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元参有什么好处 泻火解毒

元参有什么好处 泻火解毒

元参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肠炎拉肚子可以吃什么 黄柏止泻茶

材料:黄柏30克,滑石30克,甘草30克,黄连30克

做法:把黄柏,滑石,甘草,黄连一起用中药磨粉机打成粉末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6克饭后用为开水送服。

功效:黄柏止泻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泄泻腹痛,小便短黄的湿热泻痢,亦可用于由肠炎所致的拉肚子。

慢性咽炎怎么食疗

1、利咽茶饮

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2、绿豆海带汤

绿豆一两、海带一两、白糖少许。将绿豆与海带(切丝)放于锅中,加水煮烂,后入白糖调味,每日当茶喝。

3、青龙白虎汤

青果5枚,萝卜1个。制法:萝卜切片与青果共煮30分钟,取汁代茶。效用:清热泻火,解毒利咽,生津消食。用于秋天燥咳、咽痛。

黄芩的功效 泻火解毒

黄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痈肿疮毒,常和黄连、黄柏、栀子等配伍。

元参补益之药

元参味苦、咸、寒,属补益药。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解毒软坚,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元参作为补益药的具体功效。

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而出现咽喉肿痛、口渴烦热等症者,可用元参配生甘草,桔梗,麦冬、牛蒡子、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营,邪热伤阴而见口千烦躁,夜寐不安,舌质红绛,甚至高热谵语、斑疹隐隐等症,可与广犀角、生地,黄连,连翘、麦冬,丹皮等同用。如阴液耗伤而出现大便秘结者,可配麦冬,生地、玉竹,瓜蒌、生大黄等同用。元参不但能滋阴降火,而且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如热毒炽盛而致血热发斑。烦躁不宁者,可用元参配合生地、广犀角(或用水牛角)生石膏、知母、甘草、赤芍,丹皮等同用(如化斑汤)。

由于痰热郁结而颈部发生瘰疬者(颈淋巴结肿大),可用元参软坚散结,常配合贝母、生牡蛎同用,名曰消瘰丸。或适当加入夏枯草、昆布、海藻等同用。生地黄与元参都能滋阴,但生地黄甘寒补阴,偏于凉血清热,适用于血热之火。元参咸寒滋阴,偏于滋阴降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适用于阴虚上浮之火。

苦参苫寒,泻火燥湿。善治外部皮肤湿热疥癞。元参咸寒,降火养阴。善治内部肾阴不足,骨蒸痨热。麦冬养阴,偏于润肺。元参养阴,偏于滋肾。用量一般二至四钱,重病可用至一两。

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元参反藜芦。据近代研究,元参有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元参怎么吃好呢

元参茶饮

材料:玄参、麦门冬、桔梗各1.5钱,甘草5分。

做法:将药材辗成细末,以纱布包着,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适用于长久抽烟的瘾君子,其肺阴不足咳嗽的症状。

元参猪肝煲

配方:玄参15克、猪肝500克、料酒5克、味精5克、鸡精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姜5克、葱5克、盐5克。

制作:

1、将玄参洗净,切成薄片;肝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透,捞出,切成薄片,加人姜、葱、调料除去腥味。

2、将玄参置煲内,加汤烧沸。先煮30分钟,再加入棒子骨汤、猪肝,煮熟,调味,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又可直接佐餐。

功效:养肝益阴,泻火解毒。适用于急、慢性结膜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元参磁石酒

配方:玄参150克、磁石(烧令赤、醋淬7遍,研细水飞)1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作:玄参切碎,与磁石一同人布袋,置容器中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临卧空心温服10毫升。

功效:滋阴,泻火,潜阳。适用于瘰疬寒热。

南天竹叶的营养价值 泻火解毒

南天竹叶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可用于目赤肿痛、疮痈、瘰疬。用于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用于目赤肿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配以蟋蟀草、铁马鞭,可治风火牙痛。《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药性的区别

黄芪属于补气养元的药材,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卫固表止汗,利尿脱疮生肌的功效。

黄芩属于清热败火的药材,性味苦寒,入心,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功效。

元参和玄参一样吗 元参的功效和作用

元参性凉,味苦、咸,如肺经,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常和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鼻咽干燥,常与芦根、黄芩同用;用于毒犯营血,高热迫血妄行、神昏谵语者,常与犀角、生地、丹皮配用;用于胃热炽盛,口干舌燥,胃中灼热疼痛,常与蒲公英、黄连、吴茱萸同用。

元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入肾经,有滋养肾阴的功效,常与地黄配合同用。但元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元参50%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元参叶鲜法用平板打洞法,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160对须癣毛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元参叶的抑菌效力较根强,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对白喉、伤寒杆菌次之,对乙型链球菌等作用差,但弱于黄连。

