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里对心脏好 天池穴消胸闷心痛
按摩哪里对心脏好 天池穴消胸闷心痛
取穴:仰卧位,先定第4肋间隙,然后与乳头中点外开1寸处取穴。女性应于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向外1寸处取穴。
天池穴在胸廓,胸廓为清虚境界,居天位,穴呈足少阴脉气转注而来,按揉天池能治疗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心绞痛,心脏外膜炎等症。
按摩手法:正坐或仰卧,双手举起,掌心朝向自己胸前,四指并拢指尖相对,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天池穴,有明显酸痛感,每次可以治按压一侧穴位,或者双侧同时按压1-2分钟,早晚各一次。
冠心病按摩哪个部位
抚胸拍心消除胸闷胸痛
抚胸和拍心对于消除胸闷,胸痛均有一定效果。腹式呼吸时,横膈运动帮助改善胸腹腔血液循环,对心脏可起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心脏本身的营养和血供,对心电图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抚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摩,两手交替进行,按摩32次。
拍心:用右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心前区,拍打48次,拍打轻重以患者舒适能耐受为度, 在进行以上按摩时,要求腹式呼吸, 思想集中,用意识引导按摩活动,并尽可能与呼吸 相配合,每天按摩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按揉内关强壮心脏功能
内关位于前臂内侧,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常按压此穴,可增加心脏功能,缓解胸闷胸痛之症。
按摩方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侧前臂内侧的内关穴位(手腕横纹上二指处,两筋之间),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
配穴按摩: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平时则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钟;心绞痛甚者,可加按心俞,膻中,以宽胸理气止痛;气急,胸闷者,可加按肺俞,定喘穴,以宣肺降气。
按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发作的常见症状,发生心绞痛时,要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并消除紧张心理,立即服用备用药物,在没有备用药物的情况下,可以按压至阳穴以缓解。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扶着患者肩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硬币,将硬币边缘横放于至阳穴上,适当用力按压,约需按压3分钟以上。经按压后若症状仍无缓解,应速送医治疗。
定位:至阳穴位于两侧肩胛下角内连线与脊背正中线之交点。
老人气滞血瘀按摩三个特效穴位
1、神门穴
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2、内关穴
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每次按要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3、天泉穴
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闷,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怎样按摩治疗乳腺增生 天池穴
取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五寸。
作用:天池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宜于调理乳痈,胸闷,心烦,咳嗽,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等疾病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防治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疾病。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缓解胸闷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适量的进行按摩,有益于人体缓解人体胸闷、心痛以及手掌发热等症状,有利于人体健康。
帮助睡眠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内关穴,而内关穴是治疗人体睡眠的重要穴位,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适量的按摩心包经,具有一定帮助睡眠的作用。
预防疾病
心包经连接人体十二经脉,心包经畅通,自然人体状态就会不错,可以帮助预防和缓解疾病的产生,比如:忧郁烦躁、紧张不安、心脏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
哮喘按摩哪里最有效 四穴搭配按摩治疗哮喘
天突穴: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环形按揉天突穴50次,力度轻柔,速度适中
列缺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曲池穴: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按摩解析:天突理气化痰,清咽开音,列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曲池清热合营,降逆活络;内管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四穴搭配,可增强止咳平喘,补气理气之功,缓解哮喘及其引起的胸闷等病症。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适量的进行按摩,有益于人体缓解人体胸闷、心痛以及手掌发热等症状,有利于人体健康。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内关穴,而内关穴是治疗人体睡眠的重要穴位,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适量的按摩心包经,具有一定帮助睡眠的作用。
心包经连接人体十二经脉,心包经畅通,自然人体状态就会不错,可以帮助预防和缓解疾病的产生,比如:忧郁烦躁、紧张不安、心脏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
天池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天池的好处
天池穴与干净,胆经等许多经络相通,是疏通厥阴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天池穴,有利于疏通淤塞,化解浊气,起到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乳腺增生,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于心脏外膜炎,脑充血,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目视不明,热病汗不出,咳嗽等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还能有效缓解胸闷,心烦,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疟疾等症。
胸闷按摩哪个地方缓解最有效
胸闷就按天池穴
