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线状苔藓临床研究

线状苔藓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显示,本病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婴儿及成人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某一肢体的一侧,上肢比下肢多见。皮损为肤色或灰白色,部分为淡红色的苔藓样小丘疹,沿肢体呈连续或间断的线状排列。多为单侧性分布,偶见双侧者。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发痒。部分病例合并白色糠疹、轻度异位性皮炎、甲营养不良等。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根据皮炎的特点,发疹部位,有无自觉症状、特征的皮肤病理改变,可诊断本病。但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线状扁平苔藓:好发于成人,皮损为多角型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可见Wickham纹,中央常有脐窝,同型反应明显,瘙痒强烈,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可见带状浸润,真皮乳头有胶样小体。②带状银屑病:基本损害为附有银白色云母状鳞屑的红色斑丘疹,刮除鳞屑后可出现薄膜现象,轻刮薄膜有点状出血现象。③神经性皮炎:有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持续时间长。④单侧性疣状痣:多在出生时存在,皮疹较硬,呈角质性疣状突起,无自愈倾向;组织病理特点为角化过度,棘细胞层肥厚,乳头瘤样改变,倾向于成为银屑病样型。而线状苔藓倾向于成为苔藓样型变化。

本病有自限性,皮损可自行消退而自然痊愈,诱因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一般不需治疗。迁延时间较久者可对症处理,或采用中医药治疗,如中药大枫子油或蛋黄油外搽。

线状苔藓有什么特点

线状苔藓会有自身的一个局限性,不能过于过分的治疗,以防发生疤痕。必要时外用10%尿素软膏,也可以用氢化可的松霜或2.5%白降汞膏治疗,效果好。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12例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9.3岁(2~23岁),其中<5岁1例,5~10岁7例,10~15岁3例,>15岁1例。发病前有外伤1例,局部受压1例,带状疱疹愈后1例,其余9例无明显诱因。

合并白色糠疹3例,轻度异位性皮炎1例,甲营养不良1 例,家庭中无类似疾病。发病部位及分布:上肢6例(46.2%),下肢3例(23.1%),多为内侧;躯干1例(15.4%),颈部一侧1例 (7.7%),右上肢及左下肢1例。单侧性分布10例,双侧性分布2例。多沿着血管或神经,分布于四肢、颈部一侧,或围着躯干分布。

临床特点

早期损害为针尖至栗粒大扁平多角形活圆形苔藓样丘疹,表面略有光泽,附有少量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逐渐发展呈燕尾服状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长短、宽窄不一的连续或断续的条纹状或带状,线条宽为0.2~0.3cm,有时可延伸与整个肢体等长。

线状苔藓的危害有哪些呢

一、线状扁平苔藓的丘疹危害有哪些?

丘疹的形状像针头大小,微微隆起,此丘疹偶尔可见于伴白纹的颊粘膜,但要注意不应与皮脂腺异位症混淆,原因是二者可同时存在。而异位皮脂腺一般可呈淡黄色的颗粒状,可丛集或散在分布,除非常浅表的丘疹以外,一般都可隐伏于皮肤的粘膜之下,一般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此外,唇红部也是此种异位皮脂腺好发的区域,一般上唇多见于下唇。在观察线状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丘疹时必须要细心,因为有时会在你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此种病症。

二、线状扁平苔藓的其他危害有哪些?

1、斑块:斑块发生损害区的乳头表现为消失而平伏。

2、水疱:水疱一般表现为粟粒状,可多见于软腭部位,但偶尔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

3、糜烂:糜烂型的线状扁平苔藓较为常见,发病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其发病几乎可遍及整个口腔粘膜。在某些区域中还可能隐约的看到白纹样的损害,因其没有较为典型的表现,所以不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依据。