元参流浸膏对于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而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于麻醉犬、猫、兔等有显著地降压作用。

元参中含有的苯丙素苷有保肝作用。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10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抑制肝细胞凋亡。抗肝损伤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元参中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苯丙素苷XS-8与XS-10对脱氧核苷酸羟基加成自由基产生显著的修复作用,而环烯醚萜苷XS-6与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不明显。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四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前两者明显强于后两者。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

【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 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性位、归经】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本品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如营血汤。

2.养阴清热: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3.泻火解毒:本品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同用,如消瘰丸。

此外,本品有用于脱疽(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配银花、当归、甘草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亦取本品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

【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

甘草泡水可以降火吗

甘草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服用甘草有泻火解毒、补脾益气的功效,适量的用甘草泡水喝有降火的作用,因为甘草的这种功效,适当的饮用甘草泡的水对上火导致的咽喉疼痛和咳嗽痰多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

大黄可以泡水喝吗

大黄可以直接泡水喝。但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之功,其用法是:用量3-12克,外用适量,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直接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及不峻下者。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

元参和玄参一样吗

元参和玄参是一样的,一般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玄参,元参、浙玄参、黑参都是玄参的别名,但是许多老中医习惯把玄参写作元参。

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通常可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症。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红眼病

一、是对病人接触过的器皿要严格消毒;健康人不要使用患者的毛巾、面盆、手绢等。 二、是医者每检查一位红眼病人,或给患者点眼后,要用5%来苏液洗手消毒。 三、是红眼病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野蒌花、夏枯草、黄芩、栀子、金银花、大力子、甘草熬大锅汤,服药预防。 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

中医治疗红眼病的2个小药方

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黏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红眼病要治疗多长时间能好

情况一:病症轻微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情况二:病症严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凉血。 该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 2.养阴生津。 该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症。 3.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 该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

红眼病的中医治疗哪些方法

病症轻微的红眼病患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症严重的红眼病患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

甘草泡水可以降火吗

甘草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服用甘草泻火解毒、补脾益气的功效,适量的用甘草泡水喝降火的作用,因为甘草的这种功效,适当的饮用甘草泡的水对上火导致的咽喉疼痛和咳嗽痰多的症状很好的改善。 上火期间对于饮食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要多多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引起上火,也会影响身体对药效的吸收,也会延长上火的时间,不利于身体降火。

中医辨证梅毒

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甘草泻火解毒祛湿;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驱梅;柴胡疏达肝气,肝气畅达则无湿热留滞之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之功。 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驱梅。 方药:杨梅一剂散加减方中麻黄、白芷、蝉蜕、防风宣散在表之湿热以驱梅;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土茯苓清泄在里之湿热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软坚以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脾,解毒驱梅之功。 痰湿流聚证 治法:化痰散结,祛湿驱梅。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给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饮食建议

1、西瓜 西瓜性味甘甜,功能主要为清热解暑,生津利尿,非常适合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和前列腺系列疾病患者。 2、香蕉 香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糖分等营养成分,具润肠通便功效,是一种特别适合伴便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食用的水果。 3、葡萄 葡萄味道酸甜,具很好滋阴生津,补气利尿的效果,适合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气血两伤、气短、咽干、小便淋涩,小腹胀满者可以经常食用。 4、猕猴桃 猕猴桃味甘、酸,可以健脾调中,消肿解毒,桃子不但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抗肿瘤成分,经常食用可以助于预防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前列腺癌。

去湿热用什么中药配方 肺胃湿热致痤疮:枇杷清肺饮

方中枇杷叶性凉,味苦,归肺,胃经,清热止渴,降逆止呕等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枇杷叶属于叶类轻清之物,配伍桑白皮可以起到清肺胃郁热的作用),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连翘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胃,脾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等功效;诸药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清湿热,凉血作用,对改善痤疮帮助。 做法:

卵巢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1、行气利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使用消囊汤。 药物配方:丹参25g、薏苡仁10g、桃仁8g、茯苓8g、芍药8g、海藻10g、黄芪25g、昆布10g、郁金8g、芍药8g。通过分析病情的逐渐加重,血虚患者药方补加当归10g,气虚者补加党参10g,淤血患者补加三棱8g、莪术8g,湿重患者补加苍术8g等。 2、化癥灌肠液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将药物按常规煎煮方法煎成药液后,进行过滤,取100ml药汁,利用中药灌肠器进行灌肠。灌肠时注意药液的温度及速度,以免影响疗效。 药方:海藻、昆布、元参、牡蛎、皂刺、山慈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