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小儿耳聋悄悄发展
有一种小儿耳聋悄悄发展
有一种儿童性耳聋是在生活中慢慢发生的。患儿在出生时听力可能正常,以后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并在外界多种诱因的影响下表现出听力波动或听力时好时坏,少数患者可以伴有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常不被家长重视,他们以为是感冒影响了孩子的耳朵功能。很多患者是在一次突然出现的严重听力下降后才会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最终获得诊断。这种病就是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宫内感染等有关。虽然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多数儿童早期出现的突发听力损伤可以治疗,关键是要早发现。
症状:听力时好时坏
如果有以下情况,应警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多数患者出生时听力正常,耳聋多在婴幼儿期出现,表现为渐进性和波动性的听力下降,也有直到十几岁时才出现渐进性的感音神经性聋。
随着病变发展,很多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聋,也有人呈缓慢的波动性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耳聋多为双侧,听力损失的变化范围很大,可以从轻度到极重度,严重者可有言语障碍。
大龄儿童或成年人会主诉有耳鸣。
约1/3的患者有前庭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眩晕和不稳感。低龄儿童则表现为缺乏良好的运动协调能力。
这里要提醒家长注意,如果很小的头部外伤、感冒等就引起了儿童明显的听力损失,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医生检查是否存在前庭水管扩大的问题。治疗:早确诊,先用药药物治疗 听力急剧下降时可采用药物治疗,尽可能地恢复听力,争取患儿有一个
较长时间维持听力的较好阶段,这样对小儿的语言发育非常有益。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多数患者的听力会有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难以达到发病前的听力水平。选配助听器 对于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3个月,听力无好转迹象的患者,可酌情选配助听器。如果助听器仍无助于听力改善,则应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专家建议
●要定期检查孩子听力。
●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不能等待自然恢复。
●要尽量保护残余听力,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听觉条件。
●尽量避免对抗性的活动。特别要保护头部,避免外伤,即使是轻微的碰撞也应避免。
●预防感冒。减少擤鼻等容易产生压力的动作。
宝宝耳聋的症状是什么
耳聋,是听觉传导通路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的总称。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婴幼儿及儿童时期是听觉及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期,此期间发生的耳聋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患儿以后的言语治疗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耳聋有多种,现在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造成耳聋的部位将其分为传导性聋耳聋、感音神经性聋以及混合性聋。
按耳聋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先天性聋指的是在出生之前或出生时导致的耳聋例如大部分的遗传性聋母亲怀孕期间服用药物造成的患儿耳聋以及出生时缺氧引起的耳聋等。后天性聋是生后小儿遭受疾病或伤害后出现的耳聋。
耳聋怎么保健
先天遗传预防
先天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达室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达室聋的主要因素。另外,遗传达室聋发病还多集中于福利工厂,因其相互通婚者甚多。他们的后代又多数成为遗传聋或耳聋基因携带者。周而复始,造成人口素质下降,因此。先天遗传聋人的婚育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结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
新生儿期防聋
耳聋的发病,具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
听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应开始,如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在这一时期不仅可发生器质性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且可引起内耳毛细胞损害。尤其是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痘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
小儿期防聋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药毒性耳聋
对某性疾病的治疗可能要用一些必要的抗生素,尤其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内耳有损害。特别在儿童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霉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可以用8000hz以上高频纯音,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耳中霉。一旦证实听力减退,可以及时停药,对仍保留8000hz以下语言频率的患者为时未晚,不影响听声及语言的发展。
小孩子耳聋有很多原因,大部分都是以为感染引起的,所以对于小儿预防耳聋就是要多注意孩子的日常听力,同时预防感染,科学用药,一旦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做一个很详细的检查,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要不容忽视这方面的问题。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1)耳聋:
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2)耳鸣:
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4)其他: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如何的早期发现孩子耳聋
如何的早期发现孩子耳聋---耳聋给儿童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障碍,而且还有心理方面的影响,早期发现小儿耳聋并采取适当的康复措施,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小儿在上学之前,与之朝夕相处的是家长,因此家长应是发现小儿听力障碍的第一责任者。实际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常识,早期发现孩子的听力障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如何的早期发现孩子耳聋---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此时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却能够在声音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动作。例如在安静环境下,避开视觉在他耳边用力击掌或敲击音响物品,他就会本能地出现四肢的抖动、眼睑的闭合、呼吸节奏的改变等。这种现象会从出生一直保持到三个月时。如果小儿出生后,屡屡对较大的声音(例如大声说话的声音)没有反应,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听力的问题。
如何的早期发现孩子耳聋---孩子长到四个月后,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这时,在孩子的视线之外,给予一定强度的音响刺激,他就会用眼神或转动头颅去寻找。
如果听力正常,等到了一周岁时,就应该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声,例如来来、抱抱、再见等。再大一些就会模仿大人说出一些简单的话语。到了一岁半时,就会按照语言指令,正确指出自己的五官或自己熟悉的物品。如果到了两岁,还没有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言或听不懂简单的语言,就应该高度怀疑
轻度耳聋症状表现有哪些
1)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并于1小时或1周内迅速加重,耳聋多为一侧。
2)耳鸣:70%以上的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耳聋程度重者,在熟睡时可因此而惊醒。
3)眩晕:约37%~6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其中约10%的患者可有严重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继之有长达6周轻度眩晕。这一症状,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4)麻木:少数患者可有耳周围沉重感、麻木感。
对于耳聋该怎么保健?
