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针灸意外处理方法
常见的针灸意外处理方法
1、 晕针:遇到患者晕针应当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
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 针体断裂: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或摄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便断端暴露体外,用摄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3、 皮下瘀斑:由于脸部特别是眼周的肌肤比较薄,毛细血管也比较丰富,所以一般拔针时按压针口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如果止血时间不够,就容易造成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引起瘀斑,类似皮肤的瘀伤。这个时候不要慌张,瘀斑形成的24小时以内,用冰水敷伤口,以收缩毛细血管止血;如果已经过了24小时,可以用热毛巾敷伤口,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瘀斑散去。
不当针灸有什么风险
年来,针灸保健、针灸减肥、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经过节食、健美操、减肥茶、减肥药的热浪后,那些渴望拥有娇美身材的女士纷纷迷恋上了扎针。
看似安全的中医针灸治疗,其实也存在相当的风险。我就遇到过一位患者,被家人送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时,医生惊讶地发现,一周内,针灸针从患者臀部左侧,经盆腔、腹腔、移动到腹部肚脐眼处,断针在体内移动这么长的距离,实属罕见。幸运的,断针在移动时没有刺破体内的血管或脏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可见,为了防止折针,操作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操作中应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抬头接手机和扭曲身子与人谈话等;操作者在针刺时注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硬拔;万一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操作者必须保持镇静,嘱患者勿更动原有体位,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送急诊处理。
患者在接受针刺过程中,若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头晕、出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晕厥,很可能是“晕针”。晕针多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或因医生针灸手法刺激过大而导致。发生晕针时,医生应迅速把针取出,让晕针者平卧,并按压相应的穴位,很快就能缓解症状。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抢救。
总之,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在针灸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前须安神定志,先吃点东西,选取卧位或舒适的体位。医生也应采用适度的刺激手法,以避免晕针的发生。另外,有些穴位如风池、肩井、合谷、足三里、委中、承山、三阴交、涌泉等,对针灸反应较敏感,容易引起晕针,医生在扎这些穴位时,应加倍小心。
针灸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针灸外关注意事项
针刺外关时宜注意针刺方向,当屈肘俯掌位时,即前臂旋前位时,桡骨交于尺骨前面,两骨下端之间缝隙甚小,针尖稍偏尺侧,则较易刺入两骨间可避免刺中桡,尺骨,产生疼痛。
如何处理4种常见意外
1、异物入眼
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2、流鼻血
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3、头部“遇袭”
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4、手指切伤
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针灸减肥会损伤内脏吗
1、感染疾病
银针插入人体穴位后,有可能碰破毛细血管。因此在重复使用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高温高压消毒,否则很容易感染传染病。一些非正规的针灸减肥场所既没有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使用非一次性针灸针时也没有彻底消毒,因此感染传染病的危险极大。
2、晕针昏迷
针灸减肥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效果,而是损害身体。针灸的时候腹部的针不能插得太深,否则容易损伤脏器。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懂得如何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一些非专业的“针灸师”的技术水平根本没有达到要求,对于上述问题的了解也不够深,如果由他们施针的话,很容易出现意外。
可见,利用针灸减肥在减肥的同时,有可能会对你的身体受到影响。因此,提醒大家针灸减肥必须要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去做。
不当针灸有什么风险?
看似安全的中医针灸治疗,其实也存在相当的风险。我就遇到过一位患者,被家人送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时,医生惊讶地发现,一周内,针灸针从患者臀部左侧,经盆腔、腹腔、移动到腹部肚脐眼处,断针在体内移动这么长的距离,实属罕见。幸运的,断针在移动时没有刺破体内的血管或脏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可见,为了防止折针,操作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操作中应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抬头接手机和扭曲身子与人谈话等;操作者在针刺时注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硬拔;万一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操作者必须保持镇静,嘱患者勿更动原有体位,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送急诊处理。
患者在接受针刺过程中,若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头晕、出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晕厥,很可能是“晕针”。晕针多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或因医生针灸手法刺激过大而导致。发生晕针时,医生应迅速把针取出,让晕针者平卧,并按压相应的穴位,很快就能缓解症状。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抢救。
