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自闭症的儿童需要搂抱治疗

自闭症的儿童需要搂抱治疗

自闭症的儿童通常都是比较心灵脆弱,而且非常敏感的,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可能会有警惕心理,所以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真切的关怀。

搂抱治疗:提倡搂抱治疗的人士认为轻柔或强行的搂抱可减轻自闭症儿童对身体接触的过敏反应及减少其重复性及自我伤害的行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语及目光接触。但至今这种治疗方式的成效及理论根据有许多争论。

家庭辅导:由于自闭症儿童在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缺陷,往往需要紧密的照顾及训练,以致令父母感到心里交瘁。

此外,由于照顾他们需要很多时间,还要面对沟通障碍造成的挫败感和身心压力,有时会令主要的照顾者(多数是母亲)跟配偶或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易生摩擦,又自闭症儿童本身也许亦得不到兄弟姊妹的谅解,因而家中各成员的情绪和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故有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辅导,引导各家庭成员认识和帮助自闭症儿童,及适当地处理他们本身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长互助会也可鼓励家长之间互相支持。

只要能让自闭症儿童时时刻刻感受到外界环境的美好,他们就会慢慢放开自己去融入社会,若非如此,他们更宁愿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1、儿童自闭症行为心理治疗

它的最大效益见于行为问题的改进,其效益可见于智商和语言运用的提升。

2、儿童自闭症搂抱治疗

轻柔或强行的搂抱可减轻自闭症儿童对身体接触的过敏反应及减少其重复性及自我伤害的行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语及目光接触。

3、自闭症教育方面

设计教学计划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启发他们拥有的潜能,并学习适当的行为。

4、自闭症语言治疗

对一些长久没有言语的儿童来说,手语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与人沟通,及减少因无法沟通而引致的情绪问题。

5、自闭症职业治疗

自闭症儿童大多在动作协调方面不大灵活,适当的肌能训练有助他们这方面的发展;而感觉统合训练则透过协助儿童在神经、肌肉及骨骼各方面有正常的发展,使他们建立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

6、儿童自闭症家庭辅导

有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辅导,引导各家庭成员认识和帮助自闭症儿童,及适当地处理他们本身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长互助会也可鼓励家长之间互相支持。

自闭症矫正6岁前是“黄金期”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6岁前是自闭症矫正的“黄金期”,只要尽早干预,坚持早期训练,大多数患儿长大后生活基本能自理。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目前每天有100多名自闭症儿童接受定期训练治疗,医院已接诊的近万名自闭症儿童中,不少由于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期,矫正效果不理想。

儿童自闭症通常表现为语言障碍、交流障碍和狭隘兴趣,对某一物品特别依恋。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患病男孩比女孩多。多年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只要坚持早期系统科学的干预,长大后生活基本能自理,有的还可接受义务教育。

走进孩子的世界,把孩子引出来,是治疗自闭症的关键所在。自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家长配合,用爱的力量贴身治疗能给他们安全感,会让他们打开心灵,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患有自闭症能治好吗

自闭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自闭症患者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孤岛上,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让自闭症患者走出自己的孤岛,治疗自闭症刻不容缓。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治疗自闭症的方法,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帮助。

1、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在自闭症的治疗中是极其重要的,要注意帮患儿降低自卑和孤僻心理,增强治愈本病的信心和愿望;严禁打骂患儿,避免责备埋怨,积极鼓励和谈心沟通是较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西药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大,很容易使孩子导致营养不良而影响骨骼的发育,停药后可能导致复发,长期服,会使患儿对药物产生依赖。而中药则见效慢,治疗周期长,并且药物口感不好会导致孩子难以配合治疗。

3、行为治疗:只是从外部强制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根源,一旦离开训练环境就可能恢复原状甚至可能因为训练课程不遵循科学规律,跟孩子的生理心理造成二次伤害。

4、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疗法是由美国Ayres创立,起初主要应用于儿童多动症和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因此该方法也广泛运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法还包括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

推荐治疗自闭症8个音乐疗法

1、演唱“问候歌”

