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太精细影响咀嚼能力
宝宝辅食太精细影响咀嚼能力
很多人认为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所以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吃东西,但其实不然。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家长们总做得非常好精细,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会开始慢慢长牙,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添加有一定硬度的辅食,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如果继续给宝宝吃过于精细的食物,则可能会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育,甚至造成营养不良。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宝宝4-6个月可以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适时地供给一些有硬度的食物,帮助宝宝乳牙的萌出,同时兼有训练咀嚼功能的作用。
宝宝咀嚼能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1、整吞整咽期:4-6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出牙,刚添加泥糊状食品时,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即使是吃进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将食品从舌面运动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因此会整吞整咽,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的缘故。
2、舌碾期:7-9个月
孩子的牙齿刚开始萌出,一般用舌头碾烂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3、咀嚼期:10-24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门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因此在这个时期,食品的形状也要由糊状的食品进一步转换到半固体的食物进而到固体的食物。
孩子饮食四个误区让宝宝不喜欢吃辅食
误区一:每天让宝宝喝果汁,而不是吃水果。
有的父母喜欢给宝宝喝鲜榨果汁,觉得这样既方便又利于吸收。可是,这种做法无形中却阻碍了宝宝咀嚼功能的锻炼,尤其是当宝宝已经长牙的情况下,更应该让宝宝多吃水果,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咀嚼能力,又可以锻炼发展语言能力的肌肉。
误区二:孩子不爱吃绿叶菜,过多添加淀粉类主食。
有的孩子从小就不爱吃绿叶菜,觉得咽不下去。所以父母就给宝宝偏重于土豆、山药、莲藕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大量淀粉,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可以准备一个料理机,把绿叶菜打成菜泥再做给宝宝吃。
误区三:加辅食就得加盐,觉得“不吃盐没力气”。
尤其是农村的老人,这种思想可能会多些,觉得孩子不吃盐怎么能行?盐虽然重要,但是宝宝辅食中含盐量不能过多,尤其是一岁内的宝宝辅食内最好不要放盐,因为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小宝宝的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体内不能负担过多的盐分。
误区四:让宝宝吃太多市面上的各种“磨牙饼干”等小零食。
现在市场上各种宝宝零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殊不知,这些零食往往含油和糖分都比较高,一方面容易造成宝宝肥胖,另一方面,宝宝出牙时吃太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造成龋齿。最好是自制辅食,例如蔬菜泥、肉松、饼干等,更加营养丰富、干净放心。
总之,大部分宝宝到了两岁后,基本能够和成人一起吃饭了,但是一岁前这个阶段,是宝宝发展消化功能、咀嚼功能的阶段,餐具的使用还可以锻炼精细能力的发展,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科学添加辅食,避免误区。
制作婴儿辅食越碎越好吗
够碎、够烂——这是多数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遵循的行为准则,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被卡到,吸收更好。可事实上,宝宝的辅食不宜过分精细,且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以促进他们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
