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甜饮料当心脂肪肝
常喝甜饮料当心脂肪肝
脂肪肝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前段时间有报道一个高中检查身体,居然会出现脂肪肝,当然30岁的白领出现脂肪肝更不适什么稀奇的事情,一个公司体检,5个男士,有四个是脂肪肝,另一个到是感觉自己不正常,而人们对脂肪肝也缺少足够的认识,不就是肝脏有点脂肪吗?不影响吃也不影响喝,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就是抱着这种态度,轻度脂肪肝的时候不在意,中度脂肪肝的也无所谓,等到了重度脂肪肝的时候才开始紧张,但是,重度脂肪肝基本上接近肝硬化,那接下来的后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到了重度,是很难逆转的。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患脂肪肝呢?当然肥胖是一个原因,肥胖的人脂肪超标,脂肪代谢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出现脂肪肝,但是,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是很胖的人也会患脂肪肝,那又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们的饮食习惯说起,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和学生们,走进超市,可以看到各种包装的饮料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品种齐全,而且还在不断的推出新的品种,这些甜的饮料买回去,多半是年轻人喝的多,相反年龄大的人却是很少喝的,结果导致年轻人喝了过多的甜饮料,甜饮料里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大量的糖进入身体,如果代谢不掉就会转化成脂肪,而肝脏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脂肪就会聚集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关于这方面的结果,在美国的一项新研究中得到证实,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预防脂肪肝的关键可能在于避免含糖饮料。相关研究人员在研究发现,过多摄入含糖高的饮料会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常喝甜饮料会加快钙流失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是肾结石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多喝饮料也容易诱发肾结石。
喝甜饮料加快钙流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多喝水会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危险,因此很多人为了补水整天拿瓶饮料喝。范志红指出,多喝水防结石指的是白开水而不是饮料,喝甜饮料反而不好。因为饮料当中的糖、磷酸盐、咖啡因等成分都会促进钙排出,尿里面的钙含量就会增多,更容易形成结石。这也是很多人缺钙同时又患肾结石的原因。而各种碳酸饮料都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糖;果汁饮料里大多还添加了磷酸盐以改善口感;提神饮料和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茶饮料中含有少量草酸和咖啡因,也常常添加磷酸盐。
因此,各种甜饮料虽好喝,但千万不要让喝甜饮料成为补水的主要方式,尤其要少喝可乐等碳酸饮料。
结石患者少吃菠菜
预防结石,大量饮水很重要,应当以喝白开水、矿泉水和淡茶为主。可以用尿液颜色来评价喝水多少,如果尿液浓缩而深黄,说明喝水少了;如果颜色很浅,说明喝水足够了。不过服用复合B族维生素片会让尿液变黄,所以应排除在外。
已有结石的人要清淡饮食,动物蛋白不要摄入过多,少吃肉、少饮酒。多吃蔬菜,但苋菜、竹笋、菠菜要适量,这些蔬菜中含有的草酸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同时补钙也应慎重,以免增加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合理补钙。
喝甜饮料增加痛风危险
遗憾的是,这种“扫兴”的说法已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美国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种甜饮料对于健康的作用大同小异。多喝甜饮料,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饮料,都会提高肥胖、糖尿病甚至痛风的危险。只要是喝含有糖的饮料,似乎就可能带来麻烦,而且喝得越多,危险越大。
