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要给婴儿喝太多的水
注意不要给婴儿喝太多的水
“大冬天开空调,房间里很干燥,我经常会给宝宝喂点温水。难道会害了他吗?”昨天,新妈妈李女士看到一篇报道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醒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半岁以前不用喝水,要是宝宝喝太多水的话,可能引起水中毒,急得连忙给朋友打电话咨询,“我是母乳喂养的,想想大人一天要喝很多水,小宝宝当然也要喝,当然量不多,只是每天都会喂一点。”
昨天,针对李女士的疑问,我们专门请教了杭城两位儿童喂养方面的专家,相信听了她们的说法,妈妈们都可以放宽心了。
喝母乳的宝宝6个月内不用喝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解释是,在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内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在内。因为母乳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母乳中87.5%的成分是水,这些水分足以满足宝宝的需要,所以不需要额外再给宝宝喂水。相反,如果让母乳喂养的宝宝过多喝水,反而对他们有害。说是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在水喝多的情况下,会给婴儿肾脏造成压力,可能引起水中毒,因为血液中的钠被稀释了。
至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则最好得喝点水。因为喝奶粉的宝宝容易“上火”,从而导致宝宝大便干结,或者小便发黄。所以每顿喂了奶粉后,再给宝宝喂点水,在帮宝宝去火的同时,还能加快肠道的蠕动,让宝宝大便变得通畅。
婴儿不宜喝太多水,而且对于六个月以前的宝宝来说根本就不用在额外喝水,特别是采取母乳喂养的宝宝就更用不着额外补水了。因为喝水本身就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而母乳喂养的宝宝已经摄取了充足的水分,如果再额外进行补水,那么反而有害,甚至会引起水中毒。而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说,只需要适当的补充一点水分也就可以了。即使是宝宝到了六个月以后,喂水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宝宝对于水分的需求要远远比成人少得多。
宝宝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消化酶减少
宝宝肚子受凉、过热喝太多水、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会导致婴儿体内消化酶减少或消化酶浓度降低,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不要多喝太多水
1、饭后半小时不宜多喝水。
2、饭后半小时好不要喝大量的水,以免冲淡胃液,稀释胃酸,损害消化功能。 饭后喝点水、餐中喝点汤,可使消化液与食物混合,对消化吸收有良好的作用。但是,饭后喝大量的水,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3、进食以后,食物占据了胃肠的大部分空间。再喝许多水,会把胃撑得满满的,有胀痛感。另外,如果人吃得过多,再喝大量的水,胃内食物沉重,还会使胃下垂或扩张。
4、饭后喝水过多,会冲淡胃液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胃每天大约能分泌1.5~2.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大约0.4%~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
5、盐酸能溶解蛋白质,消化含钙质和铁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如果在饭后喝大量的水。冲淡了胃液。盐酸消化食物的能力就减弱,同时削弱了杀菌力,由此可见,饭后好不喝水或少喝水。
睡不着的原因 睡前喝太多水
如果你每晚都得爬起来尿尿2~4次,那么应该减少在睡前30分钟内喝水,或是在水中加点盐。因为如果喝太多水,没有足够的盐分,身体会试图排出水分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因此会让你一直想尿尿。
喝太多水会怎么样 喝水太多的坏处
人体中的水分代谢主要是通过血液的运输和肾脏的过滤,再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喝水,会超出心脏和肾脏的最高代谢值(15ml/min),神经系统会刺激心脏会肾脏加强工作,严重增加其负荷,经常如此,容易出现心肾脏损伤。
水在人体中主要是用过渗透压进行细胞内外活动的,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喝水,就会出现组织液被严重稀释,渗透压降低,而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较高,出现水分大量的渗透进入细胞,细胞膨胀,引起水肿,常以眼睛周围、远端四肢等处水肿最为明显。
人只有一个胃,食物和水都储存在胃内,而胃肠内的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保持一定的胃内酸度,和肠液浓度,大量喝水会到胃酸和肠液被稀释,减低其消化功能,尤其是在饭后大量喝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睡前怎么做有助于入睡 睡前不要喝太多水
爱美的女士都清楚,睡觉前如果喝太多水的话,不但影响睡眠质量夜间频繁上厕所,一部分还会因为喝太多水导致水肿。
婴儿吃奶呛到咳嗽怎么办 用汤勺喂奶
如果家中奶嘴不合适或者是担心婴儿喝太快而诱发婴儿吃奶咳嗽的现象家长们可以改用汤勺喂奶,婴儿吃奶咳嗽期间家长们可以用汤勺给婴儿进行喂奶,这样家长们可以有效控制婴儿喝奶的量从而避免婴儿吃奶咳嗽的现象发生。
两个月宝宝每天喝水量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喂水。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喂水。但是,由于奶粉中蛋白质和钙等高于母乳,有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上火”,如便秘等,所以可以在两顿奶之间少量喂水,具体加水也没有标准,根据个体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例如,按照奶与水的比例为100:20左右喂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总适宜摄入量为700毫升,新生儿只要奶量充足,小便次数(6-8次/日)和颜色正常(淡黄)就提示体内不缺水,给宝宝喂过多的水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排泄负担,甚至影响奶量。
喝水不是小事儿,爸爸妈妈要重视起来。每个年龄宝宝对水的需求量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哦!
