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像老年人这种自身的抵抗力差的人群,就连小小的感冒都不可能自己熬过去的,更别说那些很严重的疾病了。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就是一种情况比较严重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老人就需要了解以下的这些注意事项。

微生物通过远处感染源或无症状的隐匿病灶播散侵入蛛网膜下腔或者从邻近感染灶直接侵入导致脑膜炎。由于蛛网膜下腔的免疫防御系统有限,因此感染扩散迅速,如果是急性,严重的感染且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普通化脓菌是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而病毒、结核、真菌、螺旋体感染则很少见。目前认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患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且预后差,这很可能与老年人因患一些慢性病而体质虚弱,营养不良,长期住院而致,并非由于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缺陷。

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维生素A(每天2500~10000国际单位),复方维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维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忌刺激辛辣食物。

预防护理

应增加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现如今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很孤独,所以作为子女的人们不要总是忙于工作和事业,要多多的关心老年人,多抽出点时间去陪陪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情就会很愉快,而心情一愉快身体就会更加的健康。不过同时也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补充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

1.病史 必须详细了解病前及近期有否下列情况:

(1)皮肤化脓性感染灶及有无其他感染灶存在。

(2)有无中耳炎,鼻窦炎,肺部感染史。

(3)头部外伤史。

(4)有无糖尿病,恶性肿瘤,类固醇治疗史。

2.临床表现 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头痛程度轻,无呕吐,发热不明显,而以意识,精神方面改变突出,脑膜炎刺激征较轻。

3.脑脊液改变 呈细菌感染改变和细菌学检查阳性。

鉴别诊断

1.首先要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感染鉴别 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相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的不同特点,一般不难鉴别,几种常见脑膜炎的脑脊液鉴别要点。

2.与其他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鉴别 脑血管病,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同样依靠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以鉴别。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老年人脑膜炎应在病原菌未明确之前就应开始抗生素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要求透过血脑屏障好,脑脊液浓度高,维持时间长。首选头孢曲松(罗氏芬),其次可选择磺胺嘧啶、氯霉素。如果考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青霉素是有效、经济、毒性低的可靠选择。一般抗感染治疗应持续2周,由于李司菌属是一种细胞内病菌易致脑脓肿,所以其治疗时间应更长,且应常规CT扫描。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由于其β内酰胺酶的作用,许多抗生素对其不敏感,应首选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在治疗期间一般不需要反复脑脊液检查,除非临床症状不缓解,症状复发,或行诊断性治疗者。

是否应用皮质激素,目前有争议,一般不推荐用。脑膜炎如再发,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所致者,或者是继发脑外伤后脑膜炎,均应考虑是否有脑脊液漏,常继发于筛板骨折。

中医治疗按辨证分型,热在气分,指以恶寒发热、头剧痛、颈项强直、呕吐、神疲嗜睡、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数为征象者,采取清热燥湿解毒。而热在营血则主要表现为头痛高热,颈项强直,神昏不知人事,四肢抽搐或麻木,皮肤出现瘀斑或紫癜,舌苔黄干或焦黑,脉洪数,予以凉血清热治疗。

二、预后

细菌性脑膜炎,病死率达35%~85%,其病死率与年龄增加有关。

儿童急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

1、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2、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

3、病毒性脑膜炎可由几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有关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

4、隐球菌性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

5、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类型随患者之年龄而异。在青少年患者中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

6、新生儿脑膜炎

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肠杆菌,感染多来自产道。由于体内缺乏能中和病菌,入侵的大肠杆菌得以繁殖而致病。

7、流感杆菌脑膜炎

多见于3岁以下之婴幼儿。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幼儿和老年人常见,其中幼儿的脑膜感染多来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则常为大叶性肺炎的一种并发症。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

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意识方面的改变,意识模糊,嗜睡到昏迷。抽搐和神经系统局灶体征不多见。

由于老年人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常仅有轻微头痛,低热无呕吐和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可能是脑膜炎早期的惟一症状,尽管这些症状非特异性,但老年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考虑脑膜炎。

