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老人长寿如何养生
看看老人长寿如何养生
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通习惯。
百岁寿星,着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
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还含有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长寿老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可以了。
男人长寿养生食物
【淡菜是减肥降压好帮手】
男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首先表现在体态方面,如全身肌肉不如年轻时那样强健有弹性,这是因为皮肤脂肪逐渐增多,再加上体重的明显增加,整个人看起 来不但臃肿,而且皮肤也变得格外松弛。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跟中年男性吃得多、动得少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机体新陈代谢紊乱造成的。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新陈代谢,而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合成。
因此,更年期的男性应多摄入一些富含碘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如淡菜、海带、紫菜等。常食不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还能有效降血压和降血脂。适合更年期男性的淡菜吃法也很多,如淡菜紫菜瘦肉汤、淡菜芹菜汤、淡菜炒韭菜、松花蛋蘸淡菜末等。
推荐理由:
淡菜有“海中鸡蛋”之称,其营养价值高于虾、蟹、海参、干贝等海产品,所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都大大超过黄鱼的含量。 淡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碘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甘碳四烯酸占16.6%,而甘碳四烯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是由食物中供给的必需脂肪酸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机体的生理功能很重要,能促进发育,对皮肤有保护作用,还有降压降脂作用。
【羊肉是男人补肾固精的首选】
大多男人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体力不支,欲望不强的症状。原则上,中年男人房事不宜过度,否则会使身体衰老得过快,但也不能禁欲,不然会使精液的产生能力下降。只要正常化,既不感觉疲惫,也不感觉过少即可。
因此,应多吃一些能改善和增强性腺功能的食物。因为,性腺功能改善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症状。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羊肉、虾、羊肾、海参、鱼肚、泥鳅、麻雀、韭菜、核桃、芝麻等。
老年人长寿养生七字秘诀
睡:睡好觉
睡眠质量好不仅有益身心,还能延年益寿。晚上10点至次日清晨6点是老人睡眠的黄金时间。
保:保持大脑的活力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老人更应多动脑,这样才能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转: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
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大脑容易疲乏,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下,保持最佳状态。
活:活动手指
老人若在闲暇的时候多活动活动手指对于预防眼花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活动大脑,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参:参加社会活动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再去做一点半职工作,或者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大脑良好的功能。
听:听音乐
老人听音乐是一大乐事。研究发现,老人听音乐对保健身体,防治疾病都是有效果的。而且,经常听音乐,能帮助老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调:调节饮食
老人饮食需培养良好的习惯,不然的话,身体体质跟不上,疾病就会找上身。老年人尤当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食物要多样化,不可偏食;饮食宜软烂,冷热相宜;进食速度宜慢勿快;饮食宜清淡,多吃果菜助消化。
老人越睡越长寿是真的吗
1、睡眠的姿势
睡眠姿势是否合理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睡眠质量。生活中睡眠姿势有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