音乐治疗师开始时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方法可以握着儿童的手唱着轻柔的《你好歌》,此时自闭症儿童很少拒绝。尤其在歌曲中加进被治疗儿童的名字,儿童对治疗师的“戒心”更可能逐步消退。治疗师在《你好歌》中可以培养儿童目光对视治疗师的机会。自闭症儿童与治疗师目光对视行为的增加是愿意与外界建立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音乐治疗结束时,一般情况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都会比治疗开始时有所改善,因此自闭症儿童可以接受唱《再见歌》的方式结束治疗。在音乐治疗初期,许多抵触情绪比较重的自闭症儿童在结束治疗唱《再见歌》时,才开始产生交流愿望。治疗结束时治疗师可以再次提示儿童目光对视,儿童在唱《再见歌》时与治疗师目光对视的可能性比治疗开始唱《你好歌》时增加了。

2、演奏小敲打乐器

经过《你好歌》后,治疗师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选择自己喜爱的小敲打乐器为音乐或歌曲伴奏,此时辅助音乐治疗师也同儿童一起演奏小敲打乐器,使儿童在模仿音乐治疗师的过程中能正确地把握演奏小敲打乐器的要领。这种训练一般都是儿童随治疗师演奏或播放的音乐打节奏。

3、演奏儿童爵士鼓

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喜欢强烈的爵士鼓演奏,尤其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喜欢在音乐治疗中用比较长的时间打爵士鼓。打爵士鼓对转移、削减其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师为这类儿童配置的音乐常需要跟随儿童打的节奏即兴创作音乐,然后逐步过渡到让儿童随治疗师的音乐节奏打鼓。虽然儿童不可能掌握太多爵士鼓演奏技巧,但多个鼓的敲打和加上脚踩鼓的爵士鼓特色,明显在训练儿童协调能力等方面优于普通大鼓的单一打法。

4、演奏木琴、甩琴等

自闭症儿童对小敲打乐器、甩琴、木琴等一般兴趣都不会太长,虽然有时可能继续按音乐治疗师要求去操作乐器,但从其游离的目光就可以发现儿童已处于被动状态,这时治疗师需要换下一种训练项目,尽快结束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状态。

5、音乐律动训练

针对抵触情绪较重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靠演奏或播放音乐来打动儿童,治疗师根据儿童的现场表现找到适合他的音乐,允许儿童在感受音乐时自由活动,其间治疗师及时抓住儿童表现出的律动节奏,为儿童即兴创作或播放适合他的音乐。

6、听赏乐曲

单纯播放音乐或即兴弹奏、哼唱无词歌的形式适合重度自闭症儿童和语言表述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以及年龄偏小的自闭症儿童。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听赏音乐风格大部分为比较欢快的节奏,不局限儿童音乐的选曲范围和地域。在自由活动中感受一段音乐后,儿童有可能接受过去从来不接受的与治疗师简短对话和治疗师指令。

总之,自闭症儿童在感受一段欢快音乐后,原有对外界的抵触情绪有可能发生变化。大量的中外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案例显示听赏音乐可以引发自闭症儿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

7、带表演的歌唱

带表演的歌唱活动在许多自闭症儿童中不是太受欢迎,一方面由于歌词的语言表达对于部分自闭症儿童有一定困难,可能产生压力后影响演唱兴趣,另一方面许多自闭症儿童对与音乐治疗师一同进行歌表演有被“束缚”的感觉,似乎歌词限制了儿童的某种“宽松感”。但许多表演唱歌词中的认知内容对儿童的成长是有益的,自闭症儿童也可接受一些歌表演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8、拍手唱

儿童常常沉浸身体自我刺激的突出表现就是玩弄手,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动作进行一对一的互动,跟着节拍唱歌,尽管孩子不说,但她也会隐隐的知道了音乐的节拍概念,当你与孩子击掌时她,尽管一开始并不对视,但随着你唱歌声音增大,以及稍稍变化节奏时,孩子会发现变化,从而开始注意到你的存在。当你加速和减速的时候,孩子会有情绪反应,甚至有时会出现少数的主动语言。慢慢将互相击掌演化出一些其他的随音乐律动的动作,可以形成舞蹈。

解读自闭症对患者的危害

1、自闭症儿童有着一定的智力问题。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

2、自闭症儿童喜欢重复刻板的行为,不会深究问题,思想过于简单

3、严重的自闭症儿童会发生自伤的行为

4、自闭症小孩存在这很明显的语言障碍,沟通是很大的问题。

5、自闭症儿童特别的情绪话,容易发火,及时是父母都不能很好的相处

6、自闭症孩子在感觉上有着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7、最让人担心的是小儿自闭症若不及时治疗,还会有并发症发生,这对孩子危害是很大的

