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颅内压增高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忌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若加用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和免疫治疗有利减轻化、放疗毒副作用,以提高疗效和存活率。
颅内压增高注意事项
当然不能吃辛辣食物,它会刺激肠胃,增大血管的负担,过咸的食物也是如此,不要为嘴伤身哦。 在血管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
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肿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 富有营养的食品种类繁多,除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外,鸡、羊、牛肉是补气的食品,体虚的肿瘤病人可食用。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菱角能软坚散结,可以消"痞块",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营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铁、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颅内压增高的饮食
番茄生菜沙拉
1. 把生菜叶洗净,平铺于容器中;2. 把番茄和黄甜椒洗净,切成圆形薄片;3. 将切好的番茄、黄甜椒薄片交错摆放在生菜叶上;4. 加入沙拉酱调味即可。
圆白菜炒粉丝
1.将圆白菜洗净,均匀切成4厘米长的丝;2.将粉丝用温水泡透,切成段;3.葱、姜、蒜洗净,均切成细末待用;4.锅内加油烧热,放入葱、姜、蒜末炝锅;5.放入圆白菜丝,加料酒、白糖、酱油煸炒几下;6.放入粉丝、精盐、醋炒匀至熟,加味精、花椒油炒匀,出锅装盘即成。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ml。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由于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一般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 (70-200mmH2O),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 (50-100mmH20)。临床上颅内压还可以通过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持续地动态观察。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它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吸气时压力稍降。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kPa(70mmH20)时,脑脊液的分泌则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正常颅内压不变。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kPa (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较前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人脊髓蛛网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调节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血液则依据血流量的不同约占总容积的2%-11%,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应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 包括三大常规、痰脱落细胞检查、凝血功能有关检查、血清学检查(根据需要选癌胚抗原、酸性磷酸酶、甲胎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正、侧位X线胸片、肝B型超声检查,以及必要时作胃、肠或支气管内镜检查。如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可作活检送病理,以便寻找原发性肿瘤的是否存在以及其侵犯范围和类型。
1.X线特殊检查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DSA)等特殊检查脑部是确定脑部转移性肿瘤和病灶定位的最重要检查,其他检查只是辅助性手段。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肿瘤屏障的改变,经注射造影剂后其对比度加强,对疑有脑转移者作CT检查,约90%以上脑转移灶可示典型的类圆形影,常位于白质和灰质结合部,其周围还可见低密度区,为脑转移灶周围水肿所致。多数脑转移灶在造影剂加强前是低密度区,但黑素瘤、绒癌和结肠癌的脑转移灶为例外,在造影剂加强前常呈现高密度。使用薄层检查可发现直径5mm左右病灶。
MRI能从多种体层面观察,并可用不同参数(T1、T2、质子密度)以增进发现异常影像并对其病变性质有一定鉴别能力。由于脑、脊髓含脂肪(即包括丰富的氢质子)成分高,成像效果好,而转移性肿瘤含脂肪低,故常用于确定脑转移性肿瘤是否存在,并对鉴别肿瘤、出血、脑积水、脑水肿有一定帮助。
DSA对脑内血管图像显示清晰,转移性肿瘤常由于血供丰富可形成肿瘤着色图像,有利于了解脑内血管走向或断流等改变,也可为选择治疗提供信息。
定期检查CT、MRI,有利于及时对比观察,尽早发现脑转移。
2.腰椎穿刺 留取脑脊液作常规和病理细胞学检查,离心沉淀或使用滤器可提高阳性率,然而常须反复检查;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有关病毒学方面的检查。腰椎穿刺常选用22号针,穿刺前应作眼底检查,对有视盘水肿者穿刺放液应慢,留脑脊液应少,为安全考虑可先进行脱水治疗。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
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呕吐
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
视神经乳头水肿
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若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存在,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往往视力的恢复也并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病例,可出现昏睡、昏迷、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其他症状和体征
头晕、碎倒,头皮静脉怒张。在小儿患者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前自饱满隆起。头颅叩诊时呈破罐声及头皮和额眶部浅静脉扩张。
老年人脑瘤的症状
1.隐匿性:由于脑萎缩使得颅内代偿容积增大,加之老年人的痛阈增高,老年性脑膜瘤大多不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瘤的生长大多数较为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临床症状往往呈现隐匿性,及至出现明显症状时肿瘤的体积已相当大。
2.多种疾病共存:据统计半数以上老年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共同存在。老年性脑膜瘤患者亦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所以对老年性脑膜瘤的诊治尚需权衡上述共有疾病的轻重缓急,谨慎制定实施治疗方案。
3.症状不典型:老年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程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超过半数的患者表现为智能改变;在老年人的矢状窦旁、额部、蝶骨嵴等部位的脑膜瘤体积常较大,足已压迫或扭曲基底节区的结构而表现为Parkinson综合症。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多表现为头晕、视乳头水肿,而头痛、呕吐相对较少。
4.容易引起并发症:由于术后血压波动容易引起脑梗塞、脑缺氧;由于活动减少而出现静脉临床表现相当一部分老年性脑膜瘤是无症状性的。有症状的老年性脑膜瘤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容易导致误诊、漏诊。老年性脑膜瘤的病程常为缓慢的、隐袭的、不典型的过程。
这是因为老年人脑膜瘤多为良性脑膜瘤,其生长慢,加之老年人颅腔内代偿空间增大,不易出现颅内压增高。但有些临床表现是可以觉察得到的,比如缓慢的智能改变,若伴有步态异常,极可能误诊为正性脑积水。病史短的患者很可能是在长期代偿后的失代偿;也可能由于瘤内出血、囊变、肿瘤包囊压迫动脉引起缺血性脑病等情况所致。部分病例以急性起病的方式出现,常伴有脑疝,昏迷等危机情况,必须引起警惕。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吃什么好
1.发菜
吃发菜的好处
发菜是属于海藻类食物,含有大量的甘露醇的,甘露醇具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发菜怎么吃
每天100-200克为宜。
2.鸡腿菇
吃鸡腿菇的好处
鸡腿菇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鸡腿菇怎么吃
每天200-300克为宜。
3.冬瓜
吃冬瓜的好处
冬瓜是属于膳食纤维类食物,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利于恢复。
冬瓜怎么吃
每天200-300克为宜。
其实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不难,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搭配好饮食对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了解了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吃什么比较好以后,希望身体有不适的人能够结合身体情况去调整饮食。