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需要社会理解和关爱
自闭症儿童需要社会理解和关爱
“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长相端庄、俊俏,甚至比一般儿童长得都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往往容易被忽视,缺乏社会的普遍关爱。”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孤独症康复科负责人孟星梅说,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感官发育异常等,没有明确的病因,没有预防和根治方法,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他们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大多还伴随问题行为和情绪障碍,各种学习通道都堵塞,预后效果差,被称为“特殊教育之王”。“但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帮助其融入社会。”
要尽早发现自闭症患者
目前,在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孤独症康复科学习的12个孩子中,有11个男孩、1个女孩。“你看,我们的宝宝长得多漂亮。”3月25日,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孤独症康复科负责人孟星梅带着记者来到孩子们上课的教室。“自闭症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症状表现也可能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起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男孩患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大约比例为4~7:1。“但是只要女孩一旦患病,情况就会比较严重。”
孟星梅说,有的孩子在几个月时家长就发现不对劲儿,但去医院多次做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一直等到2~3岁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才不得不又去医院检查。也有些孩子不是被家长发现,而是上幼儿园后被老师发现。医生给出诊断,家长又不愿接受现实,也使孩子失去了最佳的治疗干预时机。“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患者的核心障碍,他们往往对外界充耳不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孟星梅说,有的自闭症从婴儿期就表现出来,不看人,对搂抱、亲吻毫无反应,甚至抵触与人接触。自闭症儿童不懂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基本规则,普遍表现出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有的孩子连过马路也不懂得躲避汽车。“他们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转动的汽车轮子。”“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也是自闭症患者的一种表现。”孟星梅说,很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都有重复按电灯开关的行为,他是通过这种刻板行为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刺激。“作为家长,要尽早发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倾向,进而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难以“触摸”到的眼神
“自闭症儿童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很少正视、微笑,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不会与人打招呼,对周围发生的事也从不关心。”孟星梅说。“有些儿童在语言早期发育很正常,甚至比正常孩子说话都早,但不久便不再说话,或出现其他异常现象,不会点头或摇头。”孟星梅说,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开始说话较早,还可能很快学会认字,但他们往往不懂字词的意思,只是自顾自地念叨,常重复一些毫无意义或者在文法上根本不成为句子的话,比如广告语,听过的儿歌、诗词等。
自闭症儿童语言有明显的刻板的特点,声调平直,缺乏节奏,声音过低或过高。“运用肢体、目光、身体姿势传达信息的技能,对他们来说更是困难。”孟星梅说,为了逃避做一件感觉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或者为了防止不愉快或困难的情景出现,自闭症儿童常出现发脾气、自伤、攻击他人。“拍打自己的脑袋、咬人等自伤行为,都是自闭症儿童的一种发泄情绪、逃避的表现。”
家长是改变孩子的人
目前,医学界研究认定,自闭症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和父母养育不当没有关系。大多数自闭症是先天性的,尽管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后天环境塑造可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目前自闭症的病因还是个谜,没有针对性的药物,能给自闭症儿童带来真正有效帮助的就是开展长期的康复训练,精神类的药物及其他手段只是一种辅助疗法。”孟星梅认为,如果家长不能适应自闭症目前的治疗现实,从一种方法的选择又跳到另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康复。“不要因为怕丢人,而不敢把孩子的病情讲出去,要努力去改变现实,用实际行动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孟星梅建议,家长要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理解、宽容的生活环境。与有经验及心态好的家长交朋友,经常听从他们的建议,和专业人员保持长期的联系。“因为他们能提供足够的知识与经验,并能为孩子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教育方案。”
“家长是改变孩子的人,改变孩子的前提就是先改变自己。”孟星梅说,不要因为失望而不自觉地把怨气、怒气都撒向家人和孩子,要学会和勇于面对现实。“要积极鼓励孩子,对孩子的各种反应予以高度关注,并千方百计地去理解、帮助孩子。”
孩子患上自闭症后的危害性有什么
1、语言障碍:语言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自闭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自闭症儿童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古怪、不可理解的。找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切入点”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一个途径。
2、破坏性行为: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社会退缩,自闭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3、社交中令人难堪的行为:在陪妈妈逛超级市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自闭症儿童中。自伤行为,当自闭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4、危险行为:自闭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精神残疾,自闭症是造成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
自闭症的危害有哪些
沟通有困难: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系统受到,所以在表达上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内容、逻辑、形式上互不相容。
精神受伤害:自闭症儿童是孤独症的,因为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较少,在内心和精神上都有着一定自卑感,造成精神伤害,通常自闭症儿童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难以自拔。
