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知母的药方选录

知母的药方选录

⑴治伤寒脉浮滑 表有热 里有寒;或三阳合病 腹满 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甚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或伤寒脉滑而厥 里有热:知母300克 石膏500克 (碎) 甘草(炙)100克 粳米六合.上四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汤成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⑵治伤寒狐惑 咽喉涩痛 口唇破 吐脓血:知母 (焙)50克 石膏50克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四味 粗捣筛.每服15克 水一盏半 糯米一匙 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圣济总录》知母汤)

⑶治久近痰嗽 自胸膈下塞停饮 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 研匀.每服一字 用姜三片 二面蘸药 细嚼咽下 便睡 次早必泻一行 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⑷治久嗽气急:知母(去毛 切)25克(隔纸炒)杏仁(姜水泡 去皮尖 焙)25克.以水一钟半 煎一钟 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分 为末 米糊丸 服五十丸 姜汤下 以绝病根.(《卫生杂兴》)

⑸治肺家受燥 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⑹治伤寒胃中有热 心觉懊恼 六脉洪数 或大便下血: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甘草5克.水煎热服. (《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⑺治肺劳有热 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炒)、贝母(炒)等分.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⑻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 动作倦怠 上半日咳嗽烦热 下午身凉气爽 脉数有热者:知母15克 黄柏15克 人参10克麦冬25克 广皮5克 甘草3克.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玉竹药用价值

1.肺阴虚证。该品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与麦冬、地黄、贝母等品同用。

又因该品滋阴而不碍邪,与疏散风热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阴虚之体感受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等症,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留邪,如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胃阴虚证。该品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此外,该品还能养心阴,亦略能清心热,还可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宜与麦冬、酸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配伍。

药方选录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②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③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④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

知母药材的鉴别

⑴ 取该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分钟,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 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最后显棕色。

⑵取该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 小时后浓缩至约5ml ,加水10ml,用苯2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加苯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7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8% 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 的混合液(0.5:5) ,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肠炎中医治疗

①寒邪犯胃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香附。

②宿食停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

【治法】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③肝胃气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治法】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

【方药】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芍药、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甘草。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泽泻、贝母。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甘草。

⑤瘀血阻络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法】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⑥脾胃虚寒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

【治法】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

【方药】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枣。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治则为养阴益胃。

【方药】方选养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桑叶、甘草。

远志的药方选录

1.治心气不定 五脏不足 甚者忧愁伤悲不乐 忽忽喜忘 朝瘥暮剧 暮瘥朝发 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 人参三两.上四味 捣下筛 服方寸匕 后食 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 日五 亦得.(《外台》引《古今录验》茯神丸)

2.治耳目昏重精神恍惚:用远志二两 枣仁二两 当归一两 苍耳仁五钱 枸杞子、甘菊花各四两.为丸 每早晚各服三钱 白汤下.(《本草汇言》引《本草切要》)

3.治健忘:远志、石菖蒲等分.煎汤常服.(《卫生易简方》)

4.治不寐:远志肉、酸枣仁、石莲肉(炒)等.水煎服.(《种杏仙方》)

5.治小儿惊疾:远志(去心)煎汤.随时饮之.(《普济方》)

6.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 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 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7.治妇人无病而不生育:远志一两 当归身二两.炒燥和匀 每用药一两 浸酒二壶.每日随量早晚饮之.

8.治气郁成臌胀 诸药不效者:远治肉(麸拌炒)四两.每日取五钱 加生姜三片 煎服.(7~8方出自《本草汇言》)

阳痿吃鹿鞭可以吗

其实针对阳痿吃鹿鞭可以吗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阳痿患者导致阳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一些炎症导致的阳痿,只需要治疗好炎症既可以解决阳痿的问题,鹿鞭导致的阳痿,仅仅限于肾虚阳痿。

鹿鞭,中药名。又名鹿肾,鹿冲。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性的外生殖器。宰鹿后,割取阴茎及睾丸,除净残肉及油脂,固定于木板上风干即成。以粗大、油润、无残肉及油脂、无虫蛀、干燥者为佳。

药方选录

①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益气力:鹿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切),粳米二合。先以水二大盏,煮米作粥,欲熟,下鹿肾、苁蓉、葱白、盐椒,食之。(《圣惠方》鹿肾粥)

②治肾气损虚,耳聋:鹿肾一对(去脂膜,切),粳米二合。于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入五味,如法调和,空腹食之;作羹及入酒并得食之。(《圣惠方》鹿肾粥)

③治阳痿,早泄,以及体倦乏力,精神不振:鹿鞭1具,白酒2500毫升,与海马、蛤蚧等配伍,再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④治阳痿,宫寒不孕::鹿肾1具,补骨脂30g,肉苁蓉30g,枸杞30g,韭菜子15g,巴戟天15g。共研为末,制成9g蜜丸。每服1丸,日服2次。(《东北动物药》)

对于阳痿吃鹿鞭可以吗,已经为您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而且也为您介绍了使用鹿鞭补肾治疗阳痿的方法,不过如果说您不知道自己导致阳痿的原因的话,并不建议您盲目的使用鹿鞭来进行治疗,要知道个人体质不同需要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炎

1、肾阳不足型:治疗症状为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2、气滞血痪型:治疗症状为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3、肝肾阴虚型:治疗症状为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炎

