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打嗝的推拿手法 揉攒竹3-5分钟

儿童打嗝的推拿手法 揉攒竹3-5分钟

定位:眉内侧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两手的拇指由轻到重持续按揉小儿眉内侧凹陷处的攒竹穴,揉3-5分钟。


治疗打嗝

一、按压天突穴缓解打嗝

天突穴位于胸骨窝上方的正中处,也就是我们喉咙的下面,两锁骨中间凹陷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摸就能摸到。天突穴就是相当于肺与自然相通的通道,清气从这里进入肺,浊气又从这里呼出来。因此,按压天突穴能够更好的导气,从而缓解和抑制打嗝。

如何按摩这个穴位呢?你可以用手指压住穴位不动,这样坚持2—3分钟。按摩时穴位会产生酸胀感,这就说明你的力度可以了。

二、手部按摩抑制打嗝

对应穴位:横隔膜反射区、内关穴。

按摩方法:

1、用拇指指腹推按横隔膜反射区或用手多次搓手背的横隔膜。推按时,掌根或拇指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速度宜缓慢而均匀。

2、打嗝时,用拇指指腹重力按压内关穴5-10分钟,如果依旧打嗝不止,可用牙签刺激或艾灸内关穴6-15次,打嗝自会停止。

三、按压攒竹穴

中医治疗则可以按压攒竹穴(位于内眼角直上1寸,即睫眉尽头处,俗称鱼头),面对病人用指对准穴位双侧同时揉捻按压,余四指在太阳穴部位固定头部,一般按压30~60秒即可见效,效果较好。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三叉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推拿就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推拿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下面就来介绍一种推拿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三叉神经痛患者减轻痛苦。

患者仰卧去枕,医者坐椅于床头,用双手中指勾揉两侧风池穴及颈部肌肉约3~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患侧攒竹、太阳、下关、率谷、颊车穴,每穴1分钟。

推拿治疗:患者仰卧去枕,医者坐椅于床头,用双手中指勾揉两侧风池穴及颈部肌肉约3~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患侧攒竹、太阳、下关、率谷、颊车穴,每穴1分钟。再用拇指禅推法自攒竹至太阳,太阳至下关,下关至颊车穴反复操作5~8遍。

此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家庭保健疗法,若你正遭受着三叉神经痛之苦,不妨试一下该推拿方法。

肩周炎的推拿按摩疗法

在肩周炎的急性期,可以用推拿手法解除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在肩周炎的慢性期则以解除关节粘连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肩周炎患者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专科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而之所以肩周炎推拿治疗必须经专科医生进行,是因为肩周炎推拿手法极为专业,没有专业功底的医生,很难完成。现在就来看看肩周炎要如何进行推拿治疗吧。

在推拿时,肩周炎患者可侧卧,医生在患者的患侧三角肌部位上做3~5分钟滚法,然后肩周炎患者仰卧位,在其肩前穴做3~5分钟一指禅推法,用弹筋拨络手法重复3~5次,然后用掌心揉按肩前和后外侧2~3分钟,继而用拇指点按肩井、天宗、肩髑、肩贞、阿是穴各半分钟。然后患者坐位,活动肩关节:屈伸轮转、旋后推肩、摇肩动肘、外展上举、双掌揉肩等5~6遍,每次活动至最大幅度时持续1分钟左右。最后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做牵引抖动3~5次,治疗结束。

中风后遗症推拿原则 中风后遗症上肢推拿方法

推拿手法:㨰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搓法,捻法。

取穴与部位: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肩贞,上肢部。

推拿方法:

1.病人仰卧位,沿手三阴在上肢循行线用㨰法治疗,重点在肘关节,用㨰法,按揉法沿手三阳经在上肢循行线治疗,重点在腕,掌指,指间关节;做肘, 腕,掌指,之间关节的屈伸法,摇法,以滑利关节;捻指关节,时间约5分钟。

