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分为以下类型:
血热症
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气虚血热
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湿困脾土
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药:多皮饮。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喝柠檬水会使皮肤过敏更严重吗
喝柠檬水不会使皮肤过敏更严重的,不需要担心.荨麻疹,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特非那丁和西替利嗪治疗.严重时可以使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片治疗,局部瘙痒严重或者皮疹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以及派瑞松乳膏,都可以缓解病情.另外反复发生时可以化验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然后脱敏注射治疗,必要时可以看看中医医生辨证施治,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疗. ①已明确是某一食物引起的,只要以后忌食该食物就可避免复发.②急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辛辣,海鲜,酒等刺激性,易过敏食物,以免加重荨麻疹症状.③在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时,除忌食上述刺激性食物外,要仔细回顾有无进食高蛋白食物尤其是不新鲜的鱼,虾,蟹,羊肉,牛肉,蛋,奶等,以及平时不常吃的食物,饮料包括某些蔬菜,水果,还有某些食品佐料,防腐剂都不能忽视,因为这些物质不易被人注意而却因此引起过敏的病例也并不少见.
荨麻疹怎么办
1、针对病因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内服外用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中医治疗
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
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
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分为以下类型:
血热症
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气虚血热
治疗荨麻疹的药
一、内用药抗组织胺药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
二、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三、中医疗法
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药水全身擦洗,擦洗过后,有病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然后在用药物擦洗就可以。
患了荨麻疹患者应该怎么办
治疗荨麻疹要内服外用相结合,内用抗组织胺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中医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患者患荨麻疹主要就是因为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侵入人体造成的,即“风邪外侵,营卫失调”造成的。初春依旧寒冷,同样需要保存更多的热量来满足身体的需要。所以,荨麻疹患者必须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病患部位的保暖。其次,对荨麻疹患者除了采用中医中药实施净血排毒外,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锻炼、防寒保暖、避免受到外界刺激、注意饮食等等,只要做好有效防治,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荨麻疹。
细数荨麻疹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3、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
1、气虚血热型荨麻疹
这种类型的荨麻疹症状通常都是有皮肤瘙痒开始起疹的,一会又一会又没有,小的就像麻点一样,大的则和豆粒一样,一般都是扁平的高出皮肤的硬结。这种荨麻疹的治疗原则就是祛风泻火、滋阴补气,可以采用生黄芪、生地、地肤子、连翘、防风、牛蒡子、荆芥等药材水煎温服,效果很好。
2、湿困脾土型的荨麻疹
这种类型的荨麻疹患者通常会出现的症状就是出疹的时候会手脚发凉、疲劳困倦、腹胀、腹泻便溏等,治疗的原则是健脾利湿,疏风活血,可以采用地骨皮、干姜皮、扁豆皮、粉丹皮、桑白皮、冬瓜皮、五加皮等水煎制作成多皮饮,一天服用两次,不要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可以有效的治疗这种荨麻疹。
广告关于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就是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了,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在中医看来,慢性荨麻疹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体内湿邪、气血亏虚等,因此治疗上多采用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祛湿养血等原则来进行治疗。
人工性荨麻疹与物理刺激有关
人工性荨麻疹对大多数听起来比较陌生,它的另一个俗称“皮肤划痕症”或许更通俗易懂。如果你还是觉得很抽象,那么下面这些经历或许你曾遇到或者看到过:指甲不小心刮到皮肤,一两分钟隆起红斑;在皮肤上写个字,红斑边缘清晰,整个字凸显出来……这些“神奇”的症状都可能是人工性荨麻疹的表现。