相传宋代道士陈抟是著名的睡仙,他非常爱睡,并独创了卧式睡功修炼法,他晚年隐居华山,时常闭门卧睡,活了118岁。他的安睡秘诀是,如果左侧睡,就将左腿和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同时,把右足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侧卧时,则相反。据说,陈抟的这种睡功秘诀对安睡有非常好的作用。
但后世对陈抟的卧姿提出了质疑:这难道真的是睡觉的好方法吗?如果按照这种姿势睡觉,虽然比较稳妥舒适,但又太拘泥了。只要不仰卧,任何一种舒服的卧姿都可以。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
仰卧,在古代称为“尸卧”,是不被推崇的卧姿。但现代对此卧姿则有不同看法:仰卧对脊柱健康十分有好处,同时仰卧不会压迫身体内的任何脏器,因此,中青年睡眠很多采用仰卧的睡姿。但对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讲,则不宜仰卧,以免产生胸闷、憋气。
俯卧也是不被提倡的,俯卧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对老年人则更不宜。
老人长寿除了要求睡觉的姿势外,还需要掌握好的睡觉朝向。下面来看看老人如何越睡越长寿的睡觉的朝向问题。
2、睡眠的朝向
对于睡眠的朝向,《礼记玉藻》中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头应该朝东,这是因为东方是日出之位,头朝东是顺应早晨的生发之气。《保生心鉴》中记载:但凡睡觉的姿势,春夏头都应该朝东,秋冬头都应该朝西,认为是顺应四时养生。《老老恒言》认为,睡眠时头的朝向要保持常规的安定状态,不应该频繁更换。
由此可见:
①睡眠不管采取哪种姿势,只要舒服就可以了。但有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宜仰卧或俯卧。
②睡眠时头的朝向不宜经常更换,而应相对固定,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③床按南北方向摆放与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
④固定一种卧姿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翻转身体,这样不但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还有助于促进入睡。
看来老人要掌握一些好的老人保健方法来养生保健,让自己能颐享天年。
看老中医养生长寿的秘诀
童心。就是要有儿童样的心理状态,生机勃勃。这是一种养神的好办法。
保持童心有两点:一是天真无邪,决无欺诈撞骗、明争暗斗、占小便宜等恶习。二是单纯,思想倾向于美好、愉快、满足的感受。
蚁食。蚁食有两个内涵:一是像蚂蚁那样,饮少食微,即吃得少;二是像蚂蚁一样,什么都吃一点,即吃得杂。只要无害身心的食物,不需要过分求冷、热、精、细、美味。卫生当然要讲,但也不必过于苛求。
龟欲。乌龟以其寿命长,被奉为祥瑞的象征。对人来说,值得借鉴的是它与世无争的胸襟和一无所求的淡泊。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做缩头乌龟,但对一般问题,当学乌龟,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猴行。猴子是思想方面反应敏捷、行动方面活泼轻快,终日无片刻之息地具有朝气与活力的动物。
猴子的长处有两点:其一,多动,这不一定就指跑步、打拳,平常尽量少坐车、升降机,以走路为主,达到锻炼目的的都算多动。其二、戒惰。多动偏重机体(身),戒惰偏重思想(心)。
老年人长寿养生秘诀
冬令进补
人们通过长期对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观察,得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又把人体中五脏中的肾脏作为冬季的主令,因为“肾为封藏而主蛰”,冬季又为收藏季节,此时进补,可以藏而不泄。
所以人们习惯于冬令进补,如服用膏滋药、人参、阿胶、黑白木耳、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和各类成药,以及各种食物进补。由于冬令进补的药品很多,有单味,有复方,可根据病情、体质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伏天进补
伏天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之时。民间服补药习惯上多在冬季,叫做冬令进补,因冬至以后,天气寒冷,不会出汗,服补药可以收藏吸收,不被汗泄。而热天进补,怕补药成分随汗而泄,等于不补。
事实上伏天同样可以进补,其功效并不逊于冬季,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夜睡较少,工作辛苦,出汗较多,易感疲劳,体内空虚,加上烈日当空,炎暑伤气,大都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特别是老年人更甚,此时进补,反易填空吸收,最为适宜。
在药补方面,适宜清补,不宜滋补,以免碍胃助湿。清补以服用人参最为理想,因气阴两虚而人参是补气生津的主要佳品,其他补品,可根据病情体质,因人而施,量体裁衣。
尤其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冠心病等,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这样夏补与冬补并进,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
要长寿看看百岁老人如何养生