2.继以上手法,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肩贞等穴位,每穴半分钟。

3.患者坐位或健侧卧位,用㨰法在肩周,肩胛部治疗,从肩部至腕部用揉拿法;做肩关节功能位的被动运动;揉搓上肢;时间3-5分钟。


打嗝按摩哪个部位

用双手的中指按压双眉内侧凹陷处的攒竹穴,向内舒展用力时配以吞咽的动作,这样持续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自己感觉到这个穴位有酸胀感的时候,打嗝也就随之得以缓解。攒竹穴可以镇痉散风,用指压可以帮助缓解打嗝。

弯曲大拇指,指甲贴住喉部的天突穴,用指端进行按揉,自上而下用力,并保持吞咽动作3分钟,自我感觉该穴位有酸胀感时,打嗝就会得到缓解,天突穴可以和胃宽膈,调气降逆,所以用指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打嗝。

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5-10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宁心安神,和胃和逆。和天突穴,翳风穴,中脘穴搭配按摩,可强健脾和胃,理气降逆之功,缓解打嗝及其引起的腹胀,呕吐等病症。

用手掌掌心朝顺时针的方向,以画圆的方式按摩肚脐上方6指幅宽的中脘穴,可有效减缓打嗝,并且能治疗胃酸过多,缓解便秘,腹泻现象,促进肠胃蠕动等。

儿童打嗝的推拿手法 揉中脘5分钟

定位:肚脐正中直上4寸。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在小儿肚脐正中直上4寸处的中脘穴做回旋揉动5分钟。


小儿推拿胃经怎么推

揉按承泣
定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用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注意力度适中。

功效主治:按揉承泣具有明目定神,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小儿近视,目赤肿痛,流泪,夜盲,口眼㖞斜等病症。

揉按四白

定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力度适中。

功效主治:按揉四白具有祛风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小儿目赤肿痛,口眼㖞斜,青光眼,夜盲,鼻窦炎,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等病症。

按揉缺盆

定位: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处。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揉按缺盆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主治:按揉缺盆具有调理气血,清咽止咳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哮喘等病症。

揉按乳根

定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乳根30-5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主治:按揉乳根具有止咳化痰,消食化滞的作用。主治胸闷,胸痛,咳喘,打嗝,呕吐,咳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按揉气户

定位:位于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推拿手法:先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气户3-5分钟,再用掌心推揉3-5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主治:按揉气户具有理气宽胸,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呼吸喘鸣,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病症。

头晕目眩恶心按摩穴位

头面及颈部的取穴:太阳.攒竹鱼腰,印堂,睛明,四白,前额部,眼眶部.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抹法揉法,拿法.操作方法:按揉睛明,攒竹,太阳,鱼腰,四白,每穴1-2分钟,推印堂至发际,分推额部眼眶部,抹太阳至颞侧5-8次;抹督脉,拿凤池,风府,3-5分钟.

腰背部取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背部腰部.操作用横擦五脏俞及膈俞.直推背部太阳经.

四肢部取穴有神门,曲池,阳陵泉,涌泉,上下肢的6条阴经.

肝阳上亢的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揉三阴交,拇指推桥弓,左右各20遍.

痰浊中阻的推中府,云门,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腧.

肾精不足的加大椎,翳风,肾俞,命门,大肠腧,承山.

气血亏虚的加中脘,血海,足三里,心俞,脾俞,胃腧

瘀血内阻的加中脘,章门,期门,云门,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图 降血压基本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降压。

取穴: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头维,攒竹,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肾俞,命门,涌泉。

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直线向上至发际,往返3-5遍,再沿印堂穴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3-5遍。

2.施指柔法于两侧太阳穴约1分钟,按揉百会,头维,太阳,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约2分钟。

