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白细胞的定义

尿白细胞的定义

【标本收集】随机尿或晨尿。

【正常参考值】离心沉淀后:白细胞:男性0--2个/hp ,女性0--5个/hp 注:hp为显微镜高倍视野即40倍镜下。机器测量定量尿白细胞以+(阳性)表示,正常为-(阴性)。

尿中白细胞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化性改变,形态不规则,结构模糊,又可称脓细胞,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

女性尿白细胞2+ 有阴道炎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50岁女性,尿常规检查白细胞2个加号,咨询相关的问题,这种情况需要明确是否是尿镜下白细胞数目尿常规中反映炎症指标主要是看尿镜下白细胞数目,大于5个,阴道炎是可以引起尿常规反映异常的,您的这种白细胞没有意义,有问题及时咨询,积极治疗阴道炎,同时进行尿常规的随诊观察,祝你健康。

尿常规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

尿常规白细胞是是尿常规检查的一个项目,也是判断泌尿系统及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尿常规中白细胞的多少是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说来,白细胞是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会随着尿液排出,也就是常说的尿白细胞了。尿液中含有少量的白细胞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过多,就表示我们身体出问题了,因此在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也在尿常规检查之列。

尿白细胞偏低,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等症状。尿白细胞偏高,则意味着我们的肾脏或是膀胱除了问题,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引起重视。

尿常规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尿液在经过离心沉淀后,白细胞的含量一般为:男性0-2个/hp ,女性0-5个/hp(hp为显微镜高倍视野即40倍镜下)。机器测量定量尿白细胞以“+”“-”表示,“+”为阳性,“-”为阴性,阴性为正常。

如果尿液中白细胞>5个/hp,表示尿道有化脓性炎症,如肾炎、膀胱或是尿道炎、肾结核等。

需要提及的是,因服用药品所致的过敏反应,尿液中会出现白细胞增多;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现象。

因此,当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为阳性时,也无需惊慌,要先查看自身有无其他症状,如水肿;小便是否正常等。如果尿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只有一个+是不用担心的,待确诊后及时治疗就好了。

白细胞减少症医学定义是什么

循环血液中性粒细胞占65%-75%。如血液中白细胞减少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有强大吞噬能力,是人体对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血液循环中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的结果是降低了对感染的抵抗力。

尿常规白细胞偏高

正常尿是检不出白细胞的,尿白细胞高说明泌尿系有细菌被传染,比如尿道炎症等,如果有尿频、尿急、尿痛三症状任两症状就能确认泌尿系被传染,但中段尿白细胞阳性诊断率更高。下面,北京中山医院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了 有多种疾病能够发生白细胞尿或脓尿,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精囊炎以及某些肾小球疾病等。脓尿是尿路被传染的非特异现象,脓尿存在不能作为尿路被传染的依据,无脓尿也不能排除尿路被传染。 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白细胞数在单位容积内相对减少,加以低渗尿而使白细胞解体。

尿常规白细胞是什么意思

尿常规白细胞是是尿常规检查的一个项目,也是判断泌尿系统及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尿常规中白细胞的多少是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说来,白细胞是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会随着尿液排出,也就是常说的尿白细胞了。尿液中含有少量的白细胞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过多,就表示我们身体出问题了,因此在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也在尿常规检查之列。

尿白细胞偏低,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等症状。尿白细胞偏高,则意味着我们的肾脏或是膀胱除了问题,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引起重视。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1、尿白细胞(LEU)

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

正常参考值:0-5/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尿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重症糖尿病、妊娠中毒、长时间禁食、呕吐、腹泻、脱水或脂肪摄入过多时。

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白细胞高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孕妇尿白细胞偏高的原因

尿常规中不应该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等物质,如果出现白细胞,提示有尿路感染的情况,正常人的晨尿中,可能还有极少量的白细胞,这个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有增多的表现,说明有炎症。

有可能尿路感染也可能什么事都没有,需要其他辅助检查确诊。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孕妇尿折细胞偏高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要考虑孕妇身体的特殊性,所以少用药多注意外阴的清洁,如需用药的话一定就去正规医院,因为这不但关系大人还有肚子里的宝宝。平时孕妇应当多喝水,然后可以用中药治疗,祝愿所有的孕妈妈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尿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尿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尿白细胞是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存在于血液中,但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白细胞,一般情况下,沉淀尿镜检白细胞的数量数会小于1个/高倍视野。当清洁中段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数大于5个/高倍视野时,则可诊断为白细胞尿。

