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老人是怎样养生
看国外老人是怎样养生
向英国老人学分类饮食
英国近期推出了《居家老人膳食指南》,将老人必吃的食物分为5类:1.主食,包括各种面点和薯类。2.肉食,包括畜禽肉、鱼、蛋等。3.蔬果,每天不少于5种,每种约80克,包括新鲜蔬果以及从超市里购买的凉拌蔬菜、纯果汁等。4.奶制品,每天摄取不得少于250毫升,但也不宜超过400毫升。5.零食,包括饼干、蜂蜜、坚果等。
向美国老人学喝汤
美国老人很重视喝汤。美国新近出台的《老人膳食宝塔》强调,水分摄入对于70岁以上老人非常重要,汤在老年人的膳食中应占据重要位置。奥妙在于老年人的消化能力远不如年轻人,吃份同样食物,年轻人能吸收95%,老年人则只有大约50%能被身体吸收。汤类食物经过烹饪加工后,不仅口感、营养可以兼顾,更适合老人的咀嚼能力与胃肠功能。
向法国老人学喝酒
法国人的葡萄酒情结不亚于中国人的饮茶情结,葡萄酒饮用量高居世界之首。调查显示,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显著低于美国人,奥妙在于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还含有超强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和器官免受氧化之害,所以葡萄酒享有“老年人的牛奶”之誉。不过,喝葡萄酒每天不超过100毫升,如果肝脏功能不好,应做到滴酒不沾。
向日本老人学吃鱼
据国外专家调查表明,日本人之所以寿命长和他们多吃鱼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人的膳食中,鱼类所占的比例大。牛肉在人的胃中5个小时方能被消化,而鱼肉仅需2—3个小时。鱼肉中的蛋白83%—90%可为人体吸收,而禽肉制品仅为75%。
老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人年纪大了,散散步是很有好处的,而合理的有计划地散步,是老年人推迟衰老,增强机体适应力的重要因素。下面一起来看看老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吧?
老人散步的五大好处:
一、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二、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三、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四、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五、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以上就是老人散步的好处有哪些的相关介绍,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老人必看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经
穿着篇
衣不过厚,不怕温高;
衣不过薄,不怕风高。
人体只有在适当温度内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居住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生病。所以,根据温度变化来调整衣被的厚薄,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民间用“二八月乱穿衣”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春捂秋冻,早春和初秋季节相对凉快,不适当地减少或添加衣服会导致着凉感冒。夏天室内外温差大时,就如同一直处于季节交替之时,更是要注意衣物的增减,尤其是开着空调时,就不能再穿着短衣短裤,可以适当地披一件薄衫或系一条丝巾。
洗漱篇
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刚吃完饭时,血液大量流入胃部,而洗头时自然要低头,可能造成大脑缺血。如果是中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还容易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洗澡虽然舒服,但还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动,饿着洗很容易低血糖,甚至晕倒。反之,刚吃饱时也不宜洗澡,否则会使本应集中于胃部的血液转向皮肤和肌肉,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先休息一两个小时再洗澡。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说的是,刚出完汗不能马上冲凉,当然也不能马上进空调房,因为毛孔遇冷刺激会从扩张状态突然紧急闭合,破坏皮肤的排汗功能,导致中暑、感冒等症状。在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中,脚是一扇健康的“窗口”,五脏六腑都在这里有相应的穴位。晚上洗脚,并适当地按摩脚心的涌泉穴,直到发热、浑身感到舒适,可以养心明目、解除疲劳、促进睡眠。有条件的也可以用艾叶泡脚,能祛寒、除湿、通经络。
睡眠篇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睡前开窗,一觉天亮。
夏天和初秋,不少人贪凉,喜欢睡地板,但地面散热快,吸收热量也快,容易吸收背部热量,进而可能诱发腰背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秋天气候干燥,天气转冷,睡硬板床容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出现肢体麻痹等。春天即使天气转暖,睡觉的时候也一定要盖严被子,尤其是不要露出肚脐。冬天天气冷,许多人喜欢蒙头睡,但被子里空气循环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积聚,造成缺氧。如果睡前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增加氧气含量,让室内细菌大为减少,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睡醒时,人从熟睡状态逐渐转到活动状态,若立即下床或起床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行走篇
坐如钟稳,站如松直;
睡如弓形,动如风意。
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退化,功能降低,骨骼、肌肉、韧带变得松弛无力,如果站立和行走时不挺起胸来,胸腔受到挤压,肺活量就会降低,不仅容易形成驼背和弯腰,而且常因吸入气体不够用而发生心慌气短。身体长时间缺氧,往往引起心脏病和肺病。所以老年人站立和坐着时,一定要挺起胸来。关于行动,还有两句话值得一提:脚宜常行,步常后行。这句话说的是,走路要轻快矫健些,以免养成慢腾腾的走路习惯,否则,腿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肌肉萎缩衰老后,两腿就抬不起来了。
中老年人经常头晕是什么原因
1、步入老龄社会的我们,随处可见的老人,每个家庭都有一两个老人,而且老人特别爱生病,尤其是头晕症状,多数人是因为身体过于虚弱导致的。
2、导致老人头晕症状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高血压引起的,检查一下血脂血流变,血液黏稠也头晕,还会给老人带来更多的并发症。
3、当老人出现头晕症状的时候,还要看看老人是否贫血,脑缺血,老人贫血会导致老人出现头晕症状,还有就是颈椎动脉狭窄也导致供血不足,导致头晕。
4、当老人突然间的头晕,我们要看看老人是不是感冒,感冒也会导致老人头晕,浑身无力,而且还昏昏欲睡。
5、颈椎病也是不少老年人都常见的一种疾病,颈椎病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老人出现头晕。
6、老人的头晕症状还有其他病症导致的,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
7、老人头晕的原因很多,休息不好,精神紧张, 容易引起头晕.还有其他如:颅脑疾病,心脏病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中老年人经常头晕是什么原因,在有了老年人头晕的情况后,我们需要首先查明病因,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一般可以通过中药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老人手脚无力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是年龄大了,脏腑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应该注意调养,学一些中医养生,不要乱吃补药。
老人的手脚无力应该是气虚的表现,老人的肾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造成全身的脏腑之气不足。
建议运用补肾疗法,看老人还有什么症状,如果畏寒的症状多一些就应该是肾阳虚,反之则为肾阴虚,肾阳虚可以服用桂附地黄丸,肾阴虚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