4、网状损害:网状损害病人一般自觉粘膜表面比较粗糙,口唇在活动时可能会因受牵拉与在进食时可能有轻度的刺激痛等,此种感觉也是与同白色角化病加以区别。

扁平苔藓除了有丘疹的损害以外,还有斑块、水疱、糜烂以及网状损害四种临床表现。如果您有此类疾病的症状表现,建议您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对于扁平苔藓你了解的有多少

西医认为口腔扁平苔藓病因不明,从临床和基础的研究中发现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慢性肝炎,胃溃疡等系统疾病,以及免疫亢进等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口腔粘膜的白色珠光色条纹或斑块,慢性病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病中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粘膜联发疾病。因为发生在皮肤上的损害为有腊光样光泽的丘疹,丛集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乍一看,很像地上长出的“苔藓”,所以叫“扁平苔藓”;口腔粘膜的表现并不像皮肤那样如“苔藓”,但因为是同属一病,故称为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学界对此病的定义是: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浅在性炎症的角化性病变。最多见于颊粘膜,其次为舌、唇、腭、牙龈及磨牙后区粘膜。病损主要表现为左右对称的白色线状、树枝状、环状或网状条纹,条纹两侧的粘膜发红。

有时病损发生于舌背可表现为浅灰白色斑块,同时可伴发白纹。白纹的颜色从灰白到乳白色不等,但都呈白珠光色,很容易辨认。有时上述白色病损可伴有疱或溃疡,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口腔扁平苔藓。其病程慢性迁延,可以复发,且有癌变可能,属于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与皮肤扁平苔藓可以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也可能单独发生。但联合发病并不等于容易发。

小孩怎么会得线状苔藓

线状苔癣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患者最短发病时间为2周,最长为4年,而介于3个月~1年的占57%.均未发现明确的发病原因.仅1侧有痒感,其余均无自觉症状.患病部位:面部,上肢,下肢.其中发生在4肢伸侧,屈侧,右胸,右大腿,右侧上下肢,背均有分布.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必要时可以用一些激素药,但同样是用激索类软膏治疗,有的几周痊愈,有的要几年才痊愈.所以,我们认为用激索类软膏治疗与不治疗区别不大,还是不要治疗较合适,是否可用抗病毒治疗,有待商榷 。

线状苔藓的成因

线状苔癣是一种病因不明,好发生在儿童四肢的自限性病。多发生于5~15岁儿童,亦可见于婴儿及成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皮疹突然发生,初发时为正常皮色或灰白色,约帽针头大至粟粒大,多角形或圆形扁平丘疹,表面略有光泽,覆有少量鳞屑。

病程中丘疹增多、密集,呈连续或断续的、长短宽窄不一的条纹状或线状排列。发疹多为单侧性,双侧者少见,有时皮损可延伸至与肢体等长,多沿血管、神经分布。

皮损好发于颈旁、四肢,尤以上肢为多见,亦可见于腹部、臀部或躯干各处。自觉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有轻度痒感,如发生于婴儿尿布区,则有剧痒。病程慢性,通常发疹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退,愈后皮肤恢复正常,或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少数迁延时间较久。

线状苔藓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本组12例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9.3岁(2~23岁),其中<5岁1例,5~10岁7例,

10~15岁3例,>15岁1例。发病前有外伤1例,局部受压1例,带状疱疹愈后1例,其余9例无明显诱因。合并白色糠疹3例,轻度异位性皮炎1例,甲营养不良1例,家庭中无类似疾病。 发病部位及分布:上肢6例(46.2%),下肢3例(23.1%),多为内侧;躯干1例(15.4%),颈部一侧1例(7.7%),右上肢及左下肢1例。单侧性分布10例,双侧性分布2例。多沿着血管或神经,分布于四肢、颈部一侧,或围着躯干分布。

临床特点

早期损害为针尖至栗粒大扁平多角形活圆形苔藓样丘疹,表面略有光泽,附有少量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逐渐发展呈燕尾服状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长短、宽窄不一的连续或断续的条纹状或带状,线条宽为0.2~0.3cm,有时可延伸与整个肢体等长。皮损为灰白色,部分为淡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伴有轻度瘙痒2例。起病急,9例在3~6个月内自行消退,3例迁延时间较长,超过6个月,其中1例达3年。

