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妇女第一次月经的时间
哺乳期妇女第一次月经的时间
产后多久恢复月经,因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多在产后6个月左右恢复。哺乳对部分人有推迟月经恢复的作用。有人统计,在完全哺乳的妇女中,约1/3的人在产后3个月 内恢复月经,最早在产后8周,但也有的人在产后一年到一年半才恢复月经的,有的人甚至在整个哺乳期都不来月经。在产后不哺乳的妇女中,约91%在产后2个月内恢复月经,一般为产后6—8周,个别人在产后4—6周,其恢复排卵时间约在产后30—40天,部分未哺乳者的月经恢复和第一次排卵时间与哺乳者相似。因此哺乳期也应采取避孕措施。
没有母乳产后6-8周来月经,10周恢复排卵.有母乳的产后4-5个月来月经.也有的整个哺乳期都没有月经.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所以哺乳期仍然有怀孕的可能,哺乳期也应该采取工具避孕,应该做好避孕措施.
这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决定的,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在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就来月经,有的是三个月后在来,也有的是半年或者是一年,一般在断奶后三个月至半年会恢复月经--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祝你和宝宝健康
以上就是收集到的资料关于哺乳期多长时间来月经。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他是依人而异的。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所以来月经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在哺乳期,一定要注重对宝宝的哺育。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一些维生素,多吃一些红枣和动物黑木耳之类的。
哺乳期妇女第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
期间来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宝宝以后,月经的恢复及排卵的时间都会受哺乳影响。不哺乳的妈妈通常在产后6—10周就迎来了“老朋友”。哺乳妈妈月经的恢复时间一般会延迟,有的哺乳期一直不来月经。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产后初次月经样阴道出血被很多妈妈视为月经来潮,其实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其中60%是无排卵的,严格地说是无排卵性月经,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经。其出血量和持续时间较正常月经长得多,月经周期也不准,所以,很多妈妈产后的月经会有一段时间不正常。
女性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后多久月经才会来?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O%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
哺乳期会不会怀孕呢
产后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大多数妇女卵巢不能立即恢复功能,因而在产后出现一个闭经阶段。有人认为妇女产后哺乳没有排卵,不来月经,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一般妇女产后不排卵的时间平均为70天,约40%的妇女产后第一次排卵发生在月经恢复以前。产后多久恢复月经,因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多在产后6个月左右恢复。哺乳对部分人有推迟月经恢复的作用。有人统计,在完全哺乳的妇女中,约1/3的人在产后3个月内恢复月经,最早在产后8周,但也有的人在产后一年到一年半才恢复月经的,有的人甚至在整个哺乳期都不来月经。
在产后不哺乳的妇女中,约91%在产后2个月内恢复月经,一般为产后6~8周,个别人在产后4~6局,其恢复排卵时间约在产后30~40天,部分未哺乳者的月经恢复和第一次排卵时间与哺乳者相似。因此哺乳期也应采取避孕措施。
哺乳期的排卵无规律性,若无措施同房,会意外怀孕.产后的首次月经一般在6个月左右来,有些产妇来得早可在产后一个月左右就来首次月经,来得晚的在8个月左右才来.来过月经之后,乳汁会相对减少一些.哺乳会影响排卵,使之提前或延后,也可能有额外排卵(即在一般排卵时间之外的排卵)或停止排卵。
因此,在哺乳期用以往推算排卵期的方法是不正确的.例如,婴儿吸吮乳头,可刺激体内分泌激素,抑制卵巢排卵.因此,不想意外怀孕,产后无论什么时间发生性行为,均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哺乳期会怀孕吗
产后哺乳可以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泌乳激素,它可以抑制下视丘分泌促性腺激素释出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脑下垂体前叶分泌滤泡刺激激素(FSH),所以抑制了卵巢的功能,造成不排卵而有避孕的效果。但是如果以为只要一直哺乳就不需要避孕,则未免太过于乐观,因为每个妇女哺乳的频率、时间都不尽相同,因此抑制卵巢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产后哺乳8周内是相当安全而不容易怀孕的;8周后虽然继续哺乳,月经也一直没来,但这并不代表处于安全期,很多妇女以为一直等到第一次月经来了,才考虑避孕,其实这是不对的观念。因为很多情况是在来第一次月经前,就已经有排卵的情形了,当然就会有再度怀孕的机会。
长期以来,哺乳期闭经被作为一种自然避孕法在民间盛行,国内外也有关于将哺乳期闭经作为避孕方法的报道和研究。哺乳期会怀孕吗?但由于实践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哺乳期怀孕的例子,故产后应早期避孕的倡导近年已得到较广泛的认同。 哺乳期怀孕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哺乳期虽然生育能力降低,但仍可能怀孕。
哺乳期会不会怀孕?深圳博爱医院妇科专家指出,一般地讲,哺乳期女性生育能力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生育能力。虽然可能产后几个月都不来月经,但身体通常会在第一次月经复潮前排出产后第一颗卵子。也就是说,直到两周后月经复潮时,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如果有性生活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怀孕。
哺乳期会怀孕吗?哺乳期不会怀孕的传统观念已被科学结论否定。最近的一项研究《产后排卵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50%以上的妇女在产后60天内已恢复排卵。故产后一旦恢复性生活,应立即避孕,不能因尚在闭经期而不采取措施。
但如果你因此就把母乳喂养当做唯一的避孕手段,一定要十分谨慎。
