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发作时都有哪些症状
躁狂症发作时都有哪些症状
躁狂症的症状:躁狂症的患者主要症状就是情绪高正和容易激惹。观察躁狂症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环境转移。语言两增加,语速增快,意念联想增加,自我评价过大或者是夸大,精力比较宠妃,活动量增加,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活动和计划,不计后果的进行挥霍,睡眠的时间减少,患者性欲亢进,食欲增加。
躁狂症的治疗:临床上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坚持一定的治疗原则,对于躁狂症的患者来说也是这样的,也需要坚持一定的治疗原则,首先就是早期识别疾病,早期足量联合药物进行全疗程的治疗。其次就是临床上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药物,进行物理治疗,心理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的依从性,长期坚持治疗因为躁狂症的复发的概率很高,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治疗的躁狂症的患者需要家庭的帮助,为此专家建议躁狂症的患者最好是在家属的支持下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坚定一定的信念。
躁狂症测试介绍
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在心境障碍病程长期观察发现,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非常少见,并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个性、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类似。因此,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和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已将其列为双相障碍的一种。
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躁狂症和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Goodwind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II型合并为3%,若加上环性心境则超过4%。香港特区(1993)男性1.5%、女性1.6%。因此,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双相I、II型概念见鉴别诊断)。[1-2]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疾病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躁狂症分类如下: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复发性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抑郁躁狂症怎么治疗呢
脑电波分析仪。
病人症状,躁狂症以情绪高昂为主,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
方法/步骤
1躁狂症治疗:防止躁狂症发病时伤及自己和他人,电休克,尽量住院治疗,服用抗躁狂药。1.锂盐:1000-1500mg/日(碳酸锂), 血锂浓度:0.6-1.2mEq/L。2.卡马西平: 0.1,一日3次。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或奋乃静
2抑郁症治疗:治疗药物: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苯乙肼、苯环丙胺等。2, 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多虑平等3.四环类抗抑郁药,有麦普替林(路滴美)、米安舍林等。4,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以氟西汀(百忧解)为代表。
END
注意事项
对于躁狂症病人,注意区分该病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自知力。还有一些症状性精神病有类似躁狂症的表现,但是存在原发躯体症状和体征。
对于抑郁症病人,注意与更年期忧郁区分,更年期忧郁以疑病妄想为主,发病原因主要是调节机体的内分泌激素紊乱
狂躁症是抑郁症吗 狂躁症会发展成为抑郁症吗
躁狂症是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的。
当躁狂症患者躁狂发作完毕后一般会进入一个精神状态相对正常的缓冲期,根据心理学上的关于情绪的理论,其中逆转理论指出,人的情绪会在两级间转换。比如说乐极生悲,以及在进行运动时的紧张与放松的变换。当躁狂症患者长期处于过度兴奋之后,出现抑郁症状是可能的,长期如此甚至会转变为躁郁症。
躁狂症的发病原因
躁狂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那么诱发躁狂症病因有哪些啦?俗话说:治病要治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给您介绍几种诱发躁狂症病因。躁狂症躁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以女性患者为多见。躁狂症病因较为复杂,可有多方面的因素,如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狂躁症病因最常见的一种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其结果非常有助于对躁狂症发病原理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症状有: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
一个显着的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在意义上的“损失”,这是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躁狂症神经症,同时也可以“内源性”,因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的诱因或促进。
狂躁症病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质因素,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躁狂症发作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神刺激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解读躁狂抑郁症
