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几个月宝宝会站立

几个月宝宝会站立

宝宝什么时候学站立

宝宝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一般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能独自站立了。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

9-10个月的宝宝抓着东西就会站立,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牵着妈妈的手站立,似乎这样最有安全感。其实,还有一点是抓着妈妈的手,他可以借力。

宝宝如何学站立

在孩子学站时,我们可以用手牵着他。这是从当你把手指伸进孩子掌心,练习拉坐时,就早已开始了的一个动作。借着妈妈大手的牵拉力量,只要孩子能站起来,学站这一阶段就完成了。下一步是让孩子自己拉住一个东西站起来。这时你可以手执一个塑料圆环,让孩子抓住圆环的一边而大人抓住圆环的另一边,在大人不用力牵拉时让孩子自己抓住圆环并站起来。这样的站立完全要靠孩子自己来完成,他必须动员上肢、下肢、腰、背、胸、腹部肌肉的全部力量才行。

练习站立是孩子开步走的前奏,等孩子站得很好以后就可以在大人的扶持下练习向前走了。

9到10个月的宝宝已经基本学会站立了,所以说对于宝宝,成长过程当中表现出的这些现象,家长们应该注意观察,因为我们都知道从这些细节问题,就能够知道自己宝宝的发育是否达标,或者是及时的发现他们是否存在一些疾病影响。

9个月宝宝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9个月宝宝已经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蹒跚学步了。假如宝宝缺钙的话,学走路时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O型腿”,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宝宝缺钙常常表现为不容易入睡,更不易进入沉睡状态,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宝宝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而且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宝宝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头部后面可见枕秃圈。

9个月缺钙患儿头可呈方形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缘发软,囟门较大。出牙晚且顺序不规律。此外,缺钙患儿动作和智力发育均慢。

宝宝怎样学走路?

刚出生时,宝宝的腿不够有力,无法支持自己的身体,不过,如果你从宝宝的腋下扶住他,他就能把腿垂下来,用双脚蹬在较硬的表面上,就好像走路一样。这是一种天生的条件反射,宝宝的这种行为只会持续两三个月。

到宝宝5个月左右时,就可以由你扶着他在你的大腿上蹦一蹦了。在此后的两三个月里,宝宝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这样蹦。事实上,随着宝宝依次学会翻身、坐起和爬行,他的腿部肌肉力量会不断加强。

到8个月左右时,宝宝大概开始能自己扶着家具站起来了,所以,一定要确保他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牢靠稳固的。如果再有大人在旁边扶着,让宝宝靠着沙发,小家伙就会很拼命站好。再过两三个星期后,宝宝就会开始扶着东西走上几步。他甚至可能会松开手,不扶东西独自站上一会儿。一旦他学会不用支撑站立的技巧,当你扶着宝宝走时,他也许能向前迈步走出去,甚至还能在站着的时候弯腰捡起玩具来。

到9或10个月大时,宝宝会开始掌握如何弯曲膝盖,并学会从站立的姿势坐下来,这可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

到11个月大时,宝宝很可能已经掌握了独自站立、弯腰和蹲下的要领,甚至还能抓着你的手向前走,不过,可能至少还需要几周时间,他才能开始自己独立迈步走。多数宝宝在最初学步时主要是用脚尖走,并且双脚呈外八字。

到13个月大时,有3/4的宝宝都已经能自己走路了,只不过还是摇摇晃晃的。如果你家宝宝到这时候还要扶着东西走,那也完全正常,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自己走。

几个月宝宝会讲话

1-2个月的小婴儿,哭是唯一的语言,3个月时开始咿呀作声,6个月时会发出单线纯音如爸、妈。7-8个月会发出两个相同的单音如爸爸、妈妈,9个月时能模仿大人简单的发音如bay-bay,1岁能叫阿姨,并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灯灯...

不过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上面说的也会提前一两个月.我家因为人多,亲戚都住在一个小区里.每天人来人往的.宝宝在2个月的时候就整天咿咿呀呀,4个月的时候会发出"mama,dada,papa"的音.5个月时能发出"baba"的音.从7个月开始就整天嘴里叽里咕噜的不停的说,但听不懂说什么.9个月就会有意识的喊"妈妈".现在会叫爸爸,爷爷,阿姨,姑姑.会喊他大伯的名字"飞"会说"给,走,要,不,球,灯,机"仍旧每天指这指那的不停的又喊又说.大部分还是听不懂.