妇女产后应立即采取避孕措施,不仅有利于正常哺乳婴儿,而且为避免产后妊娠给妇女健康造成损害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几乎所有的口服避孕药都有人工合成的激素,服用后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影响婴儿性器官的正常发育,因此建议妇女产后选择阴道隔膜、男用避孕套或分娩后6周之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避孕。
哺乳期怀孕的症状:
在哺乳期也是会有可能怀孕的,怀孕的症状有,(1)月经停止:如月经一直以来非常规律,一旦到期不来,超过10天以上,应该考虑到怀孕的可能性。这是怀孕的最早信号,过期时间越长,妊娠的可能性就越大。
(2)早孕反应:停经以后孕妇会逐渐感到一些异常情况,叫做早孕反应。最早出现的反应是怕冷,以后逐渐感到疲乏、嗜睡、头晕、食欲不振、挑食、怕闻油腻味、早起恶心、甚至呕吐,安全时还有头晕,疲乏物理,倦怠等症状。
(3)尿频:由于怀孕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膀胱所以小便次数增多,但并没有尿路感染时出现的尿急和尿疼症状。
(4)乳房变化:可出现乳房发育乳头增大,乳头、乳晕颜色加深,乳头周围出现小结节,甚至乳房刺疼、胀疼的情况,偶尔还可挤出少量乳汁。
(5)色素沉着:有的妇女怀孕后会出现为棉布及腹中线有棕褐色色素沉着。
怀孕妈妈及胎儿变化
准妈妈生理变化
一个平时月经周期有规律的健康育龄妇女,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有过性生活,如果这次月经没有按时来,月经过期10日或10日以上,就很有可能是怀孕了。若停经已达8周,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婚妇女,或曾经有过性生活的育龄妇女,可能妊娠的最早、最重要的症状是停经,但停经不一定就是怀孕,应予以鉴别。
哺乳期妇女虽未恢复月经,但仍可能再次怀孕,尤应注意。 也有一些人该来月经时也会有少量出血,但比一般量少,色淡,时间短,有时被误认为是月经,这时就要注意是否伴有下列症状,以进一步确定妊娠的可能性。
胎儿变化
此时你的“孩子”还只能以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状态,分别存在与你和你的伴侣体内。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与父母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哺乳期会怀孕吗
多新妈以为哺乳期就是安全期,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哺乳期是有可能怀孕的。
一般来说,生育能力在哺乳期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生育能力。
虽然妈妈可能产后几个月都不来月经,但你的身体通常会在第一次月经复潮前排出产后第一颗卵子。
也就是说,直到两周后月经复潮时,你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如果你有性生活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怀孕。妇女哺乳时,卵巢功能受到抑制,理论上认为不易怀孕。但有报道说,哺乳妇女产后5周即可怀孕。怀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认为哺乳期同房并不安全。
哪些人不宜服用避孕药
1、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需要给婴儿喂乳,服避孕药后乳汁里便有避孕药的成份,婴儿吃了这样的乳汁,会影响身体发育,甚至出现一些异常:如乳房增大、恶心呕吐,女婴阴道出血、男婴睾丸萎缩等。
2、更年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内分泌紊乱,排卵不固定,口服避孕药不仅不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对健康还有影响,容易引起冠心病和胆石症,或了宫出血。
3、患急性肝炎、肾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机能亢进、子宫肌瘤、肺结核等病的妇女,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4、人工流产的妇女,在没有来月经前,不宜服用,待来过一次月经后,才能服用,以免造成子宫萎缩,引起月经不调或闭经。
哺乳期容易怀孕吗
在哺乳期不知不觉怀孕的现象被老百姓称为“暗怀”。一般来说,你的生育能力在哺乳期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生育能力。
虽然你可能产后几个月都不来月经,但你的身体通常会在第一次月经复潮前排出产后第一颗卵子。也就是说,直到两周后月经复潮时,你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如果你有性生活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怀孕。
专家介绍,一般而言,产后哺乳8周内是相当不容易怀孕的,但绝对不是“安全期”,很多妇女在来产后第一次月经前,就已经有排卵了。所以产后性生活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哺乳期与安全期
有人认为,产后不来月经,不会怀孕,无须采取避孕措施。这种认识不全面。因为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产后不哺乳,月经常在产后28-42天来潮,有的3个月左右恢复月经。第一次月经大多数比平时量多,多无排卵,不哺乳的少数人,也偶有排卵。绝大多数的妇女产后2-3个月经周期后,卵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月经量也恢复正常,且有排卵。
哺乳期虽然不来月经,但仍然有排卵,故有的产妇在哺乳期间同样可以怀孕。有的妇女,当卵巢刚恢复排卵功能第一次排卵时,排出的卵细胞很快遇到精子,变成受精卵。这一切说明,所谓坐月子的哺乳期是“安全期”的说法是错误的,哺乳妇女不论是否已经恢复月经都具有受乳的机会,因此,哺乳期妇女在恢复性生活后,一定要避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哺乳期受孕对产妇健康十分不利,分娩的创伤还未恢复,又要怀孕或做流产术,当然是件痛苦而又损坏身体的事。尤其是带疤痕的子宫(多指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不光对子宫复原有影响,且产妇承担哺乳和养胎的双重责任,势必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的后果。因此,产后不可疏忽大意,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产后的避孕方法可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产后56天内禁止性生活;产后3个月内宜采用避孕套、阴道隔膜、体外排精等方法避孕,以避免和阻止精子进入阴道,达到避孕目的;产后3个月以后,宜放置宫内避孕器,俗称乐普。剖腹产者,宜在产后半年以上才能放避孕器;产后合并有阴道、盆腔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放置避孕器时间。放置宫内避孕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节育措施,且取出避孕器后照样可以怀孕,所以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产后10个月,也可采用避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