一项研究证明,与一个月都不喝一罐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一罐甜饮料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上升20%,而每天喝两罐会增加50%的风险,而且果汁饮料和其他甜饮料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另一项2008年发表的研究证明,哪怕是喝纯果蔬汁,患糖尿病的危险也会明显上升。喝得最少的人和喝得最多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上升35%之多。然而,直接吃水果或吃蔬菜,摄入的能量完全一样,却都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人们恐怕没有想到,甜饮料还和痛风有关。一项追踪12年的调查发现,喝甜饮料最多的与饮用最少的男性相比,痛风发生的危险会增加102%之多。
最让研究者们不可思议的是,甜饮料的坏处,看来并不仅仅是增加一些能量(“卡路里”)。即便和那些总能量摄入完全一样,但不喝甜饮料的人相比,喝甜饮料还是会让人增加患病危险。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多项调查都证明了甜饮料促进慢性病的作用。似乎甜饮料里面有一些神奇的因素,会引导人们不知不觉地走向肥胖、糖尿病、痛风、心脏病等悲惨的慢性病之路。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没有养成喝水习惯
在婴儿期的时候,很多家长很少注意到要给宝宝补充不够的水分,所以导致宝宝不经常喝水,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爱喝水的习惯。而有些家长是为了让宝宝减少小便的次数,就让宝宝少喝水,这样也很容易养成宝宝不爱喝水的习惯。
习惯喝甜饮料
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甜的,宝宝更是如此,并且宝宝是属于那种最喜欢甜食的人群了。当宝宝经常让爸爸妈妈喂甜饮料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厌恶平淡无味的白开水了。所以让宝宝喝甜饮料的话也是会让宝宝不爱喝水的。
喝水条件差
有些幼儿园经常会出现喝水比较困难的时候,而家长也忽视到了这样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宝宝不及时喝水的习惯,从而厌恶喝水。
经常喝甜饮料对身体的七大危害
害处一:促进肾结石。研究表明,甜饮料消费和肾结石及尿道结石风险显著相关。分析认为,甜饮料降低了钙和钾的摄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摄入量,可能是引起肾结石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
害处二:促进肥胖。研究证据已经肯定,多喝甜饮料会有效促进肥胖,而少喝甜饮料有利于体重控制。
害处三:降低营养素摄入量。研究提示,喝甜饮料多的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通常会减少,淀粉类主食和蛋白质也吃得较少。这对发育期的儿童少年尤其不利。另外,多喝甜饮料的人,整体上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
害处四:强力促进糖尿病。一项对91249名女性追踪8年的调查发现,每天喝1听以上甜饮料的人,比每个月喝1听以下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会翻番。
害处五:促进骨质疏松和骨折。研究显示,甜饮料和骨质密度降低之间有显著联系,甜饮料喝得多,骨折危险会增加。
害处六:促进龋齿。甜饮料摄入量和龋齿的危险呈正相关。蛀牙危险的增加,很可能是因为甜饮料带来体内钙的丢失,让牙齿变得更脆弱。
害处七:促进痛风。甜饮料会增加体内尿酸,提升患痛风的风险,还有少数研究提示甜饮料摄入量多血压可能更高。
一天一瓶饮料相当于慢性自杀
含糖的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甚至包括纯果汁。只要含糖,无论是白糖(蔗糖)还是葡萄糖,无论是水果自带的糖还是添加进去的果葡糖浆,多喝甜饮料都会带来潜在的健康害处。
那么,喝不含糖,用甜味剂来增甜的饮料,有什么效果呢?研究发现,这些用甜味剂来替代白糖或果葡糖浆的饮料不会促进糖尿病发生,也不会促进血压的升高。不过,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帮助降低体重。所以,如果一定要喝甜饮料的话,优先选择低糖或无糖会好些。
虽然甜饮料说不上有毒,偶尔喝瓶也不至于有什么明显害处,但是,如果天天喝,年年喝,甚至把它当水喝,那害处,就不亚于慢性毒害。建议每天喝甜饮料的量控制在1瓶以下。如果喝了这瓶饮料,就不要再吃其他甜味食品。
夏天渴了的话,还是优先喝没有甜味、无糖无脂肪的饮料吧。如果嫌喝白水没味道,泡杯绿茶菊花茶,煮锅绿豆汤红豆汤,并不那么麻烦。
儿童常喝甜饮料可致高脂血症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常喝含糖饮料(包括苏打水、果汁和甜茶等)对健康有害,尤其是心血管系统。近期公布的一项美国研究更是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家里的小朋友,尽量少喝含糖饮料。