人工性荨麻疹是荨麻疹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物理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与常见的急性荨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急性荨麻疹通常是一种自主发作的过敏反应导致可发于全身的风团,而人工性荨麻疹与受压等物理刺激相关。人工荨麻疹的病理表现是,皮肤在受压、轻微外力或摩擦等物理刺激后,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的扩张,使得血管里的组织液渗出到皮肤下面,引起组织水肿。
人工性荨麻疹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皮肤被指甲等尖锐、锋利的物品划过后,或者胸罩带勒紧的部位、腰带、袜口等处出现水肿性凸起、红肿、瘙痒等症状。
过敏反应频繁、急重就需及时医治
一般情况下,轻微的人工性荨麻疹在一个小时左右后划痕会自行消退,不留痕迹,因此很多人并没有很在意。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反应剧烈,无论什么东西在皮肤上稍微划一下,立马就会凸起一道红红的划痕,而且还伴有异常瘙痒的症状,越挠越痒,划痕面积也越大。
“如果人工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且水肿、瘙痒症状过于剧烈,就需要及时医治。”专家表示,人工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荨麻疹,综合治疗效果更好。“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讲,人工性荨麻疹多与“风热”有关,因此在治疗时除了使用抗过敏药、减少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外,还可以加入祛风、清热、凉血的药物(白茅根、紫草、生地、丹皮)。
此外,依据临床经验,中医治疗人工性荨麻疹的“自血疗法”也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自血疗法就是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来,再由臀部肌肉注入病人自身体内,通过放血起到清热功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对照西医来讲,属于非特异性的抗过敏的疗法。
“慢性荨麻疹通常疗程较长,很多患者一见症状稍微好转就停止治疗,导致病情反复数十年。”李红毅指出,人工性荨麻疹的治疗重在坚持,只有足够疗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人工性荨麻疹通常与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相关,预防的方法就是要注意平时不要用手或其他东西刺激皮肤,发病后不要乱抓,越抓会越痒,抓破皮肤还可能引起局部感染
荨麻疹是不是不能吹风呢
得了荨麻疹是不是不能吹风?得了荨麻疹是不能吹风的。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要去抓,不要热敷,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荨麻疹建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是风寒侵袭皮肤后引起的,建议采用温阳散寒、益气止痒的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荨麻疹的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以上就是关于得了荨麻疹是不是不能吹风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相关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得了荨麻疹是不能吹风的,所以建议患者朋友千尽量不要外出,乖乖待在家里,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关于荨麻疹的相关治疗方法上面也做了简单的介绍,患者朋友也可以多多了解下。
荨麻疹能治好吗
一、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三、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配方
辨证论治 :
张志礼认为,本病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因此,治疗勿忘祛风。
他将本病分为以下四型: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骆文郁等认为,荨麻疹的病机为营卫失和,治法宜调和营卫,应以桂枝汤作为基本处方治疗,并适当配伍疏风药,除湿药,仿桂枝汤的变化以适应荨麻疹的复杂变化。
周有川治疗自始至终抓住一个“血”字,认为本病多属虚证。
(1)血虚受风,治宜养血疏风,方选四物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血热受风,治宜疏风凉血,清热解毒,处方:浮萍、防风、荆芥、蝉蜕各9g,生地黄、赤芍各18g,牡丹皮12g,紫金皮、刺蒺藜各30g,金银花、连翘各15g。
(3)表虚营卫不和,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选玉屏风散加减。(4)中虚兼风寒,治宜温中散寒,升 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疹”、“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特点为皮肤突然出现疹块,大小不一,此起彼消,瘙痒难忍。荨麻疹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近年来中药治疗荨麻疹取得了显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荨麻疹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遏于肌肤而成;或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荨麻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对某种物质或某种刺激因素过敏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或其他介质引起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渗出而引发。
张作舟根据临床特点,将慢性荨麻疹分四型治疗。
(1)表虚不固、营卫失和,治宜固卫和营,佐以酸敛,方用固卫御风汤(黄芪、白术、防风、党参、桂枝、白芍、乌梅、五味子、白鲜皮、秦艽、白芥子、甘草)。