脑膜炎球菌感染后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包括心包炎、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下降及关节痛,容易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关节疾病。

老年人容易发生斑疹,特别是在应用抗生素之后。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有紫癜,李司菌感染后可见弥漫性粉红色黏膜红斑,此时应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后的皮肤瘀斑及斑丘疹性红斑相鉴别。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些疾病当中也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因为发热、头疼、呕吐等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类似。所以,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后,再接受治疗。此外,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做好饮食和运动的康复护理工作。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吃什么好

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是应多吃五谷杂粮和一些滋养的食物,以下食物对老人养病很有好处:

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总的来说,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和防止再次感染脑膜炎,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维生素A(每天2500~10000国际单位),复方维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维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

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长期服用药物对老人的身体不好,使用以上食物能够有效的弥补药物对老人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患细菌性脑膜炎的老年人还应该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粥类食物,避免老年人吃了以上食物消化不良的现象。

诱发脑膜炎的潜在危机因素

脑膜炎可由细菌和病毒等引起,其中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是最严重的脑膜炎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细菌性脑膜炎是通过直接接触含有病菌的鼻咽分泌物在人际之间传播,易感染的疾病高峰期是在15岁~24岁的人群中。

诱发脑膜炎的潜在危机因素

虽然脑膜炎可影响所有年龄,但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感染风险方面较高。易受细菌感染的高峰年龄组为6~18个月的婴幼儿。整体上,约50%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第二个易感染的疾病高峰期是在15岁~24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病毒性脑膜炎发生在所有年龄组,但在儿童中最为常见。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均会增加感染病毒和真菌性脑膜炎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影响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脑膜炎的发病率在年长的人群中也有所增加。

细菌性脑膜炎的感染,是通过直接接触含有病菌的鼻咽分泌物在人际之间传播。从病菌载体传播到另一个人需要密切、直接的身体接触活动,如接吻,咳嗽,打喷嚏。病菌携带者的状态是很常见的,在任何时间内,10%~20%的人在他们的鼻子和咽喉内都可能携带细菌性脑膜炎病菌,但是细菌性脑膜炎只会在潜在易感人群中引起疾病。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译】: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老年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炎链球菌。大约占到50%,奈瑟菌属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菌属各占10%,其他25%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易感因素包括乙醇中毒,糖尿病,癌症,和其他耗竭性疾病。引起脑膜炎的路径有血源性以及从外伤后的脑脊液漏,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均可增加邻近感染侵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能性。

细菌可能是首先通过脉络丛进入脑室内,使脑脊液受到感染,然后通过脑脊液循环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形成脑膜炎,即在败血症基础上发生的脑膜炎。非外伤,手术后的金黄葡萄球菌化脓性脑膜炎,常在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的基础上血源播散所致。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常伴有肺炎、鼻窦炎、中耳炎,而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性脑膜炎常继发于外科手术,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蜂窝织炎后。典型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菌属感染的脑膜炎则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及使用类固醇的患者。多找不到感染源。

病毒性脑炎多发于6岁以下的孩子身上,成年人很少以患上疾病。该疾病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的较多。因为病毒性脑炎人体对它是没有永久免疫力的,所以该疾病还是会复发。病毒性脑炎后期治疗非常关键,其病症后期由于神经功能不全不能完全自主调节脑部血供,有迟发脑病的可能,临床常见有脑萎缩和功能性癫痫,但不是现在。所以急症控制后需要很长一阶段的营养神经,兴奋活调节神经才能获得最佳康复。

温馨提示:众所周知,脑膜炎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包括听力下降、耳聋、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发育迟缓。因此需要确定脑膜炎病因,及时诊断和紧急处理,避免后遗症的出现。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不能吃什么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成人常见,儿童患者尤多。许多细菌均可引起本病,其中脑膜炎球菌所致者最多,依次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阳性杆菌、葡萄球菌、李司忒苗、厌氧菌等。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易感因素包括乙醇中毒,糖尿病,癌症,和其他耗竭性疾病。

老年人得了细菌性脑膜炎不能吃什么食物呢?

