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储存方法
赤芍的储存方法
赤芍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30公斤左右,贮存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4%。
本品较少虫蛀,发霉,贮存年久变色。吸潮品根条表面返软,出现霉斑,严重时变色。危害的仓虫有药材甲、咖啡豆象等。蛀蚀品质松,颜色发黑,折断后可见虫体及排泄物。
储藏期间,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忌与藜芦混存;定期检查,发现轻度生霉、虫蛀品,及时晾晒或翻垛通风;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有条件的地方,可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赤芍的价格
济海堂精选无杂质的野生赤芍,规格500克,在一号店的售价是50元;
爱上农庄优质赤芍,规格50克,在一号店的售价是4块钱;
福东海的赤芍,规格250克,在淘宝上的售价不一,其中一家店铺的售价是19.8元;
祁安内蒙古正品野生赤芍药,规格100克,在淘宝上其中一家店铺的售价是20元;
北京同仁堂赤芍,规格100g,在淘宝上其中一家店铺的售价是15元。
综上所述,赤芍的价格不一,不同牌子不同店家的售价都不一。但是提醒各位消费者,在购买赤芍的时候最好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以免买到假货或者劣质的药材。
赤芍药的产地
赤勺主产于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仑春旗、扎兰屯、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赉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泉等内蒙古东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亦有分布。川赤芍集中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海拔3000-3500米的山原和峡谷地,主产于四川阿坝、色达、木里、理县、甘孜等地,甘肃、青海、贵州、新疆、云南也有分布。内蒙古东部的赤芍俗称粉赤芍,质量上乘,“糟皮粉渣”,气微香,享誉海内外,是唯一能够出口的赤芍,特别是多伦被誉为“赤芍之乡”。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制作药物的食材方面,它们的功效都是不一样的,食用白芍可以帮助改善心肌,那么食用赤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肿痛的现象,食用赤芍对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是非常有帮助的。白芍还可以增加我们的抵抗力,所以两种都拥有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白芍和赤芍的共同点
白芍和赤芍都属于芍药种,在中医上,两者都是由芍药根制成,两者都味苦酸,都有养肝补血,敛肝止血,止痛的功效。
赤芍的营养价值 赤芍的营养成分
赤芍根中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和酚类化合物(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主要包括:芍药苷、丹皮酚类。除此之外还含有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等。
什么是赤白芍
花卉芍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赤白芍药对不少专业人士来说也有所不知,甚至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错误。所谓赤白芍药,即中药赤芍(古称赤芍药)和白芍(古称白芍药)的合称。国家标准的和大学教科书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但它们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一个物种成为两种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药,实在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还是故弄玄虚。实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学科说清楚、讲明白,至少要把问题的尖锐性和挑战性提出来讨论和研究。
芍药始出中岳山谷,今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杨州、江浙、吴松处处有之,而园圃中多旖植炙。春生红芽,花开于三月四月之问,有赤白二色,又有干叶、单叶、楼子之不同,入药宜用单叶之根,盖花薄则气藏于根也。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
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芍药春生红芽,秉厥阴木气而治肝。花开三四月间,秉少阴火气而治心。炎上作苦,得少阴君火之气化,故气味苦平。风木之邪,伤其中土,致脾络不能从经脉而外行,则腹痛。芍药疏通经脉,则邪气在腹而痛者,可治也。心主血,肝藏血,芍药秉木气而治肝,秉火气而治心,故除血痹。除血痹,则坚积亦破矣。血痹为病,则身发寒热。坚积为病,则或症或瘕。芍药能调血中之气,故皆治之。止痛者,止病腹之痛也,肝主疏泄,故利小便。益气者,益血中之气也。益气则血亦行矣。
白芍药气味酸平。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症坚积聚,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反不当用也。
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赤芍秉少阴厥阴之气,白芍秉厥阴之气。
赤芍的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园片或斜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3、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