多和宝宝说话,刺激他的听觉.对宝宝说话很有帮助.

注重这些常识的认识和了解,对宝宝的健康发育问题才能够带来帮助,也希望作为家长应该多去认识这些宝宝成长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同时最不可忽略的就是他们日常营养的补充因为补充足够的营养,才更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再这样过早扶着宝宝站立,娃腿型毁了就怪你! 扶站要讲究方法

宝宝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要参考月龄之外,还要结合宝宝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的脚掌能轻松着地,同时又能自己扶着东西站立,且身体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这时家长才能去鼓励宝宝练习站立。

反之,如果宝宝站立时是脚尖着地,即便已经10个月大了,家长也不可急于让宝宝练习站立,否则就会对宝宝的下肢肌肉和脚弓的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还要多让宝宝趴着学会爬行,只要一岁前会站就是正常的。

家长应双手支撑在宝宝腋下扶站,不要想着拉宝宝的手走,对于刚刚学会站立的宝宝来讲,现在行走还很困难。

如果宝宝好动,经常蹭着身体前倾或后仰,弯腰拿东西,那么家长要多花些力气,稳住宝宝,以免宝宝摔倒,一旦摔倒宝宝的心灵将会受到很大的挫折,甚至会导致宝宝不敢再尝试!

此外,家长尽可能给宝宝营造一个有高低层次的环境,让宝宝有机会可以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

缺乏安全感的宝宝会因为害怕摔倒而不敢于去尝试,常表现为东张西望,伸出双手,选择扶着床头或沙发靠背站立又坐下。

因此,家长要多多关注宝宝的动态,及时主动地去扶着宝宝的腰,让宝宝感到安全,敢于尝试去站起来。

如此多试几次,宝宝的腿部肌肉就会更健壮,身体的平衡力会更强,宝宝也会更有勇气,慢慢的就不需要家长扶了。

宝宝几个月会站立 宝宝学站的注意事项

家长在给宝宝做学站的训练时,要注意让宝宝学站的时间每次不能超过5分钟,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宝宝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

有人说孩子站多了所以成X形腿或O形腿,其实不然。形成X形腿或O形腿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9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9个月宝宝早教方法一、多与宝宝互动

九个月宝宝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爱,这时候如果父母给予宝宝更多的交流,和宝宝一起说话、唱歌,教授宝宝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文明用语,例如:妈妈,早上好,请坐下!晚安!您好!等等的文明用语,简单基础的都是可以教授的。还有像《小白兔》《形状变变变》《大风车》等等儿歌,像简单活泼、通俗易懂、好听的儿歌、童谣都是可以教授的。只要多进行亲子交流,多给宝宝多一些温暖,每次交流的时间不需要过久,而且教授的儿歌需要进行一句一句的拆分,利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或者是每天傍晚多给孩子时间进行教授,让孩子发育得更加的健康。

9个月宝宝早教方法二、教宝宝分辨颜色、日常物品等

九个月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很新奇,需要父母的静心指导。九个月宝宝已经会分辨出一些颜色、形状,这时候妈妈每天晚上进行一种事物的举例,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让宝宝自己去感知、认识,用小手去摸三角形的棱角,告诉宝宝有几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有四个角等等,这样宝宝就有这样的认知,学会认知周围的事物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9个月宝宝早教方法三、宝宝学站立,为走路作铺垫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经历了七个月学会坐立,八个月学会爬行,这些都是宝宝每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九个月宝宝应该学习站立了。从爬行到站立是九个月宝宝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现在妈妈该扶着宝宝慢慢开始站立,刚开始小站一会,随着时间的增长,站立的时间就会增长,慢慢的宝宝就会多站立一会,开始学会走路。

9个月宝宝早教方法四、莫限制宝宝活动

九个月宝宝的早教内容很多,让宝宝多进行自由活动对宝宝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宝宝自己多动手、多感知、多进行活动,不论对宝宝的身体还是智力多可以进行自由的活动、自由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什么都不让宝宝去动,玩具可以选择比较大件、不易吞服,颜色鲜艳、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比较好,对宝宝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几个月可以学站

一般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能独自站立了。9-10个月的宝宝抓着东西就会站立,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牵着妈妈的手站立,似乎这样最有安全感。其实,还有一点是抓着妈妈的手,他可以借力。练习站立是孩子开步走的前奏,等孩子站得很好以后就可以在大人的扶持下练习向前走了。

