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喂养宝宝的18个糊涂之举

喂养宝宝的18个糊涂之举

糊涂之举1:吃鸡蛋多多益善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给宝贝吃再多鸡蛋都不怕。

明智之举:以6个月前的宝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

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营养专家认为,1岁至1岁半的宝贝最好只吃蛋黄,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至2岁的宝宝隔日吃1个整鸡蛋,待2岁以后才可每天吃1个整鸡蛋。

糊涂之举2:多吃鱼松营养好

也有家长认为,鱼松营养丰富,口味又很适合宝贝,应该多多给宝贝吃。

明智之举: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宝贝如果每天吃10~20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之从饮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每天摄入量可能达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体每天摄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5毫克。如果超过了这个安全范围,氟化物就会在体内蓄积,时间一久可能会导致氟中毒,严重影响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平时可把鱼松作为一种调味品给宝贝吃一些,但不要作为一种营养品长期大量给宝宝食用。

糊涂之举3:多吃肝脏补维

有父母觉得,动物肝很有营养,又含有很多维生素A,给宝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举:研究表明,肝脏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肝脏,因此动物肝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几倍。除此之外,动物肝中还含有特殊的结合蛋白质,与毒物的亲和力较高,能够把血液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使它们长期储存在肝细胞里,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其实,动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获得大量的维生素A并储存于肝脏。一般来讲,未满1岁的宝贝每天需要13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1~5岁每天需要1500国际单位,相当于每天吃动物肝时吃12至15克左右。

糊涂之举4:鸡汤比鸡肉有营养

更有父母认为,给宝贝吃鸡时,要多喝汤少吃肉,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

明智之举:营养学家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鸡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鸡汤中所含的蛋白质仅是鸡肉的10%,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但是,鸡汤中的营养虽然比不上鸡肉,可汤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因此,最适宜的做法是汤和鸡肉一起吃。

糊涂之举5: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认为,给宝贝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越多越好,比如多补充维生素A、D。

明智之举: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等。 维生素C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但长期大量服用,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幼儿容易产生草酸盐尿。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为儿童配制的口服营养补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及糖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长期多量服用,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反而阻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

糊涂之举6:母乳不如奶粉有营养

有父母觉得,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奶粉冲出来的牛奶那样浓,所以放弃母乳喂养,以牛奶替代母乳

明智之举: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糊涂之举7:初生儿吸奶嘴比吸乳头好

有父母觉得: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宝宝比较好。

明智之举: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宝宝习惯了奶嘴,就会拒绝吸妈妈的乳头,妈妈的母乳量就是会减少。因此,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不要随意用奶嘴喂宝宝,更不该使用安慰奶嘴。

糊涂之举8:鲜奶比配方奶粉好

有父母认为: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

明智之举: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糊涂之举9:辅食添加比母乳喂养更重要

有父母认为:从宝宝4个月开始,辅食添加对宝宝的发育来说更重要,此时的母乳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

明智之举:在宝宝4——6个月内,一直给其喝流质食品。4——6个月后,宝宝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此时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糊涂之举10:宝宝肚子痛是因为食物不易消化

有父母认为:宝宝腹痛是因为进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明智之举:婴儿腹痛,也称为婴儿肠绞痛,常见于3个月内的宝宝,多发生在夜里,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闷不安,两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常见的原因有:奶嘴的孔过小或过大,或者奶嘴未充满乳汁,宝宝吸奶时就会吞入大量空气,气泡在宝宝肠里移动会引起腹痛;吃得过饱,胃胀不适,易引起腹痛;宝宝剧烈哭闹时,也会吸入空气,引起腹痛。

糊涂之举11: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有父母认为: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宝宝就不容易得病。

明智之举:给宝宝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尚无定论,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养宝宝。蛋白粉的蛋白质纯度太高,食用时容易加重肝肾负担,父母不应该给宝宝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糊涂之举12:豆制品是蔬菜

有父母认为:让宝宝多吃蔬菜好,豆制品就是蔬菜。

明智之举: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而并没有蔬菜所富含的维生素和粗纤维。所以平时不要把豆制品当成蔬菜,吃了豆制品还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

糊涂之举13:孩子大便干燥需吃香蕉、麻油

有父母认为:如果遇到宝宝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帮助消化。

明智之举:吃这些并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养成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固定。因为食物消化到达大肠的时候,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水—造血;蠕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果能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把食物残渣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大便干燥就能得到缓解。如果食物残渣滞留在大肠中的时间越长,那么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彻底。

糊涂之举14:孩子不能晒太阳

有父母认为:如果晒太阳,孩子很容易被晒伤,最好是不晒得好!

