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控制糖尿病皮肤病
如何预防控制糖尿病皮肤病
1、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穿着宽松的纯棉衣物,穿旅游鞋、布鞋或软皮皮鞋。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勤换衣服,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2、糖尿病病人注重皮肤的清洁非常重要,每日要洗脸、洗脚、清洗外阴。平时洗脸注意水温不宜高,毛巾宜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可适当应用性质温和的洗面奶、洗面皂以加强皮肤清洁,但注意不宜用力搓脸或擦脸。洗澡不宜过频,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比如夏季每周2~3次,冬季每周1~2次。水温不宜过高,每次洗澡时间不宜长。尤其注意避免用力搓洗,比如洗浴中心的搓背就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本来就干燥、抵抗力低,所以要避免长时间的泡澡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而且每次洗澡后的润肤非常重要,洗澡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而这些油脂可以帮助皮肤保持水分。糖尿病患者沐浴后应使用含有凡士林、硅油、羊毛脂等有较强保湿作用的护肤品,以避免皮肤里的水分过快蒸发而造成皮肤干燥瘙痒,每日1~2次尤其沐浴后即刻使用效果会更佳。
4、对于大多数皮肤干燥、轻度瘙痒的患者,加强润肤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局部瘙痒还可外用止痒药物,如复方樟脑洗剂、炉甘石洗剂等,严重广泛的瘙痒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强忍不用药是不可取的,搔抓破溃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皮肤病的病因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血管病变
多数糖尿病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微血管病和组织局部缺血。许多学者对全身小血管,特别是视网膜和肾脏的小血管的研究表明,微血管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长短及临床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这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作用。
(2)生化反应
皮表的生化变化对皮肤易发生多种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人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数并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细菌还明显减少,因而认为糖尿病患者易受细菌感染主要由于菌群平衡失调,而不是组织中糖分增加之故。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预防和控制
第一步,及时监测
为了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我们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孕妈在怀孕的6~13周就开始监测血糖。高危因素包括:曾生过巨大儿宝宝、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
对于其他的孕妈,在怀孕的24~28周需要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
第二步,如果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对于孕妈而言,最好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这也是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速度的方法)
1.合理饮食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麦食品,比如燕麦、荞麦、以及豆制品、各种蔬菜;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过量;合理选择零食。避免太多糖的零食,水果也不要选择太多糖分的,比如西瓜、芒果等。
2.适量运动
推荐孕妈们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孕妇瑜伽等。
3.增重适当
要保证进入孕中期以后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1斤。如果在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的基础上体重增加超过1斤,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4.药物治疗
如果经过饮食和运动调整,血糖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这时候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了。一般而言,不推荐孕妈们使用口服降糖药,医生会根据情况加用胰岛素。
5.定期产检
对于得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而言,需要增加产检的次数。每1~2周检查一次。
糖尿病控制饮食是预防关键
专家指出,多项研究都证实,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即减轻体重的5%-10%)和增加运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预防60%的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在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中,中等程度的减重也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腹型肥胖对于血糖的不良影响,除降低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及体力活动的缺乏。因此,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控制体重应同时注重合理饮食及加强锻炼两方面。
控制饮食首先应改变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少吃油炸食品,控制热量摄入,同时增加蔬菜、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并适当摄入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多锻炼身体,不要久坐不动,坚持必然规律的锻炼,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研究表明,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可减低80%。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合理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摆脱肥胖,就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点为病变范围广,种类多,损害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发生于糖尿病的各个时期。国外有人报道,约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损害。皮肤病变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积极控制糖尿病,降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生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糖尿病主要以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病变的症状。
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引起皮肤病变的原因很多,对于经常性患者,应考虑到患糖尿病的可能。发现有皮肤病变症状,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如果皮肤病变久治不愈的,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糖尿病皮肤病变,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了微血管病,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闭塞、组织坏死。
发生糖尿病皮肤病变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内葡萄糖的含量增高,会刺激到植物神经及神经末梢,使其功能发生紊乱,最终发生皮肤病变。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脱水,出汗就会减少,皮肤干燥,也会发生皮肤病变。另外糖尿病患者并发的肾功能不全而导致的尿毒症,也会诱发皮肤病变。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主要是由患糖尿病而引发的,治疗时就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案切不可只治瘙痒,要控制血糖,首先要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只有血糖控制好,糖尿病皮肤病变才可以缓解和治愈。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的预防糖尿病肾病成为了是否能够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关键,有效的控制病情可以避免糖尿病肾病恶化为尿毒症,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果通过控制血糖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
严控血糖是减少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所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主要改变是肾脏高灌注、高滤过、肾体积增大。此阶段经治疗可使病情逆转,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病情就不可逆转。因此,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尤为重要。蛋白尿是肾脏受损的表现之一,当肾小球疾病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过的血浆蛋白量增多,其中主要是白蛋白。 所以尿白蛋白与血糖控制优劣极为相关,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键。北京恒安肾病网的专家告诉您,蛋白质摄入过多,尤其是植物蛋白分子颗粒较大,可加重肾的滤过损伤,加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硬化。虽然低蛋白饮食有利于保护肾脏,但作为早期DN的饮食治疗为时尚早。
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主要改变是肾脏高灌注、高滤过、肾体积增大。此阶段经治疗可使病情逆转,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病情就不可逆转。因此,早期糖尿病肾病防治尤为重要。蛋白尿是肾脏受损的表现之一,当肾小球疾病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过的血浆蛋白量增多,其中主要是白蛋白。
以上就是对于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措施中,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阅读此文能够帮助大家有针对性的调理自己身体状况,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名目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
1、糖尿病眼病、
2、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神经病变、
4、糖尿病心脑肢体大血管病变、
5、糖尿病足部
6、糖尿病皮肤病变
慢性并发症是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一种日积月累的结果,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日后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患者如果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将能阻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老人脚心痒地方糖尿病足
老人脚心痒地方糖尿病足: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脚心痒的症状就要当心糖尿病足了。足痒也糖尿病足症状的表现,特别是对一些有10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足部瘙痒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足部瘙痒可因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引起,也可因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循坏障碍引起。如果糖尿病友在足部瘙痒的同时,伴随着走路间歇式疼痛,就应该尽早去医院做下肢彩超和肌电图检查,排查糖尿病足。
另外,老年糖尿病友的足部瘙痒也与糖尿病皮肤病相关。资料表明,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各种皮肤病,而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又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防治皮肤病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皮肤瘙痒可分为多发性与局限性两种,前者呈广泛性瘙痒,无原发损害,可同时发作,也可从一处延至另一处,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
老人脚心痒地方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它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友一但出现足部瘙痒时,令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