄芪也是比较益气的重要,可以补脾补肝、固表止汗。白术和黄芪搭配在一起补脾益气的功效会更好,可以更好的发挥补气的效果,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补肝利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党参和黄芪的区别

功效不同 党参主要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肺虚咳喘、气血亏虚、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及内热消渴等症状,内服可煎汤,用量在6-15g,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和留药守中的作用。 而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痈疽难溃等症。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药理作用不同 党参含有皂苷、微量生物碱、糖类、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可以使红细胞和血色素增加,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党参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升压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党

手足多汗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生黄芪30g,防风、白术、党参、麻黄根各9g,浮小麦15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治法:固表止汗。 偏方二 材料:熟地15g,山药、白芍、浮小麦、牡蛎、茯芩各12g,丹皮、泽泻、山茱萸各6g,糯稻根须9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偏方三 材料:鲜白萝卜600g(切片),明矾15g,加水2500ml,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浸洗手足部20分钟,每日洗2次。 主治:手足多汗症。 偏方四 材料:黄芪、葛根各30g,荆芥9g。 用法:先热熏后温洗半小时,每天1~2次。

黄芪白术防风的用量 黄芪白术防风泡水的禁忌

外感自汗和阴虚盗汗者不宜服用,黄芪性微温,内可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白术可以加强黄芪益气固表功效,防风去表散风。这类患者服用会造成身体不适,加重病情。

手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出汗吃什么调理

材料:百合、粳米、白糖。 做法:将粳米和百合洗净后放进锅中,在快要煮熟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白糖,继续熬煮至完全熟即可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汗、止咳、宁心安神的功效。 材料:浮小麦,红糖。 做法:将浮小麦熬煮成浮小麦汁,然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浮小麦有益气、清热除蒸、固表止汗功效。 材料:浮小麦、山药、白糖。 做法:将浮小麦和善用同煎,煮出来的汁加入少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固表止汗、健脾补虚、除湿补气。

自汗怎么调理 小麦稻根茶

配料: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大枣10枚。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小麦益心肝,糯稻根健脾养胃清肺,合大枣能补益心脾之气,而能固表止汗

老人手心出汗的中药食疗方

(1)黄蓍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2)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3)浮小麦饮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体质虚寒吃什么最好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

羊肚的功效作用 治疗自汗盗汗

羊肚具有固表止汗,补虚的功效,有利于调理自汗盗汗,用羊肚和浮小麦,生姜一同煲汤服用,对于脾虚导致的盗汗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