明智之举:晒太阳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或成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

可有些父母在孩子晒太阳时,给孩子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专家指出,这样晒并没有效果。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给孩子晒头后部、手腕、脚腕、屁股,防止生病。如果担心阳光强烈刺激皮肤,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阳光,或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着窗利用折射光,使宝宝受益。

糊涂之举15:吃零食有害健康

有父母认为:零食有害健康,孩子吃了这些垃圾食品,会影响生长发育。

明智之举:零食不等同于垃圾食品。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而对于一些有营养的零食,专家建议在不影响正餐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适量摄入,补充体内营养成分。特别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饭后就给他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觉前为止。上了小学的孩子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增强发育。

糊涂之举16:蔬菜,水果削皮吃卫生

很多父母都认为,蔬菜瓜果的皮是不卫生的,总想去掉皮食用。

明智之举: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时,也去掉了很多营养物质。其实蔬菜连皮煮汤很有营养,菜叶比菜梗有营养,而苹果皮中含有大量铁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清洁蔬菜水果表皮以后,连皮一起吃。

糊涂之举17:牛奶+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早餐

有父母认为:牛奶+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早餐,光吃这两种就可以补充所需的营养。

明智之举:营养质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个部分: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质量为一般,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属于质量差的早餐。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维生素供给。

糊涂之举18:多给孩子吃钙片补钙

有父母认为:如果想要长高个子,就必须经常补钙。

明智之举:婴幼儿如果保证了奶制品的摄入,那么他们的体内就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给孩子吃钙片,还不如给孩子补充一些鱼肝油,或者多做户外活动晒晒太阳。

辅食的综述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它完全可以满足4个月前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通常宝宝1~3个月时,只需喝少量的菜水、果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不需任何辅食,实际上,许多宝宝都无法适应过早添加辅食。

有的母亲担心母乳不足影响了宝宝的发育,希望给宝宝更多的营养,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对宝宝身体健康不利。过早地吃米粉等辅食,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脑发育。

有的母亲觉得母乳充足,有足够的营养喂养宝宝,而推迟添加辅食。其实4个月后的母乳中铁的含量越来越少,需要从辅食中得到补充。有的父母觉得添加辅食太麻烦,特别是宝宝刚开始学习时会弄得一塌糊涂,父母索性将米粉、奶糊装进奶瓶让宝宝喝,或者干脆推迟添加辅食。学习吃辅食对宝宝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刺激牙齿、口腔发育,训练咀嚼及吞咽功能,更是宝宝迈上新的成长阶梯的起点。

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晚一些,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宝宝不爱吃辅食的原因

1. 母乳充足,吃不下辅食;

2. 依恋母乳;

3. 厌食牛乳刚刚结束,一时很喜欢吃牛乳;

4. 喂完奶不长时间就喂辅食,宝宝根本没有食欲;

5. 辅食太没有滋味了;

6. 不喜欢吃购买的现成辅食;

7. 不喜欢使用喂辅食的餐具( 母乳喂养儿不喜欢吸吮人工乳头,不喜欢用小勺往嘴里送饭);

8. 喂辅食时烫过宝宝或呛过宝宝等(婴儿已经有记性了);

9. 用喂过苦药的奶瓶、小勺、小杯、小碗喂宝宝辅食(这事宝宝记得清楚着呢,他不想上当);

10. 喂奶时抱着宝宝,喂辅食时却让宝宝坐在小车里;喂奶是妈妈抱着,喂辅食却让爸爸或其他人抱着(婴儿认为“还是吃奶好”);