(2)血虚气弱,风从内生,治宜养血熄风,方用养血熄风汤(当归、黄芪、何首乌、白芍、五味子、乌梢蛇、全蝎、白鲜皮、羌活)治疗。
(3)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潜阳熄风,方用养阴宁荨汤(生地黄、白芍、女贞子、黄芪、五味子、地骨皮、牡丹皮、生牡蛎、珍珠母、白鲜皮、秦艽)治疗。
(4)肠胃湿热,治宜清热理脾,宣化湿浊,方用平胃散加味治疗。
陈汉章将本病分为7型治疗。
(1)风邪袭表,治宜疏风散寒,解表透疹。方选荆防败毒散加减(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刺蒺藜)。
(2)邪侵肺卫,治宜清热宣肺,解表透疹。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浙贝母、蝉蜕)。
(3)邪陷少阳,治宜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加减(槟榔、厚朴、草豆蔻、知母、白芍、黄芩、甘草、柴胡、荆芥、防风)。
(4)邪入阳明:
①升降散证,治宜透郁泻热、升清降浊,方用升降散加减(白僵蚕、姜黄、大黄、蝉蜕、火炭母、凤尾草、茵陈蒿)。
②葛根芩连汤证,治宜解表清热,透疹止痒,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刺蒺藜、防风、珍珠草)。
(5)肾阴亏损,治宜滋补肝肾,祛风止痒,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刺蒺藜、防风)。
(6)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祛风,方选当归饮子加减(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刺蒺藜、黄芪、何首乌、荆芥、防风、甘草、蝉蜕)。
(7)情志内伤,治宜疏肝理气,方选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甘草、刺蒺藜、防风)。
龚国樑根据荨麻疹的临床特征辨证分型如下:
(1)风热型,治宜祛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
(2)风寒型,治宜祛风散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3)肠胃型,治宜祛风解表、通腑泄热。处方:荆芥、防风、制大黄、苍术、苦参、生甘草各9g,茵陈蒿15g,生山栀子6g。
(4)血虚型,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四物汤加味。
吴干银认为急性荨麻疹治在肺,肠胃型荨麻疹调肝脾,慢性荨麻疹治肾为主。(1)急性荨麻疹,属风寒束肺者,可用解表化饮汤加减;属风热犯肺者,用银翘散加减。
(2)肠胃型荨麻疹,治以疏肝解郁调脾法,方用逍遥散加味。
(3)慢性荨麻疹,偏肾阳虚者用肾气丸加减;偏肾阴虚者用大补阴丸加减。
李元文从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将慢性荨麻疹分为3型:
(1)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搜风,用自拟治荨I号方(柴胡、郁金、白术各 lOg,茯苓皮20g,大枣3~5枚,全蝎6g,丝瓜络lOg)。
(2)肝阴不足型,治以柔肝养阴熄风,方用自拟治荨Ⅱ号方(银柴胡、白芍、乌梅、五味子、当归、钩藤、白僵蚕各lOg,蝉蜕6g)。
(3)脾虚湿阻型,治以健脾除湿祛风,用自拟治荨Ⅲ号方(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六一散(包)、浮萍、防风各lOg,自鲜皮30g)。
荨麻疹如何治疗
荨麻疹如何治疗?冬季,作为荨麻疹的高发季节,患者也不再少数。那么荨麻疹应该怎样治疗,就成为了患者考虑的对象。今天请荨麻疹方面的专家为我们讲解。
专家指出,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荨麻疹如何治疗
一、内用药抗组织胺药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
二、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三、中医疗法
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药水全身擦洗,擦洗过后,有病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然后在用药物擦洗就可以。
治疗荨麻疹最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是去除过敏原,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从根本上解除荨麻疹患者的困扰。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防风10、荆芥10、香附15、乌药10、枳壳9、泽泻10、大黄6、砂仁9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怎么治荨麻疹
1、用药:药物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荨麻疹的治疗也需要合理的用药治疗。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安泰乐(羟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2、荨麻疹的治疗也可通过对细胞组织途径进行治疗。上腺素、氨茶碱能增加肥大细胞内CAMP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荨麻疹或巨大荨麻疹的风团或水肿消退,尤其氨茶碱和抗组织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对并发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适用。
3、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其治疗方法也不同。钙剂可用于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
4、对于急性的荨麻疹和血清性荨麻疹这类急病,可以采用类固醇激素来治疗。对压力性荨麻疹及补体激活的荨麻疹可用少剂量,荨麻疹并发过敏性休克更须应用。有人应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5、对于多种荨麻疹的治疗,均可采用中药来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