宝宝站立的训练方式

1、两手扶站:训练婴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当宝宝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让宝宝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2、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宝宝独站。

3、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训练宝宝学站的注意事项

孩子学站每次不应超过5分钟,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孩子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有人说孩子站多了所以成X形腿或O形腿,其实不然,形成X形腿或O形腿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小腿不直就怀疑他有O形腿,这也不对。几个月的孩子小腿的胫骨都是向外侧弯曲的,并没有谁的小腿骨直得像一根棍子一样。这是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长大后就好了,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心。判断真正的O形腿或X形腿应看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否同时并拢,而非长骨是否笔直。

宝宝总是夜醒的真相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发生在6个月左右。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本来很快乐而满足的宝宝变得黏人,你一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开始哭泣。

分离焦虑会发生在6~12个月(7~9个月比较多),15~1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多会发生睡眠倒退,可以在公众号“可可妈的碎碎念”里输入“睡眠倒退”,了解详细情况。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有分离焦虑的宝宝理解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对于五个月的宝宝来说,如果一个玩具从他的视线中消失,那他会认为这个玩具永久消失了。这时候的宝宝对这个玩具的存在是没有记忆的,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发育。

然而一个8个月的宝宝。如果玩具离开了他的视线,他会试图去寻找。他认识到即使这个玩具他看不见了,也依然存在。这个就是“客体永久性”概念。

这时候,当你离开房间时,宝宝认识到你仍然存在,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会担心你不回来,所以开始哭闹。

而分离焦虑也往往和大运动的发育是同时的,8个月宝宝会爬会站了,1岁以后的宝宝会走路了。所以目前也有一种理论认为:宝宝成长了,学会了一种能力之后要回到妈妈和看护者的怀里获取能量,为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和学习做准备。

如此说来,分离焦虑是好事,是宝宝长大的标志。

3个月宝宝小手有这些变化

3个月宝宝小手有这些变化

1、小拳头张开,开始玩自己的手

3个月的宝宝小手非常可爱,有很多妈妈肯定会经常把玩宝宝的小手,掰开宝宝蜷曲的手指,把宝宝柔软的手掌按在自己脸上,那感觉别提多好。3个月的宝宝,不仅妈妈可以玩他的手,他自己也开始玩自己的手了,这是3个月宝宝最大的特征。

3个月的宝宝,原先紧握的手掌张开了,不过大部分的时候,宝宝的手都是半张开的。这个阶段,宝宝会把自己的手当成最熟悉又方便的玩具,而且也会意识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

3个月的宝宝会这样玩自己的手:他会用一只手来探索另一只手,有时候握住整个拳头,有时候抓住一两根手指。不过最喜欢做的是把手伸到嘴里吸吮,不管是拳头还是手指,都很喜欢。

2、喜欢用手去抓东西

3个月的宝宝,开始喜欢用手去抓东西,而且这种早期抓取动作宝宝都很用力,一旦抓到什么,是不会轻易松开手的。所以妈妈的头发要遭殃了,建议长发的妈妈最好剪成短头发。妈妈的衣服也是宝宝抓的对象。任何在可抓范围内的东西宝宝都很有兴趣,头发、眼镜、爸爸的领带等等。

不过宝宝这个时候的抓取动作还不是很准确,很多时候都会落空,比如要抓悬吊玩具时,出手的动作可能很突然,而且经常还抓不到。等到4个月时,他抓取东西的准确度才会提高。

3、小手开始有握力

3个月的宝宝在抓握玩具时,与出生几周相比,明显看得出力量有了增长。现在,宝宝不但能用手指抓住玩具,还能握在手里研究一会儿,直到累了厌倦了才会放开。所以3个月宝宝妈妈可以选择摇铃作为玩具。

选择摇铃注意几个事项:1.摇铃越轻越好;2.摇铃最好是黑白或者其他鲜明对比的颜色;3.摇铃最好选择布料质感的;4.摇铃尺寸不能小于4cmX5cm;5.摇铃不能有尖锐或者容易脱落的零件在上面。

温馨提醒,想要让3个月宝宝小手更灵活,除了摇铃玩具外,塑料环、橡胶环以及手镯都是给本月宝宝最好的教育性玩具.