11. 早就缺铁了,食欲已经下来了,什么也吃不出味道来,开始厌食了,缺锌也一样,连奶都不爱吃了,辅食就更别提;

12. 宝宝还不能消化谷物,对肉、油消化也不是太好,肚子总是胀胀的,实在不舒服;

13. 辅食消毒不严,细菌感染了肠道,患了肠炎,不用说辅食,就是奶也要少吃了;

14. 没有把放冰箱中的辅食熬沸,只是热热,虽然不凉,但吃了肚子不舒服,影响了下一顿辅食添加;

15. 天气太热了,成人消化功能都减低了,对小婴儿的影响就更大;

16. 宝宝爱吃某种辅食,就多喂,就上顿下顿地喂,直到吃够了,什么辅食也不想吃了;

17. 宝宝本来不想吃了,可爸爸妈妈认为(按照某个标准)今天辅食添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合起来对付宝宝,生往嘴里灌,哭也不管,正好张开嘴巴,顺势把辅食往嘴里放,宝宝能爱吃辅食吗?这样的爸爸妈妈虽然不多,但也大有人在;

18. 宝宝睡得迷迷糊糊的,把奶嘴塞进宝宝嘴巴,让宝宝迷迷糊糊地把辅食喝进去,宝宝会非常反感;

19. 宝宝积食了,应该歇歇了;

20. 宝宝真的生病了。

宝宝大便不成形是怎么回事

宝宝大便不成形可能是由于宝宝胃肠道功能紊乱、脾脏虚弱、患有结直肠炎导致的腹泻等原因引起的。爸爸妈妈要解决宝宝大便不成形问题,首先在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卫生、多带宝宝运动增加抵抗力,另外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蔬菜帮助宝宝消化。

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喂奶粉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且多为成形大便,常常有便秘现象。而母乳喂养婴儿多是金黄色的糊状便,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有的婴儿则与之相反,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粪便并不干结,仍呈软便或糊状便,排便时要用力屏气,脸涨得红红的,好似排便困难,这也是母乳喂养儿常有的现象,俗称“攒肚”。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为糊状或水状,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质地较硬,基本成形。添加辅食(尤其是固体食物)后,宝宝的大便会慢慢成形变硬,逐渐接近成人。

总之,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都属正常情况,没有经验的新爸新妈无需因宝宝的一些小症状而过度担心,健康的饮食,适当的活动都可以养育一个健康宝宝的。不过爸爸妈妈也要特别注意宝宝的臀部护理,勤换勤洗尿布,勤洗屁股。洗后擦些鞣酸软膏,以保护皮肤。或者每次便后,涂上熟芝麻油或专用护臀霜。

18款宝宝喂养秘诀

糊涂之举1:吃鸡蛋多多益善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给宝贝吃再多鸡蛋都不怕。

明智之举:以6个月前的宝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营养专家认为,1岁至1岁半的宝贝最好只吃蛋黄,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至2岁的宝宝隔日吃1个整鸡蛋,待2岁以后才可每天吃1个整鸡蛋。

糊涂之举2:多吃鱼松营养好

也有家长认为,鱼松营养丰富,口味又很适合宝贝,应该多多给宝贝吃。

明智之举: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宝贝如果每天吃10~20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之从饮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每天摄入量可能达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体每天摄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5毫克。如果超过了这个安全范围,氟化物就会在体内蓄积,时间一久可能会导致氟中毒,严重影响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平时可把鱼松作为一种调味品给宝贝吃一些,但不要作为一种营养品长期大量给宝宝食用。

糊涂之举3:多吃肝脏补维

有父母觉得,动物肝很有营养,又含有很多维生素A,给宝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举:研究表明,肝脏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肝脏,因此动物肝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几倍。除此之外,动物肝中还含有特殊的结合蛋白质,与毒物的亲和力较高,能够把血液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使它们长期储存在肝细胞里,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其实,动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获得大量的维生素A并储存于肝脏。一般来讲,未满1岁的宝贝每天需要13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1~5岁每天需要1500国际单位,相当于每天吃动物肝时吃12至15克左右。

