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增大检查诊断
心脏增大检查诊断
1、查看病史
病史对于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可提示病毒性心肌炎。以往或近期有那酸痛、关节炎病史多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小儿发现心脏增大时首先应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老年人则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的患者多为肺源性心脏病。妇女发生于妊娠期的心脏增大即应想到风湿性、贫血性、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者特别是维生素Bl缺乏时应怀疑脚气性心脏病。
对于心脏增大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这对于疾病病因的诊断十分必要,常能提供重要而有价值的线索,以便于我们确诊疾病。
2、体格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可有发育迟缓价状指(趾)、发组等体征。发现心脏杂音或震颤时可根据其部位及性质判断疾病的种类。左心增大的患者心界向左侧扩大,右心增大时心界向左下扩大,而全心增大时心界则向两侧扩大。另外,各类疾病均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如有肺气肿体征者多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患者表情紧张、突眼、甲状腺肿大、多汗或手指颤动应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3、实验室检查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毒抗体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及鼓蛋白增高。冠心病患者可有血胆固醇增高、血较滞度增高等表现。这些表现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4、器械检查
X线及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心脏增大的形态及类别,对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电图检查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心脏增大的病理变化,但对于病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心脏病的诊断和心律失常检查
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一、不规则跳动
一般心脏病患者都会呈现出脉搏过快、脉搏过慢、过于短促等情况,这种心跳的变化患者是可以自我察觉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心跳有异常的话最好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二、呼吸困难
如果患有心脏病的话在做体力劳动的时候会出现心悸不适、疲劳、气急等情况,呼吸困难会导致患者在半夜中醒来,不过这种情况在患者做起后是有所缓解的。
心脏病的诊断
三、其他
心脏病会导致患者有饱餐的情况,也会有寒冷的情况,如果吸烟过于严重的话会导致心悸、胸闷、胸痛的出现,这些是可以作为心脏病的依据的。
检查心律失常需要使用的诊断方法
心律失常常常会忽然间感到心慌,脉搏忽强忽弱,往往心慌时还伴有头晕、眼前发黑,此症状表明可能患有心律失常了。下面为大家具体解析:有哪些方法检查心律失常?
一、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项最为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房颤、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进行诊断。
二、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即通过长时间心电图记录来了解患者心律失常与平时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具体来讲即用一种小型便携式的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情况,患者日常活动吃饭、睡觉、上班都随身带着。
三、运动试验:运动试验是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此检查方法适用于运动时心悸的患者。
四、食管心电图
五、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有病理性的,也有功能性的。对心律失常进行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帮助我们确诊病情,确定我们是否患有疾病。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三大检查诊断小儿肺炎
(1)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通过痰培养,可检查出致病菌的种类,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在支原体肺炎流行期,要做冷凝集试验,以诊断是否支原体感染。冷凝集试验主要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
(2)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这 其中包括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武器,当体内有病原体侵入时,白细胞即可起吞噬、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故从白细胞总数、分类和形态的改变可以大致估计出感染的性质、机体反应状态及预后。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可达 (15~30)×109/l,中性粒细胞在60% ~90%;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或低下。
(3)x线检查
医学上常用x线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 摄片两种。透视较经济、方便,并可随意变动受检部位作多方面的观察,但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不易分辨细节。摄片能使受检部位结构清晰地显示于x线片上, 并可作为客观记录长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加以研究或在复查时作比较。必要时还可作x线特殊检查,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选择何种x线检 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x线胸片可直接反映患儿肺部病变情况,是诊断肺炎的重要依据,并且可通过x线所示,区别是何种类型肺炎。如支气管肺炎,多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大叶肺炎为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一体格检查
