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和干贝能一起吃吗
蛤蜊和干贝能一起吃吗
能。
蛤蜊和干贝是可以一起吃的,两者并没有什么相互作用,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蛤蜊和干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人体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海鲜过敏人群不宜食用。
蛤蜊吃了有什么好处 吃蛤蜊要注意什么
1、黄豆富含维生素B1,而蛤蜊肉中含有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酶(维生素B1分解酶),若富含维生素B的黄豆与蛤蜊肉同食,维生素B1就会被蛤蜊肉中的硫胺酶分解和破坏而消耗,影响其摄入而导致相应疾病。
2、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许多贝类是发物,有宿疾者应慎食。蛤蜊等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蛤蜊是什么
贝类生物是水产生物中很有营养的东西,要说它们的历史还得要追溯到几千年前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有海洋或者是河流小溪就会有贝类生物的身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着坚硬的外壳,其中很多还有许多拥有着美丽的图案和形状,在古时候人们会吃剩的贝壳做成项链来佩戴,这就是最早的项链雏形.
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常吃贝类的习惯.贝类生物的肉质鲜美无比,做出来的汤也是味道绝佳,也因此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很经常听到人们提起的就是蛤蜊了.那么蛤蜊到底是什么呢?
蛤蜊(gélí)【与隔离读音相同】在山东半岛地区的方言中,蛤蜊被称为gá là或gǎ la(嘎啦),烟台莱州方言gé la,烟台市区称蛤 ga,莱阳方言gě lou, 辽宁鞍山方言称为gě lou,大连人则称之为蚬子,秦皇岛、唐山一带方言称gě le,石家庄农村称其为海啦婆(壳),黑龙江、吉林(东北)一代则称为海嘎啦、嘎啦.河南西北部地区称为:gepu..
种类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许多贝类也具上述特点.
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种蛤蜊的肉.产自我国沿海一带.
营养价值
蛤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可以看出来的是蛤蜊其实是一部分贝类的统称,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花蛤就是蛤蜊的一个品种了.人们对花蛤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多吃贝类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人们的身体是有相当好的作用的.所以,人们可以多吃一些这样的贝类食物.
文蛤和花甲一样吗
花甲,又名蛤蜊,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
蛤蜊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总称,贝壳呈卵圆形、蛤蜊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壳顶稍前方凸出,壳面光滑或具有同心环纹,有壳皮,斧足发达,偏扁,无足丝,生活于浅海泥沙中,种类繁多,是我国常见的海鲜贝类软体动物之一。其色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肉均可食。它不仅肉质鲜美无比,而且营养也很丰富,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海产品。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蛤蜊记得趁生鲜的时候先浸泡冷水吐砂,以免吃到满口的砂子,破坏了口感,在烧烤的时候若担心蛤蜊汤汁流失,可放在容器中或以铝箔包起烧烤,并将接连壳的地方先用刀子划断,让蛤蜊烤熟后壳不会自动弹起让鲜美的汤汁流失。
花蛤,俗称"文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
花蛤通常是对产于中国近海的某些帘蛤科贝类的一种俗称,尤指:小眼花帘蛤,菲律宾帘蛤,其中小眼花帘蛤又称杂色蛤,与另一种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
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可食用做菜。
蛤蜊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蛤蜊的营养价值
1、蛤蜊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热能食物,蛤蜊是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最佳食品。
