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疼预防方法
偏头疼预防方法
1.饮食保健
忌食引起偏头痛的食物: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生活保健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找出头痛诱发及缓解的因素,并尽可能避免。如避免某些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抑或假期,坚持这些方案对于减轻头痛发作非常重要,接受这些建议对30%患者有帮助。另有人倡导有规律的锻炼,如长跑等,可有效地减少头痛发作。
中医总结出,按摩头部、揉太阳穴、热水浸手、茶疗等都是治疗偏头疼的有效方法,所以患有偏头疼的人平时不要一味的依赖药物治疗,适当采用一些有效的小方法或许更有效。其中,远离偏头疼重在预防,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头疼反复发作。
什么食物会诱发偏头痛
不良的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偏头疼发病的诱因,某些食物,如奶酪、熏鱼、酒类和巧克力等,易引起头痛。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减轻发病,对已经确定的可诱发头痛发作的饮食因素应避免。研究证实,进食某些富含酪氨酸的食物、酒类和高脂肪食物,易诱发偏头疼。偏头疼患者要避免饮酒,避免过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菠萝、牛肉、可乐等。另外,饮食中摄入镁不足,造成体内缺镁,可引起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也会诱发偏头疼。因此,偏头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摄取含镁丰富的食物,如粗糖、豆类、蜂蜜、海参、比目鱼等。
盐也是—种致头痛因素,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会使脑血管对某些食物高度敏感,诱发偏头疼。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进食食盐应少于6克。而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与西方人差异较大,中餐制作时大多要放盐,因此中国人的盐摄入量大大超过上述标准。故偏头疼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特别要少吃腌制的或过咸的食品,以免诱发症状。
中医食疗中常以姜糖水、白菜根汤治疗风寒头痛,以杏仁菊花茶、苍耳金银花茶治疗风热头痛,以桂圆红枣汤、木耳羹治血虚头痛,以枸杞鸡汤治肾亏头痛,以核桃仁、米醋花生粥治疗心悸不寐伴有的头痛等。
偏头疼患者的日常保健
随着生活中,偏头疼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大家需要多了解下偏头疼。下面,就让专家们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下,偏头疼患者的日常生活日常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偏头痛日常保健。
偏头疼患者的保健:
1、偏头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勿食过量咖啡,过凉的冰淇淋,勿饮酒过多。饮食要节制,不要饮酒和吸烟。
2、偏头疼患者还应该多吃些含镁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加大脑中的镁含量。
3、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忧虑、焦虑等情绪,保证良好的睡眠,谨防是由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的病变引起。偏头疼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如有牙科疾病,应首先治疗牙病。
典型性偏头痛的症状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头疼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宋体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疼等位发作)有偏头疼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疼。
(五)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疼持续状态。
头疼怎么办 头疼了可以怎么做
常见的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者阿司匹林就能有效缓解日常头疼,可以偶尔吃上一次。
注意:如果你不到19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用其他镇痛药品代替。
如果问题是在太阳穴的话,把一条凉毛巾放在额头上促进血管收缩,毛巾不再凉了重新浸凉水。
升级版冷敷法。把一块湿毛巾放进一个密封塑料袋里,然后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30分钟。拿出来后持续敷在额头上。这时候的毛巾会非常凉,但是因为有密封袋子,所以冰水和潮气不会留在您的额头上。
像给头发上洗头膏那样按摩头皮;按摩拇指骨和食指骨交汇区(第二块掌骨)的穴位。如果有个人能帮你做最好了,因为可以同时按摩双手。
避开导致偏头疼的食物,如火腿肠、罐头、冷藏食品、陈年奶酪、腌制食品、咸鱼等;多摄取镁:研究发现,因食物导致偏头疼的人血液中镁的含量极低。因此,可以多摄取一些富含镁的食物,如豆类、香蕉、海产品、坚果等;多喝菊花茶等清热降火的茶,上火特别容易引发头疼。
在头疼预感期时,不要梳紧紧的马尾辫或者其他辫子,让头发自由放松。冬天的话头部要注意保暖。
如果你有周期性的偏头痛症状,你需要和你的医生制定一个治疗方案。
总之,多尝试其他缓解头疼的方法,列出的每一个方法不一定对你有用,必要时刻还是得去看医生,以免耽误诊查。
来月经偏头疼要怎么缓解好呢
经期偏头疼治疗
经期偏头痛加重要怎么缓解呢?经期偏头疼会出现在青春期,每个月可能出现一次或一次以上,可能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7天,或者出现在经后1~2天。表现为颞侧或前额跳痛、像爆炸或刀割一般地痛,可能会持续1~4天,还会感觉恶心呕吐。经期偏头痛和雌二醇突然降低有关。而且习惯服用避孕药的女孩子,经期偏头痛会更严重。停止服用后,头痛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女性来月经偏头疼要怎么缓解更有效呢?经期女性的偏头痛重在对症治疗,可以服用消尖痛、阿斯匹林等药物,再结合胃复安。头痛发作前也可以积极预防,可以选择心得安、尼莫地平药物。日常要避含酪胺食物,腊肉、香肠、柑桔等都要忌口。
经前偏头痛其实是一种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患者还会出现乳房胀痛、脸部浮肿、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等症状。而且,症状一般会出现在月经来潮的前7~14天,持续到来潮前的2~3天症状会加剧,月经来潮后症状又会自行减轻或消失。这些异常表现通常都是神经和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
偏头疼头晕是怎么回事呢
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约60%的偏头痛病人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头痛患者尚未发现一致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反映了不同外显率及多基因遗传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是明确的有高度异常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定位在19p13(与脑部表达的电压门P/Q钙通道基因错译突变有关)、1q21和1q31等三个疾病基因位点。
内分泌和代谢因素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这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此外,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异常也可影响偏头痛发生。
饮食与精神因素