这项研究提示,经常喝含糖饮料的儿童甘油三酯水平会明显升高。而且,即便少喝含糖饮料,一年后甘油三酯水平也并未降低。
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也是血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和储存能量。甘油三酯长期偏高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研究者强调,大部分含糖饮料不仅糖分含量过高,且缺乏营养价值,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如增加肥胖、心脏病等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观察了600多名8~15岁儿童,发现含糖饮料摄入量与甘油三酯水平呈线性相关。每周平均喝0~1次、2~6次及≥7次含糖饮料者的平均甘油三酯水平依次为62.4 mg/dl、65.3 mg/dl和71.6 mg/dl。
夏季常喝甜饮料有哪些坏处
1.每天两罐甜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50%
一方面,多喝甜饮料会大大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本身就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在甜饮料中存在的糖都是溶解在饮料中的单糖和双糖,这些糖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会造成血糖的迅速升高,这种对血糖的影响比直接吃同样重量的糖块还要恶劣!此外,还有一点很可怕,那就是这些糖是溶解状态的,是藏在甜饮料里面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吃进肚子并损害健康!
德国人近60%的食品为高糖食品,这导致德国“体重超标”的人占51%,患有糖尿病的人数达750万。
2.促进骨质疏松和骨折
喝甜饮料越多的人,奶类产品就喝得越少,钙的摄入量也越低。同样,由食品行业所资助的研究中,甜饮料和钙的摄入量之间只有很小的负面关系甚至还有正面联系;而由政府资助的大型研究当中,甜饮料和钙的摄入量之间有明确的负面联系。有两项研究表明甜饮料和骨质密度降低之间有显著联系,也有研究提示,甜饮料喝得多,会带来骨折危险增加的趋势。
3.升高血压
英国血压协会主席格瑞汉姆·麦克格瑞克曾对全世界的人发出这样的警告:过多的甜饮料是“棺材盖儿上的一枚钉子”。每天只要喝超过355毫升的甜果汁或碳酸饮料,就会给血管“加压”。每多喝一罐甜饮料,舒张压会高出正常值1.6毫米汞柱,收缩压高出0.8毫米汞柱。
4.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在大部分人心目当中,肾结石既然大部分是草酸钙结石,那么应当和草酸、钙什么的关系比较大,很少会想到它和甜饮料相关。其实,美国是个肾结石高发大国,和其国民的甜饮料高消费关系不小。在有关甜饮料和肾结石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当中,有5项都表明甜饮料消费和肾结石及尿道结石风险有显著性的相关。研究者分析认为,甜饮料降低了钙和钾的摄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摄入量,可能是引起肾结石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
5.导致营养不均衡
喝甜饮料多的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通常会减少,淀粉类主食和蛋白质也吃的较少。这可能是因为甜饮料占了肚子,正餐时食欲下降的缘故。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少年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造成虚胖和营养不良。还有研究提示,多喝甜饮料的人,整体上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容易摄入不足。
6.促进龋齿
有多项调查表明,甜饮料摄入量和龋齿的危险有正相关。为了减少龋齿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当中,喝甜饮料常常是用吸管的,酸性十足的甜饮料并不一定会直接接触到牙齿。但即便这样,龋齿的风险还是不低,这其中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以为甜饮料带来体内钙的丢失,从而让牙齿变得更为脆弱。而在中国,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用习惯,酸性的饮料直接接触牙齿的牙釉质,对我们牙齿的影响可想而知!
7.导致肥胖
目前国内的甜饮料,按一瓶500ml来算,平均含糖在50克左右,而每克糖会带来4千卡的热量,这样的甜饮料喝两瓶半所带来的热量就约等于成年女性一顿饭碗的热量!
常喝饮料有什么危害 肥胖
研究证据已经肯定,多喝甜饮料会有效促进肥胖,而少喝甜饮料有利于体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