2、蛤蜊味咸寒,具有利尿消肿、滋阴润燥、软坚散结作用。医书中有关蛤蜊的记载:“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现在,除这种传统食用方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相关动物实验也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均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3、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有效的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食用,具有治疗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心烦、手足心热等症。经常食蛤蜊对黄疽、甲状腺肿大、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4、蛤蜊具有高微量元素、高蛋白、高铁、高钙、少脂肪的营养特点,因此食蛤蜊可以有效的补充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因此蛤蜊非常适合缺钙、贫血的人群食用。此外,蛤蜊肉中还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可以降体内的胆固醇。
吃蛤蜊的好处
1、促进骨骼发育
蛤蜊中含有较丰富的钙,可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
2、解除烦恼
在感到烦恼时可适当食用蛤蜊,能够有效地消除烦恼,倍感轻松。
3、降胆固醇
蛤蜊含有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
4、降血糖
蛤蜊含有丰富的硒,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可以促进葡糖糖的运转以降低血糖。
5、减肥
由于蛤蜊脂肪含量不高,每100公克的热量只有55大卡,属于低脂肉类。对于想控制体重的人,蛤蜊是很不错的选择。
吃蛤蜊的坏处
花蛤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应经吐沙、熟透后食用。花蛤等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吃蛤蜊的最佳时间
秋季
蛤蜊的选购方法
对于泡在水里的蛤蜊,识别死活的第一招就是观察,泡在水里的活蛤蜊通常张口的,有的会时不时吐个气泡,有的则露出小触角。能吐气泡的肯定是活蛤蜊,露出小触角而且轻轻一碰就缩回去的,肯定也是活蛤蜊无疑。
但是,为了防止蛤蜊吐气泡或露出小触角,摊主会经常地在水里搅动一下,目的就是让活蛤蜊也紧闭外壳,让卖家无法顺利区别出蛤蜊的死活。另外还有一种叫做青蛤的,无论死活都是紧闭外壳。
蛤蜊的副作用
1、蛤蜊不能和橙子一起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
2、蛤蜊不能和田螺一起吃,避免引起腹胀的现象。
3、蛤蜊不能和芹菜一起吃,这样会让维生素C被人体吸收的效果受到影响。
4、蛤蜊不能和啤酒一起吃,否则很容易就会诱发痛风的症状。
如何让花蛤把沙吐干净 生取蛤肉的方法有哪些
1、冲洗蛤蜊,然后挑出死蛤蜊、空蛤蜊、破碎蛤蜊和弱蛤蜊,再让其余的蛤蜊吐沙20~24小时;将吐过沙的蛤蜊取出,二次冲洗,并沥干水;
2、将上述沥干水的蛤蜊平铺于壳肉分离机的传送带上,启动传送带,使蛤蜊与蒸汽接触时间为30~45秒,张开的蛤蜊经过翻转篮中,多数蛤蜊软体从壳中分离出来,少数蛤蜊软体没有自动脱落的,人工将其分离出来;
3、将上述分离出的软体立即冷冻,待冷冻成形后包装,包装好后冷藏。
4、新鲜的文蛤用保鲜袋装好;
5、封口,至于冷冻间,冷冻1小时以上(随吃随取);
6、从冰箱取出后,迅速冲凉水,贝壳中间会出现一道细细的缝隙;
7、两手稍微一用力,可以轻易地掰开两扇贝壳;
8、然后用勺子挖出两扇贝壳里的肉(其实还包括鲜美的蛤汤)。
蛤蜊孕妇能吃吗
1孕妇能吃吗
能吃。
蛤蜊具有滋阴,利水,化痰的功能,可以生津,消除孕妇水肿,口渴,对治疗孕妇痔疮也有功效,也是患有糖尿病的孕妇的一个辅助治疗食物。2功效和作用
补阳壮阳、养肝护肝、补血养血、有助发育3营养价值
1.补肾壮阳
毛蛤蜊有补肾壮阳之疗效,对早泄阳痿等性功能低下均有疗效。
2.清热泻火
毛蛤蜊性凉,有下火通便的功效,能够治疗上火引起的便秘。4上火吗
毛蛤蜊是海鲜类食品,不宜吃多,会上火。5副作用
无副作用6能吃吗
可以吃7怎么吃
毛蛤蜊煮食:毛蛤蜊与辣椒等调料一起煮食即可。
毛蛤蜊炒食:挑出毛蛤蜊的蛤仁,与韭菜等一起炒食,味道鲜美可口。
8禁忌人群
肥胖患者尽量少食毛蛤蜊。9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毛蛤蜊。10保存方法
毛蛤蜊放于玻璃器皿中冷藏保存即可。11挑选技巧
检查一下蛤蜊的壳,要选壳紧闭的,否则就有可能是死蛤蜊。壳打开的为死蛤蜊。12制作技巧
1.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
2.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干净泥土。
蛤蜊是什么
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常吃贝类的习惯.贝类生物的肉质鲜美无比,做出来的汤也是味道绝佳,也因此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很经常听到人们提起的就是蛤蜊了.那么蛤蜊到底是什么呢?
蛤蜊(gélí)【与隔离读音相同】在山东半岛地区的方言中,蛤蜊被称为gá là或gǎ la(嘎啦),烟台莱州方言gé la,烟台市区称蛤 ga,莱阳方言gě lou, 辽宁鞍山方言称为gě lou,大连人则称之为蚬子,秦皇岛、唐山一带方言称gě le,石家庄农村称其为海啦婆(壳),黑龙江、吉林(东北)一代则称为海嘎啦、嘎啦.河南西北部地区称为:gepu..
种类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许多贝类也具上述特点.
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种蛤蜊的肉.产自我国沿海一带.
营养价值
蛤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可以看出来的是蛤蜊其实是一部分贝类的统称,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花蛤就是蛤蜊的一个品种了.人们对花蛤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多吃贝类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人们的身体是有相当好的作用的.所以,人们可以多吃一些这样的贝类食物.