尿常规白细胞是做尿常规检查三种细胞中的白细胞。专家指出,正常人尿常规检查中是不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等物质,若出现白细胞,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情况,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病情。

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防线,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数量会迅速增加,细菌感染程度与白细胞升高数量成正比,最常见的感染是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正常人的晨尿中,可能含有极少量的白细胞,这个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太过担心,但若尿常规检查出白细胞偏高,提示出现尿路感染,应进一步检查,确诊病情。因为尿路感染有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之分,上尿路感染是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是指尿道炎和膀胱炎。

与尿道炎和膀胱炎相比,肾盂肾炎的危害更大,肾盂肾炎提示患者的肾脏出现实质性的损害,有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之分。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则很有可能恶化为慢性肾盂肾炎。

而慢性肾盂肾炎造成的肾脏损害具有不可逆性,若治疗不当,则肾脏损伤进一步恶化,严重者很有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或尿毒症,危及患者生命。

尿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尿检白细胞偏高一般是炎症导致的,喝水太少或是自己抵抗力低下或是夫妻生活过度粗暴,尿路梗阻都可能导致,尤其是女性夫妻生活是重要的诱因,而且女性尿道短,宽,直的特点也容易感染。

另外手淫也可能是重要的原因。建议口服环丙沙星或静脉滴注菌必治治疗试试。

一定要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防止夫妻生活过度粗暴频繁,夫妻生活后应该小便一次,冲洗尿道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可能,平常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酒。

尿白细胞的预防

1、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2、坚持每天多饮水,定时排尿。

3、注意阴部的清洁,尤其是女性病人在月经、妊娠和产褥期更应注意。

4、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糖尿病、尿路结石及尿路梗阻等。

5、积极寻找并去除炎性病灶,如男性的前列腺炎、女性的尿道旁腺炎、阴道炎及宫颈炎。

6、与夫妻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于夫妻生活后即排尿并按常用量内服一次抗菌药物做预防。

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

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

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相关推荐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

尿中白细胞高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白细胞高,这个是说明你的尿液里有感染了,也就是说明你的尿道有感染了,因为白细胞是起到保护身体吃掉细菌的作用的,而当尿液里有白细胞或是血液里的白细胞升高,都可说明有感染的存了.可能是尿道感染了,也有可能是你在做尿检的时候没有清理好外阴上面而在你接尿的时候污染了尿液也是有可能的.你还可以查一个血常规看看,还有阴道炎也是可以引起那个的,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它污染了尿液,从而在检查的时候看到了白细胞。 尿白细胞增高说明您有尿路感染.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宽,直,又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

白血病白细胞高还是低 白细胞少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 1、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2、某些细菌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病; 3、原虫性疾病,如疟疾等; 4、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颗粒性白血病减少症等; 5、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脾肿大、如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等;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7、理化因素,如放射线照射,铝、汞、苯等重金属中毒,某些药物反应(如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保太松、匹拉米洞、氯霉素、磺胺类药及抗癌药等)。

肾炎的检查

1.尿液检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3.血肌酐、血尿素氮检测。 4.血清补体C3、C4及CH50;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抗核抗体谱、ENA多肽抗体谱、免疫球蛋白、ANC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等。 5.肾活检。 1.尿液检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3.血肌酐、血尿素氮检测。 4.血清补体C3、C4及CH50;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抗核抗体谱、ENA多肽抗体谱、免疫球蛋白、ANC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等

白血病是白细胞过多还是过少 白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升高见于: 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尤其在各种球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较明显。全身性感染如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等;局部感染如中耳炎、脓肿、疖、扁桃体炎、阑尾炎等。 2、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 3、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 4、血液病、急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尤其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最明显。 5、严重的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急性大出血、大手术后等; 6、过敏反应。输血过敏、青霉素或其他药物过敏等。 7、中

粪便白细胞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粪便白细胞注意事项 检查

尿蛋白的定义

定性 阴性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