很多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会逐渐发现孩子听不到声音。经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后,确诊是耳聋。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多了解一些耳聋的知识,也便于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介绍一下耳聋的有关知识:
先天遗传预防
先天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达室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达室聋的主要因素。另外,遗传达室聋发病还多集中于福利工厂,因其相互通婚者甚多。他们的后代又多数成为遗传聋或耳聋基因携带者。周而复始,造成人口素质下降,因此。先天遗传聋人的婚育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结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
新生儿期防聋
耳聋的发病,具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
听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应开始,如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在这一时期不仅可发生器质性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且可引起内耳毛细胞损害。尤其是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痘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
小儿期防聋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药毒性耳聋
对某性疾病的治疗可能要用一些必要的抗生素,尤其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内耳有损害。特别在儿童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霉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可以用8000Hz以上高频纯音,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耳中霉。一旦证实听力减退,可以及时停药,对仍保留8000Hz以下语言频率的患者为时未晚,不影响听声及语言的发展。
上述内容就耳聋的相关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方面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对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及早就医治疗,以防疾病加重。
神经性耳聋有哪些诊断方法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神经性耳聋的时候,实际上是指“感音神经性聋”,包括耳蜗的病变,也包括听神经的病变,甚至还包括听中枢的某些病变,并不单纯指听神经的问题。患者发病之后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建议大家在发现后及时去医院治疗,不然病情会急剧恶化,可能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麻烦。
神经性耳聋的鉴别诊断:
1、传导性耳聋: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导性耳聋。
2、耳蜗性耳聋:耳蜗性耳聋可引起听力障碍。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
3、中枢性耳聋:中枢性耳聋是听力障碍的表现之一,包括脑干性中枢性耳聋和皮质性耳聋。
临床表现以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症状,患儿常自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各种声响,在安静环境中患儿感觉更明显。可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腰酸乏力等多种全身症状。
神经性耳聋并发症:
1、耳聋患者刚开始会要别人重复,才能明白说话内容,听者为了避免与人沟通时的尴尬,可能会慢慢地将自己孤立起来,造成抑郁。神经性耳聋的儿童常因为成绩偏低,而感觉自我形象不佳,容易有烦躁、精神不集中等行为及心理问题。
2、耳聋也常常会给患者到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如在生活上或者是就业中的歧视,从而造成心理自卑感、压力大或者是做事消沉、容退缩或者是不愿意与人交流,从而形成性格孤僻、心情烦躁、脾气暴躁更甚者还会出现自杀等现象。