世界上5个长寿之乡分别是中国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以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那些地方百岁老人扎堆,六七十岁的人仅仅被称为“青壮年”。但机缘巧合的是,这些长寿之乡要么处于高寒地带,要么位居偏远山区,如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和清新纯净的空气,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只能望而兴叹。但如皋市却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临近工业发达地区,正因为没有太多先天优势,这里的长寿经验才更为宝贵,更值得大多数人借鉴。
近日,世界长寿之乡调查团、复旦大学如皋长寿研究所对当地百名百岁老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了一些简单易行的长寿秘诀。
油菜是最佳长寿菜
调研结果:如皋老人最爱吃的蔬菜是青菜(南方叫小白菜或马耳朵菜,北方叫小油菜)、韭菜、菠菜。
专家解读:“饮食的功效不仅是预防疾病,在一些疾病的恢复和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或许也是如皋长寿的原因。”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世界长寿乡调查团团长森下敬一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我的临床经验来说,慢性病患者应多吃胚芽类以及发酵食物。”
说到长寿老人们最爱吃的青菜,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告诉记者,油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钙和钾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另外,油菜具有活血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韭菜,民间被称为“壮阳草”,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大多数老年人阳气虚弱,经常食用有益健康。同时,韭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对预防老年人便秘有很好的功效。
玉米是常吃的粗杂粮
调研结果:最爱吃的主食是玉米、荞麦、大米;近八成百岁老人喜欢早晚喝粥。
专家解读:玉米是常吃的粗杂粮,长寿之乡老人的健康也离不开它的帮助。玉米既健脾又利水,有助于预防老人肥胖,并且含有丰富的叶黄素,有助于保护眼睛。荞麦分为两种,苦荞麦降糖的效果要优于甜荞麦,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多吃。
如皋的百岁老人有“两粥一饭”的习惯,早晨喝粥可以调节脾胃,晚上喝粥补肾效果甚佳。需要注意的是,煮玉米粥时,最好放一些小苏打,有助于玉米中结合型的尼克酸转化成游离型的,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此外,玉米粥和大米粥要混着吃,以免营养单一。
八成老人爱喝白开水
调研结果:百岁老人们最爱吃的副食是鸡蛋、牛奶、鱼虾;其中78%的人平时喝白开水,10%喜欢喝淡茶。
专家解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鸡蛋和牛奶是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提高老年人免疫力、抵抗疾病很有帮助;鱼虾中含有丰富的磷,是保护大脑、延缓记忆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的“法宝”。鸡蛋每天吃1个即可,血脂异常或肥胖的人,建议每周吃2-4个较为合适。不少人在喝牛奶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把牛奶当水喝,这会导致营养失衡,对老年人来说,每天两杯以上的牛奶可能会增大患白内障的风险。每人每天一杯奶(200毫升)比较恰当。
在日常喝水方面,浓茶会引起便秘,还可能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最好的饮料还是白开水,以每天1600-2000毫升为宜,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对健康大有好处。
百岁老人长寿养生法:排毒
禁食排毒
禁食排毒又称断食排毒法,在日本等地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法。重庆永洲县永刚村的蒋德清老人在107岁时,仍精神矍铄,头脑清晰,听力也不错。她百岁寿诞时,有人问她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人笑着说她每年总有两到三天不吃饭,只喝水,目的就是为了清肠排毒。
刮痧排毒
刮痧是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果。广州市荔湾区104岁的李淑贞老人每月总要刮一次痧,每次约30分钟,刮至背部由红到紫即可。她认为,刮痧可以去除体内的毒素,每次刮痧后睡一觉,第二天的感觉特别舒适。
通便排毒
通便排毒养生法在百岁寿星中较为流行。著名百岁画家王康乐就认为:人体的排泄物中含有毒素,如果久留体内必有害处,所以他从不憋便,每天大便的时间也很讲究。尤其是小便,每隔三四小时,即使无便意也要去排一次。他说:尿液通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如果尿液通畅而清净,就表示着人体水液的代谢正常。
水果排毒
苹果含有半乳糖酸,排毒效果十分显著;葡萄能消除肝、肠、胃、肾等处的垃圾。百岁寿星马寅初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以水果代餐,这个养生方法在寿星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马寅初和他的夫人张桂君(享年106岁)能年至期颐,不能说和他这一生活习惯无关。
按摩排毒