11个月宝宝怎么带

1、照顾11个月宝宝之独立站立训练

对于十一个月的宝宝此时大动作的发育已经完全可以完成独立站了,如果你的宝宝还不会站,那么家长就应该着手练习了,只有完成独自站立才能成功的迈出认生的第一步,家长应该大胆的放开你们的手,让宝宝尝试着站立,即使摔倒也不要紧张,宝宝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学习行走站立而摔倒这并不算什么。只要家长坐好保护就可以了。

2、照顾11个月宝宝之精细动作训练

对于宝宝精细动作上的发育,宝宝可以拿捏小豆豆放在瓶子里面。并且把盖子改好,妈妈可以先拿一个矿泉水瓶让宝宝练习拧瓶盖,记住不要把瓶盖拧的过紧,宝宝虽然可以达到拧开的效果,但宝宝毕竟月龄小没有足够的力气将很紧的瓶盖拧开。当练习宝宝捡豆豆的时候可以拿一个瓶口相对大一点的,这样宝宝不容易气馁,很多宝宝脾气急,完不成时就开始哭闹发脾气,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安抚宝宝的情绪并且带领宝宝去完成,千万不要让宝宝一个人坐在哪里玩。

4个月宝宝能做的3个动作

1、4个月的宝宝能抬头挺胸

宝宝两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胸部,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从大约第4个月起,宝宝的颈部和头部肌肉开始迅速变得强壮,他趴着的时候总是爱抬起头来,并保持这个姿势。4个月的宝宝最经典的姿势就是头能抬起到90度,用手肘支撑上身,胸部挺起来脱离地面,然后用眼睛搜寻附近感兴趣的事物。

也有的宝宝在3个月就能抬起头到90度哦,这很正常,不过如果你的宝宝在6个月还没学会抬头或者抬头不稳定,也不会用手肘支撑身体,那么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体检,告诉医生这种情况。

2、4个月宝宝会尝试撑着坐起

妈妈会发现,如果让4个月宝宝坐在地板上,他会用两只手暂时支撑自己,然后再往前或往一边倒。4个月的宝宝后腰肌肉还非常弱,没有办法坐直。妈妈不要强迫宝宝坐直,也不要一直让宝宝学坐,过早学坐很容易导致小婴儿脊椎变形。因为婴儿骨骼硬度小、弹性大,容易变形。长时间勉强坐起和站立,就容易脊椎变形。随着宝宝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到了6-7个月时自然会坐。

3、4个月宝宝第一次站立

4个月的宝宝,在妈妈的帮扶下,一般可以站一会儿,然后才倒下。如果妈妈继续拉着宝宝的手,他通常能再爬起来,然后又能被扶着站起来。

一些老观念认为,宝宝站得早,容易得o型腿,事实上站得早并不会导致o型腿,不过过早勉强宝宝学站立,对宝宝骨骼和肌肉不好,特别是患佝偻病的孩子,因骨质疏松,一旦过度负重极容易引起骨骼弯曲畸形。

相关推荐

七个月宝宝早教怎样

七个月宝宝这个时候开始有自己的表达情感的动作了,能够做出不愿意的表情。而且能够认出陌生人,对陌生人感到惊讶。那么,七个月宝宝如何早教呢?其实七个月宝宝早教与其他几个月方式相似,知识有一些内容上的改变;那么下面就从各各方面来阐述一下七个月宝宝如何早教的问题。 方法/步骤 1.宝宝的听力和成人已经一样了 七个月的宝宝的听力和成人相似了,如果这个时候给宝宝多听一些有节奏的音乐,宝宝成人以后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很强的,其他方面和六个月宝宝相似的。 2.宝宝能够长时间注意有意义的事物了 这个月的宝宝能够把视线放在一

出生9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征

9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征: 1、主要技能:9个月的宝宝两脚交替爬行,能扶着东西站立。能抓住栏杆从坐位站起,能够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也能从坐立主动的躺下变为卧位,而不再被动地倒下;大人不在身边自己就能翻身坐起来,而且还可以稳坐10分钟以上。 2、粗大运动技能:9个月的宝宝能熟练地两脚交替爬行;能自如的从爬位转为坐位,再从坐位转为爬位;也能从坐立主动的躺下变为卧位,而不再被动地倒下;能扶着家具站起来;当前面有物品吸引时,宝宝的身体开始能够以跪姿,腹部抬离床面,爬向喜欢的物品。 3、精细运动技能:9个月的