3、其实有许多的患者都知道耳聋会影响人们中枢神经的发展,从而导致听神经的萎缩,或者是听觉越发的迟钝,并且大脑的思维也会变得缓慢。
4、耳聋还会使人们的听觉能力丧失,听不见自然中的声音和对方的谈话,还会使社会活动反应能力下降。
5、有时候的耳聋还会经常伴有耳鸣或者是重振的现象,使一些老人患者的表达能力减退,导致老年人缺乏人际交往,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古怪还有可能会造成老年痴呆的症状。
6、耳聋还会出现在一些新生儿身上,会使新生儿从小失去听或者是说的能力,使得听力损失,一般的听力损失还会延误新生儿的智力和语言的正常发展。由于新生儿从出生就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从而导致语言系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吸烟会让孩子耳聋
父母常吸烟可使孩子处于烟雾之中,除了可能使孩子患急、慢性鼻炎、增殖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中耳炎外,香烟中的烟雾有害物质对小儿的娇嫩中耳粘膜有刺激作用。
它可使中耳内分泌的粘液增多、变稠,耳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诱发中耳炎。时间一长,鼓膜穿孔、增厚、钙化粘连、内陷使听力下降最后造成传导性耳聋。
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小儿耳聋与被动吸烟有关,此耳聋多是传导性的,是长期中耳慢性炎症的结果。为避免儿童听觉功能遭伤害,家长应戒烟,尽量避免儿童被动吸烟、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儿童渗出性中耳炎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医学专家约翰·迈基经多年研究发现,香烟中的烟雾可引起儿童鼓膜充血而导致中耳炎,其原因为烟雾中有害物或过敏物刺激中耳导致了炎症。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儿童患中耳炎,其中有80%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由于小儿无法表达病痛,易延误治疗,若任其发展至耳聋为时已晚,务必引起家长注意。
吸烟会让孩子得耳聋等耳部病
它可使中耳内分泌的粘液增多、变稠,耳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诱发中耳炎。时间一长,鼓膜穿孔、增厚、钙化粘连、内陷使听力下降最后造成传导性耳聋。
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小儿耳聋与被动吸烟有关,此耳聋多是传导性的,是长期中耳慢性炎症的结果。为避免儿童听觉功能遭伤害,家长应戒烟,尽量避免儿童被动吸烟、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儿童渗出性中耳炎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医学专家约翰·迈基经多年研究发现,香烟中的烟雾可引起儿童鼓膜充血而导致中耳炎,其原因为烟雾中有害物或过敏物刺激中耳导致了炎症。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儿童患中耳炎,其中有80%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由于小儿无法表达病痛,易延误治疗,若任其发展至耳聋为时已晚,务必引起家长注意。
耳硬化症有怎样的危害呢
一、造成耳鸣,痛苦难耐
患有耳硬化症者中约80%常伴有显著的耳鸣。耳鸣可发生于耳聋之前或同时发生。耳鸣一般以低音性为主,也有的呈高音性,持续或间断。当耳蜗出现变性时,耳鸣更为严重和持久,患者往往感觉耳鸣比耳聋更为痛苦,因为白天黑夜,耳朵里叫个不停,在安静环境需要休息时耳鸣更为频繁,使很多耳硬化症患者极为烦恼。
二、导致耳聋,影响听力
耳硬化症的病灶如果仅限于镫骨底板,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传导性聋。如果耳硬化症病灶侵及耳蜗,圆窗、前庭蜗神经末梢,就增添了感音神经性吸力障碍的成分,成为混合性聋,造成耳硬化症病患者危害极大之一。
到了晚期,病变侵及内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听力都将剧烈下降。耳硬化症的发展速度不一。发展快的,可以在二、三年内全聋;发展慢的,可以在发病十几年以后,听力障碍还仅限于传导聋。耳硬化症病患者危害之二。
耳硬化症是一种与遗传、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的传音性耳聋,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耳聋的中西医诊断方法
中医是如何诊断小儿耳聋的?