湖北省赤壁市107岁的寿星汪贻玠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清晨,他总要在床上按摩天庭、太阳等穴位后方起床,早餐后再散步15分钟。他认为,这样对排除肝脏中的毒物极为有利。
饮茶排毒
饮茶排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适当加入一些具有养生保健效果的植物,沸水冲泡后饮用。湖南省桃花县高桥乡104岁的范香秀除了喝茶外,还特爱吃擂茶。做法是:将绿豆、芝麻、花生及茶叶放入擂钵内,然后用木棒挤压,使其变成糊状。
老人长寿养生的习惯有哪些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不喜欢喝粥。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他们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老人最适宜把小米粥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可以常用小米粥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粥很有道理。
二、主食玉米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曾作过普查,发现美国土着居民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原来因为他们的主食是玉米。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常食者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三、常喝牛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称,美国百岁寿星中,80%为女性,她们共同的饮食习惯是喝牛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和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常吃后可以预防龋齿。
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老年人长寿养生18建议
1、保护DNA。
会随着人体衰老而缩短的端粒(染色体末端)越短,人就越容易生病。合理饮食和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一种加长端粒的酶的水平,保护端粒。
2、做事认真。
一项为期80年的研究发现,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仅注重细节有毅力,而且更善于保健,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3、结交朋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与朋友较少的人相比,老年“交际花”10 年内死亡率更低。
4、选择朋友。
多项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交传染性,如果朋友有人肥胖,那么你的肥胖几率会增加57%。所以,最好选择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做朋友。
5、彻底戒烟。
英国一项为期50年的研究发现,30岁时戒烟可增寿10 年;40岁、50岁和60岁时戒烟,可分别增寿9年、6年和3年。
6、午后小睡。
午睡有益长寿。一项涉及2.4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7、地中海饮食。
一项对涉及50万人的50项研究的统合分析发现,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8、饭吃八分饱。
研究发现,日本冲绳岛居民长寿秘籍与其多蔬菜低热量饮食习惯有关。他们遵循“饭吃八分饱”的原则。
9、结婚。
多项研究表明,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这与结婚带来更多的社交和经济支持不无关系。
10、减肥。
减肥可降低糖尿病、心脏病等致命疾病风险。多摄入膳食纤维和经常锻炼可有效减肚腩。
11、经常运动。
经常运动可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某些癌症和抑郁症危险。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2.5小时。
12、适度饮酒。
适度饮酒有益长寿。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男女每日饮酒量最好分别不超过1杯和1-2杯。从不喝酒的人最好别饮酒。
13、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项以65岁以上老人为对象的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精神生活丰富的老人,其关键免疫蛋白水平更高,死亡率更低。
14、宽容大度。
长期生气会降低肺脏功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危险。而宽容可减少焦虑、降低血压、使呼吸更顺畅。
15、注意安全。
车祸是美国第5大死亡原因。系安全带等安全措施,可以使车祸死亡率或重伤率降低50%。
16、保证睡眠。
足够的高质量睡眠可降低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情绪紊乱症危险,病后痊愈更快。相反,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则会大大增加早亡危险。
17、善于解压。
研究发现,解压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预防心脏病。瑜伽、打坐都是不错的解压方法。
