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与淡竹叶的功效区别
竹叶与淡竹叶的功效区别
1、竹叶长于清心泻火除烦,且能生津,尤其是竹叶卷心清心泻火之力更强,《本草汇言》引唐代孙思邈之语谓其为“肃清气分,凉心胃邪热之药也”,故多用于热病烦渴之证;竹叶卷心还善治温病热人心包,高热神昏者。
淡竹叶长于清热利尿,《本草纲目》谓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本草再新》也认为其有“清心火,利小便”的作用,故多用于心经有热下移小肠而见心烦口疮,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2、竹叶轻清,味且兼辛,可凉散上焦风热,除胸中痰热以止咳逆。《丹溪手镜》谓其“味苦大寒,主咳逆呕吐,胸中烦热”,《名医别录》亦谓其“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淡竹叶引热下行之力为胜,故更宜于治疗鼻衄、牙龈肿痛,使上部之热邪下行随尿而排出。
新鲜荷叶可以直接泡水喝吗
泡法一
材料:薄荷叶12g,绿茶8g,荷叶1张
做法:将薄荷叶切碎后,连同其他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泡法二
材料:冬瓜糖砖(或新鲜冬瓜)300克,荷叶适量,淡竹叶5克
做法:
1、首先将荷叶、淡竹叶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取一干净的锅,置于火上,导入600毫升的清水,把备好的荷叶、淡竹叶一同放人锅中。
3、以大火煮至沸腾后,再转文火续煮10分钟。
4、将冬瓜糖砖放入茶锅中,再续煮约5分钟至糖砖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即可熄火。
5、滤出茶渣,将茶汤静置放凉后倒入茶杯中,即可饮用。
车前竹叶甘草汤治疗尿频尿急尿痛偏方
材料:车前叶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洗净后,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锅中稍炖即成。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一疗程。
疗效:淡竹叶性味甘淡,微寒。下能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外出,上可清心经之火而除烦,故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之效。车前叶粥车前叶50克,小米100克,葱白1茎,食盐、味精少许。将车前叶洗净切碎,葱白切段,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下车前叶、葱段和食盐,再炖10分钟,调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连用5~7日为一疗程。可清热、祛痰、利尿、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水肿、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
车前草能治尿频尿急吗 车前草治尿频偏方
食材:车前叶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适用于尿频。
食材:新鲜车前叶60克或干品20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车前叶和银耳放入锅中,水煮5分钟,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祛痰,适用于尿频。
食材:车前叶50克,小米100克,葱白适量。
做法:将小米置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下车前叶、葱段和食盐,再炖10分钟,稍加调味即成。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祛痰,适用于尿频。
痤疮治疗方法
丹参30~60克,生地黄30克,甘草30克,土大黄30克,川军3~15克,水煎服。
薏苡米50克,水煮成粥,调白糖15克服食,每日1次,连用1个月。
将使君子适量去壳,取出种仁,放入铁锅内文火炒至微有香味,晾凉,放入香油内浸泡1~2天,每晚睡前吃使君子仁3个,7天为1个疗程。不饮茶,此方法也可用于酒糟鼻。
白花舌蛇草、丹参、白菊花、赤芍、竹叶、生地黄各10克,薏米30克,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用。
枇杷叶、淡竹叶、桑叶各10克,白茅根20克,每天1剂,加水稍煎,或滚开水冲泡代茶。
女性总有尿意但尿不多 女性治尿频最快的方法
药物治疗因疾病感染的女性尿频症状是最快的治疗方法,其医生会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选用2~3种药物联合应用,大约7天可见疗效显著。
食材:车前叶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功效:车前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
位置:位于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上,在脐下3寸。
方法:用一只手的中指在穴位上按揉,以穴位点甚至整个腹部有酸胀感为最好,每次5分钟,宜睡前进行。
功效:按摩此穴具有补肾的作用,肾气足则固摄有力,尿频即可消除。
淡竹叶的食用方法
淡竹叶煮粥服食,或煎汤、泡茶饮服,有清热利湿,养阴止渴,除烦安神之功,既可治疗热盛津伤之症,又可作为夏季预防中暑之用,或治疗中暑病人,若口渴明显时,加些芦根、石斛,效果更佳。
1、竹叶茶
做法: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竹叶茅根茶
做法: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
功效: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3、淡竹叶粥
做法:淡竹叶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淡竹叶洗净,加水煎汤,去渣留汁,备用;冰糖打碎。粳米洗净,加淡竹叶药汁,再加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成,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温服,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此粥清热利尿通淋,适用于热病心烦、不寐,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等症。
4、淡竹叶酒
做法:淡竹叶30克、白酒500毫升。淡竹叶洗净,剪成长约2厘米的节,纱布袋包扎好后,置于酒罐中。将白酒倒入酒罐,加盖密封,浸泡3天后即可饮用。每次1小盅。
功效:此酒疏风热、畅心神,风湿热痹、关节热痛、心烦、小便赤黄之人饮用颇佳。
什么泡水喝养肝护肝 淡竹叶
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淡竹叶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淡竹叶有治疗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热毒风的作用,淡竹叶用药禁忌是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