蛤蜊应该怎么保存呢
在保存蛤蜊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到保鲜盒里面,然后加入一些水,尽量能够没过蛤蜊,然后把它放到冰箱的冷藏里面储存。如果是活着的蛤蜊,可以放到新鲜的海水里面可以存养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是在夏天可以在海水里面加入少量的冰来降温。对于大多数的海鲜,为了保证它的鲜味,都可以放到新鲜的天然的海水里面进行存养,然后定期对存养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
蛤蜊是一种水生的贝壳类动物,虽然蛤蜊的肉很少,但是它的味道缺十分的鲜美,只要做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有很好的味觉享受。实际上蛤蜊只要改变了生活的环境,包括水温还有水中氧气的变化,蛤蜊都有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很多时候买回家以后蛤蜊就都死了。但是这是不会影响到蛤蜊的味道的,只要蛤蜊死亡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就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是可以吃的。
蛤蜊是生于海里的一种贝类,蛤蜊是非常好吃的,也是很容易买到的,大概上市时间是在4月到七八月的时候。当然蛤蜊干是将蛤蜊的肉去除肠道等晒干之后保存起来的。这个是长期保存的,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吃就行了。所以平时在家里准备一点蛤蜊干很方便的,蛤蜊干可以用来炖冬瓜排骨汤,也可以将蛤蜊干先泡发然后再和淀粉一起做成蛤蜊肉饼。特别多鲜美。蛤蜊干还可以加香葱爆炒,下饭又美味。
花蛤蜊怎么洗
花蛤蜊虽然里面的肉质少,但其味道无比鲜美,再加上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和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有很多人都对它情有独钟。可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花蛤蜊里面有泥沙,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清水浸泡,根本不能将里面的泥沙弄出来,吃的时候可能满嘴都是沙了,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所以大家应懂得花蛤蜊怎么洗。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花蛤蜊怎么洗,有三种洗法。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少许的盐加入水中浸泡花蛤蜊,盐水的比例约是1:6。通常新鲜的花蛤蜊大约泡盐水2个小时就会吐沙干净了。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使花蛤蜊吐沙,还可以将死的花蛤蜊分辨出来。当泡盐水到30-40分钟时,观察花蛤蜊的贝壳盖是否有微微张开,要是紧闭不开,先拿起来摇一摇,如果发出声响即表示该花蛤蜊已经是死的了。
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花蛤蜊放在清水中,同时放一把菜刀、铁勺等铁制的东西,2-3小时后,花蛤蜊就会主动把泥沙吐出来。因为花蛤蜊等贝类有闻到铁味便吐泥沙的习性。也可将蛤蜊放在铁锅中,放置一两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还有一种洗法,是在浸泡花蛤蜊的水中加入几滴香油或菜油。因为被油覆盖的一部分水与空气隔绝,花蛤蜊在水中会觉得缺氧,就会把身体伸出来,达到清洗泥沙的目的。要注意的是油不要放太多。
排骨蛤蜊汤怎么做好吃
1、腌制排骨时不要放老抽,老抽颜色很重。
2、如果不喜欢吃有焦感的排骨,可以不炸,这样可以省去腌制和炸的过程,直接将排骨去血水捞出后再放入沸腾的汤锅中,然后加料炖汤,另外炸排骨的话会导致汤稍油。
3、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另外,要在冷水中放入蛤蜊,以中小火煮至汤汁略为泛白,蛤蜊的鲜味就完全出来了。
4、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干净泥土。
5、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
6、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
具体做法:
所需材料:海带结200克、蛤蜊300克、排骨250克、胡萝卜半根、姜1块
1、蛤蜊泡在淡盐水中,待其吐沙后,清洗干净,沥干。
2、排骨汆汤去血水,捞出冲净;海带结清洗干净;胡萝卜削皮,清洗干净切块;姜清洗干净,切片。
3、把排骨,胡萝卜,生姜一起放入锅里,加入四碗清水,煮沸,然后转成效果继续炖30分钟,然后放入海带,继续炖15分钟。
4、待排骨熟烂,转大火,倒入蛤蜊,待蛤蜊开口,酌加盐调味即可。
花蛤怎么洗
花蛤怎么洗一、清洗花蛤表面:
1、花蛤首先要用流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用手稍稍揉搓一下,去掉壳上的淤泥。
2、如果有的地方手洗不掉,可以用硬一些的毛刷一点点的刷掉。
二、浸泡花蛤,使其吐沙子
