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1、法半夏治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2、法半夏治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 鼻内,涎出见效。

3、法半夏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摘元方》)

4、法半夏治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5、法半夏治除积冷,暖元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局方》半硫丸)

6、法半夏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7、法半夏治老人便结: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此方名半硫丸。

8、法半夏治痰饮咳嗽: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磁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柤,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9、法半夏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补缺肘后方》)

10、法半夏治呕吐反胃: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11、法半夏治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

12、法半夏治蛇伤:鲜半夏、鸭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捣碎成膏状,敷于伤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3、法半夏治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14、法半夏治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15、法半夏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16、法半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末半夏,鸡于白和涂之,水磨敷。(《补缺肘后方》)

17、法半夏治老人风痰: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18、法半夏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19、法半夏治喉痹肿塞:生半夏末搐鼻内,涎出效。(《濒湖集简方》)

20、法半夏治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 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21、法半夏治小儿惊风:生半夏一钱,皂角半钱。为末,吹少许入鼻。(《仁斋直指方》嚏惊散)

22、法半夏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瞶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上二件,锉为粗散,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汤)

23、法半夏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24、法半夏治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25、法半夏治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26、法半夏治外伤性出血:生半夏、乌贼骨等分,研细末,撒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7、法半夏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28、法半夏治骨鲠在咽: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29、法半夏治产后晕绝:半夏末,冷水和丸,大豆大,纳鼻中。(《肘后方》)

30、法半夏治诸瘘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调涂孔内,一日二次。(《外科小品》)

31、法半夏治痰厥:半夏八两,防风四两,甘草二两。同为细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盏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卫生家宝方》省风汤)

32、法半夏治痰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夏(洗)五钱,草乌一字(炒),桂一字(炙)。上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问病机保命集》玉粉丸)

33、法半夏治重舌木舌,肿大塞口:半夏煎醋,合漱之。(《纲目》)

法半夏: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低。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半夏曲: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半夏曲“苦辛,平。”入肺,脾,大肠三经。功 效化痰止咳,消食宽中。主治:泄泻,咳嗽。

姜半夏: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用姜矾汤在半夏晒至半干时浸润。

清半夏:清半夏长于化痰,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降逆止呕

法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所以法半夏也是一味止吐良药。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夏、秋季采挖,晒干入药,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脾、胃经,有良好的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呕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有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生物碱等,其水煎液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并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半夏过量可引起中毒,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故临床上内服常用炮制品,外用生品适量。

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止咳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丸、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夏煎剂3克/公斤,每日2--3次,连服2日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对于阿朴吗啡或硫酸酮所致狗的呕吐,煎剂灌胃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促细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治疗失眠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

法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对湿痰咳喘、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半夏的种类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

1、清半夏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2、姜半夏

姜半夏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为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质硬脆。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黏牙。

3、法半夏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的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功用主治: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本品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若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它药。

本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若痰热互结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汤 。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

此外,取本品和胃之功,治疗胃不和卧不安,与秫米合用,如半夏秫米汤;取本品行湿润燥之功,治疗老人火衰便秘,与硫黄合用,如半硫丸。

半夏的药理作用:

1.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半夏有毒吗

专家的解释是半夏的确有毒。很多中药都含有一定的毒性,而经过炮制的中药一般上毒性会大大减少。生半夏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药材。只要服上不到1g,就必死无疑。所以向来方剂中半夏一定久煎,而且多用制半夏。还有,医师也一定会吩咐病人煎了汤后万勿口尝药渣。要不然一定死。但是,半夏的毒性在方剂组成上是可以缓解的。重要配伍上,有很著名的一句话:“生姜杀半夏,半夏畏生姜”。简单地说,生姜是可以解除或大量减轻半夏的毒的。所以一般上用上半夏的方剂都会加生姜。就算方中不用生姜,半夏也一定会经过炮制。

炮制过的半夏有分姜半夏、法半夏和仙半夏等。姜半夏就是用生姜煎汤炮制的半夏,一般没有毒。法半夏则是用炙甘草加工过的半夏,其毒性大大减缓。仙半夏就是法半夏之上品。

所以现在成药里的半夏一般都很安全。让消费者知道里头含有有毒的半夏只不过是制药厂为自己的利益作保险而已。

半夏有毒,但不必惊慌,是药三分毒,注意医生的嘱咐,小心谨慎服用,也就可以达到其功效,发挥其药的作用了。且说一物降一物,就像生姜与半夏,只要你用对了药,毒性也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对于药物的了解,也可以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舒适的生活。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调脾和胃

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法半夏的副作用

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半夏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

重要:治疗半夏中毒,用生姜捣汁服下,其毒解。

宜忌配伍

《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

《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大家都知道是一种中药材,在平时的时候有着很好的功效,另外清半夏是一种经半夏炮制而成的中药,具有半夏的功效,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的用到,对于我们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特别的明显,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清半夏也有一定的禁忌,清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主治:用于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改善心血管功能

3、止咳作用

4、抗生育作用

5、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半夏的宜忌: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的主要成份:

