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风疹
什么是小儿风疹
风疹为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小儿普遍易感,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孕妇早期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
潜伏期约10~20日。
1.前驱期:咳嗽,喷嚏,流泪,流涕,咽痛,结膜炎,前额痛,发热,体温38—39℃,呕吐。发热半日至1日后出现皮疹。
2.出疹期:疹痒多白面、颈而发,迅速(多在1日内)蔓延躯干、四肢遍布全身,掌、指(趾)少见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分布均匀,疹间皮肤正常。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3.恢复期:3—6日后皮疹消退,可见麸糠样脱屑,轻微瘙痒,体温下降至正常,肿大之淋巴结迅速消退,但也可持续肿大数周后方消退。
宝宝起风疹该怎么办
小儿患上风疹需要戒口,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风疹,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小孩子早点恢复健康,病情可以少遭很多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处理小儿风疹发热的问题。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经过飞沫直接传播,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其附近淋巴组织,再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在风疹的发疹前期即出现发热等症状,小儿风疹发热的热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起病者。
小儿风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风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风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水分,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透疹为原则。常用药有桑叶、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
小儿风疹的症状
首先一个这个皮疹都是先从我们的患者的脸和脖子上开始,在蔓延到全身,并且这个皮疹最一开始也就是一些稀疏的红色的丘疹,慢慢的我们的脸上和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非常的像这个麻疹,但是这个皮疹一般在3天就会迅速消退的。
2再有就是我们的孩子得风疹后,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急着给我们的孩子用这个抗生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吃一些板蓝根或者双黄连等中成药,一般也不用住院,可在家治疗,主要就是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不要让孩子抓搔,这样也是可以避免继发皮肤感染。
3还有就是如果我们的孩子病情比较轻,食欲也很正常的话,这个饮食也就无须限制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这个发热温度比较高的话就应多喂水,即使孩子情况良好,也不该让孩子上学或去幼儿园,因为这个是可以传染别的孩子。
小儿风疹中医有效
风疹,中医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每年这个季节,风疹都很常见。在一些托幼机构、中小学常有小规模的流行。风疹属于较轻的小儿发疹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可以传染,病人体温一般在37-38℃,很少到39℃以上。可以伴有轻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痛。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病人全身可见细小、淡红色的皮疹,一般2-3天就可以自然消退,也不留痕迹。此外,病人耳后、枕部淋巴结还有明显的肿大,压痛。
中医认为,风疹属于“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皮肤”,应该疏风、清热、解毒,服用板蓝根、银翘解毒颗粒剂、菊花茶、金莲花茶等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不用给孩子吃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西药。同时注意多给孩子饮水,勤试表,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
风疹对患者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孕妇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刚刚怀孕三个月以内的人不能患风疹,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引起兔唇、上颚裂等先天性畸形,或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智能低下等。1964年,美国发生一次风疹大流行,此后2年,出生了3万多名畸形儿。因此,孕妇尽可能不要接触风疹患者。
小儿风疹的推拿 小儿风疹临床症状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随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淡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有瘙痒感,舌苔薄白,舌质偏红,指纹色紫。
高热面赤,口渴引饮,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黯,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燥,指纹赤紫。
小儿风疹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2、控制传染源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3、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