存放花蛤的水一般很浑浊,买回来的花蛤里面就会存有很多的泥沙,因此这时就不能只刷洗花蛤表面,而是把花蛤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大约2--3个小时)。
1、在泡花蛤的时候最好在水里放入适量盐,这样花蛤会比较容易适应,能较快的进行吐沙。
2、加香油有助于蛤蜊吐水。
5、当泡到一定程度,花蛤会自己张嘴吐沙呼吸,这样能去除花蛤里面大部分的泥沙,再吃起来就不会感到牙碜了。
6、洗或泡花蛤时,不要使用餐洗净或其它洗涤剂,否则会污染花蛤。
蛤蜊的特别提示:
买蛤蜊要买闭口的,煮好后如果是新鲜的会自然开口,久煮不开口的就是死的。
生取蛤肉的方法有哪些生取蛤蜊肉最便捷最快速的方法:
1、冲洗蛤蜊,然后挑出死蛤蜊、空蛤蜊、破碎蛤蜊和弱蛤蜊,再让其余的蛤蜊吐沙20~24小时;将吐过沙的蛤蜊取出,二次冲洗,并沥干水;
2、将上述沥干水的蛤蜊平铺于壳肉分离机的传送带上,启动传送带,使蛤蜊与蒸汽接触时间为30~45秒,张开的蛤蜊经过翻转篮中,多数蛤蜊软体从壳中分离出来,少数蛤蜊软体没有自动脱落的,人工将其分离出来;
3、将上述分离出的软体立即冷冻,待冷冻成形后包装,包装好后冷藏。
4、新鲜的文蛤用保鲜袋装好;
5、封口,至于冷冻间,冷冻1小时以上(随吃随取);
6、从冰箱取出后,迅速冲凉水,贝壳中间会出现一道细细的缝隙;
7、两手稍微一用力,可以轻易地掰开两扇贝壳;
8、然后用勺子挖出两扇贝壳里的肉(其实还包括鲜美的蛤汤)。
要点:
1、必须把文蛤放在袋子里密封再冷冻,否则蛤蜊在冰箱里开口,里面最鲜美的汁液就会挥发掉;
2、至少冷冻一小时;
3、取出时迅速用凉水冲。
花蛤的营养价值有哪些营养价值:
1、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
3、蛤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4、蛤肉有滋阴明目、化痰之功效。
花甲隔夜还能吃吗 花甲的正确食用方法
1、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另外,要在冷水中放入蛤蜊,以中小火煮至汤汁略为泛白,蛤蜊的鲜味就完全出来了。
2、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干净泥土。
3、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
4、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
蛤蜊吃多了好吗
蛤蜊吃多了好吗一般情况下,蛤蜊最好不要多吃,吃多了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现在的海水都被污染了,贝类食品最容易聚集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汞、砷等,特别是滩涂上的重金属沉淀积集比较多,吃多了贝类,会在人体内积存这些有毒物质,对身体很不好。而且,不经高温煮过的食品最好不要吃,因为里面会有很多寄生虫。
蛤蜊吃多了有什么坏处可能导致腹泻
蛤蜊性寒,一次性多吃蛤蜊可能导致肠胃虚寒,影响消化功能,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若蛤蜊烹煮不完全熟,多吃还能出现食入寄生虫的情况,严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可能引起过敏
蛤蜊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当摄入过多蛤蜊,会增加过敏体质人群过敏的症状,出现起疹,皮肤瘙痒。红肿、气喘甚至是呼吸困难等。对蛤蜊过敏的人群最好不要接触蛤蜊或其他海鲜食物。
可能影响身体恢复
蛤蜊虽然是高蛋白食物,但是当身体出现寒性胃痛腹痛或风寒感冒等疾病时,多吃蛤蜊可能加重病情。多吃蛤蜊还可能引起经期女性的痛经或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因为蛤蜊不能与啤酒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如果在喝了一定量的啤酒后,多吃蛤蜊就会增加食物中毒的概率,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出现腹泻等情况。
孕妇多吃蛤蜊可能影响胎儿
孕妇是可以适量吃蛤蜊的。但是多吃蛤蜊又可能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蛤蜊性寒,孕妇多吃会伤脾胃,影响胎儿吸收营养物质,不利于胎儿的生长。
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
应该蛤蜊是生活在浅海中,浅海若被污染,可能出现蛤蜊体内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多吃这样的蛤蜊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富集,严重影响身体,可能表现为不孕、记忆力下降、骨质疏松和增加患癌几率等。
吃蛤蜊的注意事项1、蛤蜊和芹菜同食,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2、蛤蜊和田螺同食,会导致腹胀。
3、蛤蜊和橙同食,会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4、蛤蜊不宜与啤酒同食,否则容易诱发痛风。
5、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
6、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