4—8个月的宝宝,因为刚刚学习吞咽动作,所以辅食要以糊状、泥状和半固体状为最佳,如米粉糊、鸡蛋黄等。6个月后可适当增加一些颗粒状食品,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8—12个月的宝宝进入了旺盛的牙齿生长期,这时候可做一些烂面条、肉末蔬菜粥、烤面包片等,并逐渐增加食物的体积,由细变粗,由小变大,而不是一味地将食物剁碎、研磨。这样,不但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在饭间进行磨牙动作,促进牙齿发育。
12个月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慢慢地还能学会“初级”的吃饭工序,如用牙齿将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发育已经成形,食物的软硬、粗细程度基本上就可以和成人一致了,不必刻意为他们开小灶。
宝宝多大可以吃面条
从营养角度来说,面条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充奶粉或母乳喂养所不足的那部分营养。
从宝宝肠胃功能来说,一岁以下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给宝宝食用的食物应当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面条细软,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作为宝宝的辅食。
从宝宝机体发育来说,吞咽和咀嚼是一项技能,需要后天的训练才能获得。如果一直给宝宝吃流质食物,不只不利于宝宝吞咽、咀嚼功能的发育,还可能因为口腔肌肉功能得不到锻炼,影响面部、口腔肌肉的发育,阻碍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6个月以上的宝宝,选择面条作为锻炼食物是非常适合的。
宝宝多大可以吃面条
一般情况下,宝宝辅食添加顺序应为谷物—蔬菜—水果—动物,也就是说,宝宝4—6个月就可以食用面条了。但是宝宝的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面条煮熟至烂后,应该用汤匙压碎后喂食。至于压碎的程度,应该依据宝宝的吞咽能力决定。
2岁以下的宝宝,牙齿没长齐,咀嚼能力较差,不能选择口感偏硬的品种。另外,市面上有专门给宝宝食用的挂面出售,长度较短,面条细,盐分很低。婴儿面条是婴幼儿很重要的辅食品之一,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很大作用,需要家长仔细选择购买。
黑芝麻怎么做辅食
黑芝麻含有高钙,高铁,蛋白质和亚油酸,这些都是宝宝发育必须摄取的营养元素,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可以用来作为做宝宝辅食的食材,常用的吃法一般是搅打成糊状来给宝宝吃,因为这样的吃法方便简单,宝宝容易吸收消化黑芝麻和其他食材中的营养元素,而且口味也易被宝宝所接受。
注意:宝宝一般在4-6个月的时候开始添加辅食,但是芝麻质地稍硬,所以最好是宝宝在7个多月,开始有咀嚼能力的时候,开始再给宝宝食用黑芝麻。
宝宝初添加辅食5个问题不可忽视
宝宝初添辅食不可忽视的五大问题
宝宝辅食,是宝宝接触固体食物的开始,初添辅食,靓妈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Q1:米粉与牛奶能混在一起吗?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开水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Q2:辅食是越碎越好吗?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不需要一直都过分精细。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能用牙齿将较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Q3:先加蛋黄还是纯米粉?
很多妈妈觉得蛋黄营养好,补充蛋白质,含锌含铁也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首先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对蛋黄有过敏现象的宝宝需要延迟到6、7个月以后再加。对蛋黄过敏更严重点的最好延迟到1岁以后再添加。
Q4:何时可以添加盐?
一般建议1岁以后才让宝宝吃极少量的盐。如果爸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过早的添加浓味果汁、尝盐味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宝宝对常规辅食不感兴趣。
Tips:建议妈妈们还是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给宝宝加盐时,妈妈先自己尝尝,如果适合自己的口味,那盐量就放重了。
Q5:如何得知是否消化了辅食?