从病理上分析,这是一例非常典型的双相情感性障碍的精神疾病,也叫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绪高涨(躁狂)和情绪低落(抑郁)反复交替发作,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男女躁狂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有所不同,男性患者首次发病多为躁狂发作,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多为抑郁发作。
顾名思义,躁狂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两类,即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躁狂发作时患者联想力丰富,交谈增加,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易兴奋,常常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性欲亢进,休息和睡眠的需要减少,注意易分散,焦躁不安,易激越,过分涉足舒适活动或易产生刺激性、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从而导致痛苦的结果。总之,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呈现出典型的“三高”症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活动增加。
抑郁发作时则反之,患者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常生无望无助感,自我评价过低,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不如死,常有自杀倾向;活力丧失,活动显著减少而缓慢,甚至终日呆坐不语,睡眠和觉醒的节律紊乱,早醒,醒后再难入睡。早上心情为一天的最低点,抑郁症状加重,下午或傍晚逐渐好转,这种现象称之为“晨重夜轻”。食欲下降,面容憔悴,体重下降,性欲减退;还常常伴有焦虑、强迫、疑病等症状,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疲乏感等。抑郁发作时常常伴有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内脏功能下降,胸闷气短,口干发苦,上腹胀感,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等。总之,躁狂抑郁症患者抑郁发作时有典型的“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行为减少。严重的抑郁患者还伴有某些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极易造成危害。自杀是抑郁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表现,约有65%~80%的抑郁症病人会有自杀意念,约一半患者会有自杀行为,未自杀者,则常常转化为酗酒、吸毒、自伤行为等。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是多少
近年来躁狂症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很多人在疾病初期就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对。但是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再加上每个人都有讳疾忌医的心理,因此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人们必须要了解躁狂症,如果出现疾病的相应症状,要立刻接受治疗。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和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以及治疗方式有关。一般疾病早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减轻患者的躁狂状态,减轻患者的攻击性行为。躁狂症的治疗药物为心境稳定剂,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联合抗精神病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患者家人以及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患者有情绪的突然变化,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免躁狂症发作,危害到他人的健康。同时躁狂症患者还应该要接受心理治疗,以改善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改变躁狂的状态,争取早日摆脱躁狂症。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文已经为大家简要进行了介绍。越早接受治疗治疗的难度就越低,因此治疗的费用也越低。早期治疗躁狂症的费用大约在3000元左右,而若是病情加重,则治疗的费用会增加到5000-1000不等,希望患者尽早治疗。
躁狂症发作怎么办
躁狂症西医治疗
一般有遗传病史,性格内向、孤僻、敏感,环境适应能力差,以及受到过精神刺激的人容易患上躁狂症。针对这些病因,要控制或者预防躁狂症有一些针对性的办法,有遗传史的市民必须时刻备有预防意识,警惕病情发作,及时治疗。从小培养开朗、豁达、容纳的性格,绝对有效预防躁狂症的发生。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遇到问题辨证看待,“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金边”,事物总有美好的一面。
药物治疗:
(一)抗精神病药治疗:
适用于躁狂症病人,尤其是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明显的病人。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一般可口服给药,有明显兴奋症状者可用肌肉注射给药。
(二)锂盐治疗:常用的锂盐制剂是碳酸锂。
躁狂抑郁症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躁狂抑郁症,主要就是针对患者在躁狂发作时的急躁心理,抑郁发作时的负面心理等进行疏导治疗,帮助他们在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引导患者进行任职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化解不良认知使他们产生的悲观与失望情绪,唤起病人对自己积极的信念,这是一种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二、坚持宜防宜治的治疗宗旨,注重心理治疗结合分型药物,双管齐下,可在短时期内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离不开科学用药:坚持科学治疗的理念;避免由于自身盲目用药进入治疗误区,治疗过程科学用药,同时做好康复指导训练。