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诱发,食物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防腐剂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精),红酒及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 另外一些环境和精神因素如紧张、过劳、情绪激动、睡眠过度或过少、月经、强光 也可诱发。
现在医学,对于偏头疼及偏头疼引发的一些症状,并没有根治的方法,多数药物只是起到缓解的作用,偏头疼头晕如果频繁发作,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们在日常生中应该以预防主,少喝酒抽烟,多运动,学会自我减压,规律的生活和运动,都有可以有效的预防偏头疼的发生。
头痛的缓解方法
缓解头疼常用的方法:
1、躺下来休息—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会儿,—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2、深呼吸消除焦虑:面对纷杂环境,深呼吸最有帮助,它既可使你镇静,又可恢复精神,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
3、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4、消除不良姿势:注意预防和矫正各种不良姿势,避免引起头颈和肩背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比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电脑操作屏幕过近、女士织毛衣等。对职业性者工余时间要要进行放松锻炼。
5、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6、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7、转移注意力:当头痛不能缓解,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室外散步、打球、做些娱乐活动等,试图把头痛的症状忘掉。
怎样治疗偏头疼
偏头疼发作其中精神因素占47%,遗传因素占30%。目前研究认为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类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是本病的生化基础。
治疗偏头疼首先应在精神上放松,其次要排除诱发因素,如含有脂肪、酒、酪胺的食物应避免,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日光照射、饥饿等。精神紧张时,应及时给予镇静剂(如安定)与镇痛剂(如去痛片)合用可使头痛较快缓解。呕吐明显时可给胃复安或吗叮琳等。头痛发作时还可给予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司匹林每日600毫克,或消炎痛每日75~150毫克。该药有抗前列腺素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在头痛发作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咖啡因麦角胺片为偏头疼特效药,每次1~2片。若不能缓解发作,0.5~1小时后追加1次。单次发作勿超过6片,一日总量勿超过12片(儿童减半),过量会产生麦角中毒,妊娠及严重心肺肾患者禁用。
由于偏头疼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如果每月有2~3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给药预防。如心得安每日30~120毫克;钙离子桔抗剂硝苯啶每日30毫克,尼莫地平每日90毫克;二甲麦角新碱,初时每日0.5毫克,一月内渐增至每次7毫克,每日4次。高血压可诱发或加重偏头疼,应同时治疗,有抑郁或焦虑者,也要及时给予抗抑郁或焦虑药物。妇女妊娠期、绝经期,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加重偏头疼。
偏头疼遗传吗
偏头疼是遗传的。近百年来,神经病学家认为遗传因素在偏头疼的发病机制上占有重要地位。例如gawers写到:“偏头疼有明显的遗传,超过半数的病例可查到遗传的影响,常常是患者家族中其他成员(最多是父母)有偏头疼患者。”
偏头疼的遗传方式目前还不能最后确认。从家庭成员的分布上看与隐性遗传不同,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不完全性的外显率,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隐性遗传伴不完全性的外显率。总之,偏头疼的遗传性是肯定的,但其遗传方式尚无定论。
经期偏头痛出现的前兆
偏头痛出现的前兆(一)不伴先兆的偏头疼(普遍型偏头疼)最为常见。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头痛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间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称月经期偏头疼。至少出现上述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偏头痛出现的前兆(二)伴有先兆的偏头疼(典型偏头疼)可分为先兆和头疼两期: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偏头痛能根治吗 怎么预防偏头痛发作
虽然偏头痛无法彻底根治,不过只要预防措施得当,还是可以将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因此避免各种头疼的诱发因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是目前预防偏头痛发作的重要手段。
偏头疼的临床症状表现
不伴先兆的偏头疼
(普遍型偏头疼)最为常见。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疼,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疼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疼,也可为双侧头疼,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头疼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间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称月经期偏头疼。至少出现上述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伴有先兆的偏头疼
(典型偏头疼)可分为先兆和头疼两期:
1、先兆期: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疼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疼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先兆在头疼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疼。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疼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疼。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疼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疼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眼肌麻痹型偏头疼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疼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疼(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
(偏头疼等位发作)有偏头疼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疼。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疼。
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疼持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