1、痰热郁结
证候: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耳鸣眩晕,时轻时重,烦闷不舒,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小儿耳聋的中西医诊断方法
辨析:①病机,痰热郁结,蒙蔽清窍,气道不畅,故耳鸣如潮,甚则气闭失聪;痰浊内盛,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痰火中阻,影响健运则口苦,二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之症。②辨证:双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憋气,痰多胸闷,苔黄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风热侵袭
证候:开始多有感冒症状,起病较速,耳闷耳胀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伴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脉浮数,苔薄白或薄黄,局部检查见鼓膜轻度潮红及内陷。>>>推荐阅读:中耳炎偏方
辨析:①病机:外感风热上扰,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发热恶寒,脉浮数,苔黄均为外感之征。②辨证: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耳聋,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3、脾胃虚弱
证候:耳鸣耳聋,休息暂减,劳而更甚,蹲下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劳怯神疲,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搪薄,面色萎黄,脉虚弱,苔薄白腻。
辨析:①病机:脾胃虚弱则清气不能上升,耳部经脉空虚,故耳鸣耳聋;脾弱运迟,胃虚纳呆,则食少便溏;脾阳不实四肢,则懈情无力,脉细弱、苔白腻,均为脾气虚馁之征。②辨证:耳鸣耳聋,时轻时重,四肢困倦,昏愦食少,大便时糖,脉细苔薄为辨证要点,
4、肝火上扰
证候:突然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风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并兼有耳胀,耳痛感,眩晕,口苦咽干,头痛面赤,心烦易怒,夜寝不安,胸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病机:因足少阳经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胆,所以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伤肝,肝胆之火上扰,清窍被蒙,则生耳鸣耳聋。火盛炎上,故头痛面赤;肝胆火旺,扰动心神,故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肝气郁结,络气不畅,故胸胁胀闷;肝内火郁,肠中津液被灼,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征候。②辨证:突发耳鸣耳聋,头痛面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5、肾精亏损
证候:中年以后双耳听力逐渐下降,伴细声耳鸣、夜间较甚,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多带,口渴多饮,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辨析:①病机: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半即衰之谓也。精血不足,不能上充清窍,邪火转而上乘,以致耳鸣耳聋逐渐加重;腰为肾之府,肾亏则髓不充于骨,故腰膝酸软;肾亏相火妄动,干扰精室,故多虚烦失眠、梦遗走泄;舌红少苔为肾精不足之征;精血不足,故脉来细弱无力;若见细而兼数,则为阴虚相火亢盛。②辨证:中年以后耳鸣耳聋,夜间较甚,兼见腰膝酸软,遗精多带,舌红脉细为主要辨证要点。
判断耳聋程度的方法
低声耳语,一般相当10—20分贝之间。普通耳语相当于30分贝,低声话语相当于40—55分贝,普通话语相当于60—70分贝,高声话语约相当于85分贝。患者如何能在耳前高声话语。则听力损失不超过85分贝
轻度耳聋:远距离听话或听一般距离低声讲话感到困难。听力损失在10—30分贝。
小儿耳聋的中西医诊断方法
中度耳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力损失在30—60分贝。
重度耳聋:一般谈话听不清,只凭对方讲话的口型来猜测近距离的讲话,或对着病人耳边高声喊叫才能听到,听力损失在印一如分贝。
全聋:完全听不到声音,听力损失在90分贝以上。相关推荐:关于小儿耳聋的基本知识
西医诊断小儿耳聋的依据
1.双耳或单耳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全聋无所闻,可与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力的耳鸣相鉴别。
2.根据病情、病史,耳科检查等进行诊断思考。
(1)耳聋而耳内有耵聍堵塞者,为耵耳。
(2)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者,可为气郁或气厥。
(3)以耳聋为主症的疾病有暴聋、久聋、聋哑等。
(4)耳聋伴有耳内胀闷不适感者,可见于耳胀、耳闭等病。
(5)年老体弱者耳聋,多因精气亏虚所致,或见于虚劳类疾病。
(6)因药物中毒所致者,多为药物中毒牲耳聋。
(7)耳聋有头目胀痛、眩晕者,多与脑病相关,如风眩、脑瘤、脑痨、出血中风等。
(8)感冒、乳蛾等病,偶有阵发耳闭欠闻之感。
3.根据需要,可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电测听、脑部CT扫描等以明确诊断。
西医诊断小儿耳聋的具体方法
1、感音性聋
(1)多伴有高调耳鸣。
(2)可有传染病、药物中毒、噪声等病史。
(3)电测听检查:听阈多为高频听阈高,骨导听阈提高,气、骨导听阈曲线差距小或重合。
(4)音叉检查:RT(+),ST缩短,WT偏向健侧。
2、传音性聋
(1)音叉检查:RT(-),ST延长,WT偏向病侧。
(2)有外耳或中耳病史及症状。
(3)电测听检查:多为低频听阈高,骨导正常,气、骨导听阈曲线差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