糊涂之举4:鸡汤比鸡肉有营养

更有父母认为,给宝贝吃鸡时,要多喝汤少吃肉,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

明智之举:营养学家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鸡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鸡汤中所含的蛋白质仅是鸡肉的10%,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但是,鸡汤中的营养虽然比不上鸡肉,可汤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因此,最适宜的做法是汤和鸡肉一起吃。

糊涂之举5: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认为,给宝贝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越多越好,比如多补充维生素A、D。

明智之举: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等。 维生素C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但长期大量服用,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幼儿容易产生草酸盐尿。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为儿童配制的口服营养补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及糖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长期多量服用,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反而阻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

糊涂之举6:母乳不如奶粉有营养

有父母觉得,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奶粉冲出来的牛奶那样浓,所以放弃母乳喂养,以牛奶替代母乳

明智之举: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糊涂之举7:初生儿吸奶嘴比吸乳头好

有父母觉得: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宝宝比较好。

明智之举: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宝宝习惯了奶嘴,就会拒绝吸妈妈的乳头,妈妈的母乳量就是会减少。因此,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不要随意用奶嘴喂宝宝,更不该使用安慰奶嘴。

糊涂之举8:鲜奶比配方奶粉好

有父母认为: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

明智之举: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糊涂之举9:辅食添加比母乳喂养更重要

有父母认为:从宝宝4个月开始,辅食添加对宝宝的发育来说更重要,此时的母乳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

明智之举:在宝宝4——6个月内,一直给其喝流质食品。4——6个月后,宝宝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此时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糊涂之举10:宝宝肚子痛是因为食物不易消化

有父母认为:宝宝腹痛是因为进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明智之举:婴儿腹痛,也称为婴儿肠绞痛,常见于3个月内的宝宝,多发生在夜里,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闷不安,两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常见的原因有:奶嘴的孔过小或过大,或者奶嘴未充满乳汁,宝宝吸奶时就会吞入大量空气,气泡在宝宝肠里移动会引起腹痛;吃得过饱,胃胀不适,易引起腹痛;宝宝剧烈哭闹时,也会吸入空气,引起腹痛。

糊涂之举11: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有父母认为: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宝宝就不容易得病。

明智之举:给宝宝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尚无定论,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养宝宝。蛋白粉的蛋白质纯度太高,食用时容易加重肝肾负担,父母不应该给宝宝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糊涂之举12:豆制品是蔬菜

有父母认为:让宝宝多吃蔬菜好,豆制品就是蔬菜。

明智之举: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而并没有蔬菜所富含的维生素和粗纤维。所以平时不要把豆制品当成蔬菜,吃了豆制品还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

糊涂之举13:孩子大便干燥需吃香蕉、麻油

有父母认为:如果遇到宝宝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帮助消化。

明智之举:吃这些并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养成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固定。因为食物消化到达大肠的时候,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水—造血;蠕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果能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把食物残渣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大便干燥就能得到缓解。如果食物残渣滞留在大肠中的时间越长,那么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彻底。

糊涂之举14:孩子不能晒太阳

有父母认为:如果晒太阳,孩子很容易被晒伤,最好是不晒得好!

明智之举:晒太阳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或成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

可有些父母在孩子晒太阳时,给孩子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专家指出,这样晒并没有效果。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给孩子晒头后部、手腕、脚腕、屁股,防止生病。如果担心阳光强烈刺激皮肤,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阳光,或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着窗利用折射光,使宝宝受益。

糊涂之举15:吃零食有害健康

有父母认为:零食有害健康,孩子吃了这些垃圾食品,会影响生长发育。

明智之举:零食不等同于垃圾食品。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而对于一些有营养的零食,专家建议在不影响正餐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适量摄入,补充体内营养成分。特别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饭后就给他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觉前为止。上了小学的孩子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增强发育。

糊涂之举16:蔬菜,水果削皮吃卫生

很多父母都认为,蔬菜瓜果的皮是不卫生的,总想去掉皮食用。

明智之举: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时,也去掉了很多营养物质。其实蔬菜连皮煮汤很有营养,菜叶比菜梗有营养,而苹果皮中含有大量铁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清洁蔬菜水果表皮以后,连皮一起吃。