扁平苔藓临床特点

本病好发于40~49岁的女性,患病率为0.5%左右,发病部位多见于颊、舌、唇及牙龈等粘膜, 病变常为对称性分布,尤以颊粘膜最为多见。典型病损是在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条纹,条纹之间的粘膜发红,这些条纹可呈网状、线状、环状或树枝状。

1.皮肤损害:

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如黄豆大、绿豆大,呈紫色或暗红色。丘疹融合如苔藓状,皮肤粗糙,丘疹间可见明显的皮肤皱纹,多呈对称性病损。瘙痒是皮肤损害的特点。

2.口腔粘膜损害:

往往有明显的对称性或双侧性。患者有粘膜粗糙感、紧缩感与轻度刺激痛。

3.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部位与临床类型:

1)颊粘膜和前庭沟:是扁平苔藓最常见的部位。

形态特点:

①短索状:条纹较粗,灰白色,长约1~2cm,扭曲、直或弧形。

②树枝状:许多粗细条索状相互交叉呈扁状扩散似树枝。

③网状:为细而稠密的白纹,可伴有糜烂。

④丘疹:粟米粒或针尖状小点,微隆起,可见白纹状损害。

⑤环状:呈圆环形,直径在0.5cm以内,中央与周围色泽一样。

⑥斑块状:白色斑块之间可见正常粘膜。

2)舌部:圆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或珠光色斑块,在舌背常呈对称性发生,周围可见白纹,舌腹和口底常为不规则圆形网状损害,可发生糜烂。

3)唇红部:下唇多于上唇,多呈网状、条纹状,表面常有鳞屑、糜烂后常形成黑色血痂。

4)腭部:较少发生,软腭部以粟米大小的水疱多见,硬腭常为紫红色的带状损害。

5)牙龈:灰白色斑块,网状或红色小点状损害。

口腔扁平苔藓会不会癌变

将扁平苔藓视为癌前状态范畴的依据主要包括三方面:

(1)许多临床为主的随访研究中发现,本病确有发生癌变者;

(2)在病理组织学中找到本病与癌变的联系;

(3)实验研究发现将扁平苔藓损害悬液移种于裸鼠可使其发生癌变;

(4)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显示癌前病变影像;

(5)定量组织学、超微结构、抗角蛋白抗体、血型抗原免疫组化及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检测显示口腔扁平苔藓确有癌变潜能。

由上可知,尽管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率不高,但是它确有癌变的可能,癌变后基本属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因此加强临床随访,对及时发现或预防口腔扁平苔藓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改变口腔粘膜与皮肤损害的镜下所见基本相同,可概括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此外,有时在棘层、基底层或结缔组织内可看到圆形的嗜酸性胶状体,其体积小于棘细胞,但胶状体也可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在电镜下可见基底细胞的桥粒与半桥粒的松解变性,于是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在基底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疱。变性的桥粒可能成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以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下,有时能在基底膜区出现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所产生的荧光。此外,还可看到基底膜的改变;不规则、增厚、断裂与重新形成;基底膜断裂使炎症细胞进入棘层,棘层内的胶状体可能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的变性或死亡的上皮细胞。

【预后】一般来说, 比较典型的扁平苔藓是不易癌变的。病损反复糜烂应引起重视。萎缩型、斑块型, 特别是发生在危险区舌缘、舌腹口底、牙槽嵴、牙龈处者更应密切观察。

如何鉴别线状苔藓与线状扁平苔藓

线状苔藓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会长一些珠光白色的,有光泽的小丘疹构成条纹状。线状苔藓(lichen striatus)是一种以线状排列的多角形丘疹为典型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女孩多见,成人偶见。多突然发病。初发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扁平丘疹,淡红色或皮色,上覆少量鳞屑,皮损增多后可形成1~3cm宽的条带沿肢体长轴呈线状排列,条带可呈延续性或中途断开,躯干亦可发疹,偶见于面部,常单侧发生;无自觉症状或偶有痒感。皮损延及指、趾时可累及指甲,出现甲板变薄、甲纵嵴、分裂、甲床角化过度。多数患者数月后皮损自行消退。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本病不难诊断。需与线状扁平苔藓、带状银屑病和条状分布的慢性单纯性苔藓等进行鉴别。