婴儿喝什么水最好
婴儿喝白开水最好。白开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其中的钙、镁等元素对身体是很有益的。而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损伤宝宝娇嫩的胃黏膜,影响消化能力,所以一般夏天宝宝最好饮用与室温相同的白开水,而冬天则饮用摄氏40度左右的白开水最适宜。
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也不必须着急,只要水的总的摄入量每天达到900毫升一般不会缺水,水果和饮食中的水也是算作总摄入量里。
1岁以内不建议喝果汁,1岁以后也不建议喝果汁及含糖饮料,如果喝果汁,最好是稀释的纯果汁,少量即可。当然,生病期间没有胃口,或其他特殊情况,可以适量进食果汁类。
给婴儿喝水注意事项
1、饭前不要给宝宝喝太多水
因为饭前喝太多水会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欲。可以在饭后给宝宝补充一点汤水,但也注意摄入的量。否则也会冲淡胃酸浓度,影响消化。
2、睡前也少喝水
宝宝睡觉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减少宝宝喝水的量。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睡前喝水多了,除了容易发生尿床之外,也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3、宝宝口渴切忌暴饮
如果宝宝口渴了,那么就意味着身体已经缺水。为了补充水分,家长会鼓励宝宝多喝水,但要注意控制一次喝水的量,切忌暴饮。
喝太多水会造成什么后果
喝太多的水会导致水中毒。
过量饮用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部分水分会被组织细胞吸收,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晕、乏力、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大量饮水后,身体容易疲劳、食欲不振,也会使人感到昏昏欲睡。
婴儿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喝水
婴儿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喝水
一旦你的宝宝开始长牙了,那么他们就会需要氟化物来给新牙的生长提供营养,所以这个时候让宝宝喝饮用水,这样能满足新牙的生长。但是,在长牙之前,最好不要让宝宝喝水,而让他们从母乳以及其它婴儿食物中吸取所需要的水分。
有些父母希望宝宝多喝水的原因可能是怕宝宝便秘。其实,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与本身肠胃的功能关系较大。饮食习惯对便秘虽然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因此水摄取量的多少主要会影响小便量,而非大便的质与量。此外,也不要让婴幼儿喝太多运动饮料,因为运动饮料中除了水分外,还含有电解质,容易满足宝宝的胃口,会降低正餐进食的量。
如果你的宝宝发烧了,医生一般可能都会建议你多让孩子吸取液体。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像电解质水之类的液体,它其中包含的营养能让孩子体内的电解质恢复平衡。再次强调,不要让你的婴儿喝水来代替其他的液体,除非是医生建议你这么做。
跑步时喝太多水有害无利
根据专家指引,跑步时喝水的最佳方式就是“听身体说话”,感到口渴时再喝。然而,洛约拉的研究者发现,即使职业运动员,有些也总是根据一份已经你定好的计划表来喝水,有些人可能是为了保持额定体重才喝水。数据显示,36.5%的跑步者都有按计划喝水的习惯,8.9%的人甚至是有多少水就喝多少水。
还有29.6%的人误以为跑步时需要摄入盐分,57.6%的人会选择运动功能饮料,因为其中含有电解质,可以防止血液里缺少钠元素。然而,实际上跑步时导致人体缺钠的原因不是没有喝水或功能饮料,而恰是喝水喝饮料过多。
“很多选手都存有一个不科学的观念,认为不同的补水会有好处。”研究者在《英国运动医学期刊》2011年6月刊上表示。跑步时过多喝水最严重的情况可能致命,引发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xercise-associated hyponatremia),这种病症可能会因为运动员并不口渴也喝水导致。此外,喝水过多,也会稀释血液中的钠元素,导致浓度过低。
专家指出,跑步时口渴才喝水可以防止过度消耗水分,负责研究的詹姆斯·温格教授(Dr. James Winger)指出:“在耐力训练中,这是最安全的补水方式。”
另一位参与研究的拉拉·杜加斯博士则披露,近年来共有12名跑手确定因饮水过度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死亡,另有8人也疑似因此丧生。国际马拉松医学指导协会因此做出指引,推荐跑手们口渴再喝水。
据悉,跑步者喜欢多喝水主要是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运动功能饮料广告的影响,当时厂商们鼓吹运动脱水的危害,推荐每小时喝1.2升的水。虽然如今饮料厂商已经停止这种宣传,但跑步需要多喝水的观念却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都被不断告知长时间运动可能导致脱水。”杜加斯博士说,“但实际上运动的正常生理反应只是丧失小部分水分。跑步时本来就会流失几磅的水分,根本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