以上是自闭症专家就自闭症的危害做的详细的介绍。通过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自闭症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当孩子不幸患上了自闭症,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起来不要再对自闭症儿童不关注。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

得了孤独症怎么办

1、强化疗法,强化疗法已成为对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治疗中的主要项目。就治疗形式而言,强化疗法采用的是治疗人员(一般是由专家指导下的大学生研究生或儿童的家长)与孤独症儿童的一对一的训练:因为每周治疗时间可长达30-40小时故有强化疗法之称。

就治疗目标而言,一殷可由与自闭症儿童的合作开始。由此进入到语言社交技能的训练,而后再进入到学校科目(如算术,写作)的范围。在治疗方法上经常使用的是离散单元教法,其特点是先由治疗人员结出一简短明确的指令让孤独症儿童作出一个单一性动作,孤独症儿童根据指令完成这一动作则立即给以预选的奖励。否则的话则由治疗人员给予适当的口头提示或必要的身体帮助。待其能自己完成该动作后再逐渐提示帮助。每一单元都应简短并与下一单元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一种结构性较强的治疗方法。

2、自然疗法,强调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应当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并应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治疗过程中以起到示范与强化的作用。孤独症儿童不一定非要达到规定动作,只要其显示出交流意向或行为努力,就应给以充分的奖励。

在治疗方法上,针对孤独症儿童一般缺乏行为动机的情况,治疗人员应充分运用情景教育的原则,尽量创造特定的客观情景以激励自闭症儿童说话交往,并使这种努力在自然结果中得到奖励与强化。如果说强化疗法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学得具体技能见长的话,自然疗法则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主体性和行为的自然性而别树一帜。

3、图助疗法的提倡与普及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有些甚至达到失语的程度;第二,孤独症儿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由于不能适应而反应强烈。针对策一方面的问题,美国德莱瓦州自闭症治疗中心的邦第博士,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发展出一套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旨在帮助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学会用图片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思想。

这一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包含由易而难的六个阶段,治疗人员应根据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情况教其掌握几个或者所有阶段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给出图片以表达要求,获取图片以用于沟通。辨别不同的图片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使用图片组成句子。使用图片回答问题。以及自然地使用图片进行交流。为了加强图助疗法的效果,在初期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以及在全部过程中治疗人员对自闭儿童沟通努力的统一反应,是两个必要的条件: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过程中。

图片不仅可以用于帮助沟通,还可用于安排自闭症儿童的日常活动。如用不同图片的排列来显示作息表和特定时间的特定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增加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从而减少自闭症儿童常有的事物突变的感觉和由此产生的强烈负面的反应:这种干预方法在伦理和临床意义上,无疑都有可以称道之处。

阿斯伯格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一般而言,阿斯伯格症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阿斯伯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孩子的区别很细微,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

语文智商分面: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症,通常以智商七十来作为区分。调查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语文智商方面,普遍低于阿斯伯格症儿童。自闭症儿童语文智商平均为七十七,阿斯伯格症儿童则为九十八;在操作智商方面,阿斯伯格症儿童为九十,自闭症儿童为八十六。研究结论显示,语文智商可以作为诊断阿斯伯格症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标准。

语文流畅度方面:在语文流畅度方面,阿斯伯格症和自闭症最大的差异在于,自闭症儿童的自发性语言非常少,不会流畅地表达;阿斯伯格症儿童则在自发性语言和对谈上没有问题。问题则在于对谈时,亚斯柏格症儿童会有冗长的对谈,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会和对话者一直谈同一件事情,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互动。

动作协调方面:在动作方面,自闭症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没有问题,阿斯伯格症儿童则显得动作笨拙,他们一般的动作协调困难有四项:1.模仿肢体动作有困难;2.无法顺利地接球;3.单脚站立有困难;4.两手无名指弯曲有困难。

社会互动方面:在社会互动能力方面,亚斯伯格症儿童具有能力、有兴趣,且会去参与,但因为他的社会直觉和一般人有差异,所以无法了解人际互动的意义。所以在教导阿斯伯格症儿童时,应注意其“参考点”的问题,例如教他写字时,不要面对着他写,而是到他身旁教导他,以免写出来的字左右上下相反。

儿童自闭症智商会低下吗

自闭症和弱智常常连在一起。但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儿童智商都是低下的,有个别自闭症儿童在某些领域如绘画、计算的表现极为出色。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