中医怎样治疗前列腺炎:

1、肾阳不足型:治疗症状为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2、气滞血痪型:治疗症状为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3、肝肾阴虚型:治疗症状为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脊柱炎的中医治疗

1.阴虚型:

治宜滋肾阴凉血活血祛风止痛。

方选芍药甘草汤加减。药用生地、白芍,麦冬、甘草、知母、蜂房、丹参、木瓜、独活、桑寄生、乳香、没药等。可酌加细辛,但量应少。

2.虚寒型:

治宜温阳为主,佐以祛风、活血、止痛。

方选乌头桂枝汤加味。药用制川乌、草乌(先煎,剂量各在9g以下)、炙甘草、熟地、当归、川芎、桑寄生、细辛、乳香、没药、干姜、桂枝、独活。

3.瘀血型:

治宜活血祛瘀,佐以止痛祛风温经活络。

方选活络效灵丹加味。药用赤芍、丹参、王不留行、桂枝、地龙、土鳖虫、全蝎、蜂房、当归、乳香,没药、徐长卿、虎杖、玄参。

4.湿热型:

治宜健脾清热利湿祛风止痛。

方选四妙丸加味。药用黄柏、苍术、牛膝、秦艽、防己、徐长卿、鸡血藤、白附子、薏苡仁、川断、独活、桑寄生、姜黄。

上述辨证治疗有效率可达90%,但可复发。

痤疮的生活偏方

1、清泄肺胃法:适用丘疹性痤疮或脓包性痤疮,痤疮彼此混杂而生,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代表方剂为白虎汤合枇杷清肺饮化裁。如:石膏、知母、银花、赤勺、生地、白鲜皮等。

2、解毒散结法:适用于脓疱、结节痤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代表方剂为痤疮平。如:白花舌草、公英、地丁、桃仁、黄芪等。

3、调理冲任法:这使用女性的经前痤疮,主要"症状"是经前加重,常伴有痛经或瘀块,舌淡红、苔少、脉细涩。方选益母胜金丹合二仙汤。如:香附、知母、地黄、当归、银花、黄柏等。

地黄药方选录

1.贫血:熟地黄20克,当归15克,阿胶15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天1剂。用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显增高,症状消失。

2.高血压:熟地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

3.糖尿病:生地黄15克,黄连3克,天冬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可使患者的尿糖、血糖逐步恢复正常。

4.关节炎:生地黄100克,水煎,分l~2次服用。能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

5.传染性肝炎:生地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改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鼻出血:鲜生地黄、鲜侧柏叶、鲜艾叶各30克,鲜荷叶3克。水煎服,每日1剂。

相关推荐

中药治疗前列腺炎

在我国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当中,对于前列腺炎这种疾病发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一些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疗获得了健康。那么,中医是如果治疗前列腺炎这种疾病的呢?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止咳

麦冬在我国的中药里是属于养阴药物,在中医认为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对身体出现的脾胃虚寒、口舌干燥、干咳咳血等都可用麦冬泡水喝来缓解及治疗,而对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热病之后的干燥也有缓解作用。 药方: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前列腺中医疗法有哪些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糖尿病

麦冬在世界范围被广泛研究,在临床上麦冬一直都是作为降糖药物来使用,主要机制在于麦冬能作用于胰岛,促进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加肝糖原,同时也具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对血糖的降低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很多降糖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麦冬皂苷。 药方: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 做法: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处方:生地、山药各15克,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白芍、首乌各12克,丹皮、茯苓、泽泻各10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 加减:血压高加珍珠母;腰痛加川断、桑寄生;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选用一贯煎、六味地黄汤加味;或左归饮加味(药用生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制首乌、龟板、白芍、桑椹等)。 心肾不交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

几种中医滋阴降火汤的处方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 【处方】 当归3克 川芎3克 白芍3.6克 川黄柏(蜜水炒)3克 生知母3克 怀熟地黄4.5克 天花粉3克 生甘草3克 元参6克 白桔梗(去芦)9克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六 页首 《明医杂着》卷一:滋阴降火汤 【处方】 生地黄(酒洗)甘草(炙)干姜(炮)各1.5克 川芎 熟地各3克 白芍药(炒)3.9克 陈皮2.1克 当归 白术各3.9克 黄柏(蜜水浸,炙)2

中药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人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 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

中医治疗输精管堵塞的方法都有哪些

1、湿热瘀阻型输精管堵塞者:中药治疗宜以清热利湿,疏通精道为主,可选择四妙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精液黄稠,无精子,腰酸膝痛、小便热涩不畅,睾丸坠胀、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方选四妙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15G,红花15G,桃仁泥15G,当归15G,熟地10G,川芎10G,白芍10G,三棱15G,莪术15G。 2、寒滞血瘀型输精管堵塞者:治疗宜以活血化瘀,温精通络为主,可以选择中药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方为:柴胡,白芍,枳壳,甘草,枯梗,桃仁,红花

慢性前列腺炎怎样吃中药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这里我们做分别的介绍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

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表现,所选择用药不同。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滴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金银花、半枝莲、扁蓄、瞿麦、石韦、川木通、车前子、淡竹叶、桑寄生、灯心草。中成药如银花泌炎灵片。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薏苡,砂仁,泽泻,当归,坤草,陈皮。中成药如蔘苓白术丸。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