3.在颈椎两侧膀胱经施一指禅推法3-5遍,风府至大椎穴3-5遍。

4.患者仰卧位,推拿者掌摩腹部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大横穴约5分钟。

5.患者俯卧位,推拿者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与命门,腰阳关穴约5分钟。

6.施擦法于以上各穴,透热为度,最后擦足底涌泉穴,透热为度。


面瘫按摩手法图 面瘫治疗辩证施治

主证:起病急,初期有耳后乳突部,耳内及面部疼痛,感觉异常,继之大仙两侧面部表情肌不对称,患侧额纹消失,不能蹙额,闭眼,露齿,鼓腮,吹气等,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斜,常有流泪,流涎等,进食时食物常被嵌留在患侧颊与齿之间,两侧舌前2/3部味减退,听觉过敏,患侧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按摩手法:摩法,揉法,按法,一指禅推法,拿法。

取穴与部位:太阳,承浆,阳白,攒竹,四白,地仓,颊车,迎香,合谷,肩井,风池,翳风,太冲穴及头面部。

按摩步骤:

1.患者取坐位,按摩着立于其身侧,一手固定其头部,另一手用指掌摩揉法揉颜面部,反复1-3遍,然后以拇指的掌面和鱼际肌从额正中线开始,向外至双太阳穴,再向前下至颊部,掌揉至下颌,手法轻,放松与耳部,按揉2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点按太阳,阳白,攒竹,四白,迎香,颊车,地仓,承浆穴,约3分钟,用拇指从鼻背向外指摸3-5次。

2.用一指禅推法推风池,翳风及项部,约3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麻,痛感为度,再拿肩井穴1分钟。

3.用拿法施术健侧合谷穴约1分钟,再用拇指按,揉法施术于健侧太冲穴约1分钟。

仅限于脸下部的肌肉瘫痪,麻痹呈紧张型,皱额,蹙眉无障碍,味觉及唾液分泌不受影响,常伴随一侧肢体的偏瘫。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按摩手法:摩法,揉法,按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抹法,扫散法。

取穴与部位:太阳,承浆,阳白,攒竹,地仓,颊车,迎香,合谷,肩井,风池,翳风及头面部。

按摩步骤:

1.头面部,颈项操作同周围性面瘫操作法一致。

2.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用抹法,从印堂至太阳,扫散头侧胆经循行部位,按揉上述诸穴,时间约4分钟。


推拿怎么降血压

降血压基本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降压。

取穴: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头维,攒竹,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肾俞,命门,涌泉。

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直线向上至发际,往返3-5遍,再沿印堂穴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3-5遍。

2.施指柔法于两侧太阳穴约1分钟,按揉百会,头维,太阳,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约2分钟。

3.在颈椎两侧膀胱经施一指禅推法3-5遍,风府至大椎穴3-5遍。

4.患者仰卧位,推拿者掌摩腹部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大横穴约5分钟。

5.患者俯卧位,推拿者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与命门,腰阳关穴约5分钟。

6.施擦法于以上各穴,透热为度,最后擦足底涌泉穴,透热为度。

头晕扎什么穴位

治疗的原则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头面及颈部的取穴:太阳。攒竹鱼腰,印堂,睛明,四白,前额部,眼眶部。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抹法揉法,拿法。操作方法:按揉睛明,攒竹,太阳,鱼腰,四白,每穴1-2分钟,推印堂至发际,分推额部眼眶部,抹太阳至颞侧5-8次;抹督脉,拿凤池,风府,3-5分钟。

腰背部取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背部腰部。操作用横擦五脏俞及膈俞。直推背部太阳经。

四肢部取穴有神门,曲池,阳陵泉,涌泉,上下肢的6条阴经。

肝阳上亢的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揉三阴交,拇指推桥弓,左右各20遍。

痰浊中阻的推中府,云门,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腧。

肾精不足的加大椎,翳风,肾俞,命门,大肠腧,承山。

相关推荐

宝宝冬季感冒用中医怎么治疗

风寒感冒用药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风热感冒用药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