研究显示许多自闭症者的智商都在70以下,有研究指出,大约有69﹪的自闭症者的智商低于55。不过,在欧洲方面,有另外的研究则乐观指出只有44﹪的自闭症者智商在70以下,而智商在50以下的只有27﹪。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的疾病,患自闭症的孩子通常会在语言、智力、生活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障碍,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像普通的孩子那样成长和生活。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会适应性极差,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的能力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准确测量自闭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正如一位同时教过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培智学校老师所体会到的:智力低下(弱智)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自闭症儿童是能学会,却不愿意学。

自闭症怎么治

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儿童自闭症治疗原则:①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②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师、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师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③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④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⑤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⑥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1.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愈自闭症,但以下药物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并有利于教育训练。具体包括:

(1)抗精神病药:常用氟哌啶醇(0.5~4.0mg/d)、硫利哒嗪(12. 5~50mg/d)、舒必利( 100~400mg/d)。前两者可减轻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和刻板行为,稳定患儿情绪;舒必利则可改善孤僻、退缩,使患儿活跃、言语量增多,并改善情绪。以上药物均需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目前尚有报道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也可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抗抑郁药:该类药可改善该症的刻板重复行为,改善情绪,并缓解强迫症状。可选用氯丙帕明(25~150mg/d)、舍曲林(25~150mg/d)、氟伏沙明(00~200mg/d)等。该类药也应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

(3)中枢兴奋药或可乐定:适用于伴有注意障碍及多动症状的患儿。用药方法参见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中有关内容。

(4)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药:同精神发育迟滞中有关内容。

(5)维生素B6和镁剂:有研究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6和镁剂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2.教育训练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现时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自闭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自闭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自闭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3.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又称ABA。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自闭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A对高功能自闭症有较好疗效,目前认为该疗法对各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均有很好的疗效。Lovaas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左右的自闭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较大的自闭症儿童,ABA仍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自闭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discretctrialtherapy,DTT),所谓DTT包括:①任务分解。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强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或身体姿势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④提示(prompt)和提示渐隐退(fade),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间歇(intertribal interval).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每周20~40小时。每天1~3次,每次3小时,在3小时内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4.家庭治疗计划

此方面主要包括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指导,目的在于使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儿童自闭症及孩子发育的特点,掌握照管、教育训练患儿及矫正患儿异常行为的基本方法,更好地与医师配合,并在家庭中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正和教育训练。

5.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治疗是由美国的爱尔丝创立,目前主要运用于儿童多动症和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也广泛运用于儿童自闭症的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根据报道和观察对于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的疗法还包括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触摸治疗等。感觉统合治疗可以在医院也可在家庭中创造条件进行。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integrative training,AIT)也是属于感觉统合治疗的一种,可以用于存在听觉过度敏感的患儿。

自闭症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调整身体状况,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这种疗法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那么,如何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呢?

1、演唱“问候歌”

音乐治疗师开始时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方法可以握着儿童的手唱着轻柔的《你好歌》,此时自闭症儿童很少拒绝。尤其在歌曲中加进被治疗儿童的名字,儿童对治疗师的“戒心” 更可能逐步消退。治疗师在《你好歌》中可以培养儿童目光对视治疗师的机会。自闭症儿童与治疗师目光对视行为的增加是愿意与外界建立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音乐治疗结束时,一般情况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都会比治疗开始时有所改善,因此自闭症儿童可以接受唱《再见歌》的方式结束治疗。在音乐治疗初期,许多抵触情绪比较重的自闭症儿童在结束治疗唱《再见歌》时,才开始产生交流愿望。治疗结束时治疗师可以再次提示儿童目光对视,儿童在唱《再见歌》时与治疗师目光对视的可能性比治疗开始唱《你好歌》时增加了。

2、演奏小敲打乐器

经过《你好歌》后,治疗师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选择自己喜爱的小敲打乐器为音乐或歌曲伴奏,此时辅助音乐治疗师也同儿童一起演奏小敲打乐器,使儿童在模仿音乐治疗师的过程中能正确地把握演奏小敲打乐器的要领。这种训练一般都是儿童随治疗师演奏或播放的音乐打节奏。

