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警惕产后甲状腺炎
需警惕产后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 ,一般认为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患在产后加重并显性化所致。近年来由于检测手段的进步 ,本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有统计其发病率占产妇的 5%― 10%甚至更高 ,多在产后 1― 9个月发病 ,以一过性、无痛性、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大 ,伴有可自行缓解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或减退为特征。
其早期表现多为甲状腺肿大 ,伴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怕热、多汗、烦躁、易怒等甲亢症状 ,但无突限及下肢黏液性水肿。化验检查可显示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异常 ,甲状腺吸碘率降低 (这有别于其它类型甲亢 ,对鉴别诊断很重要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产后甲状腺炎预后良好 ,所出现的轻度甲亢症状大多可自行缓解 ,通常无需治疗。对于持续甲减 ,出现疲乏、怕冷、嗜睡、食欲下降体重却增加、浮肿、腹胀、性欲淡漠等症状者 ,可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作为替代治疗 ,如口服甲状腺片或优甲乐 ,待甲状腺肿大减轻、功能恢复正常后渐减量至停药。其它药物如他巴唑、心得安、谷维素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支持疗法等 ,均需在大夫的诊察下应用 ,并在治疗过程中 ,注意监测相关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动态变化 ,并做好长期随访观察。此外 ,中医中药对本病有独特的疗效 ,与小剂量西药相互配合 ,一般可获良好效果。
产后甲状腺炎的主要危害是永久性甲减。除不要盲目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碘制剂外 ,关键是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往由于人们对本病的无知 ,以致有许多病人未能及时就诊 ,或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漏诊 ,导致在患病期间仍持续哺乳 ,对母婴健康影响很不利。
临床中发现 ,部分病人由于就诊过迟 ,甚至在孩子断奶后才来就诊 ,此时大多已发生甲减 ,个别甚至为永久性甲减 ,十分令人惋惜。
甲状腺肿大诊断详述
1、在早期,诊断有赖于对称性软而光滑的甲状腺肿存在,可有低碘摄入或进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病史,但北美不存在这种情况.甲状腺放射性碘吸取可以正常或高,伴有正常甲状腺扫描.甲状腺试验结果通常正常.较迟,可以有多结节或囊性肿块.应测定甲状腺抗体排除桥本甲状腺炎作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肿大的原因.地方性甲状腺肿,血清TSH可以轻度增高,血清T4 正常低限或轻度降低,血清T3 正常或轻度增高,FT3增高,FT4增高.
2、需与以下症状相互区别:
1)分娩后甲状腺肿大:患产后甲状腺炎病人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是产后一年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可以为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其病理基础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是最常见而又最具有特征的产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妊娠5~20周流产后也可发生该病。产后甲状腺炎与产后甲状腺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后者指原有或正在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在产后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
产后甲状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甲状腺炎,亦为无痛性甲状腺炎。是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原因是部分妇女于产后免疫抑制消失,免疫反应暂时性增强,特别是自身免疫机制的被激活,从而引起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大多有甲状腺轻度肿大并伴甲状腺功能障碍。特别是早期多有甲亢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怕热多汗、消瘦、失眠等;后期则可有甲减表现,如嗜睡、怕冷、颜面浮肿、月经量减少或增多、以及体重增加等。
对于产前无甲状腺病史,而于产后6周左右出现甲亢症状,数月后转为甲减症状的妇女,应考虑产后甲状腺炎。检查颈部有无包块,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和基础代谢水平,测定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以便明确诊断。
产后甲状腺炎具有自限性,甲状腺功能大多数在一年内恢复正常,只有个别病例转为持续性甲减(5%~10%病人发生永久性甲低)。
因此,产后甲状腺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病情轻,症状不很明显,可不予治疗。如果症状明显伴甲亢时,可使用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但禁用抗甲状腺药物。如果症状明显伴甲减,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多数病例愈后良好,个别转为持续性甲减者,则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患本症再次妊娠分娩后及2次妊娠之间,均可复发,复发率达25%~40%,本病偶可发生于Sheehan综合征产后。
产后甲状腺炎临床表现短暂,有时模糊不清而易被忽略。
51%患者甲状腺增大,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多为轻度弥漫性肿大,质地均匀,偶尔仅有单个孤立结节,无触压疼痛,多无血管杂音,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无甲状腺肿大。
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5%~42.3%只有这一阶段表现,35.5%先后经历以上2个不同阶段,一般于产后3~6个月出现症状:水肿,体重增加,畏寒,食欲减退等,有时表现精神障碍,可误为抑郁症,本病循环甲状腺抗体阳性妇女抑郁症发生率增加达8.8%~30%。
部分患者会出现停经或子宫出血,或发生伴有PRL增高的停经-溢乳综合征而误认为垂体病变,多数病人可于产后5~10个月内恢复正常。
碘过量会不会导致产后甲状腺炎
1、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上是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炎。
2、甲状腺炎产后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各国报告的患病率为4%~6%。过去医学界认为产后甲状腺炎是一过性疾病,不会危害产妇和后代的健康。但课题组的研究证实,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如果在妊娠期发生低甲状腺血症,将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孩子的智商。
3、维生素甲亢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消耗量增多,容易发生这些维生素缺乏。饮食治疗目的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症侯群,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须供给高热能、高蛋白、高碳水化物、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偿其消耗,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多选用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适当多食肝类、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
4、甲状腺炎的临床患病产后率为7.2%,其中甲亢甲减期双相型占42.9%,甲亢单相型占45.7%,甲减单相型占11.4%;35名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在产后12个月随访时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8.6%。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与碘过量有关;产后甲状腺炎的自发性修复与th2和th3型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亚临床型产后甲状腺炎尚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疾病。