如体格检查发现有心脏典型的器质性杂音心音低钝心脏增大心律失常肝大时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二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2)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3)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4)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6)色素稀释曲线测定:将各种染料(如伊文思蓝美蓝等),通过心导管注入循环系统的不同部位然后测定指示剂在动脉或静脉血中稀释过程形成的浓度曲线变化根据此曲线的变化可判断分流的方向和位置进一步计算出心排血量和肺血容量等。
心脏增大病因
心脏增大主要是由于心肌收缩期负荷(后负荷)过度引起,而O脏扩大则主要是由于心肌舒张期负荷(前负荷)过度所致。正常情况下,当前后负荷增加时,心脏能够依靠其本身的某些储备机制在一定内满足机体的各种需要,但当在病理情况下,心脏的储备能力下降,正常心脏能耐受的负荷限度也转为不能耐受,造成前负荷及(或)后负荷过度,从而导致心脏增大。
1、前负荷过度
前负荷即容量负荷,指静脉回心血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根据starling定律,在一定限度内,心搏出量随前负荷的增加而增多,超过此限度,前负荷增加后心搏出量反而减少,从而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引起心脏扩大。
2、后负荷过度
后负荷又称压力负荷,指心室收缩期的射血阻抗,它随外周阻力的增高而增加。当有半月瓣狭窄、体循环高压及肺动脉高压等情况存在时,外周阻力增加,造成心脏肥厚。
怎么判断新生儿心脏病
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1)诊断:患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结合心电图、x线表现,可参考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常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等,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左心衰竭发作的病史,心脏增大以左心增大为主,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②风湿性心瓣膜病。其三尖瓣疾病应与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前者多见于青少年,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③原发性心肌病。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常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感染病史,无肺动脉高压体征及x线表现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类风湿关节炎常呈轻度或中废贫血,血红蛋白减少,活动期均可见白细胞增多,但少数类风温重症病人白细胞可减少;
2、如果怀疑有心脏损害时,可以去做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约有50%有心电图改变;类风湿病侵犯心脏发生率较高,但临床检出率很低。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查.可显示心包积液;
3、x线胸部检查:心脏受害时心脏增大大多数是轻度的、少数心脏增大则比较明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心悸检查诊断
一、病史
心悸是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因而病史对于心悸的诊断尤为重要。如应仔细询问患者心悸的发生是否与体力活动、精神状态以及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若心悸常在轻度体力活动后产生,则病变多为器质性的,应进一步询问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史,若心悸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或在应用阿托品等药物之后,则为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另外,心悸发作时间的长短也与病因有关。如突然发生的心悸在短时间内很快消失,但易反复发作,则多与心律失常有关,此时应详细追问心悸发作当时患者的主观感觉,如有无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的感觉,是否伴有意识改变及周围循环障碍,以便做出初步的诊断。若患者从幼年时即出现心悸,则多与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关。
详细询问病史除对病因有一个初步判断外,还可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官能性诉述或表现,对以后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体格检查
询问完病史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如怀疑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重点检查心脏有无病理性体征,即有无心脏杂音、心脏增大以及心律改变等,有无血压增高、脉压增大、水冲脉等心脏以外的心脏病体征。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也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三、实验室检查
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测定血清T3、T4、甲状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儿茶酚胺等。怀疑贫血时可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四、器械检查
器械检查中最重要的是心电图检查,且方便、快捷,患者无痛苦。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有无心律失常,还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性质。若静息时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可嘱患者适当运动,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风湿热怎样检
1、心电图检查。风湿热患者典型变化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较多见)、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亦可有ST-T改变,心房纤颤和心包炎也偶可发生。过去认为P-R间期延长常见,甚至可高达70%~80%,近年仅见于1/3左右病例。
2、超声心动图检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炎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不但对临床症状明显的心脏炎,心瓣膜超声改变有较高的阳性率,Vasan R.S等还发现2例急性风湿热,虽无心脏炎临床症状(有多关节炎和舞蹈症),也有二尖瓣超声的改变,二尖瓣前叶出现小结节,经治疗后追踪复查,此结节样改变消失,故作者认为此等变化应属急性风湿热的一种超声心脏炎表现。