3、演奏儿童爵士鼓

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喜欢强烈的爵士鼓演奏,尤其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喜欢在音乐治疗中用比较长的时间打爵士鼓。打爵士鼓对转移、削减其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师为这类儿童配置的音乐常需要跟随儿童打的节奏即兴创作音乐,然后逐步过渡到让儿童随治疗师的音乐节奏打鼓。虽然儿童不可能掌握太多爵士鼓演奏技巧,但多个鼓的敲打和加上脚踩鼓的爵士鼓特色,明显在训练儿童协调能力等方面优于普通大鼓的单一打法。

4、演奏木琴、甩琴等

自闭症儿童对小敲打乐器、甩琴、木琴等一般兴趣都不会太长,虽然有时可能继续按音乐治疗师要求去操作乐器,但从其游离的目光就可以发现儿童已处于被动状态,这时治疗师需要换下一种训练项目,尽快结束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状态。

5、音乐律动训练

针对抵触情绪较重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靠演奏或播放音乐来打动儿童,治疗师根据儿童的现场表现找到适合他的音乐,允许儿童在感受音乐时自由活动,其间治疗师及时抓住儿童表现出的律动节奏,为儿童即兴创作或播放适合他的音乐。

6、听赏乐曲

单纯播放音乐或即兴弹奏、哼唱无词歌的形式适合重度自闭症儿童和语言表述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以及年龄偏小的自闭症儿童。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听赏音乐风格大部分为比较欢快的节奏,不局限儿童音乐的选曲范围和地域。在自由活动中感受一段音乐后,儿童有可能接受过去从来不接受的与治疗师简短对话和治疗师指令。

总之,自闭症儿童在感受一段欢快音乐后,原有对外界的抵触情绪有可能发生变化。大量的中外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案例显示听赏音乐可以引发自闭症儿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

7、带表演的歌唱

带表演的歌唱活动在许多自闭症儿童中不是太受欢迎,一方面由于歌词的语言表达对于部分自闭症儿童有一定困难,可能产生压力后影响演唱兴趣,另一方面许多自闭症儿童对与音乐治疗师一同进行歌表演有被“束缚”的感觉,似乎歌词限制了儿童的某种“宽松感”。但许多表演唱歌词中的认知内容对儿童的成长是有益的,自闭症儿童也可接受一些歌表演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8、拍手唱

儿童常常沉浸身体自我刺激的突出表现就是玩弄手,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动作进行一对一的互动,跟着节拍唱歌,尽管孩子不说,但她也会隐隐的知道了音乐的节拍概念,当你与孩子击掌时她,尽管一开始并不对视,但随着你唱歌声音增大,以及稍稍变化节奏时,孩子会发现变化,从而开始注意到你的存在。当你加速和减速的时候,孩子会有情绪反应,甚至有时会出现少数的主动语言。慢慢将互相击掌演化出一些其他的随音乐律动的动作,可以形成舞蹈。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1、自然语境教法

自然语境教法是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部对智力落后的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然行为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不仅能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主体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减少他们的抵触行为,而且能帮助提高其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游戏能力。

2、行为治疗

应用制约学习,来改善与去除自闭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

3、艺术治疗

绘画治疗,借着绘画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将自闭症儿童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从绘画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4、音乐治疗

主要的治疗工具为大鼓和铜钹,让自闭儿即兴、自由的敲打以达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

5、搂抱治疗

提倡搂抱治疗的人士认为轻柔或强行的搂抱可减轻自闭症儿童对身体接触的过敏反应及减少其重复性及自我伤害的行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语及目光接触。但至今这种治疗方式的成效及理论根据有许多争论。

6、家庭辅导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缺陷,往往需要紧密的照顾及训练,以致令父母感到心里交瘁。此外,由于照顾他们需要很多时间,还要面对沟通障碍造成的挫败感和身心压力,有时会令主要的照顾者(多数是母亲)跟配偶或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易生摩擦,又自闭症儿童本身也许亦得不到兄弟姊妹的谅解,因而家中各成员的情绪和关系都会受到影响。故有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辅导,引导各家庭成员认识和帮助自闭症儿童,及适当地处理他们本身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长互助会也可鼓励家长之间互相支持。

7、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由于幼儿对原始反射抑制性不足,导致平衡反射发展迟缓,使身体的反应出现严重异常,造成知觉机能和注意力的障碍,对自己身体自觉能力和心理的自尊能力受到影响。从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协调、平衡感、触觉、本体感、语言发展、前庭觉这些方面来训练。