糊涂之举17:牛奶+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早餐

有父母认为:牛奶+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早餐,光吃这两种就可以补充所需的营养。

明智之举:营养质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个部分: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质量为一般,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属于质量差的早餐。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维生素供给。

糊涂之举18:多给孩子吃钙片补钙

有父母认为:如果想要长高个子,就必须经常补钙。

明智之举:婴幼儿如果保证了奶制品的摄入,那么他们的体内就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给孩子吃钙片,还不如给孩子补充一些鱼肝油,或者多做户外活动晒晒太阳。

宝宝最近不爱喝奶的原因及治疗对策

一、不爱喝奶的3种可能

1、和婴儿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关

宝宝出生后的头3个月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个月能增重1000~1200克、长高4厘米左右。为了满足机体快速生长的营养所需,宝宝喝奶的量也大。到了4个月后,宝宝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缓下来,平均每个月增重600克、长高2厘米左右。生长速度减缓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自然也有所下降,宝宝本能地会减少喝奶的量,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厌奶期。

2、和宝宝本身的心理发育特点有关

出生后头几个月的小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因此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比较专心地喝奶。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视觉、听觉定向力逐步完善,对外界更加敏感,而且宝宝对外界也越来越好奇,很容易感受到周围环境和人员的一举一动,注意力常常因此而分散,所以你会发现宝宝喝奶不像以前那么专心了。

3、用奶瓶给宝宝喝了甜水

用奶瓶给宝宝喝果汁、钙水等比较甜的东西,刚进入味觉发育敏感期的小家伙就会聪明地做出选择,抛弃那淡而无味的奶,选择果汁等甜水。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也会更喜欢多滋多味的辅食。

二、让宝宝重新爱上奶

1、在安静的环境喂奶

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就不用太焦虑,可以先等待1~2周,但是在喂奶的时候要选择相对安静、固定的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对宝宝的影响,让他专心喝奶。

2、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和次数

4个多月的宝宝一般每天喝奶5~6次,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在中午这顿奶之前先添加米粉、菜泥等泥糊状辅食,然后再喝奶;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到6个月再添加泥糊状食物。每次进餐的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每顿间隔4个小时左右。不要过于频繁地给宝宝喂白开水或果汁。

宝宝喂养指南 18个月~2岁

宝宝这个时候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他想吃的时候自己就会吃,不要强迫他,宝宝如果在开饭的时候摇头拒绝吃饭,家长就可以把饭端走了。

给宝宝吃健康的食物,像薯片这一类的可以偶尔吃上一两片,适当地让宝宝接触新的蔬菜水果,这样宝宝才能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如果宝宝不吃,不要灰心,多喂几次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产生抵触的时候,家长不要再给他吃,过一段时间重新给他,尽量给他吃全脂食品,宝宝在2岁以前,都不应该喝低脂牛奶的。


婴幼儿补铁可以吃鸡蛋黄吗

糊涂事1 靠吃蛋黄补铁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蛋黄含铁量高,是宝宝补铁的最佳选择。

婴儿每天需要铁10毫克,铁主要食物来源是红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深绿色蔬菜,其中红肉及动物肝脏、血液中的铁吸收率较高,可达10-22%。为了预防宝宝缺铁,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外,在母乳不足时要食用配方奶粉。宝宝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铁的营养米粉,6个月后可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肝泥、肉泥、鱼泥,同时要补充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虽然蛋黄不是宝宝补铁的最佳选择,但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诸如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营养成分,卵磷脂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益,因此蛋黄依旧可以作为婴幼儿添加的辅食之一。