宝贝吃了新添加的辅食后,大便出现些改变,如颜色变深、呈暗褐色,或可见到未消化的残菜等,不见得就是消化不良。因此,无须马上停止添加辅食。只要大便不稀,里面也没有黏液,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若在添加辅食后出现腹泻或是大便里有较多的黏液,就要赶快暂停下来,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开始重新添加。并且要避开生病或天气太热的时候。
宝宝辅食推荐
4~6个月宝宝辅食: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6~8个月宝宝辅食:猪骨胡萝卜泥
原料:胡萝卜一小段,猪骨适量。
做法:猪骨洗净,与胡萝卜同煮,并滴2滴醋进去。待汤汁浓厚胡萝卜酥烂时捞出猪骨和杂质,用勺子将胡萝卜碾碎。
8~12个月宝宝辅食:八宝粥
原料:糯米,红枣、红豆、桂圆肉、莲子、花生、核桃各适量。
做法:将原料洗净后同入电饭煲内熬煮成粥放入冰糖即可。
12~24个月宝宝辅食:水果沙拉
原料:苹果粒、梨子粒、芒果粒、木瓜粒、猕猴桃粒、哈密瓜粒、黑莓或桑葚、草莓,甜味沙拉、甜味奶酪适量。
做法:所有原料一起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即可。
宝宝辅食制作难吗
对于新手妈妈而言,可能第一次听到要做宝宝辅食觉得很难担任,也不知道宝宝要吃什么辅食。但其实宝宝的辅食制作并不难。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根据宝宝多大来制作辅食,宝宝在四个月大时就可以慢慢添加辅食了。一般宝宝都不能吃得“太杂”,因为吃得太杂很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宝宝的辅食的菜单一般都是很单一的,因为要顾虑到宝宝的咀嚼能力,一般只要将蔬果或是肉类切碎或是搅烂榨成汁即可。而常见的宝宝辅食一般是浆糊状或是饮品状。
通常利用家庭自备的大米、蔬菜、水果或其它高营养食品为原料,利用家庭做法,研磨、烹制,自行调制而成的汤、粥、泥状可供婴儿食用的,可消化吸收,这就是简单的家庭自制宝宝辅食,只是为了很多繁忙的妈妈们的便利,其实市面上也有成品辅食,经过专业配方、加工的辅食,食用方便,能够满足宝贝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但是一般我们处于干净问题和营养°考虑,我们还是建议各位宝妈们动起手亲自为宝宝准备辅食。
宝宝能吃面条吗
宝宝能吃面条。一般情况下,宝宝辅食添加顺序应为谷物—蔬菜—水果—动物,也就是说,宝宝4—6个月就可以食用面条了。但是宝宝的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面条煮熟至烂后,应该用汤匙压碎后喂食。至于压碎的程度,应该依据宝宝的吞咽能力决定。
2岁以下的宝宝,牙齿没长齐,咀嚼能力较差,不能选择口感偏硬的品种。另外,市面上有专门给宝宝食用的挂面出售,长度较短,面条细,盐分很低。婴儿面条是婴幼儿很重要的辅食品之一,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很大作用,需要家长仔细选择购买。
宝宝咀嚼能力差会怎样 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差的罪魁祸首
宝宝之所以出现“咀嚼能力不足”,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家长的过度呵护!千万别把宝宝“不好好吃饭”当做厌食挑食而大吼大叫了!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表现出了“咀嚼能力不足”,那说明这3件事你至少做过1件!如果没有做过,那就要尽力规避它们: 1、辅食添加不及时
母乳能给宝宝带来的好处妈妈肯定都知道,我们也一直在倡导母乳喂养。但是有些妈妈有点过分追求“纯母乳”了,她们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却依然坚持“纯母乳”。这样的妈妈有很多,就像郭德纲口中于谦的妈妈,把“纯母乳”坚持到了于谦上小学。喂到小学是夸张了一点,但坚持到3/4岁的妈妈却很多!如果没有及时的给宝宝添加辅食,除了会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因为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母乳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2、食物过于精细
有些妈妈在生活中是很追求品味的,比如“香水我只用香奈儿、包包只用LV……”。这些“精致”的妈妈在养孩子上也有着同样的追求:“橘子必须去皮、玉米必须去皮、火龙果必须去籽(开个玩笑)……”这些妈妈能够把这份精致用到宝宝的每一口食物上!这样做唯一好处就是宝宝会不挑食,吃什么都香,并且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你给他一份没有去皮的玉米,一瓣没有去皮的橘子会怎样?……嚼不烂咽不下!但是你却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3、担心宝宝嚼不烂
给宝宝喂饭时,由于害怕宝宝自己嚼不烂,有时会先嚼过再喂给宝宝,这种行为通常是老人们的“育儿经”。这种做法会让宝宝错过练习咀嚼的良好机会,并且这么做也不是很卫生!如果家里的老人屡教不改,那妈妈们就要采取措施对宝宝加以训练了,或者提早准备!