治疗:

多为自限性,无须治疗。顽固者或皮损显着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0.1%维A酸软膏。

扁平苔鲜为口腔粘膜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多见的损害为白色条纹,皮肤损害为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糜烂型及萎缩型扁平苔藓而又久 治不愈者要提高警惕。

扁平苔藓的危害有哪些

1.众多临床研究发现,扁平苔藓患者中发生癌变者存在;

2.临床医学中的病理组织学中有关于扁平苔藓与癌变有所关联的记载;

3.用裸鼠做扁平苔藓是否存在癌变的可能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将扁平苔藓损害悬液移种于裸鼠可使其发生癌变;

4.运用现代医疗器械—放射自显影技术,该技术研究发现,扁平苔藓显示癌前病变影像;

5.生物学专家进行相关研究,运用定量组织学、抗角蛋白抗体、血型抗原免疫组化及相关癌基因进行检测,显示扁平苔藓确有癌变潜能。

由此可以得知,扁平苔藓是有癌变的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自身患有扁平苔藓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很多时候,大部分扁平苔藓的患者就是缺少警惕,没有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最终导致了病情的加重,乃至出现癌变的情况!

相关推荐

常见的引起扁平苔藓的原因有哪些

1、精神神经因素,患者因环境、家庭、工作,个人生活等各方面原因,身心活动受影响,精神受到创伤,紧张、焦虑、忧郁等,使机体发生心理、病理、生化代谢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失调紊乱而致病。这是常见的引起扁平苔藓的原因。 2、感染因素,也是常见的引起扁平苔藓的原因。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本病与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Thyreason等在病损上皮细胞内发现类似病毒的核内小体,曾认为是致病病毒,但电镜观察,表明这种核内小体是病损区细胞核膜的横切面,系上皮细胞内非特异性结构,并非病毒颗粒。有的学者电镜观察上皮深层有细胞

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是什么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如果扁平苔藓发生在口腔内就称为口腔扁平苔藓。扁平苔藓主要是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扁平苔藓的病因病理就是如此。那么,扁平苔藓的病因组织你知道吗?还是由专家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皮损通常为平顶而有光泽的多角形紫色丘疹。彼此融合成斑块,或形成糜烂和水疱,丘疹上可有细的网状白纹,称WicLham纹,常有搔痒,好发于前臂屈侧、下肢、龟头和口腔熟膜,偶可泛发。根据其皮损形态又可分为毛囊性扁平苔藓、大疱性扁平苔藓

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是什么

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皮损通常为平顶而有光泽的多角形紫色丘疹。彼此融合成斑块,或形成糜烂和水疱,丘疹上可有细的网状白纹,称WicLham纹,常有搔痒,好发于前臂屈侧、下肢、龟头和口腔熟膜,偶可泛发。根据其皮损形态又可分为毛囊性扁平苔藓、大疱性扁平苔藓、肥厚性扁平苔藓、萎缩性扁平苔藓等多种亚型。 【组织病理】 典型扁平苔藓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突呈锯齿形。紧靠表皮的真皮内和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致密的淋巴细脑呈

舌扁平苔藓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

1、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舌扁平苔藓反复发作 舌扁平苔藓发病因素较多,但很多舌扁平苔藓患者都具有精神紧张、焦虑、失眠、心情郁闷等心理问题,以及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胃肠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这一切都可以影响到口腔黏膜健康,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增加舌扁平苔藓的发病概率。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口腔健康。 2、免疫因素导致舌扁平苔藓反复发作 自身免疫因素是舌扁平苔藓病因的一个方面。现在已经发现舌扁平苔藓患者的口腔上皮内存在着扁平苔藓的特异性上皮抗原,患者机体免疫调节系统有功能紊乱的表现。 3、内