氨基酸和以钙、铁、铝、镁、锰、铊、磷等为主的无机元素。另含多糖,直链淀粉,半夏蛋白(系一种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清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什么,平时的时候一般主要是注意使用方法,我们在有疾病的时候要做到对症治疗才是关键,另外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出现自行盲目使用的情况。

法半夏介绍

【药材名称】法半夏

【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1)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照半夏项下的〔鉴别〕(1)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法半夏是什么

法半夏是什么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原植物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该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块茎入药,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外用治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浓性中耳炎。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法半夏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低。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清半夏

清半夏长于化痰。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半夏曲

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半夏曲“苦辛,平。”入肺,脾,大肠三经。功效化痰止咳,消食宽中。主治:泄泻,咳嗽。

姜半夏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用姜矾汤在半夏晒至半干时浸润。经炮制后得到的炮制品之一姜半夏毒性降低,但由于其中的有效成分及刺激性成分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仅在半夏项下收载氨基酸的定性鉴别,未见有关姜半夏的质量标准报道。

法半夏的禁忌

法半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开始是生的,它是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患者很少拿来内服,一般都是外用。法半夏是半夏加工炮制后而成,希望大家分清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以免出现使用错误。法半夏还可以用来煮粥能健脾益胃和缓解呕吐的症状,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中药来养生。

相关推荐

半夏的功效作用 镇咳祛痰

镇咳: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祛痰作用的强度随着储存的时间呈正比效应。

川贝枇杷膏宝宝能喝吗

建议:3岁以下宝宝慎喝。 3岁以下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对中药的很多性质易发生过敏、不耐受的现象,而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蜂蜜、麦芽糖、糖浆。其中法半夏、苦杏仁等为小毒药物,小宝宝吃了也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 幼儿要遵医嘱服用儿童药物,而且婴幼儿药物的用量与成人用量都不同,所以不可随意给宝宝用药。

川贝枇杷膏可以化痰吗

可以化痰。 市面上售卖的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款冬花、杏仁、蜂蜜等药物,这些中药具有润肺清痰的作用,加上还含有茯苓、化橘红、法半夏、瓜蒌子、远志等化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搭配在一起,对于化痰治疗有奇效。

姜半夏作用功效 抗生育

半夏蛋白30mg/kg皮下注射,对小数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可达到100%。半夏蛋白还可抑制卵巢黄体酮的分泌,使血浆孕酮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变薄,使胚胎失去蜕膜支持而流产;半夏蛋白还具有抗兔胚泡着床作用

姜半夏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消痞散结

半夏能够辛散开结,化痰消痞,对于治疗气郁痰凝、胸脘痞闷配伍不同的中药有很好的治疗功效。特别对于法半夏效果更甚。

法半夏对人体有何功效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 茎,块茎入药,有毒。法半夏性温,味 辛,归脾、胃、肺经。能燥湿化痰,降 逆止呕,生用消疖肿,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结合 党参、茯苓等使用,能益气补肺,治肺 气肿有一定的疗效。

治咳嗽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痰湿咳嗽的中成药

二陈丸是由半夏(姜灸),陈皮,茯苓,甘草所组成的。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主药;陈皮理气健脾而燥湿,使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渗湿为辅,湿去则痰消;生姜降逆化痰而止呕为佐;甘草健脾胃并调和诸药,因此二陈丸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半夏天麻丸是由法半夏,陈皮,茯苓,天麻,白术,苍术,泽泻,黄芪,人参,六神曲,麦芽,黄柏所组成。 方中以法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为主;用天麻平息内风止眩晕为辅;佐以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泽泻渗湿下行,黄柏清泻实热;配人参,黄芪补脾益气,以助健运;用神曲,麦芽健胃消食,所以

气血不足泡脚可以吗 肺气虚泡脚方

泡脚功效:益气补肺,止咳平喘。用于咳嗽痰多,气短作喘,气倦乏力,自汗畏风,动则出汗,咽喉不利,口干而红,舌淡红,脉细弱等症。 参芪夏苓汤 配方:党参,黄芪,法半夏,茯苓各10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择洗干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煎汁,晾温泡脚,每次15-30分钟,每天2次。连用3-5天。 参术夏杏汤 配方:党参,白术,法半夏,杏仁各10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择洗干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煎汁,晾温泡脚,每次15-30分钟。每天2次,连用3-5天。

中度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中度脂肪肝如下: 大柴胡汤加减 组方:柴胡,黄芩,芍药,法半夏,枳实,大黄,大枣,姜,海藻等; 功效与主治:以柴胡,芍药疏肝行气,法半夏,海藻化湿软坚,散郁结之痰湿,枳实,黄芩,大黄泄热消积,大枣生姜调中合理,作为佐药,本方有疏肝行气,化痰消积功用; 用法:水煎服,1天1剂,1天2次。 补中益气汤加味 组方: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等; 功效与主治:方中黄芪补气益肺固表;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和中;陈皮疏肝理气,柴胡,升麻助党参、黄芪以升举阳气,更有利于健脾没适用于肝脾气

半夏有什么功效

本品生者有一定毒性,注意:内服多用制过的。 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清半夏 :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姜半夏 :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法半夏 :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