宝宝辅食添加越烂越好吗
真相:宝宝辅食并非越烂越好。
宝宝的辅食过于软烂,会对宝宝咀嚼能力、颌面和牙齿的正常发育、营养吸收都会造成影响。
给孩子准备的辅食不能太烂太碎,否则孩子的咀嚼力就会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还可能干扰颌面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影响咀嚼能力
因为宝物长期吃到被精心捣碎的糊状辅食,难以触摸干的或许硬的食物,形成对软食的依赖性,习惯了食物入口后随即吞咽这个动作,使其口腔中肌肉就难以得到训练,味觉发育也会缓慢。
干扰牙齿发育
长久以往喂食太烂的辅食,就会影响孩子的脸部、口腔、牙齿的发育。特别是牙齿和牙龈没有得到挤压锻炼,在发育和排列上就会受到影响,难以牢固或者造成牙齿排列拥挤,舌头和其他口腔器官也难以灵活伸展,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情况。
这样添加辅食很不靠谱
1、辅食过早添加
说添加辅食的时间为4到6个月,早于4个月属于过早,即使是菜水,果汁看起来很稀的食物也不宜过早吃。即使已经满了4个月,有的条件还不满足的话,也属于过早添加。添加辅食至少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①孩子头部可以撑住固定;
②对大人吃饭表示有兴趣;
2、过早接触成人食物
尤其是祖辈带孩子,总喜欢给孩子喂成人饭菜和汤,认为这样宝宝长得快,其实这真是太难为宝宝了。宝宝的肠胃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好,不能有效处理成人粗硬的食物,过早接触成人食物容易损伤肠胃,还会因为不能很好消化食物而造成营养不良。
宝宝辅食应跟随其肠胃发育和咀嚼能力,从泥蓉状-稠糊状-细颗粒-粗颗粒-碎末状-条状和块状,食物性状要慢慢过渡,这样一方面是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是锻炼其咀嚼能力。一般3岁以后,才能吃成人普通食物,在这之前都最好都是给他单独制作的。
3、为了让食物更美味,给辅食添加调味料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也需要吃加了调味料的食物,其实对宝宝来说,他的味觉非常敏感,吃食物的原味就已经能让他觉得“很有味道”了,根本不需要那些调味料的刺激。一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加盐,酱油,味精,糖等一切调味品,可以适当用点油,一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加少量盐,不应加其他味重的调味品。过早加盐,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很可能造成将来的偏食挑食。
4、喝水果煮水和菜水
很多妈妈认为水果煮的水和菜煮的水营养好,其实不然,从营养的角度看,煮过的蔬菜和水果水,维生素几乎没有,蔬菜最多就留下一些色素,水果就有一些色素和糖,喝这些没有营养价值的水,白白占据着宝宝本就不大的胃空间,反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5、第一口辅食为蛋黄
儿科专家以及权威机构一致认可的是:宝宝第一口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不是自己拿大米是磨成粉的米粉),这种米粉是在普通米粉基础上强化了铁,DHA等营养素,营养更均衡同时它致敏的可能性最低。
虽然蛋黄也是很好的补铁补锌食物,但是考虑到消化吸收和宝宝肠胃的接受能力,建议在添加蔬果泥肉泥后再添加。
6、用米汤冲调米粉
很多地方还在流行给宝宝喝米汤,也会用米汤来冲调米粉,其实这样做对宝宝也很不好,为何呢?