18、生活有目标。
日本一项为期13年的研究发现,目标较为明确的人其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死亡率更低。
怎样才能长寿 看看中医长寿养生法
1、起居有序,顺其自然:
老中医多随四时而起卧,春夏晚卧早起,以应阳气之生长;秋季早卧早起,免受肃杀之气的戕伐;冬季早卧晚起,不使身体的阳气受寒气干扰。他们的睡眠是“先睡心,后睡眼”。“睡前除杂念,调息入梦多”。它如睡前洗脚、睡前不语、睡前勿食等,都是有益的安眠之法。在衣着方面,宽舒合体勿紧束,以利于血液循环。春衣慢慢脱,秋衣迟迟冻(俗言“春捂秋冻”)。他们喜欢“安步当车”,多数老中医古稀之年仍坚持徒步上班,既散步,又散心。
2、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的较少。虽有个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还有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等。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真是却病方。”
3、房事节制,勿禁勿纵:
对于房事养生,老中医认为青年时不可纵欲,老年时亦不可绝对禁止。中年以后的房事节律,难以有一个定数。有位老中医提出“九九数调节法”,即 45岁以后,按头位数4加1,即5×5=25,25天一次;55岁以后,按头位数5加1,即6×6=36, 36天一次;65岁以后,按7×7=49,即49天一次。此法易记易行,基本符合中老年房事节制的原则。
4、锻炼身体,持之以恒:
多数老中医在青年时期就重视体育锻炼,如习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或自编的健身操等。简便易行的还有叩齿、咽津、摩足、揉腹、拢耳、甩手以及按压保健穴等。有的喜静不喜“动”,但这种“静”并非绝对不活动,而是以自我调息代替肢体运动,即注重内功。“若要健,天天练”。不管哪种锻炼方法,持之以恒是保持身体有效代谢的关键。
5、神志淡泊,以忍为尚:
老中医常能自我解忧除烦,排除不利因素对健康的干扰。有了不顺心的事,多能泰然处之,不急不躁,或取回避环境、转移思路的方法;或向人倾诉,聊以自慰;或冷化处理,不走极端。这些老中医在“文革”期间,多数受到迫害,他们坚信“久阴必晴”、“正必胜邪”,从不被困难所屈服。凡遇到个人福利的事,从不与人纷争,而是以让为先,以忍为福。
6、乐于奉献,不慕名利:
老中医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人生最大乐事,“平生最乐乐为医”。他们不愿意过那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日子。老中医常说,一看到病人就会把烦恼忘的一干二净。真是“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们把金钱看的很轻。认为一个人把物质利益看的过重,汲汲追求,就会耗心气、损肝血,何能谈上长寿。
7、防患未然,摄养为生:
老中医谙熟《黄帝内径》“治未病”的思想,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原则。“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根本法则。许多老中医年事已高,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胃炎、肺气肿等。但他们坚信“养生之道在人不在天”,能创造多种条件排除疾病的困苦,或习练书画,以养心增气;或意守丹田,以涵元阳;或活动肢体,以运血脉;或与晚辈谈天说地,常使暮年留住童心;或食用天然保健品,如核桃仁、松子仁、黑芝麻、板栗、铁棍山药、蜂蜜、百合等以软化血管,排除杂然。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长寿养生方法,想要长寿的话就按照上面介绍的方式来生活吧。
老人越睡越长寿这是真的吗
老人长寿这不仅仅是很多老人的心愿,更是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的一种想象。当然,老人长寿也是需要一些好的养生保健习惯才行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老人保健时如何越睡越长寿。
1、睡眠的姿势
睡眠姿势是否合理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睡眠质量。生活中睡眠姿势有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
相传宋代道士陈抟是著名的睡仙,他非常爱睡,并独创了卧式睡功修炼法,他晚年隐居华山,时常闭门卧睡,活了118岁。他的安睡秘诀是,如果左侧睡,就将左腿和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同时,把右足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侧卧时,则相反。据说,陈抟的这种睡功秘诀对安睡有非常好的作用。
但后世对陈抟的卧姿提出了质疑:这难道真的是睡觉的好方法吗?如果按照这种姿势睡觉,虽然比较稳妥舒适,但又太拘泥了。只要不仰卧,任何一种舒服的卧姿都可以。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
仰卧,在古代称为“尸卧”,是不被推崇的卧姿。但现代对此卧姿则有不同看法:仰卧对脊柱健康十分有好处,同时仰卧不会压迫身体内的任何脏器,因此,中青年睡眠很多采用仰卧的睡姿。但对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讲,则不宜仰卧,以免产生胸闷、憋气。
俯卧也是不被提倡的,俯卧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对老年人则更不宜。
老人长寿除了要求睡觉的姿势外,还需要掌握好的睡觉朝向。下面来看看老人如何越睡越长寿的睡觉的朝向问题。
2、睡眠的朝向