3、X线胸部检查。临床上只有严重的风湿热,心脏较明显增大时才能在体检时查出。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心脏增大是轻度的,如不做X线胸片检查难以发现。有时还须通过治疗后心影的缩小来证实原有心脏炎的心脏增大曾经存在。
文章中介绍的这些仪器检查,每一项的结果都可以对风湿热的诊断起到积极性的作用,而且一般不会有出错的情况发生。不过如果想要更加准确的确诊,小编建议患者也可以去进行实验室方面的检查,比如一些免疫项目测试等。
心肌炎能引起心脏增大吗
有不少心肌炎患者发生心脏增大的症状之后看不懂B超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生心脏增大,下面几篇文章小编将着重分析一下心脏增大的分类和鉴别。心脏增大是可以由心肌炎引起,叩诊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与心包积液时的心界变化相似,依据X线及超声心动图可对二者加以鉴别。
心肌炎指发生于心脏肌层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及心力衰竭,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指原因未明的心肌病,病变仅位于心脏,而后者是心脏受全身性疾病所累及,病变除侵犯心脏外,还侵及其他器官。
1、原发性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其病因不明,推测;与病毒感染及免疫机制缺陷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男性,常有20-50岁起病,以心力衰竭力主要表现J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心电图可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显示全心腔扩大,室间隔及室壁变薄、运动减弱,瓣膜口开放幅度较小。
扩张型心肌病须注意与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型相鉴别。前者发病年龄较轻,心力衰竭可为首发症状,经治疗后心影可缩小;后者多为老年患者,既往可有多年的冠心病史。超声心动图对二者鉴别意义较大。
(2)厚型心肌病: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病理特征为心肌不均匀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及室间隔。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在30岁之前即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查体心尖搏动呈抬举性,心界向两侧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并出现异常Q波,对本病有提示诊断的意义。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肌的不对称肥厚,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为心肌纤维化或心内膜纤维增生,导致心脏部分堵塞。多见于婴幼儿,心脏增大较迅速,症状与体征表现和缩窄性心包炎相似,但前者于二尖瓣或三尖瓣区常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有束支传导阻滞J心室肥厚等变化;而后者于X线检查可见心包钙化,患者常有结核病史。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二者鉴别诊断意义较大。
(4)围产期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发生于产前三个月或产后五个月之内的心肌病。患者过去无心脏病史,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力衰竭,发病距分娩的时间越近,症状也越重。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有心律失常等改变。诊断本病时须排除心瓣膜病、心包积液及其他类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此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5)克山病:克山病为一地方病,与硒缺乏有关,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云南一带,病区主要在丘陵地区,北方主要侵犯育龄期妇女,在南方则多见于断奶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有胸闷、心民乏力、恶心* 吐等,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律不齐。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X线检查示心脏向两侧扩大,以左心室为著。
2、继发性心肌病
(1)贫血性心脏病:本病患者有长期重度贫血病史。皮肤效膜苍白,心尖部可闻及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由于心脏增大,有时在心尖部、主动脉瓣区与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功能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S-T段压低等变化。抗贫血治疗奏效后,上述的心脏病病征可基本恢复。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本病女性多见,常为40岁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有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随着原发病的好转,心脏病变基本治愈。
另外,对于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若同时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而洋地黄疗效较差时,应考虑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
(3)或液性水肿性心脏病:本病临床较少见,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心绞痛等,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易与新液性水肿本身引起的全身水肿、心悸、呼吸困难相混淆,甚至漏诊。二者的鉴别要点为:①部液性水肿的静脉压往往正常,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静脉压增高;②鼓液性水肿时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压力正常,劳动后心输出量增加,但无肺动脉或全身性静脉压的升高,而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情况正相反;③胸部X线检查示载液性水肿时可有浆膜腔积液,但无肺充血征象,并发充血性。动力衰竭时肺充血为其特征;④猪液性水肿时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对水肿无效,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则治疗有效。