小儿头疼推拿有用吗

风寒型头疼推拿主要症状:通常感染风寒而头疼,孩子会有感冒的特征,即发烧流涕,畏寒喜热等。推拿手法:主穴:小天心3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拿功效:小天心和一窝蜂可发散风热,疏风解邪;推补肾经,推清板门穴,推清天河水有退烧清热的功效。配穴:掐鱼腰穴3-5次,掐天门穴3-5次。推拿功效:掐鱼腰可以缓解孩子的头疼症状,有清脑醒神的功效。掐天门与掐鱼腰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推拿手法: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3.推拿者用中指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

产后恢复按摩有用吗 产后恢复按摩怎么做

1、头部按摩:要促进血液循环,新妈咪可以把手捏成松软的拳,轻敲头部;然后把拳伸开,用手掌轻轻拍击头部。2、胳膊按摩:伸出右手,放松手腕,轻轻用手指抓捏左臂肌肉,慢慢下降到左腕;然后伸出左手,重复同样的动作,抓捏右臂肌肉。3、按摩腿部:左腿略微抬起,用松软的拳敲打大腿、臀部,然后手腕放松,轻轻敲打膝盖至小腿。重复同样的动作,敲打右腿。4、按摩两脚:用大拇指紧压足弓下面足底正中的位置,约5-10秒钟,

打嗝按摩7个穴位止嗝

1、按少商穴少商穴在大拇指侧距指甲一分处。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果,小编打嗝的时候一按这个穴位就止嗝了。2、掐按中指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3、掐按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4、刮眉棱骨将双手的拇指压在

中医穴位按摩 轻松降血脂

七个特效穴位轻松降血脂印堂穴、神庭穴、攒竹穴、太阳穴、翳风穴、风池穴、风府穴。自助按摩方法1、拇指指腹由印堂推至神庭穴,两拇指交替推按,30次。2、双手拇指罗纹面自攒竹向两侧分推太阳穴,逐渐向上至发际,2~4分钟。3、以食、中、无名、小指指端扫散头侧部20~30次,以耳上和耳后部胆经穴位为主,以达到局部微痛感为度。4、食指指腹从前额正中抹向两侧太阳穴,并按太阳穴5~10次,再沿耳后下推至颈部,点

穴位按摩除面肌痉挛

【按摩选穴】神庭、攒竹、阳白、颧 、四白、地仓、下关、颊车、大迎、翳风、百会、率谷、风池、太阳、印堂、桥弓、合谷、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按摩方法】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3. 用拇指螺纹面按阳白、颧 、四白、地仓、大迎、下关、颊车、翳风、百会各100次。4. 用双手大鱼际按太阳穴30次。5. 以率谷为重点扫散头侧面左右

孩子高烧不退怎么办 小儿推拿退烧

6岁以下的小孩高烧的时候使用小儿推拿退烧法效果非常明显,其推拿的基础手法为:推攒竹穴200次,推坎宫穴200次,双侧太阳穴各1分钟,泻肺经200次,泻天河水200次;如果是风寒高烧可加推三关穴100次,拿捏风池穴1分钟;如果是风热引起的高烧不退可以将泻天河水增加到400次,然后加推脊柱10次。

打嗝按摩7个穴位止嗝

打嗝按摩7个穴位止嗝1、按少商穴少商穴在大拇指侧距指甲一分处。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果,小编打嗝的时候一按这个穴位就止嗝了。2、掐按中指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3、掐按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4、刮眉

头痛推拿治疗原则 头痛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然后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颈项两侧膀胱自上而下操作4-5遍。2.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头维,太阳,鱼腰,攒竹再回到印堂穴,往返3-5遍。3.按风府,鱼腰,攒竹,太阳,百会穴,再用大鱼际法在前额部操作,以印堂穴及两侧太阳穴为重点。4.用抹法在前额部操作5-8遍,最后一遍抹至两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