对于睡眠的朝向,《礼记玉藻》中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头应该朝东,这是因为东方是日出之位,头朝东是顺应早晨的生发之气。《保生心鉴》中记载:但凡睡觉的姿势,春夏头都应该朝东,秋冬头都应该朝西,认为是顺应四时养生。《老老恒言》认为,睡眠时头的朝向要保持常规的安定状态,不应该频繁更换。
由此可见:
①睡眠不管采取哪种姿势,只要舒服就可以了。但有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宜仰卧或俯卧。
②睡眠时头的朝向不宜经常更换,而应相对固定,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③床按南北方向摆放与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
④固定一种卧姿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翻转身体,这样不但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还有助于促进入睡。
看来老人要掌握一些好的老人保健方法来养生保健,让自己能颐享天年。
老年人长寿养生建议
1.保护DNA。
会随着人体衰老而缩短的端粒(染色体末端)越短,人就越容易生病。合理饮食和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一种加长。
2.做事认真。
一项为期80年的研究发现,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仅注重细节有毅力,而且更善于保健,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3.结交朋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与朋友较少的人相比,老年“交际花”10 年内死亡率更低。
4.选择朋友。
多项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交传染性,如果朋友有人肥胖,那么你的肥胖几率会增加57%。所以,最好选择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做朋友。
5.彻底戒烟。
英国一项为期50年的研究发现,30岁时戒烟可增寿10 年;40岁、50岁和60岁时戒烟,可分别增寿9年、6年和3年。
6.午后小睡。
午睡有益长寿。一项涉及2.4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揭开老年人长寿养生秘诀
长寿秘诀之一
容易满足
通过采访这一系列的百岁老人,从中似乎看不到任何独特的养生之道。他们跟当地的大多数老人一样,过着很普通、很平淡的生活,而且有的老人可以说是十分可怜的,比如王秀英和吴多娣,没有成群的子女围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条件,但为何他们也能如此长寿呢?
从他们身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非常乐观,容易满足,比如吴多娣,在和她交谈中,她始终是面带笑容。也许正因为他们都比较知足常乐,才使得他们这么长寿。
长寿秘诀之二
饮食清淡
从这些老人的饮食来看,大多是以清淡为主的。老龄办的人介绍,高淳本地的饮食也是以清淡为主,稍微有点辣,水产较多,野菜也很多,当地人会采摘各种野菜回家做菜吃,这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而记者采访中也看到,这些老人有的家境不好,物质条件不丰富,只能吃一些蔬菜或自家腌制的咸菜。
但是奇怪的是,有研究说咸菜或腌菜这类物质含有致癌物质,应当少吃,可是这些百岁老人,特别是条件差的老人,有时顿顿都拿腌制的菜来拌饭吃,他们依然活得好好的。
长寿秘诀之三
水清水净无污染
记者发现,全县百岁以上的老人大都分布在高淳县的水网圩区,高淳的地理环境可分为三大块,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中部介于两者之间。而20位百岁老人,拥有最多百岁老人的是淳溪镇,有4位,砖墙镇和固城镇并列第二,都有3位百岁老人,而这些镇都在西部,紧靠固城湖。
老龄办的解释是,因为这里的水好。高淳没有化工企业,所以这里没有化工污染。记者从高淳环保局得知,高淳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8年在全省排名第三。其中高淳的水网密度指数达到93.4,环境质量指数达到99.6。因此高淳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区”。
听当地老百姓说,高淳的鱼比其他地方都要大,寿命也长,其他地方能捞出一米多长的鱼已经非常难得,而这里经常能捞出来1米以上的鱼,但这些鱼很少有人吃,一种说法是这些鱼肉已经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鱼都已经成精了,不能乱吃。连这里的鱼都比其他地方“长寿”,那人长寿可能也是理所当然了。
老年人长寿养生的方法
1.按时喝水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
而且,按时喝水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2.要有超前的健康理念
中医说:生命最宝贵,健康更重要,为了下一代,两者都做好。他认为有病早治是关键,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养成中医养生的习惯。
3.科学饮食
中医列举了芹菜、香蕉、海蜇等属于降压类食品,绞股蓝、山楂、决明子等可以降血脂。他还提出健康饮食要做到四高四低。
四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高微量元素。
四低:低盐,低脂,低糖,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