总之,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在针灸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前须安神定志,先吃点东西,选取卧位或舒适的体位。医生也应采用适度的刺激手法,以避免晕针的发生。另外,有些穴位如风池、肩井、合谷、足三里、委中、承山、三阴交、涌泉等,对针灸反应较敏感,容易引起晕针,医生在扎这些穴位时,应加倍小心。
针灸治病禁忌人群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特色疗法温和,没有伤害性,所以常常用于保健或者治疗时都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针灸治疗也是如此,只知道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确没有深入去考究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否适合自己。本期我们请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特色疗法科室的赵铭锋医生来为我解答一下,哪些人群不适合针灸,出现了一些针灸意外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处理。
针灸不是人人适合,针灸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6、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副作用以及避免方法
导读: 针灸的副作用有哪些?针灸是如今养生中常见的方法,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针灸的好处,而忽略了针灸的不好之处,有些人认识针灸的副作用就是会疼痛,其实不然,针灸副作用伤寒是很大的,……
针灸的副作用有哪些?针灸是如今养生中常见的方法,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针灸的好处,而忽略了针灸的不好之处,有些人认识针灸的副作用就是会疼痛,其实不然,针灸副作用伤寒是很大的,下面是关于针灸的副作用以及避免方法的简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中医针灸,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副作用一: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是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用完后立即丢弃;也没有必要消毒设备,要是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相当大。
针灸副作用二:晕针引起昏迷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是扎出事”来,这也是针灸减肥常见的副作用。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弯针、滞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没系统学过解剖学、针灸学,匆忙上阵的针灸师”,或许会对以上情况根本没有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不仅让人怀疑,还未免让人害怕。
针灸副作用三:扎伤内脏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的是“扎出事”来。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
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没系统学过解剖学、针灸学,匆忙上阵的“针灸师”,或许对以上情况根本没有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不仅让人怀疑,还未免让人害怕。
针灸副作用四:针灸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针灸减肥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
再者,单纯依靠针灸减肥是不行的,要想较好的达到减肥的效果,还是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才行。一般来说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穴位,增加体内循环,排出体内脂肪,所以,针灸减肥的副作用很小。如果配上中药的话效果也会更好。
针灸副作用五:针灸减肥可能会反弹
但是,没有副作用不等于不会反弹。中医主要在于“治未病”,而不是神乎其神的什么都可以治疗。因为人类的体质不同,所以通过针灸减肥所得到的效果也明显不同。并且,有些人通过针灸减肥瘦下去之后,就会保持的很好。而有些人则会在短时间内反弹。
以上是对于针灸的五方面的叙述,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针灸的副作用呢?
1、建议减肥前先做一个体型测试(网上有下载,输入身高年龄,就有标准体重值),看看是不是真的要减肥,如果超标严重(年龄25,身高160,体重148),可以考虑针灸,如果已经很标准了,劝大家还是通过锻炼让身体健康一点就可以了。
2、如果朋友决定针灸减肥了,请一定要到正规的美容院或医院去,一定要了解清楚针灸减肥的注意事项,尤其注意的是针灸的针,最好每次都是用一次性的,专人专用也可以,但一定要有很严格的消毒过程。
3、针灸时的饮食一定要注意,美容院和医院在这点上有很大区别,美容院会让你吃的很少,因为这样效果会明显,但医院会让你坚持正常饮食,因为他们怕过度节食会造成不良后果。远离针灸减肥副作用的方法是合理节食一定要的,不然效果不佳,但千万不能什么都不吃,一定要保证肚子不能饿到,不然对胃刺激很大,可以吃些鱼、虾等。香蕉不错,空腹食用也不刺激胃,又容易饱。
4、针灸时如果有些小毛病的,例如痛经、便秘,不妨提出来,好的医师会根据要求帮你多加几针,改善你的这些小毛病。
5、针灸结束后其实胃口也会变小,这时候只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是不会反弹的,想想好不容易瘦下来,再暴饮暴食就不应该了。
所以说,针灸减肥是有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针灸副作用也是不少,这就要求做针灸的朋友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接受中医治疗,一些对于针灸半桶水的最好就谨慎的使用,以免针灸不当误伤了身体。
针灸减肥有副作用吗
针灸减肥有副作用吗
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针灸减肥副作用有:
1、晕针昏迷。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
2、损伤内脏。据调查,许多生活美容院都有针灸减肥的项目,她们往往打着“快速减肥”“一针见效”的广告语来招揽顾客,但实际上,在生活美容院里进行这种针灸减肥是完全不合法的。因为因针刺不当,引起心、肺、肝等内脏损伤情形均有发生。
3、感染传染病。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极易感染病菌。因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
针灸减肥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与其说针灸减肥是健康减肥,不妨说严格规范的针灸减肥是健康减肥更为恰当。
针灸减肥误区
误区一: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减肥
针灸减肥有效吗?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摆脱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减肥”。事实上,针灸使有些人的体重短期内掉得明显,而有些人的体重却不变。这是为什么?