引发扁平苔藓的病因是什么

扁平苔藓是口腔疾病的一种是非常的影响皮肤和口腔黏膜表面的一种炎性疾病。得了这种疾病之后,一般的咬食的动作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而且不管是热的还是凉的东西,吃进嘴里都会有一些疼痛难忍的症状,得了这个病可不像一般的那么好治疗,所以一定要在根源上找出疾病发生的病因并加以治疗。 扁平苔藓的病因: 1、精神神经因素:患者因环境、家庭、工作,个人生活等各方面原因,身心活动受影响,精神受到创伤,紧张、焦虑、忧郁等,使机体发生心理、病理、生化代谢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失调紊乱而致病。这是常见的引起扁平苔癣的原因。 2、内分泌因

口腔扁平苔藓的定义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粘膜联发疾病。也是我们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为大家做具体的介绍: 因为发生在皮肤上的损害为有腊光样光泽的丘疹,丛集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乍一看,很像地上长出的“苔藓”,所以叫“扁平苔藓”;口腔粘膜的表现并不像皮肤那样如“苔藓”,但因为是同属一病,故称为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的定义: 口腔学界对此病的定义是: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浅在性炎症的角化性病变。最多见于颊粘膜,其次为舌、唇、腭、牙龈及磨牙后区粘膜。病损主要表现为左右对称的

扁平苔癣怎样鉴别

1.颊扁平苔藓:颊为口腔扁平苔藓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一般认为可达80%~90%。Andreason统计115例扁平苔藓中,114例颊部有扁平苔藓损害,单侧颊部损害只有6例。颊部病损以磨牙前庭沟为好发区域,可沿前庭沟向前蔓延至口角,向后波及磨牙后垫翼下颌韧带区域,甚至波及整个颊部粘膜。病损形态多样,以网状灰白条纹最多见,也可有树枝状、线条状、环状、丘疹、斑块、结节等不同类型损害。在颊咬合线区常表现为索条状、斑点、线状或网状损害。颊部斑点损害应与皮脂腺移位区分。颊部损害多为双侧对称发生,单侧发生损害较少。 2.

糜烂性扁平苔藓病因

1、细菌感染:相关人员对此做过多年研究,否定了病毒诱发口腔糜烂性扁平苔藓的可能,证实细菌可能为口腔糜烂性扁平苔藓的致病一大诱因。 2、内分泌状况:女性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处于更年期者发生口腔扁平苔藓的几率相对大的多。 3、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旦缺乏,会导致人体内一部分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 4、免疫学情况:免疫学情况是否与口腔扁平苔藓的诱发有所关联。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该病病情波动、反复与淋巴细胞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与口腔溃疡的区别

说起扁平苔藓您可能不太了解,扁平苔藓是一种可以发病与人体任何部位的疾病,包括口腔黏膜上,就被成为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与口腔溃疡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所以如果您患有这种疾病,请积极进行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与口腔溃疡的区别有哪些呢?我们从发病原因,症状及诊断三个方面进行区别: 病因方面的区别 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口腔溃疡,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实际上不是癣,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浅性、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口腔黏膜,也可发生在皮肤、生殖器、指甲或趾甲。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特点是口腔颊、舌、唇、腭等处黏膜上,出现白色颗粒状条纹或网状、树枝状、斑块状、环状丘疹或水疱等多种形式的病损,且往往具有明显的左右对称性。 一、典型扁平苔藓 本病多见于成人,30~6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和老人少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典型皮损为紫红色或暗红色,红褐色帽针头至扁豆大多角形扁平丘疹,边缘境界清楚,表面覆有一层薄的,有蜡样光泽的黏着性鳞屑图1,2,有时可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