1.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能吃;

2.高糖分和加工食物不能吃;

3.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

预防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记得多关心老人,有空陪他们一起去走走,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制是预防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的保障,人老了身体代谢变弱了,那就改善饮食,补充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家里有一老等于家里有一宝,关心老人从关心他的饮食开始吧。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吃什么好

当老年人患上这种病时,如果一味靠服用药物维持健康,那这些药物一定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要避免这一缺陷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老人的饮食,用食疗的方法辅助药物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是应多吃五谷杂粮和一些滋养的食物,以下食物对老人养病很有好处:

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总的来说,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和防止再次感染脑膜炎,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维生素A(每天2500~10000国际单位),复方维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维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

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长期服用药物对老人的身体不好,使用以上食物能够有效的弥补药物对老人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患细菌性脑膜炎的老年人还应该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粥类食物,避免老年人吃了以上食物消化不良的现象。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脑膜刺激征、血常规、CT平扫、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石蕊牛乳试验

一、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总数可以不高,但中性分类常增加。

2、脑脊液检查 典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可达1000~5000mg/L或以上,糖含量降低,一般在0.055~0.1mmol/L,甚至更低。测定脑脊液含量时应同时测定血糖,因脑膜炎加重糖尿病时可使脑脊液中糖含量升高或正常。氯化物降低。白细胞总数多为(500~1000)*106/L,中性为主。革兰涂片和细菌培养可发现相应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一般应在开始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再进行。鼻窦及胸部拍片可有炎性改变。一般细菌脑膜炎CT平扫描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在增强后可见小脑幕强化明显,呈斑片状强化。

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途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有: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B型,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脑膜炎双球菌最常侵犯儿童,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次,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途径有三个方面,包括有: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容易患上羊水感染;又或是一些病原菌很容易随着呼吸道、脐部等侵入血循环;甚至细菌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个通道,最后产生颅内感染,演变成化脓性脑膜炎。

最后,此病容易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造成混淆,流脑和乙脑可以通过注射药物来预防发病,但是对于化脓性脑膜炎一旦发现症状,比如:发热、头痛等等,就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治疗。

注意事项:

小孩要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能力,多到户外进行活动,少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均衡饮食等等。

脑膜炎有哪些危险

最常见的脑膜炎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属于空气传染病。因此,它跟许多病毒疾病一相具有流行性,常在冬季人们躲在户内彼此密切接触时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可能也会以流行病的方式发生,但这种病常见的发生方式,仍然是散发性的。细菌性脑膜炎发生后,愈早治疗愈好,发生脑膜炎而不加治疗,最后会致死。

经过适当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会完全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留下诸如耳聋、失明及(或)精神状态恶化等永久性伤害。对婴儿及老年人来说,更有无法复原或遗留长时间性损伤的危险性,这是由于他们的抵抗力都比较弱。

病毒性脑膜炎的严重性比细菌性脑膜炎轻一些。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毒性脑膜炎会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

那么,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有哪些呢?因为老年人是特殊人群,患病后的危害不仅容易体现而且更严重。所以,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非常重要。因为尽早的发现疾病,尽早的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危害。

症状、体征: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意识方面的改变,意识模糊,嗜睡到昏迷。抽搐和神经系统局灶体征不多见。由于老年人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常仅有轻微头痛,低热无呕吐和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可能是脑膜炎早期的惟一症状,尽管这些症状非特异性,但老年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考虑脑膜炎。脑膜炎球菌感染后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包括心包炎、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下降及关节痛,容易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关节疾病。老年人容易发生斑疹,特别是在应用抗生素之后。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有紫癜,李司菌感染后可见弥漫性粉红色黏膜红斑,此时应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后的皮肤瘀斑及斑丘疹性红斑相鉴别。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些疾病当中也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因为发热、头疼、呕吐等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类似。所以,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后,再接受治疗。此外,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做好饮食和运动的康复护理工作。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微生物通过远处感染源或无症状的隐匿病灶播散侵入蛛网膜下腔或者从邻近感染灶直接侵入导致脑膜炎。由于蛛网膜下腔的免疫防御系统有限,因此感染扩散迅速,如果是急性,严重的感染且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普通化脓菌是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而病毒、结核、真菌、螺旋体感染则很少见。目前认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患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且预后差,这很可能与老年人因患一些慢性病而体质虚弱,营养不良,长期住院而致,并非由于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缺陷。