养生小运动的介绍
运动养生概念,是“运动”和“养生”两词的有机组合。用活动身体的方式实现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运动起源于人类原始的生存和发展本能,从距今3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诞生之日开始,到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以至将来,运动始终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生存与发展本能之一。
老人中医养生关键是养心
心理养生(养神)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饮食、生活、气功、导引、方药、功法等,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即养神、养形、养精。其中养神在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见李抱朴”,“少思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如其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强调了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养生主要是养“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神主形,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主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等,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形体与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注重养神,正如《素问上古天其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说,心理养生是中医养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与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是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感与五脏相对关系,《素问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思恐(惊)。”《内经》中提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只要不过分过激,不会影响健康。若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脏气受到冲击,气机逆乱,就可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人是否长寿,百分之六十以上取决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包括衣食住行,老人的日常嗜好和思维方式等,从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来看,他们都养成了起居有常,行不妄失的好习惯,能符合养生要求的作息制度,并注重了养生细节,没有不良嗜好。
消化内科医生说是慢性胃炎
现在还需要看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年龄比较大,身体状况好的话,可以选择开刀手术。
而身体状况比较差的话,进行手术开刀的话,对老人的床上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微创。
老人养生常吃的食物
养生并不是这有我们年轻人才可以做的事情,然而老人也得开始做这些事情,因为老人的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得靠养生,但是养生什么要经常吃呢?
1首先是小米,小米是五谷杂粮,体弱的老人一定要多吃,它可以帮助很多体弱的老人润肺,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消化,老人们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小米是很不错的选择之一。
2其实是红薯,红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地瓜,地瓜可能大家就知道了,是很美味的,然而老人也可以吃,红薯中所含的蛋白质对米面中的蛋白质具有补充作用,能明显补充面粉中维生素
3最后是豆腐,豆腐其实也是含有很多营养的一种食物,可是往往被人们无视,可是老人们并没有无视,并且很首他们的喜欢。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注意事项: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顺利的完成养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一切都是徒劳,随意我希望大家可以从小编我文章得到帮助
清晨老人不应吃的三类食物
忌空腹吃香蕉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钾,还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的含镁量骤然升高,而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忌空腹吃菠萝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菠萝里含有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其营养成分必须在吃完饭后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
此外,清晨也不要空腹喝醋或吃蒜。空腹喝醋会导致胃酸过多而伤胃;而蒜素会对胃粘膜、肠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痉挛。
看看长寿老人如何养生
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老人养生必须吃保健品吗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都买保健品去看老人,老人们也觉得吃了就有好处,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老人们养生不能依靠保健品,要依靠平衡膳食、多多锻炼、生活规律、情绪乐观才行。而保健品是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准备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什么保健品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没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
1、服用保健品一定要适量。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的需求而一股脑儿乱吃保健品,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中毒的情况。
2、保健品中有很多是放了中药的,而人是不该每天都吃药的,况且保健品的试验要求又不是长期观察的结果,不知长期服用效果会怎么样,人要是长期吃的话,等于拿自己当试验品。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有的中药长期吃会有生理作用的,但短期试验是看不出来的。
3、保健品里面的成分、质量,每一批的产品是否与报批的一样,很难说,前不久电视台就曾曝光过一个保健产品,报批时送检的产品里没有的成分,生产上市产品时却加进去了,结果有人吃出了问题。消费者对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只看夸张的宣传,又没有医生的指导,乱吃保健品是有风险的。
4、专家普遍表示,对正常人来说,只要一日三餐膳食安排合理,摄入的营养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就不需要吃什么保健品了。而老年人适量吃些保健品,可对机体起到调节作用。资料显示,50岁后,3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陷入骨质疏松的困境。老人不妨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片。此外,对于有失眠、潮热、情绪不稳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可补充些植物雌激素,像大豆异黄酮就是不错的选择。老年人还应补充复合维生素,不但能改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