注意:在给自闭症儿童做训练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相关推荐

儿童自闭症测试要怎么进行

儿童自闭症测试要怎么进行?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这让家长们对于自闭症这种儿童疾病,由陌生变得恐惧起来。更是有很多家长容易把自闭症和其他疾病混为一谈,把不是自闭症儿童当做自闭症儿童,对于自闭症儿童又往往容易忽视。让自闭症儿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分辨,很多家长都是不理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自闭症专家给我们介绍了相关的知识。 1、语言交流功能发育迟缓,或者在正常的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 2、自闭症患者常坚持某些行为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 3、感觉异常表现

自闭症儿童饮食方法

专家说自闭症的发生给儿童的身心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做为家长一旦自己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那么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了,切不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另外治疗时期的饮食调理也要注意,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1、谷类食物 并非所有的谷类食物,自闭症儿童都不能吃。我们所说的谷类食物主要是指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诸如黑面包、燕麦片之类的东西。在坚持控制这些谷类食物6~12个月后,许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看到他们的孩子

自闭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哪些呢

1、自闭症会导致孩子对交流有障碍,缺乏交流技巧,与父母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自闭的孩子都是言语很少,比较严重的自闭症儿童甚至连言语都没有,即使是别人对他大喊大叫都没用,他会对周围的一切都毫不在意。 2、导致一些儿童出现智力异常:逾70%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3.自闭症会让孩子的兴趣范围缩小,行为上也会变的很刻板而重复。也许我们经常会看见自闭症儿童喜欢旋转锅盖或者是自己在地上转圈圈完。

自闭症儿童饮食方法

1、谷类食物并非所有的谷类食物,自闭症儿童都不能吃。我们所说的谷类食物主要是指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诸如黑面包、燕麦片之类的东西。在坚持控制这些谷类食物6~12个月后,许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看到他们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2、含氨基酸和消化酶食物许多疾病都直接来源于氨基酸摄入的不平衡。有关专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血液里谷氨酸的水平较低,补充适量的谷氨酸对这些孩子有所帮助。在医学上,谷氨酸被经常作用促进消化壁绒毛的生长,因此它

自闭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什么

1.紧张的家庭气氛 据统计,目前,儿童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自闭症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环境和信息污染,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自闭

自闭症儿童的饮食禁忌主要有哪些

1、谷类食物:自闭症儿童都不能吃的谷类食物主要是指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诸如黑面包、燕麦片之类的东西。 2、酪蛋白食物:由于自闭症儿童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造成消化道内带有鸦片活性的短肽链增多,从而影响他们的症状。因此,控制自闭症儿童不吃或尽量少吃奶或尽量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除此以外,还有鸡蛋、鲜奶蛋糕、奶酪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家长们也应该控制其孩子对这些食物的摄入。 3、水杨酸盐食物:含水杨酸成分

自闭症的危害

1、沟通有困难 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系统受到,所以在表达上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内容、逻辑、形式上互不相容。 2、精神受伤害 自闭症儿童不善与他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内心和精神上都有着一定自卑感,容易造成精神伤害,通常自闭症儿童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难以自拔。 3、智力受影响 自闭症儿童治疗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自闭症儿童会出现智力较高的现象,但是70%的自闭症儿童会有一定的智力障碍。 4、预测能力差 孤独症患儿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无

自闭症就是弱智吗

自闭症和弱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认为自闭症是弱智。它们的具体区别是: 1.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别人交往的正确方式;而智障儿童不与别人交往; 2.自闭症儿童多伴有语言障碍,往往缺乏正确的表达诉求的方式;而智障儿童基本没有语言障碍,且非常喜欢模仿别人讲话,并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3.自闭症儿童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智障儿童多数能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4.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前普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智障儿童疾病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5.部分自闭症儿童呈现出具有岛状功能,在某一专业学科方面具有超常能力;而未

自闭症儿童需要社会理解和关爱

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长相端庄、俊俏,甚至比一般儿童长得都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往往容易被忽视,缺乏社会的普遍关爱。”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孤独症康复科负责人孟星梅说,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感官发育异常等,没有明确的病因,没有预防和根治方法,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他们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大多还伴随问题行为和情绪障碍,各种学习通道都堵塞,预后效果差,被称为“特殊教育之王”。“但是早发现、早诊断、早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精细动作发展不良,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我们要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