智力受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自闭症儿童会出现智力较高的现象,但是70%的自闭症儿童会有一定的智力障碍。
预测能力差:孤独症患儿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无法进行建设。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等等,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他们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常有危险举动: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威胁,对于一些威胁到身体健康的行为不能很好的进行把握。当孤独症患儿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自闭症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闭症的危害,这还只是自闭症危害中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的给孩子治疗,有些自闭症儿童甚至到了无法自理的地步,以后的生活就再也无法跟别人交往,所以家长们应该多加关注自闭症的症状,当孩子有自闭症的表现时就让孩子能够接受到治疗。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业内人士高双说,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自闭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婴儿期
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幼儿期
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 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学龄期
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
成年期
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虽然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自闭症儿童就像遥远的星星一样被孤立在人群之外,然而,他们依然渴望得到我们的了解、关注、尊重和接纳,他们应该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自闭症儿童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鲜活地存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作为教师的你,可以:
1、运用视觉策略以配合学生对视觉信息有较强的反应及理解能力;2、尽早建立有组织、有规律的学习环境;3、尽早协助学生建立适切及有效的沟通技巧;4、因应自闭症学生会执著于一些特定的主题,而顺势引导,作为学习的动力;5、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减少学生因噪音、刺光、室温过高等而影响学习;6、利用多种感官协助学生学习,避免一连串长的口头指令。
作为家长的你,可以:
1、加深认识自闭症的真相,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确立信念,坚信孩子受训后,会比现在进步;3、采取正面态度,面对培育孩子的挑战;4、肯定孩子的强项和长处,并发掘及栽培他们的特殊天分,使他们尽展所长,贡献社会;5、与学校及其他专业人士紧密合作;6、建立支援网络,争取家人体谅,亲友支持和社区人士的接纳。
作为朋辈的你,可以:
1、担起模范作用,协助自闭症同学投入课堂学习和活动;2、透过现实情境中的社交活动,如集体游戏、茶会等,示范和指引自闭症同学学习和应用社交技巧;3、借着朋辈的接纳和支援,使自闭症同学提高与人社交往的意欲。
作为公众人士,可以
1、加深对自闭症的认识,体谅和支持自闭症儿童家长所面对的困难及挑战,避免因误解而怪责家长;2、接纳和尊重自闭症人士,不要歧视或戏弄他们;3、提供机会让自闭症人士融入社会,使他们能跟别人接触及沟通,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社区适应上的困难。
自闭症患儿它们就像一棵孤零零的小树一样,被人们遗忘在那里,然而它们也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怀、鼓励。它们也想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样玩耍,它们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望和好奇,所以我们大家要携起手来帮助和关心那些自闭症患儿来克服自闭症。
自闭症孩子不是笨
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心理专家表示,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阿斯伯格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一般而言,阿斯伯格症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阿斯伯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孩子的区别很细微,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
语文智商分面: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症,通常以智商七十来作为区分。调查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语文智商方面,普遍低于阿斯伯格症儿童。自闭症儿童语文智商平均为七十七,阿斯伯格症儿童则为九十八;在操作智商方面,阿斯伯格症儿童为九十,自闭症儿童为八十六。研究结论显示,语文智商可以作为诊断阿斯伯格症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标准。
语文流畅度方面:在语文流畅度方面,阿斯伯格症和自闭症最大的差异在于,自闭症儿童的自发性语言非常少,不会流畅地表达;阿斯伯格症儿童则在自发性语言和对谈上没有问题。问题则在于对谈时,亚斯柏格症儿童会有冗长的对谈,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会和对话者一直谈同一件事情,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互动。
动作协调方面:在动作方面,自闭症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没有问题,阿斯伯格症儿童则显得动作笨拙,他们一般的动作协调困难有四项:1.模仿肢体动作有困难;2.无法顺利地接球;3.单脚站立有困难;4.两手无名指弯曲有困难。
社会互动方面:在社会互动能力方面,亚斯伯格症儿童具有能力、有兴趣,且会去参与,但因为他的社会直觉和一般人有差异,所以无法了解人际互动的意义。所以在教导阿斯伯格症儿童时,应注意其“参考点”的问题,例如教他写字时,不要面对着他写,而是到他身旁教导他,以免写出来的字左右上下相反。
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危害
1、危险行为。
自闭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精神残疾,自闭症是造成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
2、破坏性行为。
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社会退缩,自闭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3、语言障碍。
语言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自闭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自闭症儿童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古怪、不可理解的。找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切入点”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一个途径。
4、社交中令人难堪的行为。
在陪妈妈逛超级市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自闭症儿童中。自伤行为,当自闭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