糊涂事2 光喝汤不吃肉

排骨汤、鱼汤、鸡汤……十个爸妈有九个都会认为,汤味道鲜美,于是用汤煮面、煮粥,把汤给宝宝喝了,炖汤的肉大人吃。

明智之举:这一现象在广东人中比较多见,家长们错误地认为,营养都在汤中,宝宝喝汤是吸取了精华。其实不然!首先,孩子在婴儿期尽量不要给予汤水,特别是加了中草药的汤水,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奶量,并得不到所需的营养素,假如出现过敏,还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过敏。其次,鱼、鸡、肉作为优质蛋白,是6个月后宝宝的首选蛋白。鱼汤、鸡汤、肉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汤中所含的蛋白质远远低于肉中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宝宝在6个月后可加少量的鱼泥、肝泥。大一点的宝宝,如9-10个月以后可以喂少量的汤水。

对于很多孩子呢,一旦缺乏了营养元素尤其是缺铁了,肯定能表现出来,所以对于很多情况,尤其是缺铁的状况,就应该及时的注意补铁,但是补铁的方式有很多,有的父母经常会给孩子吃一些鸡蛋黄,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增加一些营养,但是光用这个来补充铁是不是不太科学呢,应该用一些其他的食物来补充孩子的营养物质。

辅食添加信号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它完全可以满足4个月前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通常宝宝1-3个月时,只需喝少量的菜水、果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不需任何辅食。

实际上,许多宝宝都无法适应过早添加辅食。有的母亲担心母乳不足影响了宝宝的发育,希望给宝宝更多的营养,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对宝宝身体健康不利。过早地吃米粉等辅食,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脑发育。

有的母亲觉得母乳充足,有足够的营养喂养宝宝,而推迟添加辅食。其实4个月后的母乳中铁的含量越来越少,需要从辅食中得到补充。

有的父母觉得添加辅食太麻烦,特别是宝宝刚开始学习时会弄得一塌糊涂,父母索性将米粉、奶糊装进奶瓶让宝宝喝,或者干脆推迟添加辅食。这样做同样也是不对的,学习吃辅食对宝宝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刺激牙齿、口腔发育,训练咀嚼及吞咽功能,更是宝宝迈上新的成长阶梯的起点。

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晚一些,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宝宝喂养指南 12~18个月

宝宝过了一岁以后,生长速度开始慢了下来,这个时候宝宝吃的可能会少了,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个属于正常现象。

现在,要培养宝宝好的饮食习惯,早餐要包含水果,中餐和晚餐蔬菜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宝宝不喜欢吃熟的蔬菜,家长可以选择给宝宝吃黄瓜,胡萝卜这一类可以生吃的食物。

如果宝宝实在不喜欢吃蔬菜,家长可以试着将蔬菜切成小块,放在粥里面,通常情况下,水果蔬菜的颜色越深,它们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越高。


宝宝坐学步车的最佳时机 宝宝坐学步车多久为宜

建议每天给宝宝坐学步车及练习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最好在宝宝18个月前停止使用,以避免宝宝过度依赖学步车而造成发育延缓。


宝宝母乳过敏怎么办 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1、哺乳期的妈妈饮食要避开易过敏食物。

2、宝宝服用的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不可私自给宝宝服用。

3、给宝宝添加辅食要一样一样逐步添加,易过敏的食物如蛋、鱼最好在宝宝18个月后再添加。

4、避免养宠物,要注意家里的清洁和卫生。


相关推荐

宝宝不吃奶辅食推荐

面对宝宝不吃奶这种情况,配以辅食无疑是一种好方法。既满足了宝宝的营养摄入,又更适合宝宝的发展。那么到底哪些辅食更适合宝宝呢?妈妈们可以按照宝宝的月龄来配给:1.3个月以上的宝宝——燕麦奶,果汁妈妈可用量取好的开水将燕麦泡开,再将泡好的燕麦添入到奶粉中,最后将此放入料理机里,使之打磨成燕麦奶。麦片具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并且增强食欲;也可以将新鲜水果加水榨成果汁给宝宝喝,这样可给宝宝

辅食的添加方式

选择正确的第一辅食,也要选择正确的添加方式。1、使用传统蛋黄辅食喂养方式:宝宝蛋黄辅食添加应从开始四分之一个蛋黄的量,逐渐增加到二分之一个蛋黄的量,再到1整个蛋黄的量。喂养方法可直接碾成泥喂给宝宝,也可以加水调稀后喂养宝宝,或者还可搭配米粉、米粥等辅食喂养宝宝。需注意的是,传统蛋黄辅食喂养方式应严格注意加工方式,避免细菌感染。如果宝宝产生消化吸收不良,肠胃不耐受等症状,应及时更换速溶纯蛋黄粉。2、