4、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引起小儿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感冒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的类型主要有小儿风寒感冒、小儿风热感冒和小儿暑湿感冒。不同类型的小儿感冒,其原因也有所不同。其中小儿风寒感冒一般都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冬春季多发。小儿风热感冒一般都是外感风热引起的,多发于夏秋季。而小儿暑湿感冒则是因为外感表邪而得病,多发于夏季潮湿炎热的时候,幼年儿童贪凉或过食生冷所致。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小儿感冒的原因吧。
1、病原体的侵染。婴儿上呼吸道的感染大多数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1岁以下的宝宝的鼻腔是非常窄小兼没有什么鼻毛,再加上宝宝的鼻黏膜也非常的柔嫩,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黏膜腺分泌不足,抵抗不了病毒的侵染。
2、宝宝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够良好。有关研究曾指出,1岁以下宝宝的免疫球蛋白IgM是最少的,抗感染能力也是最差了。到3岁时就可达到成人水平,这也是小儿感冒到了学龄儿童慢慢减少的一个原因。
3、室内坏境比较差。当室内显得阴暗潮湿、空气流通不好,或者是室内温度显得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会对宝宝的呼吸道危害非常大,这种情况下就非常容易诱发小儿感冒。
4、忽冷忽热的环境。忽冷忽热的天气总是让妈妈们措手不及。温差太大,妈妈们一旦来不急给宝宝们添减衣物,宝宝收到冷空气的刺激了,就极其容易诱发感冒。
5、和宝宝的饮食有关。有调查显示如果宝宝生长的太快,妈妈的母乳不足,而让宝宝喝奶粉或者是因为宝宝偏食、厌食等原因而吃得不够均衡和营养,就会很容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微元素的缺少,从而而导致感冒的大大的几率的增多。
风疹食疗法
风疹食疗法一:
小儿风疹患者喝豆腐绿豆汤比较好。因为豆腐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治疗风疹有一定的疗效。这种风疹食疗 具体做法就是,将30克绿豆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小时后煮烂,加入30克豆腐,再煮20分钟,调入适量的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风疹食疗法二:
小儿风疹患者吃苦瓜豆腐汤也比较好,因为苦瓜豆腐汤有清热解毒,通利肠胃的作用,食用后可以对治疗风疹很有帮助。 这一种风疹食疗具体做法是,苦瓜150克,瘦猪肉100克,豆腐400克,一起放在锅里炖,这种风疹食疗最后加入适量的料酒、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植物油即可。
小儿风湿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一)、一般症状
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怀低热,持续约3~4周。
(二)、心脏症状
根据病理学的统计,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在小儿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
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风湿热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可见73.2%的病例都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目前医学上面,对于小儿风湿病的治疗是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的,同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治疗方法,最小程度地较少小儿的痛苦。除了医生的治疗,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生病期间更要24小时不离开,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小儿风湿热是小儿常见病,此病危害严重,易累及心脏,整个儿童期的风湿热70%以上可有心脏炎,年龄越小,心脏炎发生率越高,因此生活中家长朋友,应该多了解小儿风湿热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小儿风疹的常见症状
1.发育异常
先天性风疹最常见的表现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50%~85%.出生时常为小于胎龄儿,常伴有其他畸形。
2.先天性心脏畸形
最常见的是动脉导管未闭,其次是肺动脉狭窄。其他少见的包括主动脉狭窄、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征等。
3.耳聋
耳聋常为双侧,可在出生时发生或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耳聋的程度可轻可重,常伴其他畸形。
4.眼异常表现
白内障为特征性眼部改变,发生率约35%.可为双侧或单侧,出生时白内障可能很小,须用眼底镜仔细检查。小眼球常与白内障同时存在。视网膜黑色素斑也常见,发生率为35%~60%,出生后不久可出现,常为单侧,但此种病变对视力无影响。先天性风疹还可致青光眼,可为双侧,必须手术治疗,否则导致失明。
5.中枢神经系统
20%患儿生后数周出现脑膜脑炎,表现为前囟饱满、易激惹、肌张力异常、惊厥等。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数增高.30%脑脊液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少数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全脑炎,一般在原发感染后10年起病,病理特点为纤维样坏死,严重神经元丢失和脱髓鞘改变。先天性风疹所致小头畸形不常见。
6.骨骼生长障碍
发生率10%~20%,最常见的是X线见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十骺端密度减低,一般于生后3个月恢复正常。
7.消化系统
常见肝脾大,风疹病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
8.其他表现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5%~10%,多在生后一个月消失,常伴其他严重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