一方面米汤低密度营养食物,所含营养主要是糊精(一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含量非常低;
另一方面用米汤冲调米粉,增加了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从而加重婴儿胃肠和代谢的负担,而且米汤中有可能重金属砷含量超标,对宝宝有害。冲调米粉,用普通温开水就可以了,同理,用配方奶,母乳冲调米粉都是不合适的。
7、肉蛋类营养高,可以多吃点
从给宝宝添加辅食开始,就要注重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喂养,刚开始一种一种的添加,到后面就可以多种一起添加。
8-9个月时,宝宝辅食应该包括谷类(大米,小米,燕麦,黑米等等),蔬菜类(菠菜,土豆,胡萝卜,花菜等等),水果类(苹果,梨,桃等),肉蛋类(猪肉,鸡肉,鱼肉等),奶类(母乳或者配方粉)。肉蛋类属于高蛋白食物,在辅食中必不可少,但是也不能多吃,而是要均衡适量,不能把别的种类的食物落下了。
8、泥状食物好吸收,一直给宝宝做成泥状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辅食添加可以不看重种类,但是要重视性状,辅食添加的性状应该符合宝宝的咀嚼能力,如果一直给泥状食物,错过了咀嚼能力锻炼的最佳时期,很可能将来吃非泥状食物时,不会咀嚼而是直接吞进去,那个时候再锻炼咀嚼能力难度会大很多。所以泥状食物固然好吸收,但不能一直给泥状,至少在10个月以后就要开始尝试粗颗粒状的食物了。
9、孩子爱吃辅食就多喂
一岁半之前,奶类仍然是宝宝的主食,即使是已经添加了丰富的主食,也不能喧宾夺主,辅食之所以叫辅食,就是提醒家长们,只能作为辅助的食物,而不是主食。
宝宝辅食越烂真的越好吗
一、宝宝辅食真的越烂越好吗?
其实给宝宝添加辅食时,给孩子准备的辅食太烂太碎是错误的,这一做法除了利于孩子吞咽以外,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孩子的咀嚼力就会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还有可能干扰颌面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由于宝贝长期吃到被精心捣碎的糊状辅食,难以接触干的或者硬的食物,形成对软食的依赖性,习惯了食物入口后随即吞咽这个动作,使其口腔中肌肉就难以得到锻炼,味觉发育也会迟缓。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脸部、口腔、牙齿的正常发育。牙齿和牙龈没有得到正常的食物挤压锻炼,在发育和排列上就会受到影响,难以牢固。舌头和其他口腔器官也难以灵活伸展,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情况。宝宝只有长时间进行口腔动作,才能在锻炼中达到良好的咀嚼能力。另外,食物被捣烂后其营养成分也会流失得特别严重。孩子经常食用,既无法吸收到所需的营养,还会变得营养不良。
爸爸妈妈在辅食的准备上要注重循序渐进,从“以奶为主”慢慢转变为以“辅食为主,以奶为辅”。在各个阶段来充分锻炼他们的咀嚼力。
二、宝宝辅食 按年龄段来制作
不要以为宝宝只能吃泥糊状的食物,其实,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辅食有不同的要求。家长要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来制作宝宝的辅食,以辅助宝宝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接受到符合年龄的正确饮食。
4-6个月宝宝——泥糊状
参考辅食:米糊,烂粥,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都是以液体食物为主食。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慢慢的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状态。这个时候,辅食的添加以泥糊状的为主,可以选择米糊、烂粥及各种细腻的肉泥菜泥。
雪莲果八个月宝宝可以吃吗
不建议吃。
1、八个月大的宝宝此时牙齿还没长几颗,吃东西咀嚼能力不强,而雪莲果不像香蕉那么柔软,它的质地更加的脆硬,宝宝此时食用比较费力,还容易出现卡喉的危害。
2、如果宝宝辅食添加较慢,对很多食物不能耐受,或者存在有腹泻、吐拉或者大便偏稀,或者有过敏体质、牛奶蛋白不耐受之类的,建议添加雪莲果就必须谨慎。
建议
等宝宝长到1岁以后,牙齿更多了,吃东西咀嚼能力更强,生长发育的很好,各种辅食都添加,蔬菜、水果、肉、蛋都吃的挺好,没有过敏,消化功能好,可以少量吃点雪莲果。
进口婴儿米粉喂养的误区
有些父母过于谨慎,结孩子吃自制辅食或市售的亨氏米粉等宝宝辅食时都很精细,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不利于其牙齿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齿的排列食物未经咀嚼也不会产生味觉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觉的发育,面颊发育同样受影响。
有些家长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宝宝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四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事实上,此时孩子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尽,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过增加营养来产生,此时若不及时添加亨氏米粉等婴儿辅食,孩子不仅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还会因缺乏抵抗力而导致疾病。
有的家长让孩子随心所欲,要吃什么给什么,想多少给多少,添加辅食过滥不合适。又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并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