母乳喂养几小时应该喂一次

1、新生儿期新生儿不要定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宝宝饥饿性啼哭时,即予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小时,可唤醒哺乳。产妇乳汁越吃越多,宝宝吃饱后,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会形成规律。按需哺乳,不计次数,这种经常性的吮吸可刺激母体内催乳素的分泌,使乳汁分泌得快些、多些。另外,按需哺乳还可预防母亲奶胀,并使宝宝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定时哺乳的孩子。2、2个月以后定时定量。定时具体这样做:若上一顿吃母乳就间隔

宝宝几个月可以吃面条

6个月以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英国政府卫生部都建议,纯母乳喂养宝宝6个月以后才能添加辅食,配方奶喂养宝宝最早也不能小于4个月。而面条属于固体食物了,添加顺序应该是在糊状食物之后,因此,宝宝吃面条最早要在6个月以后。

宝宝18个月食谱做法步骤

十八个月宝宝食谱:山药三明治材料:山药100克,熟蛋黄1个,小餐包2个,沙拉酱少许做法:1.山药蒸熟后,去皮,压成泥,熟蛋黄压碎,拌入山药泥,再加沙拉酱拌匀。2.小餐包从中间挖空,将山药蛋黄泥塞进入填满即可。温馨小提示:山药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不含脂肪,而蛋白质含量很高,能滋补气血。做成山药三明治后,可以让宝宝在特别的外表下,多吃进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山药,效果不错。十八个月宝宝食谱:迷你比萨材

断奶的方法

哺乳,不仅是妈妈喂孩子吃饭,它首先是一种喂养关系,一种抚养孩子的方式。同样,断奶,不仅是改变孩子的口粮,也是改变孩子日常生活中吃、睡、心理需求的满足等许多既有的习惯。所以,什么时候断奶,怎么断奶,妈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做出恰当的决定。自然离乳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并不是唯一好的选择。妈妈引导宝宝离乳也足够好。母乳妈妈应该提前准备好给宝宝断奶的知识。以防出现不得不突然断奶的情况时手忙脚乱,糊里

宝宝吃夜奶的危害

1.累坏妈妈休息难。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醒来之后,妈妈再次入睡往往较难,这样,大人休息不好,最累的还是妈妈。2.迷糊喂奶有危险。因为宝宝要不分昼夜按需哺乳,因此只要宝宝夜里稍微有动静,新手妈妈就条件反射把乳头塞给宝宝,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醒来。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通常宝宝都会“吃几口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如果妈妈也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乳房就有可能阻碍

九个月的小孩吃什么才好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给宝贝吃再多鸡蛋都不怕。明智之举:以6个月前的宝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营养专家认为,1

宝宝便秘怎么办 预防大于治疗

面对便秘这个问题,预防大于治疗。主要是3点:保证高纤维的饮食、提供足够水、培养排便习惯。预防便秘最佳的方法是提供高纤维的饮食。随着年龄的增大,饮食中的高纤维含量也要增加。宝宝18个月或更大以后,可以开始如厕锻炼:可以每天饭后要求孩子在马桶上坐一会,可提供玩具、或者书本让他放松下来。鼓励孩子坐在马桶上,直到现排便。

宝宝睡觉不踏实的认识误区

为了缓解宝宝晚上睡觉不踏实的情况,很多爸爸妈妈会想尽办法让宝宝睡得好,但是有时也会陷入一些误区,反而适得其反,让宝宝睡得更加不安稳。以下的认识误区,你也会有吗?4~6月晚上喂米糊不妥。新生婴儿睡眠不安,几乎是所有的家长都曾面临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一觉安睡到天亮,有些家长会采取晚上给孩子喂米糊的方法,来减少孩子夜间惊醒的次数。为什么喂孩子吃米糊就能减少宝宝夜间惊醒?这主要是因为米糊的密度比较高,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