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糖尿病患者如何泡脚
夏季糖尿病患者如何泡脚
夏季阳气旺盛的时候,对于那些平时体质较差,经常感冒、容易疲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此时进行“冬病夏治”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不同的体质用中药泡脚熏洗是更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阳虚的糖友在冬季时常感到神疲乏力、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怕冷、自汗、夜尿增多,可选用桑寄生、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桂等中药,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而气虚兼有血淤的患者,常会感到双腿麻木疼痛,可以选用当归、路路通、伸筋草、红花、桃仁、川芎、艾叶等中药,能温经通络活血。
泡脚时水温不宜太高,以37℃为宜,每次20—30分钟,但第一次不宜超过20分钟。有些患者脚部感觉迟钝,应在家人帮助下泡脚,且水温要略低于体温,34℃即可。另外要注意,血糖控制不佳,有皮肤过敏、皮肤破溃的糖友不能泡脚,以防继发感染。
这些人不适合泡脚
1.孕妇
现在的孕妇不常走动,泡脚过程中可能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很容易会引发胎动异常,影响胎气,所以孕妇最好不要泡脚。
2.静脉曲张患者
静脉曲张患者用热水泡脚的话,通常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只能加强局部的血流量,有可能会加重静脉回流的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发生扩张,使下肢充血水肿严重,加重病情。
3.皮肤病患者
患有脚气、疱疹、湿疹的人,最好不要泡脚,因为泡脚的水温较高,容易刺激破溃的伤口,诱发感染,使疾病变本加厉。
4.糖尿病足患者
一般来说,糖尿病足患者脚部的神经末梢对温度不敏感,普通人觉得很烫的水,他们可能会觉得正常,因此糖尿病足患者泡脚很容易烫伤脚部肌肤,若处理不好则可能会长水泡,诱发足部感染、溃疡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泡脚注意事项
首先,糖尿病患者泡脚的水温应该在多少度呢?
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度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就会带来烫伤。因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对温度等感觉不敏感,难于准确的试出水温,其自我保护调节能力差,极易被烫伤出水泡。临床上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在37°C以上的水温时出现水泡,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以37℃为宜。
患者家属应该在患者泡脚之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可以应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第二,泡多久为好呢?
每次泡脚持续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在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低血压、体质虚弱者泡脚时间更是宜短不宜长。常常看到有人每次泡脚一泡就是一个小时,不停添加热水,这样并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容易引起疲乏,过多的出汗甚至会引起虚脱。
第三,应该在什么时候泡脚呢?
过饿过饱的时候均不宜泡脚,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部不适;泡脚的时间在晚上睡前最佳。温水泡脚,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能够缓解一天的疲劳,并且帮助患者更好的睡眠。
第四,应该选用哪种泡脚器具呢?
现在市面上一般有泡脚盆和泡脚桶可供选择。泡脚桶比泡脚盆浸泡的位置要高些,因此一般都选用泡脚桶。木质的盆保温的效果好些,尤其它的底部不直接接触地面,足底不会感觉不适;塑料桶轻便,但底部直接接触地面,一则足部可以感觉到凉,二则保温效果差些,可以考虑在塑料桶下面垫板以增加保温的作用。可以加热的泡脚桶虽然方便,但是各种泡脚桶质量不一,已经有报道出现有漏电现象。如果使用这些桶,一定要在加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再泡脚,因为加热过程中底部温度较高,可能会出现烫伤;同时在泡脚前要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
第五,泡脚后又要注意什么?该怎么办?