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维生素a(每天2500~10000国际单位),复方维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维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忌刺激辛辣食物。

相关推荐

脑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说到脑膜炎,很多人都会感觉很熟悉。因为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会注射脑膜炎的疫苗。脑膜炎易感染幼儿和老年人,因为他们是体质较弱的人群,脑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导致,下文给出翔实的介绍。 1. 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坚持治疗。注意不要吃海鲜,辛辣食物,酒水等即可。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饮食禁忌的话一般来说注意做到少吃油腻的,糖分高的食物,不要喝酒浓茶,清淡的饮食就好了。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预后取决于被感染者的免疫力,疾病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的早晚,是否规范化与结核菌药物敏感性。婴儿和老年人预后较差,有神志改变与昏迷者病死率约30%。治疗1~1.5年者复发率约为6.6%。病程呈亚急性和慢性过程。早期表现为

细菌性脑膜炎的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总数可以不高,但中性分类常增加。 2、脑脊液检查: 典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可达1000~5000mg/L或以上,糖含量降低,一般在0.055~0.1mmol/L,甚至更低。测定脑脊液含量时应同时测定血糖,因脑膜炎加重糖尿病时可使脑脊液中糖含量升高或正常。氯化物降低。白细胞总数多为(500~1000)×106/L,中性为主。革兰涂片和细菌培养可发现相应致病菌。 3、影像学检查:一般应在开始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再进行。

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因

细菌感染(95%) 80%的细菌性脑膜炎由以下三类细菌感染所致,即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并且可寄生在人体鼻和呼吸道内而不产生危害。偶尔这些病原菌可在没有明确诱因条件下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也可由头颅穿通伤或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所致。细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在嗜酒、脾切除术后、慢性耳和鼻感染患者,以及肺炎球菌肺炎和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较少见的致脑膜炎细菌有埃希大肠杆菌(结肠和粪便中可发现)和克雷白杆菌。这些细菌感染可发生在头颅损伤、脑或脊髓手术后、广泛的血

临床检验中的脑脊液蛋白定量检查

脑脊液蛋白定量介绍: 脑脊液蛋白定量有助于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疾病时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特点。 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值: 成人:腰池150~450mg/L,小脑延髓池150~250mg/L,脑室内50~150mg/L; 新生儿:400~1200mg/L; 老年人:300~600mg/L。 脑脊液蛋白定量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各类中枢神经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疾病 蛋白质(mg/L) ; 细菌性脑膜炎 800~5000 ; 隐球菌性脑膜炎 250~2000; 病毒

脑膜炎的病因

细菌性脑膜炎(25%): 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结核性脑膜炎(25%):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

脑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1.细菌性脑膜炎 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

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1、细菌性脑膜炎起因 细菌性脑膜炎的原因是某种细菌传染引起的。这种细菌在健康人鼻内或体内都有携带,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人们在患感冒时容易被这种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有可能使该细菌进入颅内,不及时发现治疗容易引发细菌性脑膜炎。另外,细菌性脑膜炎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2、结核性脑膜炎起因 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有哪些

一、多种病原体可致脑炎 很多病原体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如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菌、寄生虫、弓形体、隐球菌等。此外,一些疾病如非典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及胶原性血管病等也可表现脑炎的症状,但是脑炎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脑膜出现脑膜炎,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种,后者是指脑脊液涂片和细菌培养阴性的脑膜炎。由于无菌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几乎成为同义词。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程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护理 (1)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通风,将患者安置在小房间,避免多次搬动患者颈部或突然变换体位,并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光线暗淡,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2)注意避免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如导尿管、吸氧管、吸痰管等均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定期更换,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同时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3)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炎。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昏迷眼不能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