三、药物治疗:对于躁狂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就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在躁狂症发作的时候,主要就是针对躁狂症状进行药物治疗,采用抗精神病药控制兴奋,锂盐也能够对躁狂发作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预防复发,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四、中医特色:运用中医特色针对抑郁产生的病灶进行中医治疗,从根本上解决解决抑郁症的发病基础问题,从而达到治愈抑郁症的目的。躁狂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坚持科学治疗与自我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治疗的状态下真正达到自我完全康复,短时期见效快。
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对“躁狂抑郁症如何治疗”这个问题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躁狂抑郁症一旦发作不仅会给患者自身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躁狂抑郁症病情严重的时候还会给患者的家人、朋友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注意选择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及时帮助躁狂抑郁症摆脱抑郁症阴影才是正确的做法,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轻度躁狂症的症状
第一个症状是情绪高涨。病人处于持久而强烈的兴奋状态,经常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让人莫名奇妙。常常认为自己是很有本事的人,整天喜气洋洋。
第二个症状是动作明显增多。病人在说话时手舞足蹈,做任何事都很积极,对人一见如故,亲热异常。终日忙忙碌碌,效率却不高,一事无成。
第三个病状是联想迅速。病人感觉心里的话太多,因而口若悬河,尽管因言语过多而导致声音嘶哑“,可病人仍会讲个不停,但多半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病情轻的人,则内容丰富,给人一种能言善辩的印象。
而且,情绪状态的激烈程度因人而异。轻度躁狂症是一种不严重的躁狂症。很多人并不把轻度躁狂症当做一个问题。实际上轻度躁狂症感觉起来可能会很好。你会有更强的安宁感和活力。然而,对于一些
患有躁郁症的人来说,轻度躁狂症可能会发展成为躁狂症,或者变成严重的抑郁症。
中医对躁狂进行辨证治疗中医治疗躁狂症主要依据中医对躁狂症的分型、病因、临床表现确定治疗。火内扰,热陷心包:相当急性躁狂症。主证:起病急速,心烦不寐,性情急躁,继而情绪高涨,手舞足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声音嘶哑,常伴有夸大观念和妄想,琐事繁多,动作增多,虎头蛇尾,房室不节,大便秘结,时有出现意识障碍,打人毁物,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墙爬屋,壮热口渴,神错谵语,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数。济南神康专业治疗躁狂症。
影响躁狂症治疗的三大误区
一、认为躁狂症发作时治疗,其缓解期就可以停药了既有发作期又有缓解期,这就是躁狂症的特点。虽然疾病处于缓解期,一切都正常,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如果脏腑功能没有进一步的调理,致病因素没有被清除,还会卷土重来,导致新一轮的发作。因此,建议躁狂症患者一旦找到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躁狂症的治疗上一定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致病因素以后,还有进行巩固期的治疗,来提高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抵御邪气的困扰,彻底治愈反复发。
二、 不要过于迷信心理治疗、食疗,要相信科学治疗有部分躁狂患者或家属,不愿意服药治疗,愿意心理治疗,或者是饮食疗法,期望这些能治好躁狂症,其实这些做法都是相当错误的。专家建议,躁狂症的治疗还得靠中药,这才是硬道理,而那些心理,饮食或运动等只能作为辅助疗法,根本不可能喧宾夺主。
三、 症状加重时,家属自行加药由于躁狂症的治疗不规律,很多躁狂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时重时轻,为此,家属自行加药或减药,不按着医嘱服药,其实这种治疗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药不是喝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病情和体质来定,不同的患者药量也是不同的,所以,病情的好转程度要根据医生来调节,不可擅自加药或减药。
3大人群易患躁狂症
躁狂症的高发人群
1、脾气暴躁的人
脾气暴躁的人,如果长期不控制自己的脾气,在遭遇较大刺激的情况下,容易向躁狂症发展。
2、长期失眠患者
这部分缺乏良好休息,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被失眠所困扰的人往往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这部分也是躁狂症的潜在高危人群。
3、工作压力大的人
比如有的公司只看业绩不看过程,就给员工带来了很大压力,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中,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容易在压抑之中爆发,成为躁狂症的受害者。还有的人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也会导致同样结果。
如何缓解躁狂症?
1、患者心情放松,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学习或生活方面,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这样不但好的快,而且预后不易复发。
2、通过身体的锻炼,体质的提高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体质增强了,才能彻底战胜躁狂症,保证躁狂症不复发。
3、患者要接受科学的治疗,不但要缓解症状,更应该去除病根,恢复脏腑正常功能,稳定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