泡脚后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把足部擦干净,尤其是趾缝,如果没有擦干净,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出现;在足跟周围可以涂抹一些护肤保湿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皲裂。宜选择宽松、柔软、清洁、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以免妨碍趾头的血液循环,避免受寒,达到保温的作用。
如果已经出现破溃的患者泡脚,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盲目泡脚,可能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夏季应该怎么做
糖尿病夏季护理一:
提高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病菌感染,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皮肤损害的重点。可以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糖尿病夏季护理二:
注意卫生:夏季,炎热而潮湿,是病菌生长繁殖的旺季,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生皮肤感染,最常见的就是疖肿、脓肿和癣,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夏季注意卫生非常重要,应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避免沾染各种病菌。
糖尿病夏季护理三:
防止外伤:夏季是衣着最少的时候,四肢暴露在外,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各种外伤。一般人对小小的外伤可能并不在意,但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外伤,就很难愈合,甚至感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是关键,尽量避免各种磕磕碰碰,出行更应小心提防。糖尿病患者局部外伤后应及时消毒、注意保护好伤口,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防小病酿成大祸。第三条,饮食有节制。
糖尿病夏季护理四:
饮食:虽然皮肤病变对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饮食禁忌的话,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引起皮肤病变或影响已有皮肤病变的愈合。夏季水果较多,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血糖骤升,这种波动会使病情恶化。因此,夏季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会比平时有所降低,但也不能麻痹大意,要严格遵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静脉曲张泡脚能缓解吗 热水泡脚的禁忌人群
1.心脏病: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也不适宜泡脚,因为泡脚会导致人体的血管扩张,全身血液由重要器官流向体表,这样会导致心脏压力加大,使心脏病的程度加重。
2.糖尿病:如果患有糖尿病不建议患者泡脚,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很容易被烫伤,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泡脚。
预防糖尿病足选鞋很重要
预防糖尿病足 选鞋穿鞋很重要
双脚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器官,也是容易被高血糖伤害的部位。美国糖尿病协会曾统计发现,约1/5糖尿病患者因双脚出问题而住院接受治疗,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截肢。可以说,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直接反映着血糖及足部护理的水平。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下降了65%。专家介绍,一旦下肢血管循环受损,足部受影响最大。而且,患者如果不小心,哪怕足部有一个很小的伤口,也非常容易导致感染,肌肉发黑、坏死,甚至要截肢。而“国家糖尿病教育项目”为糖尿病患者以及内分泌科医生提出了全面的指导和要求,最大程度上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在很多人印象中,寒冷季节是糖友们最该警惕糖尿病足发生的时候,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夏季也成为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专家说,夏季糖尿病足高发,问题常常出在鞋上。
专家介绍说,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一般与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有关,因为下肢距离心脏较远,容易血供不足。当出现神经病变时,末梢神经被损害,感觉神经会受影响,下肢对疼痛的感觉就会丧失。
此外,足部常见的一些致病菌感染也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一大原因。专家认为,糖尿病足在夏季高发,与糖友们爱穿凉鞋、拖鞋,不注意保护脚部,增加脚部意外受伤和感染的机会有关。
六类人不适合泡脚
糖尿病患者泡脚易烫伤。糖尿病患者往往已出现神经病变,其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极易被烫伤。
心脑血管患者不适宜泡脚。因高水温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高温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患者需要治愈后才能泡脚,否则易出现伤口感染或加重病情。
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足浴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健康。
严重出血病患者,如咯血、吐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泡脚或足底按摩,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肾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夏季糖尿病患者中暑了怎么办
糖尿病人中暑,全身无力、心慌、恶心等等,所以说糖尿病人中暑应及时进行护理。糖尿病人中暑会出现大量出汗、口喝、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乏力、体温略为升高时,表明已经先兆中暑了。如果体温升高到38 .5℃以上,并有心跳加快、脉搏变细及尿液减少等早期循环衰竭情况,那就是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如有高热、躁动、说胡话、抽筋、昏迷、无尿及呼吸循环衰竭,那就是重度中暑阶段了。
糖尿病人中暑怎么办?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时,应该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转入通风的阴凉处休息,并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
糖尿病人中暑,对重度中暑的急救通常由医生来进行,但在医生来到或去医院之前,应迅速地为其进行物理降温,方法是将中暑者置于室内常温下,用湿冷毛布或冰袋(无冰块时可将棒冰装于塑料袋中替用)置于头部、腋下和两大腿根部(即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手按触明显搏动处即是),并以冷水或50%的酒精擦拭四肢或全身皮肤,直至皮肤发红,同时可用电扇吹风散热。
夏天糖尿病人要预防中暑的发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最好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长期坐在空调下面吹,一定要预防空调病,更不要到烈日下进行露天作业,还要时刻注意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