产后护理产后大脖子小心甲状腺炎
临床上,产后甲状腺炎的患者比较常见,这类患者往往是在产后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尤其是脖子变粗才来就诊,实际上她们还有心悸、乏力、怕热等症状,只不过因为在产后,她们还以为是正常的现象。
其实,产后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开始是一过性甲亢,随后发生一过性甲减,最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甲亢期发生在产后1-6个月(通常在产后3个月),维持l-2个月。产妇表现为心悸、乏力、怕热、情绪激动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甲状腺组织被炎症破坏后,甲状腺激素漏出,导致甲亢。医院给患者做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血清T4(四碘甲腺原氨酸)、T3(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甲状腺可以轻度或中度肿大,但无触痛。
专家说,一般产后甲状腺炎表现为甲亢的时候症状往往比较温和,不主张用抗甲亢药物治疗,如果心率快、心悸厉害的话,可以适量用一些药物改善症状。
甲减期发生在产后3-8个月(通常在产后6个月左右),持续4-6个月。患者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和僵硬,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畏寒、皮肤干燥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炎症损伤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实验室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在这个阶段,产妇要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水平即可,在哺乳期也不需要停药。
恢复期发生在产后6-12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摄碘率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但简小兵提醒,约有20%的病人会表现为永久性甲减,少数病人还会在产后甲状腺炎康复后3~10年再次发生甲减。
由于有20%的患者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且曾经患过产后甲状腺炎的女性,在产后5-10年发生永久性甲减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建议曾患产后甲状腺炎的女性在发病后的8年内每年检查血清TSH,一旦发生甲减,应当及时治疗。
另外,在怀孕前,女性应查一查甲状腺激素,产后3-6个月要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以及早发现甲减。
甲状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甲状腺炎其实就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甲状腺有炎症引起的。静止甲状腺炎的特征是,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无痛,有数周的自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由于甲状腺激素贮备耗竭,随之出现暂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后,通常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关于甲状腺炎可以分为5类: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称桥本病,亚急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后三种甲状腺炎归类为自生免疫性甲状腺炎
患者警惕:甲状腺炎危害严重
甲状腺炎病发后有巨大的危害性,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1、甲状腺炎的危害少数病人早期可伴有甲亢表现。当甲状腺破坏到一定程度,终将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
2、甲状腺炎的危害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3、甲状腺炎的危害初期时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机能可正常,少数病人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以出现甲状腺功能底下。
4、甲状腺炎的危害:病患常表现怕冷、浮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甲状腺肿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区分
甲状腺肿需要与分娩后甲状腺肿大进行区分:患产后甲状腺炎病人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肿出现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大。产后甲状腺炎是产后一年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可以为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其病理基础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是最常见而又最具有特征的产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妊娠5~20周流产后也可发生该病。产后甲状腺炎与产后甲状腺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后者指原有或正在发生甲状腺疾病而在产后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
甲状腺肿需要与甲状腺肿大进行区分: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只有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甲状腺肿需要与腺体结节进行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后,滤泡上皮由普遍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
甲状腺肿需要与妊娠期间甲亢进行区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甲亢妇女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减少或闭经,生育力低。但在治疗后或未经治疗的甲亢妇女中,怀孕者亦不少,其发生率约为1∶1000~2500次妊娠。妊娠期甲亢大多数是Graves病,这是一种主要由自身免疫和精神刺激引起,特征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
防治产后甲状腺炎有妙招
产后甲状腺炎,又称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亚急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区别是本病发生在产后,病程呈自限性,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轻,无生发中心形成。产后甲亢性甲状腺炎的危害很大,我们需要做好预防。
下面介绍产后甲状腺炎的防治:
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孕期摄碘过多有关。怀孕后,女性的碘需要量增加,大概要比怀孕前增加50%,以满足自己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也不能过多,否则,就可能损害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如果被确诊为产后甲状腺炎,除了西医治疗以外,比如在甲减期可以补充甲状腺激素,还可以采取中药治疗,甲亢期也就是甲状腺毒症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疏肝解郁、滋补肝肾的中药,在甲减期可以使用一些温补脾肾、温阳化水的中药。
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产后甲状腺炎也叫无痛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发生在产后一年内的产后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常常伴随甲状腺功能紊乱。我们在治疗疾病时,除了治疗外,我们在饮食上也是需要多注意的。
下面介绍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
2、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
3、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4、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少食甜腻饮食,如葱,姜,蒜,辣椒,酒,海鲜等。
5、忌生冷、油腻食物,如生的水果,蔬菜,肉类,冷饮,冰淇淋等。
6、忌食坚硬粗糙及酸性食物,如冰糖、冰淇淋、冰镇饮料及和拌凉菜、凉饭等
7、忌食过咸食物。产后不宜多喝茶不宜多喝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