【位置及取穴】:位于胸部,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效及主治】:宽胸消胀。主治胸闷,咳嗽,气喘,胁肋胀痛,瘰疬,乳痈等。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口一样,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我们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往往情感细腻,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生闷气,情志不舒,常常使她们感到胸闷气短。据心理学家统计,此种原因导致的胸闷气短是最常见的。这时最好按摩一下天池穴可化解胸闷。
天池穴位于胸部,在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处。男性朋友好找,一找就能找到;女性朋友可先找腋下3寸处,对着乳房旁边的位置就是这个穴位。
天池穴与肝经、胆经等很多经是相通的。当我们感觉气郁的时候,郁结的闷气、火气就沿肝胆两经而上,上行至心包经。而肝经和心包经都属于厥阴经,在腿上表现为肝经,在胳膊上表现为心包经。如果肝经上有淤血,心包经就会被阻塞不通了。所以心包经有阻塞,都跟肝经淤阻有一定的关系。天池穴就是心包经和肝经交接的点,因此这个穴位非常重要。
天池穴非常容易淤阻,很多女性朋友有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都是首先在这里有淤阻。因为“百病生于气”,所以把侵入到心包经上的浊气消掉也就等于阻截了百病入侵。
在这里,我们建议女性朋友们平时一定要坚持每天用掌根转着揉它,顺着它捋,可以很好地防治乳腺增生。
平时感觉胸闷的人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
天池的定位在哪里
天池准确位置
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胸部,腋下3寸,乳中穴1寸处。
快速取穴:
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按摩天池的好处
天池穴与干净,胆经等许多经络相通,是疏通厥阴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天池穴,有利于疏通淤塞,化解浊气,起到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乳腺增生,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于心脏外膜炎,脑充血,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目视不明,热病汗不出,咳嗽等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还能有效缓解胸闷,心烦,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疟疾等症。
天池穴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或仰卧,举起是换手,掌心朝向自己的胸前,四指相对,用大拇指的指腹向下垂直按压乳头外1寸的穴位处,以有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左右穴位各按压1次,每次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压。
2.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根旋转按摩,再以逆时针方向用手掌根旋转按摩,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每次1-3分钟。
拍心包经的好处和时间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生活中经常进行拍打,有益于人体缓解人体胸闷、心痛以及手掌发热等症状。
心包经连接着人体的内关穴,而内关穴是治疗人体睡眠的重要穴位,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适量的按摩心包经,对人体睡眠具有促进作用。
心包经连接人体十二经脉,心包经畅通,人体精神面貌就会好,适当进行拍打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疾病的产生,比如:忧郁烦躁、紧张不安、心脏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
心包经是人体心脏的保护组织,是人体重要的气血通道,通常在19:00-21:00这段时间最旺盛,这时候适当进行拍打心包经,效果最好,尤其是对于心脏不好者来说,这时候拍心包经是比较好的。
睡眠不好的原因 带“气”入睡
与清醒的状态相比,睡眠可能让你对糟糕经历的记忆更加牢固,那些让你愤怒的画面会更长久地出现。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导致失眠或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生气所引起心律不齐的心电图比一般心律不齐来得更加混乱,也更加不稳定,所以是最致命的,像愤怒这样的强烈情绪可能会使心律中断,危及生命。女性生气时,还容易长色斑、加速脑细胞衰老,导致胃溃疡和心肌缺氧,甚至可能引发甲亢和乳腺癌。
对策:先消气再睡觉,如果非常愤怒,一定要倾诉出来,万万不可生闷气。另外,人体还自带3个消气阀,不妨及时打开,像泄洪一样把怒气泻掉。
爱生闷气、焦虑、心烦意乱的人,按摩脚面,能快速让人神清气爽、心平气和。这是因为,此处是太冲穴的所在位置,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又称“消气穴”。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两侧穴位,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
劳宫穴的所在位置,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按摩劳宫穴,可起到静心宁神、镇定醒脑的作用。
方法:快发火时,抠手心。人在快要发火时,可轻握拳头,用中指抠自己的掌心处1~2分钟,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
情绪激动,按天池穴。此穴可缓解不良情绪。
方法:按摩,双臂胸前交叉,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揉对侧天池穴3分钟。
另外,每天晚上按揉天池穴,乳房的气血通畅,得乳腺增生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如何祛湿用身上三个排湿口
1、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疗上肢瘫痪、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等。
所以生活当中想要去除湿气的话,不妨在家按按这个部位哦,是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湿气的。
2、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出口,如果这里被堵住,湿气就很难从身体排出,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会发生。
平时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
3、腋窝——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动脉的搏动处。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它与心相连,汇集了很多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大家可以常常按揉或拨动,一次36下左右,一天按2次,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理睡眠的作用,缓解心悸、胸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