(4)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脏病系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心脏所致。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了心动过速、奔马律、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如不及时治疗,多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5)系统性硬皮病所致的心脏病变:硬皮病晚期可累及心脏,出现劳力性气促及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心力衰竭,若一但出现,对洋地黄治疗反应较差。
(6)脚气病性心脏病:脚气病性心脏病是脚气病中的一个严重类型,临床较少见。发生于热带地区,患者有长期的维生素B1;缺乏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发组,心脏普遍性增大,脉压增大,以及维生素B1缺乏的症状如步态失调,膝腔反射消失等。若发生心力衰竭,常为急性,易导致死亡。上述症状经维生素B1;治疗后可缓解,心脏病征也随之消退。
(7)高山性心脏病变:高山性心脏病变为高山病的表现之一,根据起病急缓,可分为两型:①心脏型急性高山病:发生于进人高山(高原)后的初期,是心脏对缺氧环境的一种急性反应,患者可有心悸气短、红细胞增多,多出现心脏杂音,心脏增大;②高山性心脏病:发生于患者在高原地区工作一段时期后,未能适应缺氧环境而发生的一种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心前区不适,气喘,发组,心脏普遍性增大,多合并全身水肿及体循环淤血征象。
(8)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脏淀粉样变性较少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半数合并巨舌症,发病多在物岁以上,有病因未明的心脏增大与心力衰竭,或伴有肺功能不全。继发性心脏淀粉样变性多发生于慢性化脓性疾病过程中,可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本病临床表现与限制型或扩张型心肌病相似。心电图突出的表现为低电压。X线检查示心脏普遍性增大,搏动减弱。确诊有赖于心肌活检。
阴囊肿大检查诊断
一、病史
详细询问阴囊肿大的病史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应询问阴囊肿大的病程,局部症状及全身或其他系统的症状等。
1、病程的长短 感染性阴囊肿大往往起病急骤;鞘膜积液病程进展缓慢,常迁延数年;睾丸肿瘤一般病程较短;象度肿有长期涉触疫水史,呈渐进性发展;腹股沟疵引起的阴囊肿大多随腹内压变化而异,时大时小。
2、局部症状 感染性阴囊肿大多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睾丸或附事肿瘤多有坠痛;象皮肿后期常因继发感染而有湿疹或溃疡。
3、全身或其他系统症状 阴囊肿大伴全身发热系急性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睾丸炎;附睾结核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结核的症状。
二、体格检查
1、局部触诊 局部触诊是诊断阴囊肿大最主要而又简单的方法阴囊及其内容物属于外生殖器官,检查者必须熟悉掌握阴囊内容物的大体解剖,才能明确诊断病变是发生在阴囊内还是阴囊皮肤;是原发于阴囊内容物,还是来自腹股沟区;是睾丸肿大,还是附睾肿大;是囊性肿大还是实质性肿大……。检查时患者应先取站立,继做卧位检查检查者双手同时触诊有利于左右比较。
2、咳嗽冲击感 对于来自腹肌沟区的肿物通过咳嗽冲击感检查鉴别腹股沟迹和鞘膜积液。
3、透光试验 对于鉴别阴囊肿大是囊肿性还是实质性的有重要价值
4、阴囊穿刺 为了鉴别阴囊积液的性质可穿刺抽液检查,但对实质性肿大亦可抽吸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5、其他检查 包括前列腺检查腹部检查及有关的全身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和血沉等检验在急慢性感染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血涂片镜下找到微丝蝴对诊断阴囊象皮肿有诊断价值;测定血或尿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甲胎球蛋白(AFG)对诊断睾丸绒毛膜上皮癌或胚胎癌有重要意义:
四、影像学诊断
主要有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伽得血管造影、红外线阴囊温度记录法等综合上述诊断思路。
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风湿性心脏病检查诊断
一、检查
1、X线检查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无明显异常发现。严重者左心房和左心室明显增大,明显增大的左心房可推移和压迫食道。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增大。可见肺静脉郁血,肺间质水肿和Kerley B线。常有二尖瓣叶和瓣环的钙化。左心室造影可对二尖瓣返流进行定量。
2、心电图检查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心电图可正常。严重者可有左心室肥大和劳损;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左,右心室肥大的表现。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左心房增大者多有心房颤动。窦性心律者P波增宽且呈双峰形,提示左心房增大。
3、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检测和定量二尖瓣返流的最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反射增强,变厚,瓣口在收缩期关闭对合不佳;腱索断裂时,二尖瓣可呈连枷样改变,在左心室长轴面上可见瓣叶在收缩期呈鹅颈样钩向左心房,舒张期呈挥鞭样漂向左心室。M型超声可见舒张期二尖瓣前叶EF斜率增大,瓣叶活动幅度增大;左心房扩大,收缩期过度扩张;左心房扩大及室间隔活动过度。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心房收缩期返流。左心声学造影见造影剂在收缩期由左心室返回左心房。
4、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血池显象示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肺动脉高压时,可见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扩大。
5、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肺动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大,左心导管检查左心房压力增高,压力曲线v波显著,而心排血量减低。
二、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心尖区典型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有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