医生认为:体重超过标准越多者,其体内脂肪含量也越多,针灸减肥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而有的人体重超标并不严重,因此减肥的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正确的认识是,任何减肥方法或者是减肥偏方都需要逐步调整,不同的人对针灸的反应也不相同。
误区二:任何人都可以做针灸减肥
对于做针灸减肥的人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在患病期间;具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凝血机制障碍及贫血者;义务献血未满一个月;心脏功能较差、佩带起博器的患者就不可以做针灸减肥。此外,年龄低于20岁,以及生理性肥胖者也不主张针灸。可见针灸减肥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根据专业的医生回答说:很多美容院、减肥中心减肥,一次就扎三四十针,顾客也认为针扎得越多减肥效果也就越好。虽然针灸减肥对因代谢失调引起的单纯性肥胖确有疗效,但若针刺过频、过狠,则会出现穴位疲劳,临床上叫做耐受性增强。
有经验的针灸师在给人们做较长疗程的治疗时,都会考虑换穴位,而不是次次都扎在同一群穴位,有意识地去避免人体产生“穴位疲劳”,因为一旦产生耐受性,穴位的触感就会异常,即使加大刺激的力度,效果也不如前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灸减肥也不例外。专家表示,对每一个到针灸科接受减肥疗程的人,在确认具有针灸减肥的适应症之后,还要对减肥者的体质进行认定。针灸减肥有一套基本的针法,但是针对不同体质的人,还需要配合辨证分型配穴,比如脾虚湿阻型肥胖人群,在主穴以外还要配合阴陵泉、公孙等穴位。由此可见针灸减肥也需要专业知识的,它有章有法,注重选穴,对减肥真正有作用的穴位只有十几个,别的穴位扎针也没有用,若是不小心扎错了,可能还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只有对症选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误区四:见效极快
不同的人采用针灸减肥的效果不一样,有的人见效快,有的人见效却很慢。这是因为,针灸减肥不是减重,而是减脂肪。超过标准体重越多,一般脂肪含 量也就阿特别多,针灸减肥的效果越明显。
减肥效果还与是否全身减肥有关,一些局部减肥如腹部减肥,效果明显但减重不明显是其特点。
此外,减肥效果还与脂肪 的特点有关,软脂肪减得快而明显,硬脂肪则见效不大。任何减肥方法都须逐步调整,每个人对针灸的反应不尽相同,这需要持续治疗。如果指望几针扎下去就能够变得身材窈窕,那是不现实的。
误区五:易感染
很多人误以为针灸会引起感染,从而不敢尝试针灸减肥的方法。其实针灸采用的针都很细小,对皮肤来说,一般的针灸都是极小的创伤,正常人的机体修 复一般很快。如不是因为其他破损感染,除非是贴了嵌针(耳针的一种)须注意避水外,其他体针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洗澡、游泳都不成问题。
误区六:贴耳针时不能洗头
医生答:贴耳针时不是不能洗头,而是要注意尽量不要沾湿耳朵。一般的耳针之所以不能湿水是怕胶布失去粘性,若是嵌针,则需要避水,因此可以试着戴上耳套再洗头。
误区七:不需要配合饮食调理+体育锻炼
针灸配合饮食效果更佳,配合控制饮食的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到饱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等。
专家提醒,虽然针灸减肥具有这样的抑制过亢食欲、促进能量代谢的双重作用机理,但并不代表肺胖患者“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扎几针就能减肥成功”。为接受治疗的肥胖患者所列出的健康减肥方中,也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在保证体内营养物质的同时要清淡饮食、控制食量,少吃淀粉类食物,控制糖类摄入,常食蔬菜、豆制品、动物瘦肉、奶类,禁食油炸食品、带壳果仁、甜点及各种冷饮等,同时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专家说:“针灸减肥期间同样需要饮食控制加体育锻炼。但相关的针灸手法还可以抑制旺盛的食欲、促进能量代谢,所以减起来会事半功倍,和单纯‘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的减肥法相比见效会快些。”
误区八:产后、人流术后月经未恢复不宜针灸
专家说,最近有不少新妈妈刚刚坐完月子就跃跃欲试想减肥,“生完宝宝的女性体内内分泌水平正逐步恢复,根据临床经验,在这段时期进行针灸减肥,效果的确比较理想。”但她提醒有意通过针灸减肥的新妈妈们,应该在给孩子戒奶以后再尝试,“因为针灸减肥需要配合饮食调理,比如暂时用鱼肉和鸡肉代替猪肉、牛肉和羊肉,但对于还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营养成分,所以应该等孩子戒奶以后才开始疗程。”
此外,处于经期中或产后、人流术后月经期未恢复正常的女性,同样暂时不适合进行针灸减肥。专家解释,这是因为针灸减肥需要采用腹针中的“引气归元”方,“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肚脐系统,以神阙为中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用于全身调节的高级调控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机体能力,但是处于经期中或产后、人流术后月经期未恢复正常的女性,月经量可能会因此增多,所以治疗应该避开这段时间。”
误区九:针灸减肥一劳永逸
很多人认为针灸减肥可以一劳永逸,一次治疗就可达到效果。其实不然,针灸减肥是对机体的调整,是需要在反复治疗、不断强化中建立一个新的状态。
医生建议,一般需要坚持3个月以上的密集和强度治疗(特别肥胖的则需半年至一年)。当疗程停止后,体重基本上能保持1~3年的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
1、针灸减肥应该根据个人体质来进行,去正规的医院让医师为你制定专业的针灸减肥计划,这样才能够让你达到目的,而不是因为盲目减肥而对损害身体。
2、针灸期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以及一些油腻的食品,应该选择清淡有营养的食品,可以参考专业的针灸减肥食谱。
小孩艾灸肚脐的作用
1、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之一,以其操作简单、疗效突出而深受广大患者的喜欢。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小孩艾灸肚脐的作用
2.1、补益肝肾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两虚,筋骨不旺。因此,在孩子成长期,重点调理肝、肾、脾才能达到正常的身高。
2.2、调理脾胃
小儿脾胃不和临床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厌食。厌食是儿童见食不香的一种症状,由于脾胃失和,受纳运化失常所致。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因此儿童能否正常发育,健康与否,与脾至关重要。脾胃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儿童厌食调理重点是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