宝宝肢体运动发育的指标

宝宝肢体运动发育都有哪些指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个月内:第一周,胳膊和双腿还没有完全伸展开,蜷缩着身体,当他感觉到很大的声音或突然的动作时自动拱起背来,伸开手臂和腿,但这些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一周后,宝宝四肢伸展,出现一些特定的肢体反射运动,手有抓握的能力。大人把手指放入小宝贝的手掌中,他们立即有回握反应;观察他睡觉时手是否有自发的握拳和张开的动作。 2个月:两个月时,宝宝俯卧起来大约能支持30秒钟时间,脸与床呈45度。由于先天反射还没消失,经常赚着拳头。宝宝俯卧,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大

8个月宝宝

爬行不是必经阶段:6-7个月是宝宝学爬的预备期,有些宝宝先翻身,然后开始出现爬行动作,通常在7~10个月时开始爬行。每个宝宝的发育和发展水平不同,所以8个月不爬并不代表宝宝有异常。虽然大多数宝宝经过爬这个阶段,但爬行并不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爬行是宝宝坐到站、走的一个过渡动作,也就是说,爬行是宝宝站、走的准备动作。有的宝宝并不经历爬的阶段而直接学站和走,家长也不必为此担心。 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不爬的宝宝对日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宝宝爬的原因: 1

多大的宝宝可以练习站立

6个月以后,婴儿可以通过大人扶着站立了,还可以训练他们自己扶着小栏杆站起来。但是父母不能操之过急,或者长时间的强迫宝宝站立,这样不仅达不到训练的效果,还影响宝宝腿部骨骼的发育。 到宝宝9-10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训练迈步子了,大人可以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尝试左右脚交替迈步子。正常的宝宝到1岁左右就能扶着墙壁自己走了,走的较早的宝宝可能11个月的时候就能走几步了。孩子15个月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能走了,如果此时孩子还不走路,父母应该尽早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宝宝几岁学走路好

不少家长们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苦恼: 同样都是1岁左右,为啥别人家的孩子能自己走得那么好,我家的孩子却还得扶着东西不敢放开走? ▼ 因为 1.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动作发育都不相同 只要是18个月以内学走路都是正常的,早学晚学都没关系。 2.错过了练习走路的最佳时机 可能是大人们太溺爱宝宝,到哪都抱着,因此孩子错过了练习走路的最佳时机,没能养成行走的习惯。 3.缺少了鼓励,导致自信心不足 学习走路,对孩子来说可谓是充满挑战的一件事。 所以当ta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或受惊吓时,家长们要学

婴儿学走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大部分宝宝在12~14月大时学走路 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同意,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个月大独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 当然在这长达半年之久的期间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差异甚大,有的在前一天还是“爬虫类”,隔一天就变成“北京猿人”;有的则虽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走的自由与乐趣,老是要大人带他出去走动。 父母们要牢牢记得,这一范围并非金科玉律,因为每一位宝宝仍有其独特发展时程表,只是仍然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范围罢了!只要没有

宝宝怎样学习走路

宝宝学走路不是一个突然事件,一般来说,宝宝需要先扶着东西站或走,接下来,他才能犹犹豫豫地朝着你伸开的双臂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不过,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跑跑跳跳地告别婴儿时期了。蹒跚学步,是宝宝迈向独立的关键一步。 一、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走路? 宝宝出生后的头1年,是他整个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发育的关键时期。他要先学坐、翻身和爬,到8个月左右时才能扶着东西站立起来。接下来,就是增加信心和掌握平衡能力的问题了。 多数宝宝在9~12个月时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个月时,就已经能走得很好了。不过,如

学步车几个月可以坐 宝宝坐学步车的最佳时机

孩子运动发育规律一般是: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站周走。宝宝10-11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所以,宝宝使用学步车至少要10个月以上,这样宝宝才不至于因为过早的站立而影响了骨骼的发育。在宝宝站立之前还是应该多让孩子爬。 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够独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

宝宝多大自己坐起来呢

宝宝多大坐 一般来说,六个月至六个半月的婴儿时期,宝宝开始学独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倾倒了,就无法自己恢复坐姿,一直要到八至九个月大时才能不须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大约90%的宝宝到8个月时能够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坐上几分钟。不过,就算是学了坐的宝宝坐到最后也倒下,这通常是因为他们没兴趣继续坐下去了。 宝宝能够独立坐起以后,对周围的世界就有一个全新的视角。一旦宝宝的背部和颈部肌肉足够强壮到能保持直立姿势,并且他也明白了怎样摆放双腿才不倒下的时候,那他继续学爬、站立和走路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